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评价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术中应用价值。  方法   纳入行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患者210名,随机分为3组,一组为对照组,术中依据手术常规行药物球囊扩张术;二组为半分钟预适应组,在药物球囊扩张前,间隔3 min 2次应用非顺应性球囊扩张狭窄部位30 s;三组为1 min适应组,在药物球囊扩张前,间隔3 min 2次应用非顺应性球囊扩张狭窄部位60 s。所有患者行冠脉SYNTAX II评分,记录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angioplasty,PTCA)术前及术后24 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 I(cTnI)数值,记录术中发生心绞痛、快速型心律失常、缓慢型心律失常的情况,并随访所有患者术后180 d内发生 MACE事件(包括包括心脏死亡、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心脏原因再次入院、靶血管再次血运重建)及临床症状改善的情况。  结果   (1) 3组患者PTCA术前CK、CK-MB、cTnI,以及术中发生心绞痛、快速型心律失常、缓慢型心律失常的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1 min适应组患者在PTCA术后24 h的CK、CK-MB、cTnI显著低于对照组及半分钟预适应组(P < 0.05);(2) 1 min适应组患者在PTCA术后180 d内 MACE事件发生率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及半分钟预适应组(P < 0.05)。  结论   (1)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术中应用可减少心肌坏死;(2)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术中应用可改善PTCA术预后及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球囊扩张与再次手术治疗良性胆肠吻合口狭窄的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09年2月至2019年6月因良性胆肠吻合口狭窄入院治疗的患者41例,其中球囊扩张治疗组18例,再次手术组23例,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所需时间、治疗效果及相关并发症。  结果  球囊扩张治疗组与再次手术治疗组相比,治疗所需时间短、治疗相关并发症少,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愈率、复发率和术后胆管炎两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但球囊扩张治疗组治愈率稍偏高。  结论  球囊扩张术在良性胆肠吻合口狭窄治疗中有较高的治愈率,并发症少,是良性胆肠吻合口狭窄安全、有效、可靠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血流储备分数(fractional flow reserve,FFR)指导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多支血管病变患者指导效果及对不良事件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收治的320例ACS合并多支血管病变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2组,每组160例。即采用血流储备分数指导下行(PCI)治疗(FFR组)和单纯冠状动脉造影(CAG)指导下行PCI治疗(CAG组)。比较2组患者基本资料、PCI成功率、支架植入数量等的差异。术后随访6个月,比较2组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发生情况。  结果  2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2组PCI成功率、PCI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FFR组支架植入数量、造影剂使用量少于CAG组(P < 0.05);术后6个月,2组靶血管血运重建、不良心血管事件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FFR指导下行PCI治疗能够减少不必要的支架植入,降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改善ACS合并多支血管病变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经冠状动脉血栓抽吸导管在闭塞冠脉远段给予替罗非班、肝素及造影剂对伴高血栓负荷的急性心肌梗死(STEMI)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方法  2018年7月至2019年10月连续入院并进行急诊介入干预的急性STEMI患者376例,根据临床最终处理方法分为对照组(常规支架及血栓抽吸,n = 322例)和研究组(抽吸导管闭塞血管远段处理,n = 54例)。比较两组术后术后心肌水平再灌注情况(TIMI血流分级)、围手术期出血事件,住院期间死亡,脑卒中,心肌梗死等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  结果  研究组较对照组术后TIMI血流3级率无显著性差异(95.3% vs 96.3%,P > 0.05)。两组再灌注心律失常、低血压、心室颤动发生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 > 0.05),两组远端血管分支栓塞、无复流的发生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 > 0.05),两组围手术期大出血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 > 0.05)。