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目的  探讨“筋骨并重”康复理论在胫骨远端爆裂性骨折(Pilon骨折)患者术后应用及对深静脉血栓(DVT)的预防效果。  方法  选择2017年6月—2019年12月大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胫骨Pilon骨折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患者8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常规康复训练,43例)和观察组(“筋骨并重”康复理论,43例),收集对比患者一般资料;记录2组患者术后1 d、2周、4周后踝关节肿胀程度、踝关节功能、关节活动度评分;记录患者水肿消退时间、骨性愈合时间及并发症情况。  结果  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2周和4周观察组踝关节肿胀程度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踝关节功能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关节活动度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水肿消退时间、骨性愈合时间明显长于观察组。对照组局部感染6例(13.95%),DVT 4例(9.30%),观察组局部感染1例(2.33%),DVT 2例(4.6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2组患者康复预期值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满意度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筋骨并重”康复理论指导下进行康复训练能够有效预防Pilon患者术后DVT的形成,值得临床应用,推广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早期肠内营养(early enteral nutrition,EEN)+胃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PN)方案对直肠癌根治术患者营养指标、免疫功能及术后康复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延庆医院行直肠癌根治术治疗的9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营养支持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45例)及对照组(45例),观察组给予EEN+PN营养支持方案,对照组给予术后全胃肠外营养(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TPN)支持。对比2组患者术后营养指标、免疫功能及术后康复情况。  结果  观察组术后3 d、术后1周ALB、总蛋白(TP)及前白蛋白(PAB)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术后3 d:t=3.640、4.529、3.207,均P<0.05;术后1周:t=2.047、2.550、4.079,均P<0.05);观察组术后3 d及术后1周时IgG、IgA及补体C4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术后3 d:t=2.058、3.649、10.680,均P<0.05;术后1周:t=2.897、2.154、6.012,均P<0.05);观察组术后排气、排便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t=6.010、5.784、4.851,均P<0.05);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2.2% vs. 24.4%,χ2=0.104,P>0.05)。  结论  直肠癌根治术给予EEN+PN支持方案可有效改善术后患者营养状态,促进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融入加速康复理念的护理措施在腹腔镜下肝癌切除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选择2019年8月—2020年10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行腹腔镜下肝癌切除术的8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观察组40例,应用加速康复理念的护理措施;对照组40例,应用传统的护理措施。比较2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围手术期指标、术后应激指标、护理满意度的差异。  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24 h(t=5.300,P<0.001)及术后48 h的疼痛评分(t=6.030,P<0.001)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2.68±1.01)d vs. (3.21±1.13)d]、术后排便时间[(3.56±1.02)d vs.(4.55±1.21)d]、腹腔引流管拔除时间[(3.39±1.05)d vs.(4.14±0.99)d]、住院时间[(7.53±1.74)d vs.(9.28±2.13)d]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肝门阻断时间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第1天和第4天的空腹血糖、C-反应蛋白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90.00% vs. 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加速康复理念护理措施可以减少腹腔镜肝癌切除患者术后疼痛感、促进患者术后康复,降低术后应激反应,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与实用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循证护理模式用于提高下颌骨骨折患者术后康复水平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择2018年1月—2021年6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衢州医院和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120例下颌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将患者分为对照组(60例)和研究组(60例),2组患者均进行小型钛板颌骨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患者术后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干预。记录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等手术指标,于术后3个月和6个月测定或评估患者咀嚼能力、牙齿咬合力、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状况,评价患者口腔卫生健康状况,观察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  研究组住院时间[(11.59±1.27)d vs.(16.94±1.45)d]和骨折愈合时间[(41.28±4.09)d vs.(49.62±4.31)d]均显著短于对照组(t=21.543、10.579,均P<0.001);研究组术后3个月咀嚼功能、牙齿咬合力和SF-36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水平(均P<0.001),而2组术后6个月上述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术后6个月HAMA和HAMD评分、PI、DI、GI和SBI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01);研究组术后并发症总体发生率(5.00%,3/60)显著低于对照组水平(18.33%,11/60,χ2=5.175,P=0.023)。  