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减张法”是保持鼻背软骨-鼻中隔软骨复合体完整性、通过解除张力而使其居中对称的方法。本文研究鼻内镜辅助下减张法功能性鼻整形手术的主观和客观疗效。方法对67 例行鼻内镜辅助下减张法功能性鼻整形手术的鼻畸形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美学效果用电子测量尺测量和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鼻阻塞改善程度用鼻阻力计测量和鼻阻塞症状评分法评估。结果34 例I型鼻畸形患者鼻畸形角度电子测量值术后(2.24±1.68)度与术前(11.94±3.17)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33 例C型鼻畸形患者鼻畸形角度电子测量值术后(177.20±5.80)度与术前(158.34±9.96)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患者主观满意度很好53 例(79.1%),好13 例(19.4%),一般1 例(1.5%)。术后鼻阻塞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α=0.95,P<0.001)。术后随访期间所有患者未见并发症。结论鼻内镜下减张法功能性鼻整形手术有效、微创,适用于各种鼻畸形的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咬肌神经联合颞骨内面神经转位手术,治疗听神经瘤术后完全性面瘫的临床效果和手术适应证。方法回顾分析北京中日友好医院耳鼻咽喉科 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 10例听神经瘤术后伴有重度以上感音神经性聋的完全性面瘫患者。所有患者均行咬肌神经联合颞骨内面神经转位手术治疗。结果术后1年面神经功能评估,1例恢复到H B Ⅱ级,9例恢复到H B Ⅲ级,手术前后面瘫分级经t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4例出现自发性微笑,6例为社交性微笑,无明显手术并发证。结论咬肌神经联合颞骨内面神经转位手术,避免了耳大神经损伤,减少了神经吻合口,临床疗效显著,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外伤性颞骨骨折导致双侧面瘫的临床特点、手术适应证及疗效。方法回顾北京电力医院收治的4例外伤致双侧颞骨骨折伴双侧面瘫患者的临床资料, 分析外伤导致颞骨骨折伴面瘫患者的临床特点,对比术前与术后面神经功能及听力的恢复情况,分析手术适应证及手术时机,并进行疗效评估。4例患者中车祸伤3例、头部挤压伤1例,均为双侧颞骨骨折同时伴有颅内外损伤,伤后全部有意识丧失史,所有患者清醒后即发现面瘫。术前面神经功能Sunnybrook评分为(9.0±2.00)分。颞骨高分辨率CT显示8侧颞骨骨折均为纵行骨折,膝状神经节局部结构紊乱6侧,砧骨长脚骨折2侧。结果8侧面瘫中1侧在保守治疗后好转,其余7侧在保守治疗5~12周无明显恢复, 行面神经减压术,其中3侧同时行人工听骨听力重建术。术后随访1年, 面神经功能评分为(78.1±3.55)分,与术前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平均听力较术前提高11.87 dBHL,与术前听力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车祸伤是造成双侧颞骨骨折伴双侧面瘫的主要原因。颞骨骨折导致双侧面瘫具有合并颅内外损伤较多、面神经骨管损伤较重等特点。面神经减压术对于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具有积极治疗意义,手术越早疗效越好。颞骨骨折导致的传导性聋可同时行听骨链重建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男声女调患者嗓音参数与正常男性嗓音参数的区别,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30例男声女调及30例正常男性的动态喉镜及嗓音资料,对比分析其嗓音参数。结果26例(86.67%)男声女调患者动态喉镜下表现为声门闭合不全。男声女调患者发音时的基频(F0)为(243.3±42.1)Hz,显著高于正常人的(146.2±25.4)Hz(P<0.01);男声女调患者及正常人发音时的响度分别为(80.0±8.3)dBA、(82.2±9.1)dBA,两者经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声女调患者发音时的振幅微扰(shimmer)为(2.6±1.4)%,与正常人的(1.9±0.7)%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声女调患者及正常人发音时的基频微扰(jitter)均值分别为(0.5±0.2)%、(0.6±0.2)%,两者经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声女调患者的嗓音障碍指数(voice handicap index,VHI)为-0.5±1.6,显著低于正常人的3.8±1.6(P<0.01);男声女调患者的最长发音时间(maxmum phonation time,MPT)为(16.0±7.5)s,较正常人的(32.0±4.9)s显著缩短(P<0.01);音域(range)测量男声女调患者为(288.4±140.8)Hz,显著小于正常人的(611.1±226.1)Hz(P<0.01)。结论大部分男声女调患者存在声门闭合不全。男声女调患者发音时的基频高于正常人,嗓音障碍指数低于正常人,最长发音时间较正常人缩短,音域较正常人变窄,而响度、振幅及基频微扰值与正常人相比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耳内镜下经外耳道入路治疗上鼓室胆脂瘤的可行性、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月~2017年1月在徐州市中心医院接受耳内镜手术的35例(35耳)中耳上鼓室胆脂瘤患者的临床资料。