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总结1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反复心搏骤停经CPR后联合应用体外膜肺氧合器(ECMO)、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CRRT)的护理救治经验。救治过程中,患者发生3次心搏骤停,经CPR抢救后及时、有效地予以IABP、ECMO等循环辅助装置的干预,经过严密监测生命体征、观察血流动力学变化等一系列规范化治疗与精心护理后,该患者康复出院。  相似文献   

2.
目的 总结应用IABP期间的护理方法,提高应用成功率和患者存活率.方法 术后监测动脉压及波形、心电图、抗凝,总结护理工作.结果 6例冠脉搭桥术后患者应用IABP成功救治.结论 IABP对冠脉搭桥术后循环状态不稳定、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可以提供可靠的循环辅助,加强临床应用、监测与护理可以提高救治成功率.  相似文献   

3.
牛明慧  牛琪惠   《护理与康复》2022,21(1):75-77
总结3例体外膜肺氧合联合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治疗合并室间隔穿孔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经验。护理要点:成立置管护理救治小组,做好预防感染及支持性治疗的护理,加强穿刺肢体护理,妥善固定管道,保证主动脉内球囊有效充气及放气,避免体外膜肺氧合体内段导管脱出和体外膜肺氧合管道内安全的血流通过,维持装置正常运作及动静脉管道通畅;严格监测抗凝效果,预防出血、感染、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的发生。经积极治疗与护理,1例患者顺利出院,1例因心力衰竭死亡,1例因感染性休克、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  相似文献   

4.
目的 总结应用IABP期间的护理方法,提高应用成功率和患者存活率.方法 术后监测动脉压及波形、心电图、抗凝,总结护理工作.结果 6例冠脉搭桥术后患者应用IABP成功救治.结论 IABP对冠脉搭桥术后循环状态不稳定、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可以提供可靠的循环辅助,加强临床应用、监测与护理可以提高救治成功率.  相似文献   

5.
董健  王静 《当代护士》2021,(7):112-113
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后心力衰竭应用IABP的患者经加强IABP的护理支持的效果.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月天津市胸科医院CCU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PCI后心力衰竭应用IABP的患者共95例.所有患者均给予标准护理和治疗,并加强IABP的护理.95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应用IABP的患者中,90例...  相似文献   

