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观察Ⅳ型胶原酶和基底膜在大肠癌生长中的相互关系及Ⅳ型胶原酶的表达与p21的表达之间的关系。方法:应有和免疫组化双标记方法,对86例人大肠癌组织的Ⅳ型胶原酶表达及基底膜的改变作对照研究。结果 大肠癌组织中Ⅳ型胶原酶的阳性率为83.72%(73/86),与对照组癌周正常肠粘膜的阳性率10%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同时,双染色显示Ⅳ型胶原酶阳性的癌组织基底膜表现为不连续,出现缺口,片段缺失或  相似文献   

2.
nm23-H1、p53、PCNA表达与大肠癌浸润转移的关系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目的:研究大肠癌中nm23-H1、p53、PCNA的表达与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LSAB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74例大肠癌中nm23-H1、p53、PCNA和Ⅳ型原的表达。结果:大肠癌中nm23-H1、p53和PCNA的阳性率分别为71.6%、52.7%和81.1%。大肠癌中nm23-H1低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25),nm23-H1的表达在Ⅳ型胶原表达不同的肠癌中无明显差异(P>0.05);p53和PCNA过表达与浸润程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p53和PCNA的表达在Ⅳ型胶原表达不同的肠癌中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05);大肠癌中p53过表达与nm23-H1低表达有关(P<0.01)。结论:实验结果揭示p53基因突变对于nm23-H1基因的失活有一定影响,其作用机制有待深入研究。nm23-H1低表达可能仅在大肠癌转移过程中发挥作用,p53过表达可在大肠癌浸润转移过程及细胞增殖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p53,ras,c—erbB—2癌基因产物在大肠癌和大肠息肉中的表达   总被引:36,自引:0,他引:36  
王江  倪灿荣 《中华病理学杂志》1994,23(2):97-99,T027
用p53,p21,p185,通过免疫金银染色方法,对78例大肠癌,14例大肠息肉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大肠癌p53,p21,p185的阳性率分别为53.9%,46.2%,51.3%;大肠息肉仅有14.3%(2/14)显示p185弱阳性。二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大肠癌旁正常粘膜上皮阳性率p53为0。p212.6%,p1855.1%,与其肿瘤区比较P<0.01;78例大肠癌中,有33例(42.3%)p21  相似文献   

4.
青年人大肠癌细胞p53蛋白表达和DNA的定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青年人大肠癌抑癌基因p53蛋白的表达和细胞DNA含量。方法:采用流式细胞光度术(FCM)。结果:青年组大肠癌细胞DI值(1.30±0.17)显著大于老年癌组(1.10±0.09)(P<0.01),且细胞增殖指数(PI)亦明显大于后者(24.9%±6.5%vs20.2%±4.7%)(P<0.05)。青年组大肠癌中DNA异倍体癌发生率为87.1%(27/31),而老年癌组仅为28.6%(4/14),两者之间差别有高度显著性(P<0.001)。p53蛋白表达量青年患者(FI=1.34±0.26)显著大于老年患者(FI=1.15±0.25)(P<0.01)。在青年大肠癌中,粘液癌和侵犯周围软组织者,其p5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100%,95%)分别高于腺癌和浸润较浅者(67%,58%)(P<0.05),而且低分化癌和有局部淋巴转移者p53蛋白的表达阳性率(93%,100%)也较高、中分化癌和无局部淋巴结转移者(69%,68%)为高。结论:在DNA水平上,青年大肠癌的恶性程度高于老年大肠癌;p53蛋白的高表达可能是造成青年大肠癌恶性度高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
p53、ras、c-erbB-2癌基因产物在大肠癌和大肠息肉中的表达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用p53、p21、p185,通过免疫金银染色方法,对78例大肠癌、14例大肠息肉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大肠癌p53、p21、p185的阳性率分别为53.9%、46.2%、51.3%;大肠息肉仅有14.3%{2/14)显示p185弱阳性。二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大肠癌旁正常粘膜上皮阳性卒p53为0、p212.6%、p1855.1%,与其肿瘤区比较P<0.01;78例大肠癌中,有33例(42.3%)p53与p21同为阳性,p53在大肠低分化及粘液腺癌中的阳性表达明显高于高、中分化腺癌(p<0.01)。  相似文献   

