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2 毫秒
1.
目的:探讨在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中防止发生喉、气管、支气管痉挛的麻醉方法。方法:先用氯胺酮与γ-羟基丁酸钠行全身麻醉后,再用1%丁卡因喉头喷雾表面麻醉局部黏膜。结果:治疗患者653例,效果满意。结论:静脉复合加丁卡因局部麻醉在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中是较为安全适用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对21例婴幼儿喉、气管异物发生极重度喉阻塞的抢救治疗分析,总结重度异物性喉阻塞的抢救和治疗措施。方法 首先使用麻醉喉镜后,再配合气管镜、气管插管等方法,对21例婴幼儿发生异物性极重度喉阻塞实施抢救治疗。结果 21例中Ⅲ度喉阻塞17例,Ⅳ度喉阻塞4例。其中喉异物7例,均在麻醉喉镜下直接取出异物,1例死亡。气管内异物14例,12例在直接喉镜联合气管镜下取出异物,2例行气管插管抢救性治疗后再行气管镜取出异物。结论 对十分紧急的喉、气管内异物引起的喉阻塞,首先采用麻醉喉镜直接急救,可以就地、立即、准确地取出异物,即刻解除梗阻,挽救生命。在此基础上,挽救如果失败,则立即行气管内插管,强行建立通气道,再在气管镜下取出异物,亦是治疗此类喉阻塞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喉麻管咽喉气管内表面麻醉联合静脉全麻在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中麻醉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15例患儿采用咽喉气管内表面麻醉联合静脉全麻的操作过程和用药情况。结果:15例患儿有3例在置入支气管镜后发生低氧血症,全组患儿恢复良好。结论:采用喉麻管完善的咽喉和气管内喷雾表面麻醉联合静脉全麻在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中可以明显减少麻醉药的用量,并能减轻不良反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儿童气管支气管异物临床治疗经验。方法 对收治的34例气管支气管患者,通过小儿冷光源支气管镜,在无麻醉或全身麻醉下取出异物。结果 除1例合并气胸,转胸外科全身麻醉手术取出外,其余全部在无麻醉下顺利取出。结论 术前精心准备,熟练的手术技巧,选择合适的钳具及麻醉方式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七氟烷诱导喉罩置入麻醉在小儿气道异物取出术中的应用。方法对2008年7月至2010年1月81例实施气道异物取出患儿采用七氟烷吸入喉罩置入全身麻醉方式,观察在行气道异物取出时患儿的无创血压、心率、脉搏氧饱和度以及呼气末二氧化碳的变化。结果与麻醉前基础值比较,围麻醉期HR、SBP、SpO2、PETC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1例行气道气道异物的小儿均安全顺利地完成了操作,而且术后苏醒迅速。结论七氟烷吸入喉罩置入全麻在小儿气道异物取出术中是一种安全可靠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6.
汪青 《中外医疗》2011,30(24):45-45
目的观察氯胺酮复合异丙酚麻醉在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取出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53例气管异物小儿,采取氯胺酮、咪唑安定、异丙酚复合麻醉相结合,以支气管镜侧孔供氧,以保证患儿充分通气、供氧,确保患儿术中生命安全。结果所有患儿均安全完成手术,未发现喉痉挛等严重并发症。结论该麻醉方法是安全可行的气管-支气管异物取出术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在小儿食道异物取出术全身麻醉中的使用效果。方法选取急诊小儿食道异物取出术7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5例,对照组(C)采用芬太尼与丙泊酚复合全麻,实验组(D)采用瑞芬太尼与丙泊酚复合全麻,肌松剂两组均使用顺苯磺酸阿曲库铵,比较两组患儿在麻醉诱导前T_0,气管插管T1,植入食道镜T2,取食道异物T_3,麻醉减浅至气管拔管T_4时间点血压,心率的变化情况。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观察指标比较P﹤0.05。而且术后出现的喉痉挛、躁动、肌肉强直、低氧血症等不良反应比较P﹤0.05。结论瑞芬太尼用于小儿食道异物取出术的麻醉镇痛可靠,而且苏醒较快,利于术后护理。安全度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呼吸道异物的特点及有效治疗方法,以降低其误诊、死亡率,减少并发症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1368例气管支气管异物患者病历资料,其中全身麻醉下经支气管镜取出异物1334例,无麻下经支气管镜20例,经气管切开6例,开胸8例。结果静脉复合麻醉及无麻下呼吸道异物取出1365例。1次手术成功取出1345例,2次6例;术后并发喉水肿25例,窒息死亡3例,死亡率0.21%。结论提高对气管支气管异物的认识及诊断水平是降低误诊率的关键,静脉复合麻醉配合咽喉气管黏膜表面麻醉效果较为理想。尽量在硬管支气管镜下取出异物,但有些行气管切开及开胸仍有必要。  相似文献   

9.
对 2 6例气管异物患儿采用氯胺酮、γ -羟基丁酸钠麻醉下行气管异物取出术 ,取得较满意效果 ,认为该麻醉方法不失为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较为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0.
气管内异物是小儿常见急症之一,手术麻醉过程中可因喉痉挛、异物堵塞总气管引起窒息死亡,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是成功置镜和取出异物的关键。作者就2002年1月至2003年1月本院行支气管内异物取出术的病例的不同麻醉方法作以下比较。  相似文献   

