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通过Meta分析,比较手法复位联合咬合板治疗颞下颌关节盘不可复性前移位患者疼痛与最大张口度疗效是否优于仅进行手法或仅进行咬合板治疗。方法:计算机检索Web of Science、PubMed、Cochrane Library、维普(VIP)、中国知网(CNKI)、万方中手法复位联合咬合板治疗颞下颌关节盘不可复性前移位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文献,并参考Cochrane手册评估文献质量,运用Rev Man5.4软件分析结局指标。结果:本研究纳入6个RCTs,患者共计393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对于颞下颌关节盘不可复性前移位患者,观察组进行手法复位联合咬合板治疗,在降低疼痛评分[SMD=-0.34,95%CI(-0.54,-0.13),P=0.001]与改善最大张口度[SMD=0.51,95%CI(0.31,0.71),P<0.00001]方面疗效均比对照组较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法复位联合咬合板治疗改善颞下颌关节盘不可复性前移位患者疼痛和最大张口度疗效优于单独使用手法复位或单独佩戴咬合板。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对不可复性盘前移位的患者行关节盘复位锚固定术,探讨关节盘锚固定术治疗不可复性盘前移位的疗效。方法 对根据临床症状及磁共振成像诊断为不可复性盘前移位的患者15例(20侧关节)行关节盘锚固定术。结果 15例20侧关节接受关节盘复位固定术,手术后MRI显示12例16侧达到优,2例3侧达到良,有效率为95%,仅有1侧为“差”,占5%。所有不可复性盘前移位患者术后3、6、12个月较术前的疼痛改善依次为90%、95%、90%,下颌最大侧向运动改善依次为0.4、3.2、5.9 mm,最大张口度改善依次为8.6、16.2、22 mm。结论 关节盘锚固定术治疗不可复性盘前移位具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手法复位联合运动疗法及压膜正位器对青少年急性不可复盘前移位的短期疗效。方法 :选取15例张口受限(病程在4个月内),且经MRI证实颞下颌关节盘不可复性前移的患者。对患者关节周围肌肉进行按摩放松,随后进行关节盘手法复位,复位后2周内对患者进行下颌运动轨迹训练、关节稳定性训练和关节盘复位训练,白天自我维持下颌姿势位,夜间配戴压膜正位器,以保持良好的盘-髁关系。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评价患者的最大主动开口度和疼痛视觉类比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复位即刻、3、6个月MRI复查盘-髁关系。结果:经过2周治疗,患者开口度明显改善,疼痛明显缓解。复位即刻、3、6个月,最大开口度均>40 mm,VAS评分均小于1。复位后半年MRI结果显示,9例为正常盘-髁关系,5例为可复性关节盘前移,1例为不可复性关节盘前移。结论:关节盘手法复位联合运动治疗及压膜正位器,可以恢复急性盘前移位患者开口度,缓解疼痛,对维持正常盘-髁关系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关节腔扩张后手法复位辅助再定位垫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急性不可复性盘前移位。方法  2 %局麻药 2~ 3ml注入关节上腔 ,手法复位解除不可复性前移位的关节盘 ,复位后即刻戴用再定位垫保持良好的盘 突关系。结果 近期临床观察表明 :①开口度恢复 ,最大开口度从治疗前的 2 5 8mm增大到 46 6mm ;②疼痛症状消失 ,疼痛分值视觉模拟尺从治疗前的 2 6 2下降到 0 43;③颞下颌关节功能改善 ,Fricton关节功能障碍指数和颞下颌关节紊乱指数分别从治疗前的 0 337和 0 185下降到 0 0 2 1和 0 0 11。结论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急性不可复性盘前移位药物治疗和理疗无效的情况下 ,关节盘复位辅助定位垫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远期效果如何尚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关节盘继以运动与验垫治疗对急性不可复性盘前移位患者的短期疗效;通过MRI评价复位后短期内颞下颌关节盘-髁关系.方法:选取44例患者急性开口受限(病程在2个月以内)且经MRI证实颞下颌关节盘不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的患者(男7侧,女37侧),施予软组织放松技术,随后行手法复位关节盘.复位后指导患者进行为期2周的下颌运动轨迹训练、关节稳定性训练和软管盘复位训练.白天自我维持下颌休息位,夜间配戴硬质热塑再定位(牙合)垫,以保持良好的盘-髁关系.分别在治疗前、后评估患者的最大主动开口度和疼痛视觉类比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0~10分),治疗结束后1~3个月内MRI复查盘-髁关系.采用SPSS 17.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t检验.结果:经过2周治疗后,患者开口度明显改善,由治疗前的(22.6±6.1) mm增加到(43.9±3.3)mm;疼痛明显缓解,由治疗前的3.6±1.5下降到0.7±0.25.44例患者在治疗结束后平均4.6±4.7周经MRI复查显示,20例(占46%)为正常盘-髁关系;16例(占36%)为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8例(占18%)仍为不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结论:关节盘手法复位后继以运动治疗及配戴(牙合)垫.