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应用文献研究方法探讨谷胱甘肽硫转移酶M1(glutathione S-transferase M1,GSTM1)基因多态性与喉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全面检索ISI Web of Knowledge、Pubmed、Embase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等数据库,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纳入文献,提取数据资料进行综合定量研究,并按照种族类别和对照来源进行亚组分析。结果最终纳入22篇文献,包含2535例喉癌患者和3233例对照样本。Meta分析显示,GSTM1空白基因型与喉癌易感性有统计学关联(OR=1.30,95%CI:1.07~1.57)。种族类别亚组分析显示GSTM1空白基因型与喉癌易感性在亚洲人群中有统计学关联(OR=1.68,95%CI:1.03~2.76),但在高加索人群中则否(OR=1.13,95% CI:1.00~1.29);按对照来源行亚组分析,提示以社区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OR=1.15,95% CI:1.01~1.31)和以医院为基础的同类研究(OR=1.81,95% CI:1.13~2.89)均显示这样的统计学关联性。结论 GSTM1基因多态性是喉癌发生的危险因素,并与人群种族类别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Meta分析对益生菌辅助治疗变应性鼻炎(AR)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方法系统检索知网、万方、PubMed数据库,检索发表自2010年1月—2019年12月使用益生菌治疗AR的文献,按照纳入及排除标准筛选并提取数据资料、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随机对照试验13例,共1 268例患者,其中常规治疗+益生菌组631例,常规治疗+安慰剂或仅常规治疗组637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常规治疗+益生菌组治疗后鼻部症状评分较常规治疗+安慰剂或仅常规治疗组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MD=-1.84,95%CI=[-2.43,-1.24],P<0.05)。两组治疗AR有效率存在差异,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36,95%CI=[1.00,1.85],P=0.05)。结论常规治疗+益生菌组与常规治疗+安慰剂或仅常规治疗组比,治疗后AR鼻部症状评分下降;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系统评价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与喉咽鳞状细胞癌的相关性并探索该疾病预后的潜在指标。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和万方数据库,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20-11-30。由2位评价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Stata15.1及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从GEO数据库获取HPV相关头颈癌的芯片数据进行差异基因分析,并对这些基因进行功能注释。利用GEPIA数据库得到生存相关的关键 基因。结果 共纳入11篇文献,包含喉咽鳞状细胞癌患者1245例,合并后HPV总阳性率为12%(95%CI : 6%~19%)。亚组分析结果,国内喉咽鳞状细胞癌患者HPV阳性率为19%(95%CI : 12%~26%),较国外患者HPV阳性率为10%(95%CI : 2%~18%)高(P <0.05);不同检测技术,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原位杂交(ISH)的HPV阳性率为18%,较单纯ISH及PCR检测HPV阳性率高(P <0.05);男女喉咽鳞状细胞癌患者HPV阳性率无明显差异(P >0.05);合并预后HR=0.33(95%CI : 0.14~0.79)(P<0.05)。对HPV阴性及阳性的头颈癌患者差异基因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表明,这些差异基因与多种重要通路有关。GEPIA对Top10显著差异基因进行生存分析得到关键基因ZNF541、WNK3、TCP11及CCNA1。结论 国内喉咽鳞状细胞癌患者HPV阳性率高于国外,PCR+ISH组的HPV阳性率较PCR与ISH组阳性率高,HPV阳性患者预后好于HPV阴性患者。生存相关基因可与HPV共同参与头颈癌的预后评价并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4.
XRCC3遗传变异与喉癌和下咽癌发病风险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DNA修复基因XRCC3 Thr 241 Met遗传变异与喉癌和下咽癌风险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分析方法对175例喉癌及下咽癌患者和525名无肿瘤对照进行基因分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计算各基因型携带者喉癌和下咽癌的发病风险,以及与吸烟交互对喉癌下咽癌发病风险的影响。结果XRCC3 241 Met等位基因增加了喉癌、下咽癌发病风险,与XRCC3 241 Thr/Thr基因型携带者相比,至少携带一个241 Met等位基因的个体罹患喉癌、下咽癌的比值比(odds ratio,OR)为2.26,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为1.33~3.82。分别分析XRCC3多态与喉癌及下咽癌发病风险关系发现,XRCC3 241 Met等位基因均增加喉癌与下咽癌的发生风险,与XRCC3 241 Thr/Thr基因型携带者相比,至少携带一个XRCC3 241 Met等位基因的个体发生喉癌和下咽癌风险的OR值(95%CI)分别为2.27(1.26~4.09)和2.99(1.27~7.04)。