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探讨凝血指标在早期结直肠癌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  本研究是病例对照研究,收集2010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经肠镜下取材病理检查证实为ECC的患者,比较早癌组和对照组在凝血相关指标之间的差异。  结果  早癌组与对照组在PT、PTR、FIB、TT、APTT、PLT、MPV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比较,早癌组患者的PT、PTR、TT、APTT、MPV值均低,FIB、PLT值升高(均P < 0.05),FIB和MPV是ECC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ECC患者存在凝血系统异常,似乎需要预防性抗血小板和抗凝治疗,但抗血小板治疗和抗凝治疗的时间以及用药的种类和方式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  卵巢储备功能下降(DOR)患者行试管婴儿助孕过程中,比较2种不同促排卵方案(卵泡期高孕激素下促排和微刺激方案)的助孕临床结局。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4月至2022年4月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第1代及第2代试管婴儿(IVF/ICSI)辅助生殖助孕治疗的DOR患者,共纳入294个周期,分为2组(A组:PPOS组,B组:微刺激组),比较2组患者在促排卵过程中的用药情况、胚胎情况及妊娠结局。  结果  A组Gn启动剂量、Gn总量、Gn天数、夜针剂量显著高于B组(P < 0.05);A组HCG日LH低于B组(P < 0.05);A组获卵数、获胚数、优胚数均高于B组(P < 0.05)。  结论  从临床结局看PPOS组临床结局优于微刺激组。  相似文献   

3.
  目的  以健康信息需求为导向,构建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助孕患者治疗节点健康教育模式并应用,评价其效果。  方法  采用类实验研究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模式,实验组采用以健康信息需求为导向的节点健康教育模式,对比2组患者健康教育后焦虑、抑郁评分,IVF-ET认知度,满意度。  结果  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焦虑、抑郁得分分别是([1(0,2)], [1(0,2)])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2(0,4)],[2(0,4)])分,(P均 < 0.001);实验组患者IVF-ET认知度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76.63±9.67 VS 70.19±11.92 ),(P < 0.001);实验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以健康信息需求为导向的节点健康教育模式能提高患者IVF-ET认知度、满意度,缓解其焦虑抑郁情绪,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并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影响再次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鲜胚周期助孕结局的因素,以进一步改善其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90个周期)首次IVF/ICSI-ET助孕失败并接受再次IVF-ET鲜胚移植周期的情况,对可能影响妊娠结局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再次IVF/ICSI-ET获得临床妊娠23例、未孕22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妊娠组妊娠周期移植后黄体支持加用补佳乐剂量(4.73±2.49)mg/d与(3.5±2.63)mg/d、联用HCG剂量(1 318.18±945.48)IU/次与(636.36±953.46)IU/次显著高于首次未孕周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113,P=0.047;t=2.83,P=0.01)。再次IVF/ICSI-ET获得临床妊娠组自身前后周期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移植后联用HCG(OR=1.001)、是否进行内膜修整(OR=0.143)与再次IVF/ICSI-ET临床妊娠结局相关(P<0.05)。再次周期未孕组与妊娠组各单因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膜修整、适当的黄体支持是影响再次IVF/ICSI-ET助孕是否妊娠的重要因素,重视这些环节是提高和改善再次IVF助孕结局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影响重症糖尿病足患者大截肢平面的主要因素。  方法  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分析2020年7月–2022年7月于东部战区空军医院重症监护室(ICU)住院的重症糖尿病足大截肢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截肢平面高低分为经胫腓骨截肢(TT)组和经股骨截肢(TF)组。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相关性分析,并筛选出影响患者大截肢平面的相关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  共完整收集48例大截肢患者资料,其中TT组有15例,TF组有33例。TT组伴心脑血管并发症比例低于TF组〔26.67%(4/15)vs. 57.58(19/33),P<0.05〕,TT组伴下肢血管介入史比例高于TF组〔40%(6/15)vs. 9.09%(3/33),P<0.05〕,TT伴肌酐升高比例低于TF组(70.31±22.98 vs. 127.98±108.38,P<0.05),且下肢动脉介入史可能是决定大截肢平面的独立保护因素〔比值比(OR)=0.17, 95%可信区间(CI): 0.03~0.91, P=0.038〕。  