11.
食道异物取出术麻醉方式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 探讨食道异物取出术的麻醉方法,提高手术效果。方法 对103例食道异物患者采用强化表面麻醉法和气管内插管麻醉法进行手术和对比观察。结果 103例异物均顺利取出,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两种麻醉各具优越性,前者适用于年龄较大的儿童和成年人,后者适用于小儿,尖锐异物,异物停留时间较长及年老伴心血管疾病患者。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内镜治疗儿童上消化道异物的方法、经验及技巧。方法: 对30例儿童(<12岁)上消化道异物行急诊内镜检查和治疗,咽喉部局麻下用成人细径胃镜进行操作,运用各种异物器械取异物。结果: 30例儿童32件异物,非全麻下取异物28例,全麻下取异物2例;食管异物19例,胃内异物9例,十二指肠异物2例。29例31件异物经内镜成功取出,仅1例1件异物进入小肠未能取出,成功率96.7%。除1例在操作过程中出现一过性呼吸抑制,余无其它并发症。结论: 内镜治疗儿童上消化道异物简便、安全、有效,可作为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45例临床救治体会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讨儿童气管支气管异物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对45例儿童气管、支气管异物的诊断与取出病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成功取出笔帽、塑料口哨、瓜子等异物41例,术前自行咳出4例。结论: 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救治成功的关键是及时明确诊断、尽早手术、充分的术前准备及正确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4.
李国良 《当代医学》2009,15(27):82-84
目的回顾14年小儿气道异物取出术105例的点滴经验,手术医师和麻醉师完美配合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准确诊断异物部位,麻醉及用药选择、手术步骤、手术时机等均应仔细研讨。方法小儿气道异物取出中,气管支气管异物大多用全麻:1)眯达唑仑异丙酚复合麻醉。2)异丙酚瑞芬太尼复合麻醉。3)氯胺酮γ-羟基丁酸钠复合麻醉;鼻道异物和咽、喉部异物用无麻或表麻。结果105例小儿气道异物中,气管支气管异物28例,咽、喉及声门区异物24例,鼻道异物53例,一次性取出96例,再次取出9例。无一例术中死亡。结论小儿气道异物应尽快取出,麻醉是关键,深度要足,若全麻深度不足比无麻更危险。要诊断准确,作好术前各项准备,手术时机正确把握。手术医师和麻醉师密切配合,共同预防术中并发症,正确选好异物钳,术者精心操作。预防呼吸和心跳骤停的并发症,及时发现异常征兆和正确处理,就能保证手术的成功。广泛宣传、普及卫生知识、改掉不良习惯,预防误吸异物,减少小儿气道异物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小儿上消化道异物于内镜下的取出方式.方法 在内镜直视下,根据实际情况,结合异物的形态、大小,利用现有内镜器械,均采用在全麻下状态取出异物.结果 51例小儿于全麻下经急诊内镜采取适当方式均成功取出异物,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经内镜下取出小儿上消化道异物是一种安全快捷、创伤小而且简单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儿童气管支气管特殊异物44例的救治经验。方法:在直接喉镜及支气管镜下探取异物,迅速建立有效通气道。结果:成功取出笔帽、塑料口哨、大头针等特殊异物36例,术前自行咳出3例;5例未取出转胸外科治疗者,均为异物吸入时间在半年以上,周围被肉芽包裹,支气管镜下不能分清异物边缘。结论:根据异物的形状、质地、结构的特殊性,采用多种手术方法,尽早取出异物是救治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食管异物取出术的麻醉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食管异物取出术的麻醉方法。方法:对65例食管异物患者采用强化表面麻醉和气管内插管全麻法进行手术和对比观察。结果:65例异物均顺利取出。结论:两种麻醉各具优点,前者多适用于成人,后者多适用与小儿。  相似文献   

18.
小儿呼吸道异物取出术的麻醉管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①目的探讨小儿呼吸道异物取出术麻醉方法及围术期有关处理。②方法回顾分析1985-2003年小儿呼吸道异物取出术1156例的麻醉管理方法。③结果麻醉经过平稳,围术期病死率低于0.1%。④结论小儿呼吸道异物取出术选用静脉复合麻醉结合咽喉、气管及支气管表面麻醉是安全、可行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快速诱导行声门下置硅塑管控制呼吸用于气管异物取出术的可行性。方法 :30例行气管异物取出术的患儿 ,随机分为两组。 组于常规氯安酮、羟丁酸钠麻醉 ,保留自主呼吸进行。 组经快速诱导 ,于声门下置入细硅塑管 ,用高频喷射呼吸机控制呼吸 ,普鲁卡因或丙泊酚复合琥珀胆碱维持麻醉 ,术中监测 Sp O2 、BP、HR、ECG。比较术中两组 1次气管镜置入率、屏气呛咳、苏醒时间及 Sp O2 <90 %情况 ;术后由手术医师用 VAS1 0 0 mm对麻醉的满意程度进行评估。结果 :两组在年龄体重 ,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 组有1 0例 1次插入气管镜 , 组有 1 4例。术中 组有 3例发生屏气 ,6例发生呛咳 ,而 组只有1例呛咳 ,无 1例发生屏气 ;Sp O2 <90 % 组有 6例、 组有 3例 ;苏醒时间 组为 5 8.4±2 0 .9min, 组为 1 3.8± 4.6min;手术医师满意率 组为 82 .8± 1 1 .5 mm, 组为 97.6± 9.9mm,有明显差异性 ( P<0 .0 5 ) ; 组术中有 1例发生喉痉挛 , 组则无。 2 5例取出气管异物 ,5例未取出 ,术后有 2例咳出。结论 :快速诱导后声门下置硅塑管控制呼吸用于气管异物取出术 ,声门暴露良好便于气管镜的插入 ,术中不发生屏气、呛咳 ,病人苏醒快 ,术后并发症少 ,不失为一种比较安全实用的麻醉方法 ,但术中及术后均需加强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