35例患者中男20例,女15例;年龄22~66岁,平均年龄42.8岁;病程2~20个月,平均10个月。所有患者均在全麻耳内镜下手术,根据胆脂瘤大小决定手术范围。12例行上鼓室重建,10耳听骨链破坏或缺失者,行部分人工听骨重建(partial ossicular replacement prosthesis,PORP)。结果35耳上鼓室胆脂瘤病灶均彻底清除,未出现面瘫及脑脊液漏等并发症。所有患者术后随访1年以上,患者鼓膜愈合良好,移植物形态良好。耳内镜检查或者颞骨薄层CT检查未见胆脂瘤复发,术后听力提高22例(62.8%),听力无变化10例(28.6%),听力下降3例(8.6%),平均气导听阈与气骨导差均有改善,术后0.5、1、2、4 kHz平均气导听阈为(29.234±8.38)dB,与术前的(43.64±8.38)dB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0.5、1、2、4 kHz平均气骨导差值为(15.27±6.74)dB,与术前的(28.27±5.94)dB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内镜下经外耳道上鼓室胆脂瘤切除术是有效的手术方法,复发率低,听力改善明显,与传统显微镜手术相比有优越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内收型痉挛性发音障碍(SD)患者的动态喉镜下表现、嗓音学特点以及病因,并与正常人对比分析,为临床诊断及进一步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61例内收型SD患者的嗓音参数以及30例正常对照者的嗓音参数,对比分析。结果61例患者中51例为女性患者;61例患者中35例(57.4%)患者的反流体征评分量表(RFS)的分值>7;有明显心理因素或心理创伤的患者7例(11.5%)。患者发音时存在一些颈部及全身肌肉过度紧张的表现,动态喉镜下所有患者均无器质性病变,主要表现为双侧声带紧张并过度内收、喉部震颤,部分患者可见声门上结构向中间挤压靠拢。嗓音测试时所有患者在朗读过程中存在紧张性发音,基频(F0)及响度瞬间起伏,语音颤抖、嗓音挤卡、失去韵律,42例(68.9%)患者出现嗓音中断:患者读一段话的嗓音平均中断次数(1.9±2.0)次显著高于正常人(0.0±0.0)次(P<0.01);所有患者读一段话的朗读时间均值(21.5±4.8)s较常对照组的朗读时间均值(16.2±3.7)s显著延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的振幅微扰(shimmer)均值及基频微扰(jitter)均值为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P<0.01);患者的嗓音障碍指数(DSI)均值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 (P<0.05);患者的最长发音时间(MPT)较正常对照组显著缩短(P<0.01)。结论内收型SD患者大部分为女性,患者动态喉镜下会有一些特征性表现,患者的音质、音韵和流畅性较正常人有一定改变;患者的shimmer、jitter、DSI、MPT较正常人有显著差异。该疾病可能与胃酸反流有一定关系,少部分患者可能存在心理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局部病变鼓膜切除治疗咽鼓管球囊扩张术后局限性鼓膜膨胀不全的方法与疗效。方法收集分泌性中耳炎伴局限性鼓膜膨胀不全患者16例(16耳),其中男9例,女7例,年龄24~48岁,所有患者既往曾行药物治疗、鼓膜穿刺和(或)置管,并行咽鼓管球囊扩张术(balloon eustachian tuboplasty, BET)术后6个月,仍有分泌性中耳炎伴局部鼓膜膨胀不全,均在耳内镜下行局部病变鼓膜切除术。随访记录鼓膜形态,耳闷塞感情况,气-骨导差,随访时间6个月。结果局限鼓膜切除术后1个月,16耳鼓膜均愈合,部分切除区域稍菲薄,未见内陷穿孔。耳闷塞感评分明显改善,由术前的(6.4±1.3)分下降为(1.2±0.8)分;气-骨导差较术前明显改善,由术前的(13.2±4.3) dB下降为术后的(4.6±3.2) dB,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耳闷塞感评分及气-骨导差术后1个月与6个月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表现术后6个月无反复。结论对于咽鼓管球囊扩张术后仍有局限性鼓膜膨胀不全的患者,将局部病变鼓膜切除是一种微创、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检测鼻咽癌组织中miR 34b的表达,并探讨其与鼻咽癌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17年10月海口市人民医院经病理确诊的114例鼻咽癌患者标本作为鼻咽癌组,另选取同期行鼻内镜鼻息肉手术切除的良性鼻咽标本4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miR 34b在两组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鼻咽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鼻咽癌组织中miR 34b的相对表达量2 △Ct值为0.136±0.021,显著低于对照组织的0.294±0.052(P<0.01);miR 34b的相对表达量2 △Ct值与鼻咽癌患者的性别、年龄和病理分级无显著相关性(P>0.05);miR 34b的相对表达量2 △Ct值在临床Ⅲ、Ⅳ期患者为0.126±0.015,显著低于Ⅰ、Ⅱ期患者的0.183±0.046(P<0.05);miR 34b值在淋巴结有转移的患者为0.116±0.013,显著低于无转移的0.162±0.041(P<0.05)。