基因吸烟交互作用分析结果显示,重度吸烟和XRCC3 Thr 241 Met多态存在相乘交互作用,显著增加喉癌、下咽癌发病风险。至少携带一个XRCC3 241 Met等位基因的重度吸烟个体发生喉癌、下咽癌的OR值(95%CI)为19.09(7.38~49.40),大于至少携带一个XRCC3 241 Met等位基因的不吸烟个体(OR,0.91;95%CI,0.20~4.21)及重度吸烟但携带XRCC3 241 Thr/Thr基因型个体(OR,4.13;95%CI,2.38~7.17)的OR乘积。结论XRCC3 Thr 241 Met单核苷酸多态是喉癌、下咽癌的遗传易感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去整合素金属蛋白酶10(a disintegrin and metalloprotease 10,ADAM10)和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1 protein,HMGB1)与声门型喉癌患者病理特征及预后关系分析。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7年3月~2020年12月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确诊及治疗的声门型喉癌患者50例(观察组),另取相对喉癌组织切缘0.5cm以上部位标本作为对照组。观察并比较ADAM10和HMGB1在两组中的阳性表达率,分析其阳性表达与声门型喉癌患者的病理特征关系。单因素分析影响声门型喉癌预后的危险因素,Cox多因素回归分析声门型喉癌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ADAM10和HMGB1在观察组的阳性表达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声门型喉癌组织中的ADAM10与淋巴结转移和T分级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而与年龄、性别、饮酒史、吸烟史、分化程度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HMGB1与分化程度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年龄、性别、饮酒史、吸烟史、淋巴结转移、T分级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淋巴结转移、T分级、分化程度、ADAM10、HMGB1是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Cox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淋巴结转移、T3+T4分级、低分化程度、ADAM10阳性、HMGB1阳性为声门型喉癌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ADAM10和HMGB1可作为声门型喉癌不良预后的风险评估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谷胱甘肽硫转移酶T1(glutathione S-transferase T1,GSTT1)基因多态性与喉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全面检索ISI Web of Knowledge、Pubmed、Embase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按照纳入排除标准纳入文献,进行Meta分析,并按照种族类别和对照来源进行亚组分析。结果 纳入文献15篇,GSTT1空白基因型与喉癌易感性通过综合定量分析无统计学关联(Z =1.84,OR=1.44,95%CI:0.97-2.12)。亚组分析表明在高加索人群(Z=0.90,OR =1.12,95%CI :0.87-1.45)和亚洲人群(Z =1.96,OR=5.63,95%CI :1.00-31.83)中均无统计学关联;在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Z =1.48,OR=2.17,95%CI :0.78-6.02)和社区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Z =0.13,OR=1.03,95%CI :0.71-1.49)中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GSTT1空白基因型与喉癌发生风险无关联。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声门型喉癌喉前淋巴结转移的规律,为改进喉癌规范手术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5年12月手术方式治疗的73例声门型喉癌患者的病例资料,比较早期喉癌和中晚期喉癌之间、喉前淋巴结阳性组和阴性组之间的肿瘤分期、病理分型、术后颈部淋巴结转移、术后局部复发和生存时间的差异。结果73例声门型喉癌患者中喉前淋巴结阳性率4例,阳性率5.47%(4/73)。中晚期喉癌(Ⅲ期、Ⅳ期)比早期喉癌(Ⅰ、Ⅱ期)更容易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和喉前淋巴结转移,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喉前淋巴结转移、颈部淋巴结转移均与病理分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晚期喉癌较早期喉癌更容易发生术后淋巴结转移;喉前淋巴结阳性比阴性更容易发生术后淋巴结转移;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晚期喉癌较早期喉癌更容易发生术后局部复发;喉前淋巴结阳性比阴性更容易发生术后局部复发;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喉前淋巴结阳性比阴性组生存时间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喉前淋巴结转移在中晚期喉癌中发生率较高,应常规予以清扫。