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飞行人员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治疗及医学鉴定.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3年1月-2010年10月在我院住院的12例飞行人员先天性心脏病病例的临床特点、预后及其医学鉴定结论.结果 12例中:①3例室间隔缺损,2例主动脉二瓣畸形,1例冠状动脉-肺动脉瘘,均未作特殊处理,鉴定结论:飞行不合格.②1例卵圆孔未闭,空中机械师,未作特殊处理,鉴定结论:飞行合格;1例主动脉瓣二瓣畸形,未作特殊处理,鉴定结论:原机种合格.③1例房间隔缺损,外科修补后,鉴定结论:飞行不合格.④1例动脉导管未闭及2例房间隔缺损,均给予介入封堵治疗.其中1例动脉导管未闭及1例房间隔缺损患者经过6~14月地面观察及严格体检后,鉴定结论:飞行合格;另1例房间隔缺损患者尚处于地面观察期,鉴定结论:暂时飞行不合格.结论 飞行人员确诊先天性心脏病后,应结合临床分型、飞行机种及预后处理,进行个体化医学鉴定;封堵介入方法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创伤小,成功率高,治愈患者可考虑重新放飞.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歼击机飞行员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的治疗、航空医学随访方案及医学鉴定原则. 方法 分析我院2例确诊为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的歼击机飞行员临床诊治过程及最终医学鉴定结果,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 结果 2例歼击机飞行员均无临床症状、体征,体检时心脏超声检查意外发现,缺损直径小于≤10 mm,无明显心脏扩大,治疗前头颅影像学检查未见栓塞引起的脑梗塞.2例均经导管介入成功封堵治疗.术后9~13个月地面观察随访,心脏功能正常,封堵完全,局部无残余分流,无新发心律失常.经离心机、加压呼吸等模拟航空环境下检查,封堵器稳定,心脏功能正常,给予特许飞行合格.其中1例经限制双座机实际飞行检验,空中适应性良好,监测心律正常,目前已取消限制,正常参加单座机飞行约120 h,定期检查未发现异常.另1例目前正限制双座机飞行. 结论 歼击机飞行员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封堵治疗后,心脏结构恢复正常,血液动力学稳定者可考虑放飞.飞行适应性评价除常规定期进行心脏超声、动态心电图、心肌酶学等检查外,应进行次极量运动试验、离心机、加压呼吸等与飞行耐力相关的检查,并逐步放飞,适当进行空中生理参数监测.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飞行员先天性心脏病在介入封堵术或外科修补术后的飞行适应性,并探讨其航空医学鉴定情况,为日后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放飞标准提供依据.方法 调查2005年1月至2019年6月空军特色医学中心收治的全部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飞行员(20例),统计分析其治疗、鉴定及长期随访数据.结果 20例中,初诊年龄22~47岁,平均(29...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民航飞行员先天性二叶式主动脉瓣畸形的航空医学意义,探讨民用航空医学体检鉴定的政策、标准、方法和措施,提高体检鉴定水平.方法 报告2例民航飞行员先天性二叶式主动脉瓣畸形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发病特点;检索并借鉴国外航空医学的处置政策及具体方法,对我国民用航空医学的体检鉴定提出意见和建议.结果 确诊2例飞行员先天性二叶式主动脉瓣畸形,无任何临床症状,无明显血流动力学改变的临床证据,亦不具备介入和(或)手术治疗的临床指征.根据我国现行民航飞行人员体检鉴定标准,仅可按特许鉴定方案进行体检鉴定;两例飞行员特许鉴定合格后,分别恢复飞行3个月和13个月,飞行耐力良好,未见因医学原因出现的飞行事故或飞行事故征候.结论 民航飞行员先天性主动脉瓣畸形的航空医学评定应遵循个别评定、风险评估和谨慎的原则,若无症状、无血流动力学改变的临床证据、不具备介入治疗或手术治疗的指征等,总体风险水平在可接受范围内.在飞行员自我认识、密切航医监控、定期专科会诊的前提条件下可给予特许合格,或考虑授权航空体检医生进行协助特许体检鉴定.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民航飞行员先天性二叶式主动脉瓣畸形的航空医学意义,探讨民用航空医学体检鉴定的政策、标准、方法和措施,提高体检鉴定水平.方法 报告2例民航飞行员先天性二叶式主动脉瓣畸形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发病特点;检索并借鉴国外航空医学的处置政策及具体方法,对我国民用航空医学的体检鉴定提出意见和建议.结果 确诊2例飞行员先天性二叶式主动脉瓣畸形,无任何临床症状,无明显血流动力学改变的临床证据,亦不具备介入和(或)手术治疗的临床指征.根据我国现行民航飞行人员体检鉴定标准,仅可按特许鉴定方案进行体检鉴定;两例飞行员特许鉴定合格后,分别恢复飞行3个月和13个月,飞行耐力良好,未见因医学原因出现的飞行事故或飞行事故征候.结论 民航飞行员先天性主动脉瓣畸形的航空医学评定应遵循个别评定、风险评估和谨慎的原则,若无症状、无血流动力学改变的临床证据、不具备介入治疗或手术治疗的指征等,总体风险水平在可接受范围内.在飞行员自我认识、密切航医监控、定期专科会诊的前提条件下可给予特许合格,或考虑授权航空体检医生进行协助特许体检鉴定.  相似文献   

6.