对急性盘前移位患者能够恢复开口度,缓解疼痛,对维持正常盘-髁关系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联合Twin-Block咬合板治疗急性颞下颌关节盘不可复性前移位(ADDWoR)的预后及效果。 方法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对就诊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颞下颌关节科的52例急性颞下颌关节ADDWoR患者进行手法复位及佩戴Twin-Block咬合板治疗。记录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张口度、疼痛状态视觉模拟评分(VAS)和Fricton指数、影像学检查,使用配对t检验对比治疗前、后的数据评价治疗效果。 结果全部52例患者中有4例治疗失败。48例患者治疗6个月后张口度为(44.1 ± 3.3)mm,与治疗前的(25.2 ± 2.2)mm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 = 30.934,P<0.001);治疗6个月后VAS评分(0.15 ± 0.41)与治疗前(2.02 ± 0.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 = 15.931,P<0.001);治疗后6个月关节功能障碍指数(0.06 ± 0.07)较治疗前(0.37 ± 0.04)有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36.544,P<0.001),治疗后6个月颞下颌关节紊乱指数(0.04 ± 0.03)较治疗前(0.21 ± 0.03)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31.435,P<0.001);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结果显示,盘-髁关系恢复正常者5例、可复性前移位27例、ADDWoR不伴张口受限16例。 结论手法复位联合Twin-Blcok咬合板治疗急性颞下颌关节ADDWoR能较好改善患者张口度、缓解疼痛症状和恢复颞下颌关节的功能。  相似文献   

7.
手法复位辅助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关节腔扩张后手法复位辅助再定位垫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急性不可复性盘前移位.方法 2%局麻药2~3 ml 注入关节上腔,手法复位解除不可复性前移位的关节盘,复位后即刻戴用再定位垫保持良好的盘-突关系.结果近期临床观察表明①开口度恢复,最大开口度从治疗前的25.8 mm增大到46.6 mm;②疼痛症状消失,疼痛分值视觉模拟尺从治疗前的2.62下降到0.43; ③颞下颌关节功能改善,Fricton关节功能障碍指数和颞下颌关节紊乱指数分别从治疗前的0.337和0.185下降到0.021和0.011.结论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急性不可复性盘前移位药物治疗和理疗无效的情况下,关节盘复位辅助定位垫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远期效果如何尚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颞颌关节镜治疗颞颌关节不可复性盘前移位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98例颞颌关节不可复性盘前移位患者分别采用颞颌关节镜进行关节盘前松解复位灌洗、关节上腔粘连松解灌洗、单纯关节上腔灌洗等治疗方法,通过观察疼痛程度、张口度及侧向运动度的改变,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灌洗治疗后患者张口度、侧向运动度和疼痛程度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关节盘前松解复位灌洗组和粘连松解灌洗组治疗后疼痛减少值、张口度及侧向运动度增加值明显高于单纯灌洗组。关节盘前松解复位灌洗组在张口度增加值及疼痛减少值的改变优于粘连松解灌洗组。结论:关节上腔灌洗可以作为颞颌关节内紊乱疾病的有效治疗方法,而针对不可复性盘前移位的患者,颞颌关节镜下关节盘前松解复位灌洗治疗则具有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手法复位辅助He垫治疗急性不可复性盘前移位的初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关节腔扩张后手法复位辅助再定位He垫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急性不可复性盘前移位。方法:2%局麻药2-3ml注入关节上腔,手法复位解除不可复性前移位的关节盘,复位后即刻戴面再定位He垫保护良好的盘-突关系。结果:近期临床观察表明:(1)开口度恢复,最大开口度从治疗前的25.8mm增大到46.6mm;(2)疼痛症状消失,疼痛分值视觉模拟尺以治疗前的2.62下降到0.43;(3)颞下颌关节功能改善,Fricton关节功能障碍指数和颞下颌关节紊乱指数分别从治疗前的0.337和0.185下降到0.21和0.011。结论: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急性不可复性盘前移位药物治疗和理疗无效的情况下,关节盘复位定位He垫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远期效果如果尚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0.
