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28例岩斜区脑膜瘤的显微手术治疗,探讨岩斜区脑膜瘤经岩骨前入路和岩骨后入路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28例均采用显微手术治疗,采用传统的经乙状窦前入路9例,颞下经小脑幕入路4例,经乙状窦后入路9例,经改良的乙状窦前入路6例。结果肿瘤全切除16例,次全切除9例,大部切除3例,无死亡病例。结论显微手术治疗岩斜区脑膜瘤,根据肿瘤在岩斜区的不同位置采用相应的手术入路,以减少手术并发症,达到治愈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岩斜区脑膜瘤的手术入路选择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04—2015-08 49例岩斜区脑膜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不同的手术入路,乙状窦前入路20例,颞下经岩经小脑幕入路16例,经乙状窦后入路13例,比较患者肿瘤切除程度,术后并发症、病死率及随访情况。结果乙状窦前入路根治性切除率为70.0%显著高于颞下经岩经小脑幕入路的31.3%(χ~2=5.355,P0.05),显著高于经乙状窦后入路的23.1%(χ~2=6.945,P0.05)。颞下经岩经小脑幕入路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1.3%显著低于乙状窦前入路的65.0%(χ~2=4.050,P0.05),显著低于经乙状窦后入路的69.2%(χ~2=4.144,P0.05)。结论岩斜区脑膜瘤的手术入路选择繁多,每一种入路都有其优缺点,应当根据患者的综合情况采取个性化的手术入路选择。  相似文献   

3.
手术治疗岩斜区脑膜瘤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5  
目的 提高岩斜区脑膜瘤的切除程度与术后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2例岩斜区脑膜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全组病例获肿瘤全切除者12例,肿瘤次全切除6例,肿瘤大部分切除4例;其中经乙状窦前入路手术治疗的11例中,获全肿瘤切除者8例,次全肿瘤切除2例,肿瘤大部切除1例。结论 岩斜区脑膜瘤宜行积极手术治疗;乙状窦前入路是目前手术治疗岩斜区脑膜瘤的最佳入路;掌握手术方法和术中注意事项,有利于提高肿瘤切除程度和术后疗效;肿瘤大小、质地及其与邻近结构的相互关系,也是影响岩斜区脑膜瘤患者术后疗效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大型、巨大型岩斜区脑膜瘤的显微外科治疗策略及手术入路.方法 回顾分析经显微神经外科治疗的23例大型、巨大型岩斜区脑膜瘤患者手术入路的选择和肿瘤的显露状况、切除程度及手术前后神经功能状况的变化,其中采用颞下经小脑幕一岩骨尖入路9例、经乙状窦前入路7例、经乙状窦后入路2例,经幕上下联合入路等其他术式5例,有16例手术在颅神经及脑干电生理监测下进行.结果 肿瘤全切15例(65%),次(近)全切7例(31%),大部切除1例(4%),术后新出现的颅神经损伤症状或原有症状明显加重共有16例(69%),无长期昏迷及死亡病例.结论 颞下经小脑幕-岩尖入路简便迅速、安全、损伤少而且受解剖变异影响也少,能早期切断发自幕缘的供血,直接处理肿瘤基底,术野开阔;术中颅神经及脑干电生理监测是手术成功的保障.  相似文献   

5.
目的量化研究在乙状窦后入路基础上磨除内耳道上区骨性结构前后显露颅中窝、上斜坡的变化情况。方法在8~12倍手术显微镜下对成人颅骨标本10例、10%甲醛溶液固定头颅标本18例进行研究。经乙状窦后入路开颅,磨除内耳道上结节和部分岩尖,采用实体和CT相结合的方法测量内耳道上结节、岩尖的切除范围,记录内耳道上结节、岩尖切除前后颅中窝、上斜坡的显露面积和三叉神经的显露范围。结果内耳道上结节左右方向、前后方向骨性组织可全部切除,将内听道的上壁轮廓化切除其上下径;岩尖的前后、左右方向、上下方向骨性组织均不能完全切除。颅中窝扩大显露范围为(144.6±13.9)mm2,上斜坡扩大显露(90.3±16.7)mm2。结论采用乙状窦后经内耳道上入路,可将乙状窦后入路的手术野扩大到颅中窝的中线侧和上斜坡侧方,并可显露Meckel腔内的三叉神经。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依据岩斜区脑膜瘤的影像学分型进行个体化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07例岩斜区脑膜瘤的临床资料。