两组均无脑卒中事件发生,两组MACE事件无显著性差异(7.7% vs 11.1%,P > 0.05)。两组发生急性心衰无显著性差异(6.8% vs 7.4%,P > 0.05)。  结论  经血栓抽吸导管在闭塞血管远段给予抗栓及造影法对伴高血栓负荷的急性STEMI患者可有效改善心肌水平的灌注,降低围手术期的风险,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老年症状性椎动脉狭窄患者的长期疗效。方法对22例经药物治疗无效的老年症状性椎动脉狭窄患者行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分析其技术成功率、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及远期疗效。结果22例患者共植入24枚球囊扩张式支架,技术成功率达100%,平均狭窄率从(82.5±9.2)%降至(3.7±3.5)%(P〈0.01),围手术期内无严重并发症发生,临床随访27~58个月(平均42.6个月),2例患者出现症状复发,1例患者新发无症状小梗死,其余患者无脑缺血性事件发生,效果良好。结论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是治疗老年症状性椎动脉狭窄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远期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颈动脉支架成形术后造成血流动力学损害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分析66例(71处病变)接受颈动脉支架成形术患者围手术期血流动力学损害的相关因素。结果:71例次颈动脉支架成形术中,血流动力学损害发生率为32.4%(23/71),其中低血压发生率为11.3%。单因素分析显示,病变距离颈动脉分叉的距离(P=0.002 0)、斑块分布(P=0.000 2)、斑块性质(P=0.001 9)和后扩张(P=0.002 6)与血流动力学损害有关,然而多因素分析中只有偏心斑块(P=0.015 3)和钙化斑块(P=0.009 7)与血流动力学损害相关。所有病例在术中通过药物治疗即能达到循环稳定,无围手术期短暂性脑缺血事件及卒中事件,无围手术期心血管缺血事件。结论:病变与分叉部的距离、偏心斑块、钙化斑块是血流动力学损害的相关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索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ipoprotein phospholipase A2, Lp-PLA2)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  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4月安徽省立医院收住行Lp-PLA2检测和颈动脉评估的227例患者,按照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分为3组,无明显颈动脉狭窄为对照组(58例),颈动脉狭窄<50%为颈动脉粥样硬化组(119例),颈动脉狭窄≥50%为颈动脉狭窄组(50例);按照有无新发心血管事件分为无新发事件组(154例)和新发事件组(73例)。检测Lp-PLA2及其他常规入院检验,分析各指标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关系,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相关因素。  结果  与对照组Lp-PLA2[(89.29±41.15)ng/mL]相比,颈动脉粥样硬化组[(103.92±37.90)ng/mL]与颈动脉狭窄组[(121.96±41.27)ng/mL]Lp-PLA2明显升高(均P<0.05);新发事件组Lp-PLA2[(114.93±36.50)ng/mL]显著高于无新发事件组[(98.76±42.47)ng/mL,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Lp-PLA2是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影响因素。  结论  Lp-PLA2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具有相关性,且随着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加深,血清Lp-PLA2浓度同步升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颈内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后影响动脉血压变化的相关因素。方法:对经过颈动脉支架成形术治疗的颈内动脉狭窄患者术后出现血压降低32例和未出现血压变化的35例临床资料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颈内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后影响动脉血压变化的相关因素。结果:狭窄程度(β=0.536;P=0.024;OR=2.591)、高血压(β=-1.654;P=0.006;OR=0.131)、球囊型号(β=1.818;P=0.012;OR=0.133)和支架的型号(β=1.328;P=0.021;OR=2.29)、病变位于球部(β=1.613;P=0.014;OR=0.133)和球囊扩张的次数(β=1.328;P=0.022;OR=2.39)与血压的降低密切相关。结论: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后继发的颈动脉窦反射引起患者血压降低是常见的并发症,其术前的血压、狭窄的程度、病变位于球部、球囊的型号、支架的型号及球囊扩张次数这些因素将会直接影响术后血压的变化。  相似文献   

9.