结论  循证护理模式可有效缩短下颌骨骨折患者术后康复周期,提高术后早期下颌运动功能水平和生活质量,减轻患者心理负担,改善口腔卫生健康状况,有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理念在膝关节镜手术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择合肥京东方医院于2019年4月—2020年8月收治的行膝关节镜手术患者6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3例,常规护理+快速康复理念)和对照组(33例,常规护理),对比2组患者术前的基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疼痛情况及膝关节活动情况等),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疼痛评分(VAS评分),活动度评分(膝关节功能HSS评分),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情况,探讨快速康复理念在膝关节镜围手术期护理中应用的效果。  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0.00% vs. 18.18%, P < 0.05),术后膝关节疼痛明显减轻[(0.67±0.65)分vs. (2.67±0.48)分, P < 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5.84±0.71)d vs. (11.90±1.42)d, P < 0.05],膝关节术后活动度较对照组高[(92.48±2.42)分vs. (79.27±2.85)分, P < 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期间满意度明显较高,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快速康复护理的应用能够减少膝关节镜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缩短住院时间的同时,提高患者膝关节活动度及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基于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术前护理干预对老年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睡眠质量、焦虑情绪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方法  选取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7年7月—2019年6月因腰椎管狭窄症行腰椎手术的102例65岁以上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1例)与观察组(51例)。对照组实施医院骨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基于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术前护理干预措施。比较2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睡眠质量、焦虑情绪、术后并发症及护理满意度的差异。  结果  干预前2组患者一般资料、焦虑情绪及睡眠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观察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得分为(6.20±1.60)分,对照组得分为(13.35±2.27)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402,P < 0.001);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得分为(38.42±8.99)分,对照组得分为(44.63±8.92)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05,P=0.001);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88%)低于对照组(19.61%,χ2=4.320,P=0.038);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为96.08%,对照组为80.39%,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389,P < 0.001)。  结论  基于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术前护理干预模式应用于老年腰椎管狭窄症疾病中,能有效提高患者睡眠质量,改善患者焦虑情绪,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同时能提升患者对医疗服务及质量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  协同康复护理干预模式用于慢性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患者后对其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方法  将秦皇岛市第一医院2018年11月—2020年7月期间收治的120例慢性心衰患者纳入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心内科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行协同康复护理干预模式,干预周期12周,应用自我护理指数量表(SCHFI)及明尼苏达心衰患者生活质量量表(MLHFQ)对2组患者干预前后自护能力和生活质量进行评定,随访半年,对再入院率进行比较。  结果  干预结束后,干预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各维度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t维持=9.363,P < 0.001;t管理=11.896,P < 0.001;t信心=7.453,P < 0.001;),生活质量总分及各维度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t总分=-4.152,P < 0.001;t躯体=-4.025,P < 0.001;t情绪=-2.929,P=0.004;t其他=-2.680,P=0.0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随访半年,观察组患者再入院率为8.33%(5/60),对照组为31.67%(19/60),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208,P=0.001)。  结论  协同康复护理干预模式应用于慢性心衰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降低再入院率,具有较好的临床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王士冲  赵定亮  化龙昂  黄莹 《西部医学》2023,35(8):1142-1146+1157
探讨机械动力牵拉法结合递进式目标康复锻炼对旋前外旋型(PER)踝关节骨折术后患者功能恢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2月—2021年2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收治的94例PER Ⅲ度或Ⅳ度踝关节骨折患者为观察对象,根据术后康复锻炼的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术后予以递进式目标康复锻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机械动力牵拉。比较两组VAS评分、踝关节背伸与跖屈角度、踝关节肿胀、AOFAS踝 后足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3、6月VAS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 (均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2周、1月、3月、6月踝关节背伸与跖屈角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术前、术后2周、1月、3月、6月踝关节骨折患者踝关节肿胀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AOFAS踝-后足评分优良率高于对照组(90.9% vs 70.0%,2=6.345,P=0.012)。