依据术前影像学分型选择手术入路:岩尖型16例中,11例颞下经天幕入路,5例岩前即Kawase入路;海绵窦型19例中,13例Kawase入路,5例乙状窦后入路,1例因累及颞下窝行Fisch颞下窝A型入路;天幕型38例中,6例颞下经天幕入路,13例乙状窦前入路,19例乙状窦后入路;上斜坡型34例中,21例乙状窦前入路,7例乙状窦后入路,4例Kawase入路,2例颞下联合乙状窦后入路。结果 16例(100%)岩尖型、38例(100%)天幕型、32例(94.1%)上斜坡型及10例(52.6%)海绵窦型达到全切除或次全切除,仅9例(47.4%)海绵窦型和2例(5.9%)上斜坡型行大部分切除。术后新发神经功能障碍27例(25.2%),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6个月KPS评分[(77.6±11.8)分]与术前[(74.3±15.0)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对于岩斜区脑膜瘤,依据术前影像学分型采取个体化手术入路,结合熟练的颅底解剖及娴熟的显微手术技巧,可达到最大程度切除肿瘤和尽可能减少术后神经功能障碍之间的平衡。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乙状窦后入路治疗岩斜区脑膜瘤的理想切除目标以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方法回顾分析39例经乙状窦后入路行肿瘤全切除术或次全切除术的岩斜区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肿瘤全切除者11例(28.21%)、次全切除者28例(71.79%)。全切除组患者新增脑神经损伤或原有脑神经损伤症状加重的发生率高于次全切除组[6例(6/11)对4例(14.29%),Fisher确切概率法:P=0.017],术后KPS评分低于次全切除组[(72.00±9.19)分对(82.69±10.41)分;t=-2.844,P=0.007];而两组肿瘤复发和(或)进展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isher确切概率法:P=0.545)。次全切除组接受与不接受伽马刀治疗,肿瘤复发和(或)进展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isher确切概率法:P=0.529)。结论岩斜区脑膜瘤经乙状窦后入路行次全切除术,术后辅助或不辅助伽马刀治疗均为可行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乙状窦后入路桥小脑角脑膜瘤显微手术切除的要点及神经功能保护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乙状窦后入路显微手术治疗的36例桥小脑角脑膜瘤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SimpsonⅠ级切除5例,Ⅱ级切除27例,Ⅲ级切除4例。肿瘤全切率88.9%。术后脑脊液耳漏1例,皮下积液1例,颅内感染2例。无死亡病例。面神经解剖保留率为88.9%,功能保留率为77.8%;听力保留率100%,听力改善率25%。后组脑神经解剖保留率100%。随访29例,时间3~151个月,复发1例,伽玛刀治疗后未见进展。结论乙状窦后入路为切除桥小脑角脑膜瘤较为安全理想的手术入路,术中应用颅底技术和显微外科技术并辅以电生理监测,能显著提高病变的全切率和脑神经功能的保留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内镜下经鼻蝶入路切除鞍结节脑膜瘤的方法、疗效、手术指征和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鞍结节脑膜瘤的临床资料,均选择内镜下经鼻入路。结果 SimpsonⅠ级切除5例,SimpsonⅣ级切除1例。术后视力减退改善4例,加重1例;视野障碍改善1例,无变化4例;视力视野术后未查1例。术后并发脑脊液漏2例,暂时性垂体前叶功能减退1例,死亡1例。随访5例,时间6个月~3年,经MRI复查肿瘤均无复发。结论内镜下经鼻蝶入路是鞍结节脑膜瘤外科治疗方法之一,具有手术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及可达SimpsonⅠ级切除的优点。但本方法并不适合所有鞍结节脑膜瘤,需有严格的手术指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改良经岩骨乙状窦前入路在岩斜区脑膜瘤的显微外科手术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岩斜区脑膜瘤病例资料,均采刖改良经岩骨乙状窦前入路辅以电生理监测切除肿瘤。结果肿瘤达SimpsonI~Ⅱ级8例,Ⅲ级切除2例。术后出现失语1例,肢体肌力下降2例,皮下积液2例,均治愈,无死亡病例。结论改良经岩骨乙状窦前入路适合于主体在颅后窝,并向颅中窝侵袭的大型岩斜区脑膜瘤的手术切除。  相似文献   

11.