6.
大肠腺瘤与腺癌P21,P53,P185蛋白表达及ras,p53基因突变的检测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应用免疫组化及PCR-RFLP法检测30例大肠腺瘤、74例大肠腺癌及癌旁粘膜P21、P53、P185蛋白表达及ras、p53基因突变。结果表明,大肠腺瘤P21、P53蛋白阳性率(53.3%,27.6%)高于癌旁粘膜(P<0.01),二者过度表达与腺瘤恶性倾向有关。大肠腺癌P21、P53及P185蛋白阳性率(72.9%,37.8%,47.2%)皆高于腺瘤I级不典型增生(P<0.01,P<0.05及P<0.05)。9例腺瘤,40例腺癌存在两种以上蛋白表达,共同表达与腺瘤恶性倾向及腺癌预后有关。大肠腺瘤及腺癌ras基因突变率分别为26.7%及41.9%,ras基因突变与腺瘤恶性倾向有关。大肠腺瘤及腺癌p53基因248位点突变率分别为3.3%及14.9%。6例腺癌存在两种基因突变,两种基因协同突变与大肠癌预后有关。提示ras、p53及c-erbB-2基因改变均参与了大肠癌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基因的改变在膀胱移行细胞癌发生过程中的意义,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及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肽性法,检测150例膀胱移行细胞癌P21、P185、p53蛋白表达以及50例ras、p53基因突变。结果表明:膀胱移行细胞癌P21、P185、p53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9.3%(89例)、55.3%(83例)、29.3%(44例)。P21、p185蛋白表达阳性率与膀胱移行细胞癌分级呈负相关(P<0.05),p53蛋白表达与膀胱移行细胞癌分级呈正相关(P<0.01)。P21、p53蛋白表达阳性率与预后呈显著相关,P21与预后呈负相关。73例膀胱移行细胞癌存在两种以上蛋白共同表达。膀胱移行细胞癌Ha-ras癌基因第12位密码子突变16例(32%),p53基因突变9例(18%),均为248位点突变。Ha-ras第12位点突变随病理分级增高而增高,与膀胱移行细胞癌分级显著相关(P<0.05)。ras基因、p53基因突变与预后显著相关(P<0.05)。ras基因、p53基因突变患者死亡率高于无突变患者。4例膀胱移行细胞癌存在ras基因及p53基因共同突变。  相似文献   

8.
EGFR及p21蛋白在肺癌中的表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和p21蛋白表达与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及其两者的对应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对63例肺癌及其癌旁组织进行了同位EGFR及p21蛋白的检测。结果:肺癌EGFR阳性率77.78%,其阳性率与病理类型及临床分期无关(P〉0.05)。癌旁组织EGFR阳性率67.92%,其中增生组阳性率(79.06%)显著高于无增生组(37.50%)(P〈0.01)。肺癌中p21  相似文献   

9.
肺癌中MTS1/p16和p53基因产物的表达与细胞增殖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肺癌中MTS1/p16和p53基因产物的表达与细胞增殖的关系。方法:应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62例肺癌组织中p16蛋白和p53蛋白的表达情况,并进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检测,计算细胞增殖指数(proliferationindex,PI)。结果:62例肺癌组织中p16蛋白和p53蛋白阳性率分别为58.1%和59.7%。腺癌p16蛋白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小细胞癌(P<0.05);淋巴结转移阳性组p16蛋白的表达显著低于阴性组(P<0.05);PI分级为Ⅱ级的p16蛋白表达显著高于Ⅳ级(P<0.05)。不同组织类型肺癌中p53蛋白的表达未见明显差异,淋巴结转移阳性组p53蛋白的表达高于阴性组(P<0.01);不同PI分级中p53蛋白的表达,Ⅳ级明显高于Ⅰ级(P<0.05)和Ⅱ级(P<0.05),Ⅲ级明显高于Ⅰ级(P<0.05)和Ⅱ级(P<0.01)。p16蛋白低表达和p53蛋白过表达之间未见明显相关。结论:p16蛋白低表达和p53蛋白过表达均有促进肺癌细胞增殖的作用,p16蛋白的表达与肺癌的细胞分化有关,p53蛋白过表达对肺癌细胞的转移起重要作用。抑癌基因p53对MTS1/p16基因无明显调控作  相似文献   