发生喉前淋巴转移的患者术后颈部淋巴结转移和术后局部复发几率均增加,预后较差,提示需要术后进一步治疗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头颈部鳞癌与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的关系和HPV在头颈癌中基因组型的分布与表达,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制备非放射性探针标记物-地高辛标记HPV共有引物探针,对103树头颈部鳞癌(喉癌68例,鼻腔和上颌窦癌21例,鼻咽癌14例)和15例正常喉组织新鲜组织标本,进行HPV6,11,16,18,31,33,35,42,58共9型HPVDNA感染的检测;阳性者用多重引物PCR方法分型。喉癌HPV感染阳性率45.6%(31/68),鼻腔和上颌窦癌阳性率为38.1%(8/21),鼻咽癌阳性率14.3%(2/14),15例癌周正常喉组织为HPVDNA阴性。HPVDNA型别分布在头颈部鳞癌中以HPV16、18型为主。头颈部鳞癌发生与HPV感染有相关性,喉癌发生与HPV感染尤为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检测喉癌组织中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比例及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的表达,探讨HPV与喉癌之间及HPV与EGFR的关系。方法 收集广州市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院2010年3月~2016年3月喉癌组织标本136例,声带息肉标本33例,PCR-反向点杂交法检测两组标本中高危型HPV DNA并分型,比较两组之间HPV感染差异,免疫组化测定EGFR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研究HPV与EGFR的相互关系。结果  喉癌组中HPV感染率为19.8%(27/136),声带息肉组中HPV感染率为3.0%(1/33),两组之间具有明显差异(χ2=5.4369,P =0.0197),喉癌中HPV感染与年龄、性别、大量抽烟和/或饮酒史、病理分型及肿瘤原发部位无关,无显著性差异(P 均>0.05)。喉癌中感染HPV组与未感染HPV组,EGFR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2.6%和61.5%,两者差异具统计学意义(χ2=9.5785,P <0.05)。结论 喉癌中存在着一定比例的HPV感染,HPV与喉癌有一定相关性。喉癌中HPV感染与EGFR的表达呈正相关,HPV感染引起EGFR过表达可能是喉癌的发病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比分析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 AR)患者与健康成人气道炎症指标以及AR患者鼻部与下气道炎症指标,探讨AR上、下呼吸道变应性炎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具有典型临床症状及体征且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强阳性的AR成年患者53例,同期选择53例健康成人作为对照组。所有入选者均行血常规检查、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鼻灌洗液及诱导痰炎症细胞分类计数、鼻及支气管激发试验。比较AR组与对照组各参数、AR患者鼻部与下气道炎症指标,分析AR患者鼻部与下气道炎症的相关性。结果①AR组鼻灌洗液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EOS)比例为(8.12±6.76)%、诱导痰EOS比例为(3.91±2.75)%,均高于对照组鼻灌洗液EOS[(0.72±0.70)%]及诱导痰EOS比例[(1.33±1.0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AR组患者鼻激发及支气管激发阳性率分别为73.6%(39/53)和24.5%(13/53),均明显高于对照组[37.7%(20/53), 1.89%(1/5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AR组鼻灌洗液EOS比例与诱导痰EOS比例正相关(r=0.469,P=0.000);④AR组鼻激发阳性率与支气管激发阳性率无相关性(t=0.143,P=0.308);⑤AR组鼻灌洗液EOS比例与诱导痰EOS比例以及外周血EOS比例均有相关性(P<0.05)。结论AR患者鼻、下气道变应性炎症均明显较正常成人严重,其鼻与下气道变应性炎症具有一致性,鼻与下气道以及外周血EOS具有高度相关性,提示AR是一种局部炎症与全身炎症共存的变态反应性疾病。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清微量元素钙离子在不同性别喉癌患者中的含量差异。方法选取2001—2018年在青岛市市立医院接受治疗的33例女性喉癌患者进行临床分析,并随机选取60例在青岛市市立医院体检的健康女性作为对照组。另随机选取121例男性喉癌患者和121例健康男性进行临床分析。结果33例女性喉癌患者中25例患者血清钙离子水平下降,血清钙离子水平为(1.94±0.11)mmol/L,女性喉癌患者血清钙离子低于女性健康对照组的(2.31±0.11)mmol/L,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喉癌患者血清钙离子为(2.32±0.21)mmol/L,与健康男性对照组的(2.31±0.23)mmol/L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喉癌患者的血清钙离子水平下降可能只参与了女性喉癌的发生发展,并没有参与男性喉癌的发生发展,为临床筛查女性喉癌患者提供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喉癌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后的生存情况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2014年上海长征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经手术治疗的174例原发性喉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64例,女10例;年龄35~87岁,平均年龄(60.73 ± 9.88)岁。