室管膜瘤是一种原发于神经上皮的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病变累及脑和脊髓,多发于儿童。基因分型的新分类方法,为室管膜瘤的治疗和预后评估提供了更为可靠的依据。室管膜瘤对辅助治疗的敏感性低是造成患儿预后较差的重要原因之一。该文对近年来儿童室管膜瘤的分型、诊断、治疗策略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氟西汀对癫痫合并抑郁大鼠海马齿状回自噬的影响。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氟西汀组、3-甲基腺嘌呤(3-MA)组。采用体重、摄食量、旷场试验评定大鼠抑郁水平;采用免疫组化测定大鼠海马齿状回beclin1、LC3-I、m ToR蛋白表达水平,荧光实时定量RT-PCR测定大鼠海马齿状回beclin1、LC3-I、m ToR基因表达水平。结果药物干预后,模型组体重、摄食量、垂直运动次数和水平运动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1);氟西汀组、3-MA组经药物治疗后以上指标高于模型组(P 0. 01,P 0. 05)。模型组海马齿状回beclin1、LC3-I表达显著升高,m ToR表达下降,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 0. 01);氟西汀组、3-MA组大鼠海马齿状回beclin1、LC3-I表达下降,m ToR表达升高,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结论氟西汀可能通过改善癫痫合并抑郁大鼠海马齿状回区beclin1、LC3-I、m ToR表达,抑制细胞自噬。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转录因子CUX-1在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其对临床病理和患者预后的意义。方法在TCGA数据库中对CUX-1在肿瘤和正常脑组织中的差异性表达及其对患者总体生存期的影响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运用蛋白印迹、免疫组化实验检测CUX-1在不同级别胶质瘤中的表达,同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指标及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生信分析结果表明CUX-1在胶质瘤中表达显著上调,且CUX-1高表达明显缩短患者生存期。蛋白印迹、免疫组化结果证明CUX-1随肿瘤WHO分级的升高而上调(P 0. 05),且CUX-1与胶质瘤WHO分级及增殖指标Ki67、P53mut显著相关(P 0. 05)。Kaplan-Meir分析示CUX-1低表达患者生存期显著长于高表达者(P 0. 01)。结论 CUX-1在胶质瘤中显著上调,且与肿瘤增殖密切相关,同时CUX-1高表达提示患者预后较差。综上,CUX-1有望作为胶质瘤预后的分子标志物和治疗的潜在靶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京尼平(genipin)对脂多糖(LPS)诱导小胶质细胞(BV-2)炎症及凋亡反应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LPS诱导BV-2小胶质细胞建立中枢神经系统炎症和凋亡反应模型。实验细胞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京尼平组、LPS组、LPS+京尼平组。通过ELISA、RT-PCR、Western Blot、细胞流式检测细胞的炎症及凋亡反应。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LPS可以诱导BV-2细胞上清培养基中IL-6、IL-1β和TNF-α释放和细胞内IL-6、IL-1β和TNF-α转录的增加;同时,LPS还可以激活凋亡蛋白Bax并抑制抗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导致细胞凋亡率的明显升高。京尼平预处理可以有效抑制小胶质细胞介导的炎症因子(IL-6、IL-1β和TNF-α)激活,并减少LPS诱导的小胶质细胞凋亡。结论 genipin干预可对LPS诱导的小胶质细胞炎症及凋亡反应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miR-23c对胶质瘤细胞U87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初步机制。方法将miR-23c mimics转染于U87细胞中,用miR-无关序列转染于U87细胞做为Control组,采用MTT法、细胞划痕、Transwell侵袭实验观察miR-23 c对U87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采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miR-23c潜在的靶基因;采用Western blot、RT-PCR和萤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miR-23c对靶基因的调控作用;在转染miR-23c mimics的基础上同时转染MTDH质粒,通过MTT法、细胞划痕、transwell侵袭实验观察转染MTDH对miR-23c抑制U87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结果 MTT实验显示,miR-23 c组U87细胞的OD值为(0. 668±0. 032),明显低于Control组的(1. 031±0. 060)(P 0. 01);细胞划痕实验显示,miR-23c组细胞划痕愈合率(0. 35±0. 0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0. 59±0. 03)(P 0. 01); Transwell侵袭实验显示,miR-23 c组U87细胞穿过基质胶的细胞数(153. 2±8. 30)明显低于与对照组的(348. 4±12. 12)(P 0. 01); Western blot、RT-PCR和萤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表明MTDH是miR-23 c直接调控的靶基因; MTT实验显示,miR-23 c+MTDH组U87细胞的OD值为(1. 