观察组AOFAS踝 后足评分中异常步态、前后活动(屈/伸)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6个月的物质、心理、社会、躯体等生活质量的各维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机械动力牵拉法结合递进式目标康复锻炼应用于PER Ⅲ度或Ⅳ度踝关节骨折术后患者可减轻疼痛程度,改善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踝关节镜下微骨折术对于不同MRI分期距骨骨软骨损伤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  48例应用踝关节镜下微骨折术治疗距骨软骨损伤的患者,根据MRI表现分级分成4组,术后随访了解踝关节功能恢复与疼痛缓解情况,比较各分组间疗效差异。  结果  48例平均随访23.7月,对于MRI分级Ⅱ° ,Ⅲ° ,Ⅳ° ,Ⅴ° 损伤患者,微骨折术均能带来良好的功能结果(P < 0.05);术后AOFAS功能评分总优良率达40例(83.33%),其中Ⅱ°13(100%),Ⅲ° 16(100%)远高于Ⅳ° 7(63.64%),Ⅴ° 4(50%);AOFAS评分改善在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 > 0.05),VAS评分改善在各组之间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 < 0.05),并且Ⅱ° 和Ⅲ° 损伤患者VAS评分改善明显优于Ⅳ°和Ⅴ°损伤患者(P < 0.05)。  结论  踝关节镜下微骨折术对不同MRI分期距骨骨软骨损伤的临床治疗有差异,Ⅱ° 和Ⅲ° 损伤患者疼痛缓解与术后功能明显优于Ⅳ° 和Ⅴ° 损伤患者。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间断垂直不可吸收缝线联合尼斯结治疗髌骨下极骨折的技术要点及疗效。  方法   选取云南大学附属医院骨与创伤外科2016年0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髌骨下极骨折共22例行间断垂直不可吸收缝线联合尼斯结治疗患者(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行克氏针钢丝张力带治疗的患者21例(对照组),阐述技术要点并根据各项指标综合评估临床疗效。  结果  (1)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 < 0.05);(2)观察组膝关节活动度(术后1、3、6月)均大于对照组(P < 0.05);观察组Lysholm评分(术后1、3、6、12月)、KSS评分(术后1、3、6月)均高于对照组(P < 0.05);(3)观察组无1例出现膝前疼痛,而对照组有12例;随访终末期膝关节Bostman评分优良率(100%)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95.23%)。  结论   间断垂直不可吸收缝线联合尼斯结治疗髌骨下极骨折避免了金属材料的使用,软组织激惹少,操作简单易行、耗时短、出血量少、固定牢靠,术后功能恢复好,远期内置物无需二次手术取出,有极佳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规范化运动处方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活动受限、抑郁情绪等相关症状的临床疗效。  方法  纳入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常规治疗加规范运动处方康复训练)和对照组(常规治疗加常规运动训练),观察各组治疗前后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抑郁自评量表评分、直腿抬高角度。  结果  治疗后,实验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评分(SDS)、直腿抬高角度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经对比,实验组的患者VAS、SDS评分在治疗前后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01);对照组的患者VAS评分在治疗前后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01),而SDS评分治疗前后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178)。实验组VAS、SDS、直腿抬高角度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实验组疼痛、情绪抑郁、直腿抬高角度改善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01)。  结论  规范化运动处方康复训练具有减轻腰椎间盘突出症疼痛、提高直腿抬高角度、改善抑郁情绪的临床疗效,进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基于ERAS的理念和腹腔镜肝癌切除术后患者的康复需求,构建腹腔镜肝癌切除术后康复日志,研究其应用效果。  方法  选择2021年1月至12月行腹腔镜肝癌切除术的患者120例,根据围手术期处理方法不同(ERAS组79例,非ERAS组41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取整体护理及围手术期常规健康指导,实验组采用医、护、患共管模式,应用康复日志。比较2组患者康复情况及满意度。  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并发症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其他指标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 < 0.05)。  结论  构建康复日志并应用有助于腹腔镜肝切除术后患者掌握术后康复知识,提高患者的主动性,促进家属的积极参与,加速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FOCUS-PDCA程序对脑卒中患者延续性护理质量的影响。  方法  以即将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出院的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将2020年5月至2020年9月期间符合要求的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20年10月至2021年2月期间的50例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延续性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结合FOCUS-PDCA程序干预模式。比较2组患者的MBI、FMA和满意度。  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在MBI、FMA、满意度方面的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  结论  将FOCUS-PDCA程序应用于脑卒中延续性护理中,可显著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质量,促进肢体功能恢复,提高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在基础疾病治疗和规范化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运动康复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  入选2020年01月至2021年08月就诊于某医院的CHF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56例)和康复组(54例)。对照组给予标准治疗,康复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运动康复治疗。2组患者均在入选时和治疗3个月后采集以下指标:AT时VO2 /VO2max、Peak VO2/kg、Peak VO2 /VO2max、VE/VCO2;LVEF、LVEDD、LVESD;NT-ProBNP;生活质量、焦虑、抑郁评分;再住院率。  