通过Kaplan Meier模块进行单因素分析,Cox比例风险模型行多因素分析,分析喉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全组患者共174例,5年生存率64.4%;喉癌早期T1、T2期患者5年生存率达到77%。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临床分期、病理分化程度、并发症、T分期、N分期、手术方式、颈淋巴结清扫术、肿瘤原发部位与喉癌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相关。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T分期和N分期是影响喉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T分期、N分期是影响喉癌患者生存率的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观察microRNA 107(miR 107)在喉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并且在喉癌细胞系选择性上调及敲减miR 107,检测其对喉癌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收集40例喉癌及其邻近癌旁组织标本,运用RT qPCR检测miR 107的表达,并分析其在喉癌中的临床意义。在人喉癌细胞TU212及TU686中过表达或敲减miR 107,通过Transwell法检测其对喉癌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MiR 107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低于癌旁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iR 107的表达水平与肿瘤细胞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原发部位相关(P<0.05)。细胞实验显示,过表达miR 107后喉癌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明显下降(P<0.05),而敲减miR 107后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明显增强(P<0.05)。结论MiR 107在喉癌中表达显著下调,它能够抑制喉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检测T淋巴细胞侵袭转移诱导因子1(Tiam1)蛋白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表达水平与喉癌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检测Tiam1蛋白在98例喉癌石蜡组织切片中的表达,并统计分析Tiam1蛋白表达水平与喉癌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Tiam1蛋白的表达与喉癌的淋巴结转移(P<0.001)、临床分期(Ⅰ期、Ⅱ期/Ⅲ期、Ⅳ期)(P=0.027)、组织病理学分级(P=0.020)及复发(P=0.003)密切相关;Kaplan Meier生存曲线分析结果显示Tiam1高表达组的5年无复发生存率(P=0.001)和5年总生存率(P<0.001)均明显低于Tiam1低表达组;而且通过Kaplan Meier生存曲线分析Tiam1蛋白表达和淋巴结转移情况与头颈鳞癌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发现Tiam1高表达并有淋巴结转移组的5年无复发生存率和5年总生存率明显低于其它(Tiam1低表达或无淋巴结转移)组(P均<0.001);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一步显示,淋巴结转移(P=0.001)及Tiam1表达水平(P=0.020)为喉癌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Tiam1在喉癌组织中表达显著升高,且其高表达与喉癌患者的淋巴结转移、复发及预后密切相关。Tiam1可能在喉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其表达水平对喉癌的复发及预后具有评估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国由2019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引起的肺炎疫情仍在持续,抗疫形势仍很严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潜伏期较长、传染能力强、人群普遍易感,给医护人员、患者和人民群众都造成了严重威胁。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中的喉癌和下咽癌患者在疫情下仍需进行限期处理,因此在做好COVID-19排查和防控工作后,合理选择治疗方式,根据不同的风险等级,做好医务人员自身的防护措施,协调手术各方,合理有序地开展手术治疗及患者术后的规范化管理,对疫情下救治喉癌和下咽癌患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初步探讨在保留喉功能的下咽癌手术中,肿瘤切除后局部创面的修复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2018年3月33例下咽癌患者行保留喉功能肿瘤切除术后的临床资料,其中14例采用局部黏膜拉拢缝合,2例采用胸骨舌骨肌筋膜瓣修复缺损,4例采用异种牛脱细胞真皮基质修复膜,2例采用胸大肌皮瓣修复,4例锁骨上岛状皮瓣修复缺损,4例采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缺损,3例采用食管内翻拔脱胃上徙手术;观察缺损修复后患者伤口的愈合情况。结果33例患者喉功能良好,3例患者早期有轻微误吸,锻炼2周后即可正常进食。全部患者恢复吞咽功能,食管入口狭窄2例,后经局部扩张好转。咽瘘2例,局部换药1个月愈合。所有患者术后随访1年以上,生存率为78.79%(26/33),目前正在随访中。