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关于护士夜班工作体验的现象学研究   总被引:71,自引:1,他引:71  
目的探索护士对夜班工作的体验,了解其价值观念、情感感受和行为规范,为护理管理者制定人性化管理措施提供切实可靠的依据.方法采用现象学研究法探索护士对夜班工作的体验,以半结构式的深入会谈法对16名夜班护士进行访谈,对访谈资料采用阅读、分析、反思、分类、提炼五个步骤进行分析,提炼出主题.结果护士夜班工作体验的五个主题:家庭生活的影响、心理负荷过重、身体健康的危害、情感受挫、自我追求受限.结论夜班护士呈现出身体疲乏、情绪低落、工作动机差及个人无成就感等疲溃现象,提示护理管理者应关注夜班护士的身心健康状态,加强与护士的沟通.运用激励机制调动夜班护士工作积极性,减轻夜班护士的工作和心理压力,提供良好的工作休息条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护士对冠心病监护室(CCU)夜班工作的真实体验,了解护士心理、生理感受和情感需求,为护理管理者制定人性化管理措施提供切实可靠的依据。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法深入访谈CCU病区的6名护士。探索CCU护士对夜班工作的体验,以半结构式的深入会谈法对6名夜班护士进行访谈,对访谈资料采用阅读、分析、反思、分类、提炼5个步骤进行分析,提炼主题。结果CCU护士夜班工作中主要的内心感受为强迫担心、过度紧张、害怕、无助感和压力大等负性心理感受及心情好、轻松和有动力等正性心理感受,同时还有身体不适3大主题。压力源为工作性质本身、患者与家属、仪器设备、与医生的配合等4个方面,大多数护士均能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结论护理管理者应关注夜班护士的身心健康状态,加强与护士的沟通,强化独立值班前的应急训练。运用激励机制和组织的支持系统可以提高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减轻工作压力和心理压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长期夜班工作对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影响及对策。方法选择有代表性的并愿意接受访谈的护士230名进行访谈。结果夜班使护理人员的心理负荷、身体健康、睡眠、容貌、家庭生活、饮食、情感和流产比率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结论从多方面提出应对措施,减少护士夜班工作,以减轻夜班对护理人员身心健康产生的负面影响,提高护士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冠心病监护室(coronary care unit,CCU)护士对夜班护理工作的真实体验及感受,了解夜班护士工作应激源,为人性化的护理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法对CCU病区6名夜班护士进行半结构式的深入访谈,探索分析夜班工作的体验。结果 CCU护士夜班工作应激源包括恐惧、失望、劳累、人际关系压力、工作经验欠缺5个主题。结论加强与护士的心理沟通,强化独立值班前的应急训练,运用激励机制和组织的支持系统可以缓解夜班护士工作中的生理与心理应激,提高工作积极性。  相似文献   

5.
护理人员工作压力构成及应对措施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护理人员工作压力构成及应对措施。方法:随机抽取75名护理人员进行面对面交流或电话访谈,然后对收集的资料进行阅读、分析、分类及反思,从中概括主题。结果:护士工作压力构成主要为工作性质、工作时间、人际关系、情感受到挫折、职业发展、环境问题及角色冲突、个人生活经验和社会支持系统等方面。结论:护理管理者应多关心护士的身心健康及个人情感,及时给予社会支持,并运用激励机制调动她们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6.
临床护士心理压力源与工作满意度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玉芬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7(10):921-922,924
目的了解临床护士面临的主要心理压力源,为护理管理者有效地帮助护士减轻和消除心理压力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评式问卷调查的方法 ,对内江市2所三级乙等医院287名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临床护士的心理压力源依次来源于工作强度、职业需求、工作环境、人际关系、家庭经济收入等方面。其中来源于工作强度、人际关系及家庭方面的压力源,不同年龄组护理人员在其压力程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护士存在着多种心理压力源,这些压力源是导致护士工作不满意的主要原因,也是护理的安全隐患之一,护理管理者应予以足够的重视,并定期针对不同的人群进行心理健康知识培训,建立有效的支持系统,及时帮助他们调整心理状态,减轻和消除压力,从而提高护士对本职工作的满意度和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访谈深入了解儿童医院新护士临床工作初期的压力体验,为改善临床护理管理、护理培训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对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16名新护士进行半结构式访谈,运用Colaizzi七步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新护士工作初期,良性压力体验有:迫切希望提升自身能力,责任感增强。负性压力体验有:迷茫、不知所措;害怕、焦虑、紧张;挫败感;压抑感。结论护理管理人员应重视儿科新护士的压力体验,在减轻负性压力影响的基础上,注重激发其良性压力;重视儿科新护士的心理状态,针对性地提供心理支持;重视新护士规范化培训工作,在教学中注意对知识进行系统重构,训练其临床思维,并进行及时、恰当地反馈,帮助其胜任儿科临床护理工作。  相似文献   