目的采用颞下颌关节上腔灌洗术与扩张术治疗不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通过对比评价两种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62例不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引起张口受限的患者,分成两组,其中一组31例行关节上腔灌洗治疗;另一组31例行关节上腔扩张术,分析两组治疗前与治疗后1月患者张口度与疼痛值的变化情况并对其结果进行处理。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张口度与疼痛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治疗后1个月,灌洗组患者的平均张口度增加11~34mm,达正常水平;扩张组的平均张口度增加6~29mm,仍处在张口受限的水平。两组患者张口度的改善有显著差异(P<0.01)。疼痛的改善在两组患者之间无显著差异。结论颞下颌关节灌洗术与扩张术均能改善不可复关节盘前移位患者的张口度,缓解疼痛。灌洗术的疗效较扩张术的疗效显著,不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患者的治疗可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由创伤小到创伤大的顺序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医用几丁糖关节腔内注射对颞下颌关节不可复性盘前移位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将30例颞下颌关节不可复性盘前移位患者 ,按就诊序号半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患者用几丁糖 1 0ml关节上腔注射治疗 ,对照组患者用强的松龙悬液 1 2 5mg关节上腔注射。注射治疗后 1d、1 4d复诊 ,测量最大张口度。结果 注射后 1 4d ,试验组患者平均张口度恢复到 (36 73± 4 6 9)mm ,比注射前增加 1 1 73mm ;对照组患者平均张口度为 (2 8 5 3± 5 81 )mm ,比注射前增加 3 86mm。试验组张口度增加值明显大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医用几丁糖是一种有效的治疗颞下颌关节不可复性盘前移位的生物材料。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尖牙保护性咬合板对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的治疗效果,探讨3.0T磁共振成像(MRI)在疗效评估中的作用.方法:以经临床和MRI检查诊断为颞下颌关节盘紊乱病盘前移位的16例患者共26侧关节作为研究对象,接受尖牙保护性咬合板治疗,疗程为3-4个月,治疗前后,测量张口度评估下颌运动功能;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疼痛程度(VAS评分),并复查3.0T MRI并与治疗前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结束后,患者VAS评分平均为2.08±1.65,显著小于治疗前的7.19±1.58 (P<0.001);张口度平均为(36.13±5.97) mm,明显大于治疗前的(25.15±6.02) mm(P<0.001).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结束后21侧关节的MRI表现变化不明显,仅有5侧关节的MRI表现有明显改变,均显示为关节腔积液减少或消失,其中3侧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的关节盘回复至基本正常位置,另2侧不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恢复为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结论:尖牙保护性咬合板治疗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能明显减轻疼痛,改善下颌运动功能,MRI表现不能作为评估咬合板疗效的单一标准.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颞颌关节不可复性盘前移引起的严重张口受限的非手术疗法。方法 对 5 9例不可复性盘前移 (包括 3 6例旋转移位 )的张口受限患者 ,行多次关节灌洗 ,配合木楔被动张口训练 ,透明质酸腔内注射治疗。结果 经 3次治疗后颞颌关节活动度明显增大 (P <0 .0 1)。基本无痛 ,无并发症。关节造影显示 :仅 3例关节盘部分复位。结论 该法操作简单 ,可反复进行 ,是治疗不可复性盘前移 (包括旋转移位 )引起张口受限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颞下颌关节张口位磁共振动态成像在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0例有颞下颌关节疼痛或弹响MRI患者60侧颞下颌关节行常规MRI静态扫描,并用快速自旋回波扫描获得开口度为0.5cm的图像,依次进行到患者达到最大开口位。然后采用模拟动态观察。分别由两名专科医师对动态扫描和常规静态扫描时关节盘移位进行诊断,并比较诊断结果。结果:静态MRI检查中关节盘可复性前移位21侧,关节盘不可复性前移位18侧,关节盘侧向移位2例,位置正常19例。动态MRI检查中关节盘可复性前移位23侧,关节盘不可复性前移位19侧,位置正常18例。结论:张口位动态MRI联合静态MRI观察对髁突、关节盘运动功能的评价非常重要,对区别可复性与不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颞颌关节不可复性盘前移引起的严重张口受限的非手术疗法。方法 对59例不可复性盘前移(包括36例旋转移位)的张口受限患者,行多次关节灌洗,配合木楔被动张口训练,透明质酸腔注射治疗。结果 经3次治疗后颞颌关节活动度明显增大(P<0.01)。基于无痛,无并发症。关节造影显示:仅3例关节盘部位复位。结论 该法操作简单,可反复进行,是治疗不可复性盘前移(包括旋转部位)引起张口受限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稳定牙合垫治疗颞下颌关节不可复性盘前移位的疗效。方法:使用稳定牙合垫治疗不可复性盘前移位患者36例,疗程3个月,分别记录治疗前后患者疼痛值(VAS)和开口度变化,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患者VAS由治疗前的5.66±1.28减小到1.46±1.14;开口度由(26.93±2.64) mm增大到(38.35±2.04) mm, 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1),但治疗后MRI显示关节盘并未复位。结论:稳定牙合垫治疗颞下颌关节不可复性盘前移位有良好的临床效果,但并非恢复关节盘的位置,而是通过促进关节盘双板区的适应性改建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7.