结论鼻咽癌组织中miR 34b呈低表达,其表达变化可能参与鼻咽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过程。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估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 OSAHS)患者血清中脂多糖结合蛋白(lipopolysaccharide binding protein, LBP)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arotid intima media thickness, CIMT)的关系。方法选择2015年5月~2017年12月在北京安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就诊的117例疑似OSAH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多导睡眠监测和B超评估CIMT。结果在无OSAHS患者、轻-中度OSAHS患者、重度OSAHS患者中,平均LBP浓度和CIMT均呈增加趋势,LBP浓度分别为(32.1±10.4)、(32.3±10.8)、(38.1±10.5)μg/ml,重度OSAHS与轻-中度OSAHS患者相比,血清LBP显著增高(P<0.05);平均CIMT分别为(0.52±0.08)、(0.58±0.07)、(0.62±0.13)mm,重度OSAHS与轻-中度OSAHS患者相比,平均CIMT显著增高(P<0.05)。氧减饱和度指数(oxygen desaturation index, ODI)是一个独立于年龄、腰臀比、吸烟、高血压、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和空腹葡萄糖(P=0.002,R2=0.154)等因素预测血清LBP水平的指标。此外,血清LBP可预测CIMT,而且独立于已知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如肥胖(P<0.001,R2=0.323)。结论研究结果表明,OSAHS患者LBP和CIMT之间存在相关性,且呈线性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耳内镜下分离前下皮瓣修补鼓膜前下象限边缘性穿孔的临床疗效和应用价值。方法对资料完整的13例鼓膜前下象限边缘性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患者手术前后纯音听阈和耳内镜结果,计算气骨导差及气骨导差改善值。结果术后3个月复查,耳内镜下所有患者鼓膜完整。平均气导为(16.0±15.64)dB,骨导为(12.16±11.92)dB,气骨导差为(3.83±3.73)dB,术后3个月的气骨导差明显小于术前(P<0.05)。结论耳内镜下分离前下皮瓣修补鼓膜前下象限穿孔,具有简单,微创,愈合率高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要:目的探讨听神经瘤术前MR影像学特点与经乙状窦后入路术后残留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2018年5月~2018年10月收治的124例采用经乙状窦后入路手术治疗,病理报告为神经鞘瘤的患者术前及术后的临床及MR影像学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存在病灶残留分为残留组及无残留组。影像征象包括侧别、肿瘤大小、囊实性、内听道T2WI 是否可见脑脊液信号影、是否存在周围水肿、是否压迫邻近脑组织等因素并与术后残留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之间性别、年龄、侧别、肿瘤大小、囊实性、是否压迫邻近脑组织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内听道T2WI 是否可见脑脊液信号影、是否存在周围水肿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是术后病灶残留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内听道T2WI无脑脊液信号影(OR=3.617,95%CI=1.330~9.838,P=0.012)及存在周围组织水肿(OR=0.293,95%CI=0.111~0.774,P=0.013)为术后残留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内听道无脑脊液信号影及存在周围组织水肿为术后病灶残留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于以上两点,可通过术前影像学检查对其具体情况进行充分评估,同时制定相应的手术方案,从而减少术后残留,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和总结巨大实性高血运听神经瘤的临床显微手术技巧,以期提高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8月~2016年8月手术的21例巨大实性高血运听神经瘤患者临床资料,探讨手术操作技巧,总结肿瘤切除程度、术后面瘫情况及其余并发症。结果21例患者均采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肿瘤最大径62 mm,最小直径40 mm;肿瘤全切6例,近全切除15例。无一例死亡。术后面神经功能H B 1级7例,2级7例,3级5利,4级2例;共济运动障碍者2例。术后2年以上随访H B 2级患者有3例恢复至1级。结论合理控制出血是切除巨大实性高血运听神经瘤的关键步骤,内听道后壁的精细打磨、面神经扇形扩张平面的确认与保护是保留面神经功能的重要步骤。  相似文献   

13.