025±0. 059),明显高于miR-23 c组的(0. 672±0. 024)(P 0. 01);细胞划痕实验显示,miR-23 c+MTDH组细胞划痕愈合率为(0. 45±0. 04),明显高于miR-23 c组的(0. 31±0. 03)(P 0. 05); Transwell侵袭实验显示,miR-23c+MTDH组U87细胞穿过基质胶的细胞数(260. 9±10. 23),明显高于miR-23c组的(148. 4±9. 4)(P 0. 01)。结论上调miR-23 c能明显抑制胶质瘤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其机制可能与其下调MTDH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脊髓灰质炎后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和电生理特点,探讨其诊断、鉴别诊断及诊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脊髓灰质炎后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0例患者受累肢体肌力均有减弱,5例伴易疲劳,3例伴寒冷不耐受,5例伴肢体疼痛。典型电生理表现为运动单位电位时限增宽、波幅增高、募集相减少;运动及感觉神经传导均正常。结论脊髓灰质炎后综合征最常见表现为无力、慢性疲劳、疼痛,诊断主要依赖于病史、临床表现、电生理等相结合的综合分析,治疗主要为康复及药物治疗,早期干预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回顾眶内电针治疗颅脑外伤后动眼神经麻痹的病案,分析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于我院接受眶内电针治疗的头外伤后动眼神经麻痹患者临床资料,使用多因素分析等方法对性别、年龄、颅脑损伤程度、动眼神经麻痹程度、眼运动神经麻痹评分、病程、治疗次数等可能影响疗效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90例患者中痊愈24例,显效及有效共46例,无效20例,总有效率77. 8%。患者眼运动神经麻痹各项评分均明显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 001);其中眼睑运动和水平内收较下视运动、瞳孔散大及光反射改善明显。回归分析:GCS严重程度、病程为针灸有效的危险因素,(β=-3. 835,P=0. 016;β=-4. 618,P=0. 049)治疗次数为保护因素(β=0. 406,P=0. 006);病程90天的患者疗效差,针灸有效的可能性低,为≤90天的1/100 (P 0. 05)。结论眶内电针可有效治疗头外伤后动眼神经麻痹,其中眼外肌较眼内肌恢复更好。其有效性受颅脑损伤程度,病程和治疗次数影响,GCS评分重,病程长、治疗次数少者针灸有效的可能性低。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白藜芦醇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后血肿区脑组织神经炎症的作用和机制。方法将48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三组:假手术组,SAH组和SAH+白藜芦醇处理组,每组16只。采用枕大池两次注血法构建SAH模型。SAH组和SAH+白藜芦醇组在构建模型前15 min和构建模型后5min分别给予生理盐水或白藜芦醇各一次。于构建模型后72小时利用NSS评分评估大鼠的神经功能,然后处死大鼠并获取保存脑组织。利用ELISA检测脑组织内促炎因子IL-1,IL-6、TNF-α和抗炎因子IL-4,IL-10、TGF-β的表达水平,利用RT-PCR检测小胶质细胞M1型特征性基因IL-1β、CD32和M2型特征性基因CD206、Arginase-1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SAH组大鼠神经功能下降(P0.05),脑组织中促炎因子IL-1,IL-6、TNF-α和抗炎因子IL-4,IL-10、TGF-β的表达水平升高(P0.05),小胶质细胞M1型特征性基因IL-1β、CD32和M2型特征性基因CD206、Arginase-1的表达水平也升高(P 0.05)。与生理盐水处理组相比,白藜芦醇处理组神经功能损伤程度下降(P 0.05),脑组织中促炎因子IL-1,IL-6、TNF-α表达水平降低、抗炎因子IL-4,IL-10、TGF-β的表达水平升高(P 0.05),小胶质细胞M1型特征性基因IL-1β、CD32表达水平降低、M2型特征性基因CD206、Arginase-1的表达水平升高(P0.05)。结论白藜芦醇通过促进SAH后小胶质细胞由M1型向M2型转换,从而减轻了神经炎症和神经功能损伤。  相似文献   

19.
超声骨刀(Piezosurgery,PS)是以压电效应产生的微振动为基础,具有可以在不损伤周围软组织结构的情况下精确和选择性的骨切割特性,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易操作性,因而被广泛应用到颅颌面外科等许多外科领域。近年来,在神经外科开颅手术中,PS在各种幕上及幕下开颅手术中被证明是安全有效的,术后硬脑膜及静脉窦损伤、脑脊液漏等并发症发生率小,还能减少骨质丢失、美容效果好、止血并保持术野清晰等特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3D高分辨MRI误、漏诊局灶性皮质发育不良患儿(Focal cortical dysplasia,FCD)的脑结构特征。方法回顾分析23例经术后病理学证实的FCD患儿MRI及病理资料,术前均被误诊或漏诊,术后通过深度分析找出其在MRI上的异常征象及相应病理学形态、特点。结果局部脑沟形态异常5例(21. 74%),术前读片均为阴性,局部脑回形态异常7例(30. 43%),术前读片先天发育异常3例,阴性4例,局部白质体积缩小4例(17. 39%),术前均诊断为髓鞘化延迟;白质内局部信号略增高2例(8. 70%),术前1例诊断为髓鞘化不良、1例为阴性;节段性脑萎缩2例(8. 70%),术前读片诊断为局限性蛛网膜下腔增宽; 3例(13. 04%)患儿术前诊断为结节硬化。病理学示病灶内不同程度结构不良、异形神经元及气球样变细胞。结论部分儿童FCD缺乏典型MRI征象,发现其轻微的脑结构异常及不典型MRI征象,能够指导临床进行准确术前评估与定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