8.
王玲 《中国临床护理》2014,6(2):178-179
设立科室总值班护士1名,协助中、夜班护理工作。设立夜班总值班护士后,及时解决了夜间护理工作中的疑难问题,减轻了夜班护士的心理压力,减少了护患纠纷,提高了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9.
蔡志翔  周慧洁  邵晓春  李宛 《护理研究》2007,21(12):1102-1103
[目的]探索年轻护士对护理工作的体验,以了解其面临的压力、情感体验和行为规范,为护理管理者制定人性化管理措施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从人文关怀的视角对18名年轻护士(护龄≤3年)采用半结构式个人访谈法进行访谈,对访谈资料采用反复阅读、分析、反思、分类和提炼主题的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年轻护士工作体验的5个主题:情绪不良、躯体不适、心理负荷过重、情感受挫、自我追求受限。[结论]年轻护士出现情绪不良、躯体不适、心理负荷过重、情感受挫、自我追求受限的现象提示管理者应关注年轻护士的身心健康,加强与年轻护士的沟通,解决其工作中遇到的困难,要倡导人性化护理管理模式,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发展专科护理,培养专科护士,提高护士的社会地位以稳定护理队伍,为年轻护士提供良好的工作氛围。  相似文献   

10.
目的深入了解儿科病房护士工作体验,为管理者制定人性化管理措施提供依据,减轻儿科护士病房工作的心理压力和身体不适。方法运用EdmundHusserl观点构成的质性研究,对在儿科工作的26名注册护士进行深入的访谈。结果使用Colaizzico分析程序,分析和提炼儿科护士在照顾患儿的各种感受:心理疲惫;身体疲劳;社会交往及家庭生活的影响;投入与回报不相称。结论儿科护士本身要学会自我调节的方法,医院管理层应对儿科护士给予广泛而持续的支持与关怀,科学合理地制定儿科护理工作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11.
护士压力水平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光碧  陈梅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7(13):1328-1329,1331
目的探讨县级医院病房护士工作压力水平及相关因素,为减轻护士的压力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参照工作压力源量表,对县级医院350名护士的工作压力源进行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护士人力配备不足、担心工作中发生差错事故,勤倒夜班,工资及其他福利低,护理工作的性质及社会地位,学习及进修机会太少,患者、家属及社会认同度低是县级医院护士的主要工作压力源。不同岗位、护龄、学历护士的工作压力源亦不相同。结论县级医院护士的心理压力大,建议从管理角度设法减轻护士工作压力源,合理配置护士人力,加强护理表格化记录,加强对护士的人性化管理和关怀。  相似文献   

12.
李玲  刘义兰 《护理研究》2013,27(10):892-895
[目的]了解责任护士对当前责任制整体护理的理解和真实体验。[方法]运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方法,对20名责任护士进行个人深入访谈,将获得的资料采用Colaizzi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责任护士普遍认同责任制整体护理工作模式;主动服务意识和学习意识增强;医护配合更加协调;低年资护士工作压力部分减轻;但护士也感到工作压力较大,主要原因包括身体疲劳、情绪紧张、心理挫败感以及缺乏相应的认可、激励机制带来的困惑。[结论]各级护理管理者应重视护理人员的真实感受和体验,了解其思想动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培训,落实护理人员分层管理,对临床护理工作提供更多支持,从而调动广大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为病人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二胎产后返岗护士真实的体验和支持需求,为护理管理者实施人性化和科学的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对6名二胎产后返岗护士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并对访谈资料进行Colaizzi 7步分析法分析和提炼主题。[结果]通过阅读、分析,得出了5个工作体验,即对孩子哺育问题的担忧、适应及自我心理调适困难、积极的情感体验和表达、身心疲惫感强烈、工作-家庭冲突;3个支持需求,分别为排班支持、希望有适应期、同事支持。[结论]作为二胎产后返岗护士,受访者在访谈中表达了强烈的情感和迫切的支持需求。护理管理者应了解其心理状态及支持需求,并给予人性化管理,帮助其处理好工作与生活之间的平衡。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急诊科护士的工作压力源和常用的应对方式,采取有效措施,减轻护士心理压力,维护护士身心健康。方法对60名急诊科护士进行自行设计的压力源及应对措施问卷调查。结果急诊科护士工作压力来源包括:不良工作环境,工作性质经常倒夜班,人际关系紧张,知识更新换代,社会地位较低等。结论帮助护士减轻和消除压力,指导护士正确看待岗位的需要,改善护士工作环境,提高与患者沟通技巧,提供继续教育条件,争取领导重视与支持,从上措施均有助于减轻护士心理压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烧伤科护士负性工作情感体验和应对方法 ,提出相应解决对策。方法对67名烧伤科护士进行访谈,用Claizzi资料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烧伤科护士负性工作情感体验中提炼出3个主题:工作压力大、心理负荷重、工作环境紧张,护士对负性情绪的应对方法局限。结论护理管理者应重视烧伤科护理人员的情感,合理配置护理人力资源,创造和谐的工作环境,以稳定护理队伍。  相似文献   