结论  心脑血管疾病史、血肌酐水平和下肢动脉介入史是影响重症糖尿病足患者手术大截肢平面的主要因素,其中下肢动脉介入史可能是一种独立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凝血功能指标的变化和不同异常模式在鉴别肺腺癌性胸腔积液(malignant pleural effusion associated with lung adenocarcinoma,AD-MPE)与结核性胸腔积液(tuberculous pleural effusion,TPE)中的应用价值,以期筛选最优的鉴别诊断模型。  方法  选取临床确诊的200例AD-MPE患者和209例TPE患者进行凝血功能指标的检测,包括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含量(FIB)、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和D-二聚体(D-D),对各项指标的异常模式进行分析并用ROC曲线确定单项检测以及联合检测的诊断性能。  结果  TPE患者的PT、FIB、FDP和D-D水平显著高于AD-MPE患者(P < 0.001)。TPE组4项指标同时异常的发生率明显高于AD-MPE(P均 < 0.001)。4项指标联合异常模式后诊断性能优于任一指标(曲线下面积0.732)。  结论  2组患者的PT、FIB、FDP和D-D表达水平和异常模式变化均不相同,4项指标和异常模式的联合有助于AD-MPE和TPE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embryo transfer,IVF-ET)助孕中同步添加小剂量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GH)对胚胎质量及助孕结局的影响。方法:以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前一周期IVF助孕未获优质胚胎且未获成功妊娠的76例年轻患者(<37岁)为研究对象,再次助孕采用与前一周期相同的促排卵方案,控制性超排卵(controlled ovarian hyperstimulation,COH)期间同步添加小剂量生长激素,采用自身对照,比较患者前后两次助孕的Gn时间、获卵数、获可移植胚胎数、优胚率、子宫内膜厚度、临床妊娠率、着床率和生化/临床妊娠流产率等。结果:患者添加GH后,促排卵Gn用药总量、停Gn日血清雌二醇水平、停Gn日宫内膜厚度、获卵数、平均可移植胚胎数较前一周期均无统计学差异,无可移植胚胎周期取消率相似(P>0.05),但添加GH后Gn用药天数缩短[(10.39±1.38) d vs. (11.14±1.78) d,P=0.004],优质胚胎率(18.9% vs. 0.0%)、临床妊娠率[51.32%(39/76) vs. 7.89%(6/76)]、着床率[38.73%(55/142) vs. 5.00%(7/140)]均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化/临床妊娠流产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无明确原因胚胎质量差的患者,再次IVF助孕同步添加小剂量GH,能获得理想的助孕结局。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孕期血红蛋白水平、孕前体质指数及孕期体重增长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8月至2021年12月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分娩产妇的病历资料。根据孕期血红蛋白水平分为低Hb组(孕晚期血红蛋白 < 110 g/L)、中Hb组(孕晚期血红蛋白水平为110~130 g/L)、高Hb组(孕晚期血红蛋白水平≥130 g/L);根据孕前体质指数分为3组:孕前BMI过低组(BMI < 18.5 kg/m2)、孕前BMI正常组(BMI为18.5~24.9 kg/m2)、孕前BMI过高组(BMI≥25 kg/m2);根据妊娠期体重增加分为增重不足、增重正常、增重过度3组。对各组的妊娠结局进行比较。  结果  低Hb组、中Hb组、高Hb组的早产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孕前BMI过低组、孕前BMI正常组、孕前BMI过高组的新生儿出生体重、剖宫产、巨大儿、胎儿生长受限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孕期增重不足组、孕期增重正常组、孕期增重过度组的新生儿体重、胎膜早破、巨大儿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孕期血红蛋白、孕前BMI及孕期体重增长均对妊娠结局产生影响,合理地对其进行控制,从而减少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促进母婴健康。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单角子宫不孕患者行辅助生殖助孕情况。方法回顾分析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卵泡浆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 的50例单角子宫患者(观察组)的临床资料。利用SAS软件对妊娠年龄、不孕年限、孕前体质指数等影响助孕结局的因素按1∶3比例进行Case control matching匹配,选取150例同时期的不孕患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比较两组不孕患者的助孕情况及妊娠结局。结果(1) 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包括年龄、不孕年限、体质指数、抗苗勒管激素(AMH)、基础卵泡刺激素(FSH)、不孕类型、不孕因素、平均获卵数、可利用胚胎数、优质胚胎数、移植胚胎数和HCG日子宫内膜厚度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50例患者行85个胚胎移植周期,临床妊娠23例共32个周期,其胚胎种植率为28.67%(41/143),移植周期临床妊娠率37.65%(32/85);对照组患者150例行288个胚胎移植周期,临床妊娠126例共156个周期,胚胎种植率为34.25%(186/543),移植周期临床妊娠率54.17%(156/288)。