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胡彩花 《护理与康复》2009,8(2):163-165
蛛网膜下隙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是先天性动脉瘤、动静脉畸形等引起的脑基底、脑表面或脊髓蛛网膜的血管破裂,血液直接流入蛛网膜下隙而形成。SAH最危险的并发症之一是再出血,严重威胁患者生命,死亡率、致残率高达70%~90%,是SAH病程中最需要预防的危险因素。SAH后1月再出血的危险性最大,以发病后2~4周为多见,尤以2周内最明显(46.15%)。  相似文献   

2.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脑底部或脑表面血管破裂,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常因先天性颅内动脉瘤,其次为脑血管动、静脉畸形和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性动脉瘤、高血压、脑动脉痉挛、血液病等所致。如出血量大可引起严重颅内压升高甚至脑疝。  相似文献   

3.
1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定义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通常为脑底部动脉瘤或脑动脉畸形破裂,血液直接流入蛛网膜下腔所致,又称自发性SAH。脑实质或脑室出血、外伤性硬膜下或硬膜外出血流入蛛网膜下腔为继发性SAH。SAH约占急性脑卒中的20%。  相似文献   

4.
李莉 《护理研究》2006,20(2):413-414
蛛网膜下隙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是指脑底部或脑表面的血管自发产生破裂,血液直接流入蛛网膜下隙,是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病之一。SAH约占急性脑卒中的10%,占出血性脑卒中的20%。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但多见于40岁~60岁。SAH起病急骤,病情凶险,有再次出血的危险,病死率较高。随着人们保健服务需求的日益增长,病人的健康意识也在不断加强。为了提高病人对SAH的认知水平及自我护理能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护理人员对SAH病人进行全程系统健康教育,收到了一定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3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脑底部或脑表面血管破裂,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常因先天性颅内动脉瘤,其次为脑血管动、静脉畸形和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性动脉瘤、高血压、脑动脉痉挛、血液病等所致。主要表现为突感剧烈头痛、恶心呕吐和伴意识障碍、脑膜刺激征和血性脑脊液为特征。我科通过对3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实施病情观察、一般护理、心理护理等,均获得满意治疗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多种病因所至脑底部或脑表面血管破裂的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病,为神经科常见病之一,其常见病因:先天性脑动脉瘤,脑血管畸形,高血压动脉硬化性动脉瘤(梭形动脉瘤),脑底异常血管网(病),其中动脉瘤最多见。颅内动脉瘤一旦发生破裂,可造成患者死亡或致残,具有较大的潜在危险性,因此及时明确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脑动脉瘤是由于脑动脉管腔局部异常扩张而形成的,临床症状隐匿,绝大多数病人以蛛网膜下隙出血(SAH)首诊。首次出血病死率高达37%,反复出血病死率达70%以上,早期治疗对其预后极为重要。近年来,电解可脱弹簧圈栓塞治疗由于可控性好,疗效可靠,微侵袭,逐渐成为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治疗的首选方法。自2000年以来,我们应用Matrix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急性期病人50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正> 脑动静脉畸形(AVM)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一种先天性疾病。其典型的病理形态特征为扩大的供血动脉和增粗的引流静脉,中间为集簇错综迂曲的畸形血管团。国内资料显示脑AVM的发病率与颅内动脉瘤相比为1:1,远较欧、美、日1:6.5~10为高。病变85~90%位于幕上。11~40岁的青壮年发病占80%。脑AVM的主要危害是畸形血管自发性破裂出血和畸形血管的动静脉血流短路引起的脑神经功能障碍。一、诊断有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和/或脑内血肿的青壮年,特别伴有偏瘫、癫痫发作症状者,应首先考虑脑AVM。畸形血管破裂出血,其发生率约占38~70%,多为首发症状。可因体力活动、用力及情绪激动而诱发,也可无任何诱因。发病后,病人突感剧  相似文献   

9.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指各种原因所致的脑底部或脑及脊髓表面血管破裂的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病,血液直接流入蛛网膜下腔,又称原发性SAH。最常见的病因是先天性动脉瘤(50%~80%),此外,高血压性动脉硬化、颅内肿瘤、颅脑外伤、血液病等,则多引起脑实质内出血,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称为继发SAH。  相似文献   

10.
颅内动脉瘤是颅内血管异常改变而产生的血管瘤样突起,好发于脑底Willis动脉环及其主要分支上,颅内动脉瘤的发生率大约为1%-8%,85%的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hemorrhage,SAH)是因为颅内动脉瘤破裂引起的^[1]。据统计,动脉瘤破裂出血后24h内的病死率达到20%,  相似文献   

11.
杨小旺  厉青  薛寿儒  陆耀军 《临床荟萃》2006,21(24):1770-1771
临床上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主要为动脉瘤破裂所致,但仍有15%左右SAH脑血管造影阴性,其病因可能系凝血系统疾病、动脉剥离、垂体卒中、隐匿性血管畸形或血管瘤等等,其中约21%~68%发生在中脑周围池,早在1980年,荷兰神经病学家van Gijin等就发现这些出血局限在中脑前方脑池内的非动脉瘤性的SAH临床、影像学特点和预后与其他动脉瘤性或非动脉瘤性SAH有较大的不同,并于1985年将其视为一种独立的疾病,命名为中脑周围非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perimesencephalic non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PNSAH)。  相似文献   