枢轴咬合板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以枢轴咬合板为主要方法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患者50例,其中关节盘不可复性前移位30例,部分可复性前移位12例,髁突上移位8例。对治疗前后的张口度和关节间隙进行了测量分析,按照国际已有的标准判断疗效,结果表明枢轴咬合板对向下调整髁突位置有明显效果。50例中,治愈36例(72%),好转14例(28%)。经3年随访观察,原有的症状无复发。作者认为,枢轴咬合板是治疗上述3种原因所致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运用系统评价方法总结稳定咬合板治疗慢性颞下颌关节盘不可复性移位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评价稳定咬合板治疗慢性颞下颌关节盘不可复性移位的有效性.方法 检索电子数据库CENTRAL、Medline、EMBASE(Ovid)、CBM和CNKI,检索时间至2015年7月,手工检索19种中文口腔医学杂志.按照纳入、排除标准筛选相关研究,提取数据并进行风险偏倚评价.采用Rveman 5.3.5进行Meta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6项研究,其中4个为中等偏倚风险,2项为高偏倚风险.与其他保守治疗相比,在短期内稳定咬合板改善颞下颌关节盘不可复性移位患者的疼痛和最大张口度无明显优势(P>0.05);在长期疗效上,稳定咬合板可提高治疗的成功率(P<0.01).结论 稳定咬合板治疗颞下颌关节盘不可复性移位的长期疗效需要更多高质量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的证实.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小针刀联合运动疗法治疗颞下颌关节盘不可复性前移位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32 例颞下颌关节盘不可复性前移位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16例)和对照组(16例),2组患者均接受健康指导、手法复位、运动训练,实验组同时给予小针刀治疗。治疗前和治疗后3、6个月,比较分析2组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最大开口度(maximum mouth opening, MMO)、Fricton颞下颌关节紊乱指数;MRI检查治疗后3、6个月时2组患者的颞下颌关节盘-髁关系。采用SPSS 19.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对照组治疗前平均MMO为 25.95 mm,治疗结束后增大到 38.71 mm,3 个月和 6 个月复诊时平均MMO分别为38.94和38.94 mm;实验组治疗前平均MMO为 26.3 mm,联合治疗结束后增大到41.06 mm,3 个月和 6 个月复诊时分别为41.04和41.19 mm。对照组16例患者治疗前VAS为 3.93,治疗后降为1.60,3个月、6个月复诊时分别降为1.18、0.62;实验组联合治疗前VAS为4.063,治疗后降为0.80,3个月、6个月复诊时分别降为0.375、0.25。治疗后3个月和6个月比较,2组患者Fricton颞下颌关节紊乱指数明显改善,治疗前、后及2组间治疗效果有显著差异(P<0.05)。MRI检查提示,2组患者治疗前均诊断为不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3个月时,对照组16例患者中,6例为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6个月时,3例患者复发为不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实验组患者复位后3个月复查时有5例为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6个月时不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患者为2例。经统计学分析,2组患者颞下颌关节盘-髁关系比治疗前均显著改善(P<0.05),治疗后2组间治疗效果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小针刀联合运动疗法较单纯运动疗法治疗颞下颌关节盘不可复性前移位效果更理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手法复位结合综合物理疗法治疗急性颞下颌关节盘不可复性前移患者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 总结我院康复医学科门诊自2017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急性开口受限(病程在2个月以内)且经MRI证实颞下颌关节盘不可复性关节盘前移40例患者(男4例,女36例)的临床资料。治疗首先施予健康教育、物理因子治疗(超短波治疗、超声治疗、激光治疗),随后予手法复位,即刻配戴硬质热塑再定位垫,同时进行运动疗法(软管盘复位训练、关节稳定性训练和颈椎姿势训练)。每周5次,连续治疗2周。所有患者均于治疗前和治疗后采用最大主动开口度(mm)、视觉类比评分(visual analogue pain score,VAS)(0~10分)、下颌功能损害问卷评分(mandibular function impairment questionnaire,MFIQ)进行疗效评估。治疗结束后MRI复查盘-髁关系。采用SPSS22.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配对t检验和Wilcoxon符号秩检验。结果: 治疗结束后即刻,最大主动开口度从(24.5±6.4)mm 增加到(40.1±4.4)mm,开口末VAS从2(0,3)分下降到0(0,0)分,咀嚼VAS从1(0,3)分下降到0(0,0)分,下颌功能损害问卷评分从(25.0±6.5)分下降到(12.3±6.4)分,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静息VAS 从0(0,0)分下降到0(0,0)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40例患者在治疗结束后平均(3.6±3.1)周MRI 显示正常盘-髁关系23例(占 57%),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9例(占23%),不可复性盘前移位 8例(20%)。结论: 手法复位结合综合物理疗法治疗急性颞下颌关节盘不可复性前移可以即刻增加开口度,缓解疼痛,改善TMJ功能,并对维持正常盘-髁关系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