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陈万里  史蕙 《抗感染药学》2008,5(3):152-154
目的:探讨硫酸链霉素注射液的无菌检查方法,考察其抑菌作用及测定方法的可行性。方法:采用薄膜过滤法.通过无菌验证试验确定无菌检查方法的有效性。结果:含供试品各容器中的试验菌均生长良好。结论:通过验证试验的无菌检查方法可行,所得结果可靠,适合该药品的无菌检查。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氨茶碱注射液进行无菌检查试验和无菌方法学验证,确认无菌检查所采用的方法适合于该药品的无菌检查。方法:无菌检查法。结果:各实验菌均生长良好,供试品的该检验量在该检验条件下无抑菌作用或其抑菌作用可以忽略不计。结论:无菌检查的方法适用于氨茶碱注射液的无菌检查。  相似文献   

3.
建立乳酸环丙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的无菌检查方法。本试验取乳酸环丙沙星氯化钠注射液,按《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收载的“无菌检查法”项下进行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方法验证试验Ⅲ进行乳酸环丙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的无菌检查,供试品无菌生长,而6株阳性对照菌生长良好,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乙酰谷酰氨氯化钠注射液的无菌检查方法。方法:本试验参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无菌检查法进行试验。结果:采用方法验证试验进行乙酰谷酰氨氯化钠注射液的无菌检查,供试品无菌生长,而阳性对照菌生长良好。结论:采用验证过的试验方法进行乙酰谷酰氨氯化钠注射液的无菌检查可行。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苯丙林搽剂、复方丙酸氯倍他索搽剂、冰醋酸涂剂、浓复方苯甲酸涂剂4种医院抑菌液体制剂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控制药品质量。方法:分别采用平皿法、薄膜过滤法消除供试品溶液的抑菌作用,进行需氧菌总数、真菌和酵母菌总数的回收率试验,采用培养基稀释法和薄膜过滤法来进行控制菌的验证。结果:所建立的检查方法对验证菌株的回收率在0.5~2.0,控制菌铜绿假单胞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可检出,阴性对照组没有检出控制菌。结论:该方法科学可行,结果准确可靠,可以客观反映药物中微生物的污染状况,适用于上述4种液体制剂的微生物限度检查。  相似文献   

6.
夏蕴琼  刘将 《安徽医药》2012,16(5):603-604
目的 对盐酸氨溴索葡萄糖注射液进行无菌检查试验和无菌方法 学验证,确认无菌检查所采用的方法 适合于该药品的无菌检查.方法 无菌检查法.结果 各试验菌均生长良好,供试品的该检验量在该检验条件下无抑菌作用或其抑菌作用可以忽略不计.结论 无菌检查的方法 适用于盐酸氨溴索匍萄糖注射液的无菌检查.  相似文献   

7.
目的 建立低内毒素蔗糖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并对检查方法进行验证。方法 根据《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通则1105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检查:微生物计数法;通则1106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检查:控制菌检查法;通则1107非无菌药品微生物限度标准;对检查方法进行适用性试验,通过确立的方法对供试品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结果 各试验菌的计数回收比值均在0.5~2.0之间,控制菌生长良好,供试品微生物限度检查符合2015年版《中国药典》规定。结论 该方法有效可行,可用于低内毒素蔗糖的微生物限度检查。  相似文献   

8.
硝酸甘油软膏的无菌检查方法学验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建立硝酸甘油软膏的无菌检查方法,并对方法进行验证。方法取预热至45℃的供试品10支(15g/支),每支称取1g,加至含溶化的司盘80、聚山梨酯80无菌混合物和无菌玻璃珠的锥形瓶中,振摇混匀后,加入45℃的pH 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水缓冲液至100ml,使供试品充分乳化。按薄膜过滤法,细菌、真菌每膜用300ml pH 7.0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冲洗,消除抑菌活性。结果 经方法验证,硝酸甘油软膏供试品组、阴性对照组均无菌生长,试验组各滤器中试验菌与相应对照组比较均生长良好,说明供试品在该检验量和检验条件下无抑菌作用或其抑菌作用可以忽略不计。结论薄膜过滤法有效可行,可用于硝酸甘油软膏的无菌检查。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注射用维生素C的无菌检查方法。方法取三批、三个厂家的维生素C,进行无菌检查,方法验证Ⅰ采用直接接种法;方法验证Ⅱ采用薄膜过滤法,用适量的冲洗液冲洗。结果方法验证Ⅰ供试品产生干扰;方法验证Ⅱ样品管无菌生长,6株阳性对照菌生长良好,且供试品无干扰。结论采用方法验证试验Ⅱ进行维生素C的无菌检查,可行。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复方紫草油的无菌检查法。方法:采用先3 000r.min-1离心20min,弃去上清液后的底部液体加等量无菌聚山梨酯-80,再转移至0.1%的聚山梨酯-80-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中,然后再采用薄膜过滤法,用0.1%聚山梨酯-80-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冲洗滤膜。结果:供试品经处理后能通过滤膜,供试品阳性对照管24h内实验菌生长良好。结论:该法能消除复方紫草油的抑菌作用,使无菌检查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建立烧伤一号油剂的无菌检查法.方法 依据<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无菌检查方法验证,采用薄膜过滤法,以聚山梨酯80溶解制备供试液,以金黄色葡萄球菌等6种菌株为对照,确定烧伤一号油剂无菌检查方法的可行性.结果 供试品试验菌与6种对照菌株比较生长良好.结论 采用该法对烧伤一号油剂进行无菌检查,方法可行,结果准确.  相似文献   