12.
自发性蛛网膜下隙出血(SAH)是临床常见的危重脑血管病,是一种具有潜在灾难性后果的病变。有报道高达75%~85%的病人是由脑动脉瘤破裂引发的,即动脉瘤性蛛网膜下隙出血(aSAH)。而再出血是aSAH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其病死率可高达70%。因此,观察aSAH再出血的先兆表现,及时去除诱发因素,降低再出血的发生率,是aSAH护理的重要内容。2005年2月~2007年2月.我科收治aSAH病人208例,均经DSA检查证实,其中再出血18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蛛网膜下隙出血病人健康教育模式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蛛网膜下隙出血(SAH)是指各种原因出血,血液流入蛛网膜下隙。最常见的原因是先天性颅内动脉瘤,其次是脑血管畸形和高血压动脉硬化等。首次发病后患者因情绪激动、用力排便、咳嗽等诱发2次或3次出血大大增加死亡率。为了减少SAH再出血的发生,降低死亡率,增强SAH病人及家属的自我保健意识及提高遵医行为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4.
蛛网膜下腔出血介入治疗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多种病因所至脑底部或脑表面血管破裂的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病,为神经科常见病之一,其常见病因:先天性脑动脉瘤,脑血管畸形,高血压动脉硬化性动脉瘤(梭形动脉瘤),脑底异常血管网(病),其中动脉瘤最多见.  相似文献   

15.
颅内血管破裂血液流入蛛网膜下隙,称之为蛛网膜下隙出血(SAH)。颅内动脉瘤破裂是最常见的原因。SAH总体预后较差,致残率和病死率高[1]。其预后与病因、出血部位、出血量、有无并发症及是否得到适当治疗有关。颅内动脉瘤破裂导致的蛛网膜下隙出血未经外科治疗的病人约20%死于再出血,动脉瘤再次破裂导致出血即使病人不死亡也会使病人留下严重的残废。动脉瘤再次破裂出血多在首次出血后最初数日发生。为了减少病人再次发生动脉瘤破裂,临床上一般尽早行手术治疗。由于微弹簧圈栓塞颅内动脉瘤治疗蛛网膜下隙出血具有损伤小、恢复快的特点,临床已经广泛开展[2]。蛛网膜下隙出血病人病情一般较重,术前有再出血的危险,术后有较多并发症发生的可能,所以围术期的护理较为重要。2012年1月—2013年12月我科收治蛛网膜下隙出血并进行微弹簧圈栓塞治疗的病人95例,现将围术期护理要点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柏慧华 《护理研究》2007,21(4):1004-1005
颅内动脉瘤是最危险的出血性脑血管病之一,其病死率和致残率均较高。Hunt—Hess分级Ⅳ级~Ⅴ级的病人病情危重,如果采取保守治疗,预后极差。目前,随着血管介入技术的日趋成熟和栓塞材料的迅猛发展,动脉瘤的血管内栓塞治疗因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且不受脑水肿、脑积水的影响,在发达国家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瘤已成为首选。超早期介入治疗是指在动脉瘤破裂导致蛛网膜下隙出血(SAH)或脑血肿后48h内进行。现将超早期血管内栓塞治疗合并脑室出血铸型的Hunt—HessⅣ级~Ⅴ级破裂前交通动脉瘤6例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郭秀芳  杨景娜  张丽 《临床医学》2005,25(1):F002-F002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多种病因所致的脑底部或脑及 脊髓表面血管破裂的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疾病,血液直接流入蛛 网膜下腔,又称原发性SAH。此外,临床还可见脑实质内硬膜 外或硬膜下血管破裂等血液穿破脑组织流入蛛网膜下腔者,称 为继发性SAH。SAH最常见的病因是先天性动脉瘤,约占  相似文献   

18.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为多种病因引起的脑底部或脑及脊髓表面血管破裂,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所致的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病,常见病因为颅内动脉瘤,其次为脑血管畸形,也可见于高血压、动脉硬化、动脉炎、脑底异常血管网、结缔组织病、血液病、抗凝治疗并发症等.与脑实质出血相比,SAH的特点为再出血风险大、死亡率较高.  相似文献   

19.
颅内动脉瘤是由于局部血管异常改变产生的脑血管瘤样突起,是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主要原因,我国年发生率为6~35.6/10万人,高发于芬兰和日本,好发于50—69岁人群,约占总发生率的67%。90%以上脑动脉瘤分布在脑基底动脉环附近,其中大多数位于颈动脉系统。颅内动脉瘤在破裂前不易被发现,一般出现SAH临床症状才被注意.随着多排螺旋CT及造影技术的更新,动脉瘤的诊断准确性和检出率不断提高,显微外科技术水平及手术辅助设备也得到了相应提高和更新,导致动脉瘤性SAH手术治疗效果亦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20.
应用Hunt-Hess分级法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系由于脑表面或实质的血管发生病变、破裂而使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1]。常见的病因为颅内动脉瘤、脑血管畸形、颅内肿瘤等。患者可因大量出血、再出血和并发脑血管痉挛而死亡,其致死、致残率高,预后差。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