10.
p53、p21、p185蛋白表达与横纹肌肉瘤分化及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p53、ras和c-erbB-2癌基因蛋白产物p21、p185在横纹肌肉瘤(RMS)中的表达及其与RMS的分型、分级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对确诊的50例中的41例有随访的RMS用免疫组化ABC法标记p53、p21、p185蛋白,结果发现p53、p21、p185在RMS的阳性率分别为72%、68%、60%,其阳性表达与年龄、性别和RMS的组织类型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与分化程度有关,其中p53、p21在低分化RMS的阳性率分别为85%和80%,显著高于高分化RMS的42.9%和28.6%(P<0.05);p53蛋白在有转移组RMS的阳性率为86.4%,显著高于无转移组60.7%(P<0.05);有随访的41例病例中。存活1年的p53蛋白阳性率为86.7%,显著高于3年的41.7%(P<0.05)。结论p53、p21蛋白表达可作为肿瘤分化及恶性程度的评价指标,而p53更能反映肿瘤预后,是肿瘤预后差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1.
p53和nm23蛋白表达与大肠癌浸润转移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大肠癌组织中p53和nm23蛋白表达与癌组织分化浸润转移的关系,以及它们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方法对41例大肠癌组织中p53和nm23蛋白表达情况进行检测。结果:大肠癌组织中p53和nm23蛋白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58.5%和53.7%,p53过表达、nm53低表达与大肠癌浸润深度和淋巴转移具有相关性,p53过表达在低分化腺癌中明显高于高分化腺癌(P〈0.01);而nm23高表达与大肠癌的分化程度无关(P〉0.05)。nm23低表达与p53高表达有相关性。结论:p53高表达、nm23低表达在大肠癌的浸润转移中起重要作用,p53高表达与大肠癌组织分化程度有关,大肠癌组织浸润与淋巴转移可能与多基因异常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12.
p53、ras p21、c-erbB-2和nm23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癌基因与肺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对58 例肺癌行p53、rasp21、cerbB2和nm23 的检测。结果:癌组织中阳性反应检出率分别为46-6% 、24-1 % 、50-0 % 和53-4 % ,腺癌和差分化癌ras p21 、cerbB2表达高于鳞癌和分化好的癌( P< 0-05) ,术后长期生存患者rasp21 、cerbB2 表达低于短期死亡患者(P< 0-05 ,P< 0-01),吸烟患者ras p21 表达高于不吸烟患者(P< 0-05) ,淋巴结癌转移阴性组nm23 表达高于淋巴结癌转移阳性组( P< 0-01),p53 与ras p21、cerbB2 阳性表达具有协同性( P< 0-05) 。结论:肺癌发生发展和转移与rasp21 、cerbB2 的激活和p53 、nm23 的失活密切相关,部分基因的改变存在协同性,ras p21 基因的激活与吸烟有关,ras p21、cerbB2 的检测对判断肺癌预后有价值。  相似文献   

13.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P ̄(53)蛋白的表达进行观察。结果表明:胃癌组织P ̄(53)蛋白染色阳性率为36.5%,肿瘤大于5cm组、有淋巴结转移和浆膜侵犯及Ⅲ、Ⅳ期胃癌组织P ̄(53)蛋白染色阳性率分别显著高干肿瘤小于5cm、无淋巴结转移和浆膜侵犯及Ⅰ、Ⅱ期胃癌组(P<0.01)。P ̄(53)染色阳性者5年存活率为21.1%,染色阴性者为50.0%,两组5年存活率差非常显著(P<0.01)。以上结果提示检测胃癌组织P ̄(53)蛋白有助于判断胃癌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4.
c─erbB─2、ras p21及p53在大肠癌表达的免疫组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48例大肠癌连续切片进行c─erbB─2、rasp21及p533种癌相关基因产物的免疫组化ABC法及APAAP-IGSS双重标记研究,结果表明:(1)癌相关基因c─erbB─2、rasp21和p53阳性表达率在癌组织分别为50.2%(25/48)、43.8%(21/48)和54.2%(26/48);癌旁粘膜分别为25%(12/48)、18.8(9/48)和20.8%(10/48);而在"正常"结肠粘膜则分别为12.5%(6/48)、6.3%(3/48)和0.(2)有2种以上癌相关基因产物同时表达者在癌组织中有26例(54.2%).在癌旁粘膜有5例(10.5%),而在正常粘膜则未见有2种癌相关基因同时表达,(3)癌组织中c─erbB─2+p21、c─erbB─2+p53、p21+p53及c─erbB─2+p21+p53同时表达者分别为2.1%、12.5%、16.7%及22.9%,(4)APAAP-IGSS双重免疫标记结果表明,单一癌细胞可同时表达2种癌基因产物。上述结果提示:c─erbB─2、rasp21及p53可能与大肠病的发生有关,三者在大肠病的发生中可能起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5.
本文应用免疫组化法对64例胃癌、癌旁组织和6例胃溃疡大致正常胃粘膜冰冻和石蜡切片进行了染色.结果表明,正常胃粘膜和癌旁胃粘膜上皮细胞HLA-I类分子表达阳性,其着色较均一,HLA-DR染色均阴性.胃癌细胞I类分子表达缺失(27/64例),与癌旁上皮比较差异显著(P<0.01)。粘液细胞癌和低分化癌I类分子缺失率显著高于高分化癌(P<0.025).此外,发生肿瘤转移的病例I类分子缺失率(12/15例)显著高于无转移组(1/5例,P<0.025).DR分子在癌组织表达阳性,其阳性率高达53.1%(34/64例).低分化癌DR分子阳性率亦显著高于高分化癌和中分化癌,未分化癌DR分子阳性率亦显著高于高分化癌(P<0.01~0.05).提示(1)HLA-I类分子表达缺失可能与癌细胞逃避宿主免疫监视发生润浸生长和转移有关;(2)分化程度不同的癌组织HLA-I类分子表达差异显著,提示癌细胞分化可能影响I、Ⅱ类分子表达和肿癌抗原呈递;(3)HLA-I类和DR分子表达异常可能是上皮恶性转变的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16.
nm23基因产物/NDPK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应用免疫组化S-P方法,研究103例大肠癌手术标本中nm23基因产物/NDPK的表达及其意义。结果显示:大肠癌原发灶中NDPK表达阳性率76.7%;其中,无区域淋巴结转移者阳性率为90.5%,伴区域淋巴结转移者阳性率67.2%,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随着大肠癌浸润肠壁深度和Dukes'分期的进展,原发灶中nm23/NDPK表达阳性率逐渐下降,统计学均具有显著性意义(分别P<0.01、P<0.05);nm23/NDPK表达阳性者术后3、5年生存率分别为65.8%和54.4%,明显高于NDPK阴性患者术后3年和5年生存率(37.5%和20.8%),统计学具有显著性意义(分别P<0.05、P<0.005)。我们认为:nm23基因在大肠癌的浸润和淋巴结转移过程中发挥负性调控作用。测定大肠癌组织中nm23基因产物/NDPK的表达状况,有助于对大肠癌生物学行为的进一步了解及对患者预后的判断。  相似文献   