6.
辅助循环在心脏直视手术后心搏骤停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通过回顾性研究,探讨多种辅助循环装置的联合应用在经常规心肺腑复苏方法抢救后无效的心搏骤停患者中的使用效果。方法 在心脏直视手术后早期(82min~56h)发生心搏骤停,经常规方法行心肺脑复苏达20min以上,而未能恢复有效自主循环的16例成人患者中,单独使用急诊体外循环(EcPB)2例,联合应用急诊体外循环与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8例,急诊体外循环与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和左心辅助(LVAD)三者联合应用6例。结果 1例患者顺利停机,1例患者死亡。其余14例患者中,13例恢复自主心律,1例反复出现室性心律,均不能撤离体外循环。联合应用IABP和LVAD后,有6例成功撤离辅助循环。复苏成功共7例(43.8%):1例患者于撤离辅助循环装置后第11天再发心搏骤停,经抢救无效死亡;另6例痊愈出院。随访3~49个月,1例因在使用LVAD过程中并发脑栓塞后遗右侧肢体轻度活动受限,其余5例末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无远期死亡,生存率37.5%(6/16)。结论 急诊体外循环可迅速有效地恢复血流灌注和供氧,纠正酸中毒,改善内环境;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和左心辅助与急诊体外循环的联合应用,可缩短体外循环的时间,提高撤机率和复苏成功率。经常规心肺脑复苏无效的心搏骤停患者,及时采用辅助循环装置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了解 IABP的工作原理,做好危重心脏病患者手术前的心理调适及手术准备工作, 是成功实施应用 IABP治疗危重心脏病手术的重要基础,手术过程中仔细观察病情变化及医护间的密切配合是应用 IABP治疗危重心脏病患者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IABP)患者交接班表在IABP置入患者交接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3年6-12月接受IABP治疗患者7例为对照组,使用统计的口头交接班方式,以2014年1-6月接受IABP治疗患者8例为观察组,使用IABP表格式交接班表,分析两组的效果。结果应用IABP患者交接班表后,观察组护士交接班内容的完整率为100.0%,对患者病情的掌握率为95.0%,均高于对照组(71.6%,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35.80,17.32;P<0.01)。观察组应用IABP交接班表后IABP内容交接班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用IABP患者交接班表,将需要交接的重点内容进行罗列,可以帮助护士掌握交接班要点,缩短交接班时间,提高交接班内容完整率,提高护士对患者病情掌握率,提高交接班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IABP在心脏直视手术后的疗效,以及在应用过程中的观察与护理。方法:观察16例心脏直视手术后的患者应用IABP增强心肌收缩力,稳定血流动力学,改善心肌供血,了解心脏功能恢复情况,适当减少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制订严密的护理方案,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结果:本组16例患者病情好转出院,1例患者因呼吸功能不全而脱机困难,心、肾功能衰竭而死亡。结论:对于严重心血管系统疾病患者,由于心脏术后心肌收缩力、血流动力学状态严重障碍发生心肌缺血而导致供氧不足,心源性休克或低心排综合征等,使用IABP后可改善心脏及全身情况,提高心脏直视手术的成功率,而心脏直视手术应用IABP的观察与护理是对手术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提高急性心梗介入术后IABP的护理质量。方法回顾调查2001年初~2004年底我科47例急性心梗介入术后使用IABP后并发症的情况。结果急性心梗介入术后使用IABP后并发症有出血及血肿、下肢动脉栓塞,局部感染、拔管综合征、褥疮、机械性溶血、血小板下降等。结论术后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变化,准确进行抗凝治疗,观察穿刺局部出血情况,从而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IABP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伴心源性休克中的应用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葛霞 《国际护理学杂志》2007,26(11):1164-1166
对IABP在急性心肌梗死伴心源性休克的应用情况、术前护理、术中配合、术后护理进行了总结,强调应严密监测病情变化,预防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IABP在心脏直视手术后的疗效,以及在应用过程中的观察与护理。方法观察10例心脏直视手术后的患者应用IABP增强心肌收缩力,稳定血流动力学,改善心肌供血,准确了解心脏功能恢复情况,减少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制订严密的护理方案,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结果本组9例患者病情好转出院,1例患者因脱机困难,心、肾功能衰竭而死亡。结论对于严重心血管系统疾病患者,由于心肌收缩力、血流动力学状态严重障碍发生心肌缺血,心源性休克或低心排综合征等,使用IABP后可改善心脏及全身情况,提高心脏直视手术的成功率,而心脏直视手术应用IABP的观察与护理是对手术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13.
急性心肌梗死后由于心肌电生理紊乱常会导致室颤或心搏骤停,而造成死亡.尽早实施有效的心肺复苏是抢救患者生命的关键.现将本科成功抢救的1例心肌梗死后心搏骤停患者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刘晔  荆丽 《齐鲁护理杂志》2006,12(20):1975-1976
目的:探讨心脏直视手术后患者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过程中的观察与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心脏直视手术后应用IABP患者的临床资料,加强术后观察与护理,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结果:IABP治疗成功率75%。痊愈出院12例,死亡4例,IABP平均辅助时间为(73±21.6)h,结论:IABP是危重心脏病患者围术期有效的机械辅助循环方法;适用于严重心血管系统疾病,心肌收缩力、血流动力学状态严重障碍导致的心肌缺血,心源性休克或低心排综合征等,应用后可改善心功能及全身状况,提高手术成功率;熟练掌握反搏泵的使用方法,加强IABP术后监护,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是提高IABP成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并心源性休克病人应用主动脉球囊反搏的护理。方法:回顾分析98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心源性休克应用主动脉球囊反搏病人的病历资料。结果:应用IABP于急性心肌梗死并心源性休克病人均显著提高了冠状动脉的血流灌注,改善了心肌供血,提高了抢救成功率。结论:介入治疗室护士应掌握IABP的使用和护理配合技术,规范护理配合流程,以缩短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6.
18例急性心肌梗死应用主动脉球囊反搏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1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主动脉球囊反搏术的治疗效果及其护理经验,包括周密的术前准备,熟练的术中配合以及术后体位护理,心电监测,凝血指标监测,尿量观察等,认为精心的围术期护理对于减少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7.
总结了对13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床旁置入主动脉球囊反搏的护理,主要包括做好围手术期的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加强各项临床护理工作,防止各种并发症的发生。认为有效的护理在床旁置入主动脉球囊反搏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的康复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提高急性心梗介入术后IABP的护理质量。方法 回顾调查2001年初~2004年底我科47例急性心梗介入术后使用IABP后并发症的情况。结果 急性心梗介入术后使用IABP后并发症有出血及血肿、下肢动脉栓塞,局部感染、拔管综合征、褥疮、机械性溶血、血小板下降等。结论 术后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变化,准确进行抗凝治疗,观察穿刺周部出血情况,从而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救治急性心绞痛伴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的综合护理措施。方法 对48例应用IABP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进行救护观察。术前熟悉球囊反搏仪工作原理,术后密切观察患生命体征及球囊反搏仪工作状况,加强并发症观察和心理护理。结果 48例患应用IABP天数为3-8d,其中42例好转出院,3例病情平稳后行冠状动脉搭桥术,5例死亡。结论 采用IABF综合护理措施,对成功救治急性心肌梗死伴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患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应用体外膜肺氧合(ECMO)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LABP)辅助治疗高危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护理效果。方法对2012年1月~12月7例高危冠心病介入患者,行ECMO联合IABP辅助治疗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7例患者经治疗后均顺利脱管,脱机率100%,治疗期间发生3例并发症,拔管后因并发症死亡1例。结论ECM0和IABP联合应用为高危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提供了有效的心脏支持,为心脏的恢复争取时间,严密监护和有效护理是保证ECMO联合IABP辅助治疗高危冠心病介入治疗成功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