12.
景荣 《首都医药》2007,(20):50-50
微生物检测方法包括药品无菌检查、微生物限度检查,在进行药品无菌检查或微生物检查时,应采用已验证的方法,即确认该供试品应采用药典规定的某种方法进行检测,并确认供试品所采  相似文献   

13.
聂渝琼  高锦  张梅  刘艳娥  高建全 《中国医药》2012,7(11):1456-1457
目的 完善注射用头孢曲松钠无菌检查方法标准.方法 根据《中国药典》2010年版无菌检查法验证实验的要求,采用薄膜过滤法.将10支供试品,每瓶加8ml的0.9%无菌氯化钠溶液溶解,将其转移至约400 ml的0.9%无菌氯化钠溶液中混匀作为供试品液,供试品按薄膜过滤法,用3只滤筒过滤,400 ml/筒的0.1%蛋白胨水溶液冲洗,每筒加青霉素酶1 ml.阳性对照菌为大肠埃希菌.结果 供试品、空白对照(主要为冲洗液或者青霉素酶)均无菌生长,供试品阳性菌与阳性对照菌比较均生长良好.结论 该方法简单、可行,可作为注射用头孢曲松钠常规无菌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小儿咳喘灵口服液微生物限度检查法,并对方法进行验证。方法:将供试品配制1:10的溶液,按常规法进行细菌数、霉菌和酵母菌数检查及控制菌(大肠埃希菌)的检查。结果:在3批样品独立的平行试验中,细菌数、霉菌和酵母菌数检查方法的验证试验,5株试验菌回收率均大于70%;控制菌检查中,检查大肠埃希菌,试验组均可检出试验菌,阴性组均无菌生长,阴性菌对照组均无菌生长。结论:采用常规法对该品种进行细菌数,霉菌和酵母菌计数及控制菌检查,方法有效可行。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复方紫草油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方法采用无菌十四烷酸异丙酯、聚山梨酯80或混合中和剂溶解,制备供试液,按照中国药典2015年版第四部规定对复方紫草油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适用性实验。结果单独或混合无菌十四烷酸异丙酯和聚山梨酯80作为中和剂,无法得到稳定均一的供试液,使用无菌单硬脂酸甘油酯、聚山梨酯80和司盘80组成的混合中和剂可以得到性状稳定均一供试液,微生物回收率在0.5~2之间;控制菌检查中,各阳性试验菌均检出,阴性对照均无菌生长。结论复方紫草油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银杏内酯B注射液(一类新药)的无菌检查方法,考察银杏内酯B有无抑菌活性及其测定方法的可行性。方法采用直接接种法,通过无菌验证试验确定无菌检查方法的有效性。结果含供试品各容器中的试验菌均生长良好,3次独立平行试验的回收率均大于70%。结论通过验证试验的无菌检查方法可行,所得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复方阿奇霉素葡萄糖注射液的无菌检查方法。方法:本试验取复方阿奇霉素葡萄糖注射液,按《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附录ⅪH)(以下简称“CP2005”)所载“无菌检查方法”项下进行试验。结果:样品管无菌生长,六珠阳性对照菌生长良好。结论:采用方法验证试验Ⅲ进行复方阿奇霉素葡萄糖注射液无菌检查,可行。  相似文献   

18.
甲氧苄啶注射液无菌检查方法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锦  程洋  嵇扬  付聪  聂渝琼  付晓菲 《中国药事》2010,24(10):968-971
目的建立甲氧苄啶注射液无菌检查方法。方法按《中国药典》2005年版无菌检查法验证实验的有关要求,取供试品10支.膜-1(批出厂检验量)按薄膜过滤法过滤,再用0.1%无菌蛋白胨水溶液分次冲洗,每膜不少于400mL,阳性对照菌为大肠埃希菌。结果经方法验证,供试品阴性组、阴性对照组均无菌生长,供试品7种阳性菌试验组各滤器中试验菌与阳性菌对照组比较均生长良好,说明供试品的检验量在该检验条件下已消除其抑菌作用或其抑菌作用可以忽略不计。结论本法简便、科学可靠,可作为甲氧苄啶注射液的常规无菌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一种新型胃癌治疗性疫苗的无菌检查方法。方法:依据《中国药典》2015年版三部要求,采用薄膜过滤法和吐温80溶解及梯度冲洗的方法进行无菌检查并进行方法适用性试验。结果与结论:通过方法适用性试验说明建立的无菌检查法适用于该疫苗的无菌检查,并对其他黏性供试品的无菌检查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头孢地尼原料药无菌检查的方法。方法:采用薄膜过滤加酶法对供试品进行无菌检查。结果:头孢地尼原料药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对不同验证菌株的敏感性具显著不同。结论:运用薄膜过滤加酶法能有效地去除其抑菌活性,并通过验证试验保证无菌检查方法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