结论在保留喉功能的下咽癌手术中,防止误吸和避免咽食管狭窄是肿瘤切除后修复的主要目标;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患者的个体化修复方法,既可以恢复下咽的结构和功能,还可以避免不必要的副损伤。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环后癌的外科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2018年行外科治疗的39例环后癌患者,其中男38例,女1例;年龄39~70岁。根据2002年UICC分期规定:I期7例,II期7例,III期8例,IV期17例。行保留喉功能者25例,不保留喉功能者14例;在完整切除肿瘤后进行咽喉功能的修复重建。术前诱导化疗+手术+术后辅助放疗者15例,手术+术后辅助放疗者14例,术前诱导化疗+手术者8例,单纯手术者2例。结果术后出现咽瘘5例,下咽狭窄2例,分别予换药和食管镜下扩张后II期愈合。随访时间5~65个月,随访5年及以上者5例 ,健在1例;随访3年以上者18例,健在7例,其余未随访至3年,7例失访。经Log rank检验,是否保留喉功能组间、进行术前诱导化疗联合术后辅助放疗的患者与仅进行术后辅助放疗的患者组间、患者有无淋巴结转移组间、及I II期与III IV期组间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着环后癌外科治疗的发展,在安全切除癌灶的基础上可酌情保留中晚期喉功能,结合外科综合治疗可一定程度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复发性喉鳞状细胞癌患者术后复发时间与其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7年3月在我院就诊的41例喉鳞状细胞癌术后复发患者,对相关参数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并用Kaplan meier法对预后进行分析。结果41例患者在术后1~120个月内复发。单因素分析显示临床分期、病理分级与复发时间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病理分级(P=0.003)是复发时间的独立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初次手术方式是复发性喉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病理分级分化程度低以及临床分期晚的患者更加容易早期复发,应加强随访以助于早期发现,且对≤24个月复发的患者采取更加激进的治疗措施;在激光手术早期开展时T2期患者应慎重选择内镜下手术方式,减少患者术后复发,进而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9.
摘要:目的探讨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AKT(the serine/threonine kinase, also known as protein kinase B, PKB)、己糖激酶2(hexokinase 2, HK2)在喉鳞状细胞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与喉癌发病诸病理因素间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treptavidian perosidase(SP)法检测30例喉癌患者的癌组织中AKT和HK2蛋白的表达情况,同期选取其癌旁组织作为对照。结果AKT、HK2蛋白在喉癌组织中高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和有无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KT、HK2蛋白的阳性表达与患者的年龄、肿瘤发生部位以及临床分期无关(P>0.05);喉鳞癌组织中AKT与HK2的表达呈正相关(r=0.424,P=0.019)。结论喉鳞癌组织中AKT、HK2蛋白高表达与肿瘤的侵袭和转移密切相关,可提示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RNAi干扰Twist基因对喉鳞状细胞癌Hep 2细胞株增殖、侵袭力及E 钙黏蛋白甲基化的影响。方法培养人喉鳞状细胞癌Hep 2细胞株,分别转染siRNA Twist(siRNA Twist组)、阳性对照siRNA GAPDH(阳性对照组)和阴性对照错义链(阴性对照组),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各转染组细胞中Twist和E cad基因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各转染组细胞中Twist和E cad蛋白表达,MTT比色法检测各转染组细胞增殖情况,Transwell小室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式反应(MSP)检测不同转染组细胞中E cad甲基化表达。结果siRNA Twist组细胞中Twist mRNA和Twist蛋白表达量均低于阳性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iRNA Twist组细胞中E cad mRNA和E cad蛋白表达量均高于阳性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阳性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相比,siRNA Twist组细胞转染48 h~96 h时细胞增殖能力明显减弱,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iRNA Twist组细胞迁移细胞数和侵袭细胞数均低于阳性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SP 检测结果显示,siRNA Twist组细胞中E cad甲基化扩增条带呈弱阳性,表达强度显著低于阳性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而非甲基化扩增条带呈阳性。结论特异性抑制Twist基因表达可能通过影响E cad甲基化而上调E cad表达,从而抑制细胞增殖及侵袭能力,有望为喉鳞状细胞癌基因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