观察组患者临床妊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3)相对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晚期流产率(28.13%,9/32)(P=0.027)和剖宫产率(70.59%,12/17)(P<0.001)显著升高,足月产率(37.50%,12/32)(P=0.032)显著降低,观察组患者平均孕周(36.01±2.23)周(P=0.039)更小,累积活产率更低(21.18%,18/85)(P=0.002),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角子宫并不影响卵巢储备及促排卵巢反应性和胚胎培养结果,但降低IVF/ICSI助孕的临床妊娠率和累积活产率,增加妊娠流产及新生儿低出生体重风险。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比不同控制性超排卵方案对超重及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PCOS)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8月行IVF助孕的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25.0 kg/m2的PCOS患者179例,按照促排卵方案的不同分为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长方案组和GnRH拮抗剂(GnRH-ant)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基本情况和治疗周期中各参数及IVF/ICSI-ET助孕结局。结果 GnRH-a长方案组促性腺激素(gonadotropin, Gn)用药天数[(10.48±2.07)d vs.(9.07±1.78) d,P=0.032]、Gn总量[(2411.2±1286.3)IU vs.(2204.4±800.2)IU,P=0.036]、获卵数(16.07±7.28 vs.13.74±7.34,P=0.011)、受精率[(77.1±2.0)%vs.(70.0±1.1)%,P=0.041]、着床率(26.4%vs.21.4%,P=0.041)及冷冻胚胎数(7.9±0.5 vs.6.1±0.4,P=0.037)明显高于GnRH-ant组,而临床妊娠率低于GnRH-ant组(30.2%vs.35.6%,P=0.031)。结论对于超重及肥胖型PCOS患者,与黄体中期长方案相比,拮抗剂方案Gn用量少,临床妊娠率高,更为经济有效,在制定个体化的促排卵方案时可优先考虑。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子宫动脉及黄体血流多普勒参数在早期妊娠不确定丢失中的临床意义。  方法  以64例早期妊娠胚胎存活力不确定的孕妇为研究对象,经阴道超声检查测量其子宫动脉及黄体血流参数,以随访后的明确诊断为依据,将不可存活宫内妊娠者纳入研究组,可存活宫内妊娠者纳入对照组。  结果  不可存活妊娠组mUAPI(2.16±0.50)、mUARI(0.82±0.07),低于可存活妊娠组mUAPI(2.93±0.48)、mUARI(0.89±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不可存活妊娠组黄体血流PI(0.85±0.13)、RI(0.56±0.06)、高于对照组黄体血流PI(0.75±0.13)、黄体血流RI(0.50±0.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子宫动脉及黄体血流搏动指数对早期存活力不确定妊娠临床咨询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王莉敏 《实用全科医学》2013,(12):1951-1952
目的探讨妊娠晚期妇女凝血四项、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及D.二聚体(DD)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于郑州市妇幼保健院就诊的120例晚期妊娠妇女,抽取清晨空腹静脉血栓测凝血功能,并与同期于郑州市妇幼保健院门诊就诊的100例健康非妊娠女性的凝血功能进行比较。结果晚期妊娠组凝血酶原时间(PT)均值为(13.06±0.83)s,凝血酶时间(TT)均值为(17.22±1.39)s,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均值为(34.71±1.49)s,纤维蛋白原(FIB)均值为(2.67±0.62)g/L,FDP均值为(3.29±1.02)mg/L,D-二聚体均值为(0.60±0.42)μg/L;正常对照组PT均值为(11.38±1.97)s,TT均值为(12.37±2.01)S,Am均值为(29.94±3.06)s,FIB均值为(5.02±0.85)g/L、FDP均值为(8.05±2.51)mg/L,D-二聚体均值为(7.49±4.26)μg/L,通过统计学分析,两组间各项检测值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与正常非妊娠妇女相比,晚期妊娠妇女体内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因此对于这些孕妇应常规检测凝血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孕前体重及孕期体重增长对妊娠合并症及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及关系,为孕期保健及降低孕期并发症、改善母婴结局提供依据。  方法  收集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期间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人民医院住院分娩的合并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高血压等疾病及分娩巨大儿的单胎活产产妇603例,根据孕前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及孕期体重增加(gestational weight gain,GWG)标准分别分为低体重组31例、正常体重组365例、超重组146例、肥胖组61例及体重增加不足组163例、体重增加正常组230例和体重增加过多组210例,对各组孕期并发症及不良妊娠结局,如剖宫产率、肩难产、巨大儿出生率、低出生体重儿、入住NICU率等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孕前肥胖是子痫前期影响因素;不同孕前BMI孕妇的子痫前期、剖宫产、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及转NICU的发生率随着孕前BMI的递增依次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孕期体重增长各组的巨大儿、肩难产、子痫前期及剖宫产的发生率随着GWG的升高依次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孕前BMI过高及孕期体重增加过度均会增加妊娠期并发症的发生,并导致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的升高。