16.
关于高年资护理人员职业疲溃感现象学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探索高年资护士对护理工作的体验,了解其价值观念、情感感受和行为规范,为管理者制定人性化管理,实行一线留人的管理措施提供切实可靠的依据。方法采用现象学研究法探索高年资护士对护理工作的体验,以半结构式的深入会谈法对16名年龄>40岁或主管护师职称护士进行访谈,对访谈资料采用阅读、分析、反思、分类、提炼5个步骤进行分析,提炼出主题。结果高年资护士工作体验的5个主题工作无成就感、心理负荷过重、身体健康的危害、自我追求受限、情感受挫。结论高年资护士出现情感低落、身体疲乏,工作积极性差及个人无成就感、欲脱离护理工作岗位等疲溃现象,提示管理者应关注高年资护士的身心健康,加强与高年资护士的沟通,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运用激励机制调动高年资护士的工作热情、稳定护理队伍、为实行一线留人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和环境。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设立护理二线值班对一线夜班护士压力的缓解情况。方法采用自设问卷,对64名儿科夜班护士进行调查。结果夜班中设立护理二线值班对一线夜班护士来源于环境和个人自身素质的压力起到了明显的缓解作用;对来源于患儿及护理工作本身的压力缓解作用不明显。结论夜班中设立护理二线值班能够缓解一线夜班护士在工作环境和自身素质方面的压力,该制度有一定应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产科护士面临的主要压力源及其影响因素,以采取良好的应对措施帮助产科护士减轻和消除压力.方法 采取自评问卷对94名产科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产科护士心理压力源得分排序依次为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患者护理方面、工作量及时间分配方面、管理及人际关系方面、工作环境及资源方面.其中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和管理及人际关系方面的压力源得分,不同年龄、文化程度、职称差别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产科护士存在多种心理压力源,护理管理者应给予足够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减轻和消除心理压力,提高产科护理质量,减少医疗纠纷.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的排班模式对护士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4个病区为实验组,采用AN排班模式;4个病区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三班制排班模式。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两组护士进行心理压力、生活幸福感方面的调查。[结果]实验组实施AN排班模式后节约了护士的时间与精力,增加了夜班护理工作的安全系数,护士感到上班压力明显减轻,对生活幸福感评价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AN排班模式的实施明显减轻了护士的心理压力,有效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及护理质量,改善了护士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深入了解新生儿家庭陪护病房护士的工作体验及需求, 为护士提供必要的支持, 促进提升其护理能力的同时为即将开展家庭陪护病房的同行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 于2022年6—9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对15名护理过家庭陪护病房患儿的新生儿科护士进行半结构式深入访谈, 并使用Colaizzi7步分析法进行数据的收集及整理, 分析提炼出主题。结果分析得出4个主题, 分别为情感体验较多、护理理念需改变、专业能力需提升、团队合作需加强。结论管理者需重视家庭陪护病房护士的压力与需求, 帮助释放消极情绪以促进护士身心健康, 努力转变传统护理理念, 促进以患者和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工作, 加强各类相关专业知识和沟通技巧的培训, 加强多学科团队合作, 提高新生儿科护士在家庭陪护病房的综合护理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