经胸超声心动图在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在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TTE筛选出26例房间隔缺损(ASD)、23例室间隔缺损(VSD)以及16例动脉导管未闭(PDA)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行经导管国产封堵器介入封堵治疗,并应用TTE在封堵术中监测及在术后进行疗效评估.结果 共61例患者成功地进行了介入封堵治疗,术后即刻TTE及X线造影均未见残余分流,各瓣膜未见病理性反流.术后1个月及3个月TTE复查,封堵器位置良好,无残余分流.3例室缺患者术后第2天出现不同程度的传导阻滞,经治疗后好转.2例ASD、2例VSD及1例PDA未完成封堵.总成功率为93.8%(61/65).结论 TTE在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治疗术的术前病例筛选、术中监测和术后疗效评价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检出现役飞行员先天性心脏病对招飞体检工作的意义. 方法 回顾性分析9年间在我院超声科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的现役飞行员中,因行超声心动图检查首次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病的患者的影像学资料. 结果 发现先天性心脏病患者10例,其中主动脉瓣畸形4例,均为二瓣畸形;房间隔缺损3例,均为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冠状动脉瘘1例;永存左上腔静脉伴冠状静脉窦扩张2例.10例患先天性心脏病的飞行员9例飞行结论 为飞行不合格,1例飞行结论 为暂时飞行不合格. 结论 超声心动图检查在诊断现役飞行员先天性心脏病的过程中具有准确、安全、快捷的特点,是明确诊断的首选方法.因此,如条件允许,超声心动图应列为招飞体检的常规检查项目.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5例飞行员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诊治过程,探讨飞行员丙型病毒性肝炎诊治及医学鉴定原则.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5例飞行员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诊治、随访过程及最终医学鉴定结果,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 5例患者均系住院或改装体检时发现抗-HCV阳性,均无明显临床症状.肝功能轻度异常,HCV-RNA定量分析阳性;1例为基因1b型.3例患者发病前有手术外伤史,1例有牙科治疗史;4例患者接受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及利巴韦林抗病毒治疗,病毒阴转临床治愈,地面观察3~11个月后给予飞行合格,随访1~3年无复发,1例未接受抗病毒治疗,飞行不合格.结论 飞行员丙型肝炎病毒感染途径不清,可能与外伤手术及牙科治疗有关,发病隐匿,症状轻微.及时给予抗病毒治疗可以清除病毒临床治愈,飞行合格.  相似文献   

9.
儿童时期常见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既往外科开胸手术治疗是惟一方法,近年来,随着导管介入技术的不断提高,使介入治疗先心病的适应症不断扩大,经胸超声心动图在先心病经导管封堵治疗的术前筛查、术中监护及术后效果评价中起着重要作用。本研究就超声心动图在小儿先天性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术中的应用价值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介入封堵治疗房间隔、室间隔缺损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6例先天性房间隔、室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16例患者均操作顺利,术后造影及超声检查均未见残余分流,主动脉瓣及三尖瓣无反流,心脏听诊杂音消失。术后一个月及三个月复查,封堵器位置良好,无移位,无残余分流。2例室缺患者在术后第二天出现不同程度传导阻滞,经异丙肾上腺素、地塞米松等治疗后好转。结论介入封堵治疗是一种痛苦小。效果好,住院时间短,并发症低的先心病微创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