医院及社会应进一步加强孕妇孕期体重管理和教育,对孕期体重进行全程干预,以减少妊娠合并症及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CRT植入前后碎裂QRS(fragmented QRS,fQRS)特征与CRT应答之间的关系。  方法  纳入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内科接受CRT植入的心力衰竭患者,分别采集患者CRT植入前和植入后6个月的12导联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图像并分析其与CRT应答的关系。  结果  研究纳入108例患者(其中男性78例,占总人数的72.2%),平均年龄(56.5±11.9)岁。共有75例患者(69.4%)对CRT有应答,左室射血分数显著增加[从(30.71±1.92)~(50.61±2.57),P < 0.001],左室舒张末容积显著(LVESV)降低[从(195.26±78.79)~(156.55±84.44),P < 0.001]。CRT植入后,有应答患者心电图中有fQRS导联的数量未改变[CRT植入前后分别为(6.25±2.68) vs (6.03±2.54),P = 0.571],无应答者心电图中fQRS导联数量显著增加[CRT植入前后分别为(6.18±2.20) vs (7.36±2.61),P = 0.013]。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QRS时限的降低和CRT植入后fQRS导联数量的减少是CRT应答的独立预测因子。  结论  CRT植入后含fQRS导联的数量增加是CRT无应答的独立预测因子,除QRS宽度及形态以外的心电图特征有助于评估在心力衰竭患者是否适合接受CRT植入。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总结不同手术切除方式治疗肝门部胆管癌(HCCA)的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临沧市人民医院施行手术治疗的52例HCCA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半肝/扩大半肝 + 全尾叶切除36例(联合半肝切除组),肝门部/围肝门区 + 全尾叶切除16例((围肝门切除组),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术前资料,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肿瘤标本切缘阳性率、术后住院时间、术后3个月CA19-9值,以及术后1、3 a生存率等指标。  结果  联合半肝切除组与围肝门切除组的术中出血量[(705.5±54.3)mL vs (809.9±61.4)mL]、手术时间[(240.4±22.5)min vs (358.1±31.1)min]、肿瘤标本切缘阳性率(8.3% vs 18.8%)、术后3个月CA19-9值阴性率(88.2% vs 73.3%)以及术后1 a生存率(58.8% vs 4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联合半肝切除与围肝门切除均是HCCA的有效手术方式,但前者具有更高的 R0 切除率及短期生存率等优势。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足月妊娠妇女凝血功能指标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Sysmex CA-1500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检测200例足月妊娠妇女(妊娠组)及200例健康非妊娠妇女(非妊娠组)的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纤维蛋白原(Fib),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凝血酶时间(TT),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妊娠组的PT、INR、APTT均较非妊娠组明显缩短,Fib明显高于非妊娠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TT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产前凝血功能的检测对预防和治疗DIC的发生和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分娩前孕产妇凝血、纤溶指标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测定162例分娩前孕产妇凝血指标[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血浆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FIB)、血浆凝血酶时间(TT)],纤溶指标[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D-二聚体(D—dimerD.D)]并与非孕健康妇女对照组比较。结果:PT、PT-INR、FIB、TT、APTT分娩前孕产妇组分别为10.73±1.35、0.89±0.058、4.71±0.79、15.795±2.21、30.62±3.35,非孕健康对照组分别为12.65±1.18、1.02±0.055、2.77±0.405、15.52±2.01、30.86±3.08,以上各指标两组间差异门、PT-INR、FIB有统计学意义(P〈0.01)。TT、APTT无差异(P〉0.05)。FDP、D-D分娩前孕产妇组的阳性率分别为25.9%、24.6%,明显高于非孕健康对照组阳性率分别为3.7%、1.2%。结论:分娩前孕产妇凝血、纤溶活性增强,分娩前孕妇作凝血、纤溶指标检测对预防产后大出血,降低合并病理产科发生率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