结果  干预后,康复组患者AT时VO2 /VO2 max、Peak VO2/kg、Peak VO2 /VO2 max、LVEF 均较对照组增高(P < 0.05);康复组VE/VCO2、NT-ProBNP、再住院率、生活质量、焦虑、抑郁评分均较对照组降低(P < 0.05);2组LVEDD、LVESD无明显变化。  结论  心脏运动康复不仅能改善CHF患者的心肺功能指标、心脏泵血功能、血生化指标、焦虑抑郁情绪,提高生存质量、幸福指数、还能降低再住院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医护一体化结合快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在破裂脑动脉瘤介入栓塞术中应用及其对患者康复质量、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云南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58例破裂脑动脉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上病例均为脑动脉瘤入院后在1~10 d内...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康复指导联合体位性复位在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椎体骨质疏松性骨折中的作用。  方法  选取唐山市第二医院骨科2018年8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68例椎体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n = 34,康复指导、体位性复位及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常规组(n = 34,体位性复位与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分析病人术前、术后3 d、3个月、0.5 a、1 a的椎体前缘高度、椎体后缘高度、椎体临近矢状面局部Cobb角、视角模拟疼痛(VAS)评分及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  术后椎体前缘高度均高于术前,(P < 0.05),术后12个月联合组术后椎体前缘高度均高于常规组,(P < 0.05);术后椎体后缘高度高于术前,(P < 0.05),组间无差异(P > 0.05)。2组术后椎体临近矢状面局部Cobb角低于术前(P < 0.05),组间无差异(P > 0.05);术前VAS评分高于术后(P < 0.05),术后3 d、3个月、0.5 a的VAS评分常规组高于联合组(P < 0.05),术后1 a VAS评分组间无差异(P > 0.05);联合组并发症发生率(8.82%)低于常规组(17.65%),(P < 0.05)。  结论  在治疗椎体骨质疏松性骨折过程中,科学、充分的康复指导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疼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加速康复护理在腹腔镜子宫全切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为提高护理质量提供依据。  方法  选取2020年7—12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220例行腹腔镜子宫全切手术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1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则给予加速康复护理,包括术前减轻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缩短禁食禁水时间;术中限制性输液;术后早期进食、早期拔管、早期运动锻炼、疼痛管理等护理措施。比较2组患者心理状态、疼痛评分、术后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  护理后(术前1 d), 观察组SAS和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术后不同时间的NR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首次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16.73±1.65)h、(12.78±1.43)h和(3.71±0.42)d,均显著低于对照组[(20.61±2.38)h、(21.06±2.45)h和(5.03±0.65)d],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4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9.09%(P<0.05)。  结论  加速康复护理应用于腹腔镜子宫全切术患者临床效果理想,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策略对单孔腹腔镜卵巢囊肿切除患者应激因子及术后康复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20年9月1日至2021年9月30日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妇科因卵巢囊肿行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围术期传统干预,观察组实施ERAS策略。比较2组患者围术期的应激因子热休克蛋白70(heat shock proteins 70,HSP70)和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疼痛数字评分(NRS),临床观察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液量、术后通气时间、留置尿管时间、下床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  2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中输液量方面无统计学差异,在术后通气时间、留置尿管时间、术后下床时间方面观察组则优于对照组。术后4 h和8 h 2组患者的NR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24 h比较无显著差异(P > 0.05);2组入院时HSP70和CRP测定值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 > 0.05),对照组在麻醉诱导和术后24 h 测定的HSP70和CRP值则高于观察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 > 0.05)。  结论  ERAS策略在单孔腹腔镜卵巢囊肿切除患者安全、有效,减轻围术期应激反应。单孔腹腔镜的优势联合ERAS策略可以让患者对手术产生更多的安全感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胸外科及康复科联合干预对单孔胸腔镜肺术后快速康复外科中的优势及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安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单孔胸腔镜下肺手术(包括肺楔形切除、肺段切除术及肺叶切除术)患者分为2组, 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的105例患者为对照组(术后常规胸外科处理组),2021年3月至2021年12月125例患者为研究组(术后胸外科联合康复科处理组),收集患者的手术数据、住院资料以及护理相关数据。比较2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scales,VAS)评分、患者满意度等方面的差别。  结果  研究组术后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24 h、术后48 h VAS评分,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72 h 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胸外科及康复科联合干预对单孔胸腔镜肺术后,能进一步减轻疼痛、减少镇痛药物用量、缩短术后住院时间。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下,胸外科及康复科联合干预对单孔胸腔镜肺术后显著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