17.
应用原位分子杂交(ISH)技术,检测88例胃癌组织中K-ras、H-ras、C-myc和肿瘤转移抑制基因nm23(H1)mRNA.其阳性结果分别为78.4%、70%、58%和38.6%,胃癌癌旁移行区正常粘膜和正常胃粘膜上皮的阳性率分别为18.2%、17%、19.3%、21.6%和0、0、0、3/5,与肿瘤区相比较,除nm23外差异均非常显著(P<0.01)。K-ras、H-rasmRNA表达在在细胞膜内侧,C-mycmRNA主要表达在细胞核内,nm23-H1mRNA表达在胞浆内。4种癌基因表达与组织学类型无关,nm23-H1的表达与胃癌病人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P<0.01)。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大肠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和p53蛋白表达与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应用免疫组化检测EGFR和p53在61例大肠癌中的表达。结果提示:正常大肠粘膜未发现EGFR和p53阳性表达,而两者在大肠癌均有较高表达(77.04%和55.75%)。EGFR表达与大肠癌Dukes分期有关(P<0.05)。p53表达与大肠癌分化程度及Dukes分期有关(P<0.05)。大肠癌生存率随EGFR和p53表达增高而降低,其中两者4年生存率>65%表达组均明显低于<25%组(P<0.05),EGFR-LI和p53-LI与生存期均有明显负相关。结果表明:EGFR和p53表达与大肠癌的进展程度有关,该两项指标对大肠癌临床诊治和预后的评估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子宫恶性中胚叶混合瘤p53、EGFR和Ki-67抗原的表达及与肿瘤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和预后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对21例子宫恶性中胚叶混合瘤的存档资料作染色观察。结果:p53、EGFR和Ki-67抗原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1.9%、61.9%和71.4%。临床分期Ⅱ~Ⅳ期肿瘤(10/12)的p53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Ⅰ期肿瘤(3/9)(P<0.05)、肿瘤癌性成分Ⅱ级的p53阳性表达高于Ⅰ期(P<0.05)。6例在1年内死亡的病例,其中5例p53阳性染色,而5例生存2年以上的肿瘤p53免疫染色全部阴性,两组比较(P<0.05)。肉瘤成分Ⅲ级的EGFR阳性率高于Ⅱ级(P<0.05),除此而外,EGFR和Ki-67的表达和肿瘤分期、预后均无相关性。结论:肿瘤的p53表达具有预后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bcl-2和p53蛋白的表达与端粒酶活性的相关性及其与HCC发生的关系。方法:利用端粒酶原位标记法显示端粒酶活性,采用S-P法免疫组化技术的检测bcl-2和p53蛋白。结果:端粒酶在HCC中的阳性率(91.7%)显著高于癌旁肝组织(58.3%)(P〈0.05),端粒酶活性强度与HCC分化程度无关(P〉0.05);癌组织中bcl-2和p53蛋白的阳性率均高于癌旁组织(P〈0.01);HC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