摘要:目的探讨和总结内听道型听神经瘤的临床显微手术技巧,以期提高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8月~2015年8月期手术的34例内听道型听神经瘤患者临床资料,探讨手术操作技巧,并总结肿瘤切除程度、术后并发症及远期随访情况。结果34例患者均采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肿瘤最大径小于10 mm 11例,介于10~20 mm之间23例;肿瘤全切34例。无一例死亡。术后3个月轻度周围性面瘫2例,听力较术前下降17例。术后随访2年以上,听力较术前下降13例。结论乙状窦后硬膜下入路是切除内听道型听神经瘤的良好办法,磨除内听道后壁及锐性分离是操作核心。  相似文献   

14.
Complete clinical facial paralysis immediately after acoustic neuroma removal occurs in between 40 to 90 per cent of patients despite the fact that the facial nerve has been preserved anatomically. Some of these patients improve rapidly with adequate cosmetic and functional recovery. Others however, have incomplete or no return of useful function. A pilot study to assess the prognostic value of electroneuronography (ENOG) in 14 patients following acoustic neuroma removal was performed.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post operative ENOG is of value in dividing those patients with anatomically intact facial nerves yet complete clinical paralysis post-operatively into groups: one with rapid improvement to an acceptable functional and cosmetic result and one with prolonged paralysis with incomplete or no recovery. Electroneuronography may thus be used to predict the initial recovery profile in patients with complete facial paralysis after surgery.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总结小听神经瘤的手术治疗效果,探讨小听神经瘤手术治疗策略。方法 回顾分析在我科手术治疗的26例小听神经瘤患者临床资料。1例术前听力分级为B者,行颅中窝入路;其余25例术前听力分级均为C与D者,行迷路入路听神经瘤切除术。回顾分析术前术后的面肌力弱、平衡障碍、耳鸣等情况,分析术中蜗神经的解剖完整性保存、肿瘤控制及复发情况、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患者获益情况。结果 25例(96.2%)达到肿瘤全切除,1例因与面神经粘连过于紧密,做近全切除。术后随访时间6个月~7年,随访19例,7例失访。无死亡、颅内感染病例。术后脑脊液耳漏1例,二次手术进行咽鼓管封堵,脑脊液耳漏消失。面神经解剖保存率100%,蜗神经解剖保存率88%。19例随访者中术后17例(89.5%)具有良好面神经功能,HB I与II级;另2例面瘫,HB III级。经颅中窝入路患者,术后听力C级。19例随访者中术前眩晕6例,术后5例(83.3%)眩晕消失,1例与术前相同。另13例术前无眩晕者,术后12例仍无眩晕与平衡障碍,1例出现体位改变时头晕或者快走时走路不稳。术前耳鸣15例,术后5例(33.3%)耳鸣消失或减轻,8例(53.3%)耳鸣程度与术前相同,2例耳鸣加重。术前4例无耳鸣,术后仍没有耳鸣。结论 小听神经瘤是否手术需要考虑患者年龄,合并全身疾病、症状的严重程度,肿瘤生长速度,采取个性化治疗策略。对于没有实用听力者,推荐经迷路入路切除肿瘤,术中尽量保存蜗神经完整性,为人工耳蜗植入重建听力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段的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chronic rhinosinusitis with polyps,CRSwNP)手术后的主客观病情评估与年龄段、随诊时间的关系。方法对192例CRSwNP行鼻内镜手术:鼻窦开放,息肉切除,下鼻甲射频消融下鼻甲骨骨折外移术,窦口鼻道复合体功能性切除术。将病例分为青少年组、成年组、老年组3个阶段,术后(0.5、1、3、6、12个月)随诊,对不同年龄段不同随诊时间进行主观病情评估(VAS评分)及客观检查及评分(Lund Kennedy内镜评分)。采用统计学分析不同年龄段同一随诊时间和同一年龄段不同随诊时间在术后的主客观病情评估的差异。结果不同年龄段的鼻塞、鼻漏的VAS评分在不同时间(术后3、6、12个月)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面部胀痛感(术后1、3个月)各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6、12个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und Kennedy内镜评分在术后0.5、1个月青少年组与其他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3、6、12个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后复查鼻内镜下水肿、囊泡、分泌物等比年长组要明显。结论术前应着重对不同年龄阶段患者的主观症状、术前检查进行评价,为患者制定个性化手术方案,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