颈动脉狭窄的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血管内自膨胀支架治疗颈动脉狭窄的临床价值。方法:收治颈动脉狭窄17例,疾病症状表现为反复的短暂脑缺血发作或脑梗死。预扩张球囊通过狭窄部位扩张后回撤,自膨胀支架在导丝支撑下通过狭窄部位,回撤外鞘将支架释放,对10例患者应用不可脱卸球囊进行再扩张。结果:支架定位准确,13例患者狭窄部位恢复正常管径,3例狭窄程度减少90%以上,1例减少70%,无手术并发症发生。临床随访5-13个月(平均9.3个月),无1例再发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脑梗死。DSA随访10例患者无再狭窄(6-12个月),结论: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安全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脑保护装置下的颈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22例患者在颈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中联合使用了脑保护装置,首先将脑保护装置(过滤伞)小心通过狭窄部位放置于颈动脉狭窄的远端并释放,然后再行颈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观察手术期缺血性脑血管病事件及其他并发症。结果22例脑保护装置及支架均成功实施,支架释放前颈动脉的平均狭窄率为(84±9)%,支架成形术后的平均狭窄率降为(21±8)%(P〈0.01),手术期无缺血性脑血管病事件发生。结论脑保护装置能有效提高颈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与颈动脉狭窄及其侧支循环形成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8年10月至2021年3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脑血管病科通过DSA诊断颈动脉中重度狭窄或慢性闭塞的患者65例,无明显颈动脉狭窄的对照组45例。所有患者完成一般情况评估。颈动脉中重度狭窄或慢性闭塞的65例患者DSA ASITN评分评估侧支循环分级。所有患者完成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检测。结果 颈动脉中重度狭窄及慢性闭塞的患者既往卒中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颈动脉中重度狭窄及慢性闭塞组的年龄、吸烟史、高血压、糖尿病史、总胆固醇、低密度胆固醇脂蛋白、同型半胱氨酸及MTHFR C677T基因CT/TT型占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中重度颈动脉狭窄或慢性颈动脉闭塞患者中,侧支循环开放良好者(3~4级)CC型所占比例高于TT/CT型,而侧支循环开放不良(1-2级)者TT/TC型较多,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05)。结论 MTHFR基因CT/TT型是颈动脉狭窄的危险因素。较CC型,CT/TT型颈动脉狭窄患者侧支循环开放更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支气管镜介入治疗儿童获得性声门下狭窄(subglottic stenosis, SGS)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0年12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10例获得性SGS患儿临床资料,以及治疗后1周、1个月、3个月和6个月的随访资料。观察经支气管镜介入治疗(包括球囊扩张、钬激光、冷冻等)儿童获得性SGS的疗效。结果 10例获得性SGS患儿中男5例,女5例,年龄范围1月~6岁5月,中位数为11月1天。5例急性获得性SGS患儿中2例单用球囊扩张,临床治愈1例、临床好转1例,3例采取球囊扩张、钬激光、冷冻等综合介入治疗,临床治愈2例、临床好转1例。5例慢性获得性SGS患儿中,使用综合介入方式临床治愈4例,1例球囊扩张介入术后4+h因上气道梗阻加重,再次给予有创机械通气治疗4 d不能撤离呼吸机,家长放弃治疗后死亡。术后1周、1个月和3个月复查支气管镜,狭窄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支气管镜介入治疗儿童获得性SGS可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3.
Carotid artery stenosis is a disabling disease in all age groups. Elderly people are more prone to recurrent strokes due to advancing age and multiple co-morbidities. Treatment options for symptomatic carotid stenosis in the very elderly are the same as in younger patients although with a higher operative risk. We describe a successful case of carotid artery stenting in a nonagenarian with symptomatic carotid artery stenosis, a subgroup for whom treatment options are rarely discussed in guidelines.  相似文献   

14.
刘庆文  刘西平  李萱  高励  张仲 《西部医学》2012,24(9):1694-1696
目的探讨脑保护装置(EPD)在颈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4月~2010年10月采用脑保护装置对42位颈动脉狭窄患者47支靶血管施行颈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分析和总结手术成功率,术中、术后并发症,以及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等。结果手术成功率100%,狭窄改善程度由(76.14±12.86)%下降到(16.45±8.37)%,术前术后对比有显著差异(P≤0.01)。并发症发生率7.14%,其中术中1例出现同侧大脑前动脉闭塞,2例出现微栓子脱落导致轻度脑梗塞,对症治疗后恢复,6例(12.8%)脑保护装置中可见斑块碎片。结论颈动脉支架+脑保护装置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有效手段,能明显降低术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四氢叶酸还原酶叶酸代谢677基因(MTHFR C677T)联合CYP2C19基因检测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术后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 纳入行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术的患者300名,随机分为2组,一组为对照组,按照常规服药方案治疗;一组为实验组,对患者进行MTHFR C677T、CYP2C19基因检测,根据基因检测结果进行针对性药物干预,随访所有患者360 d内发生MACE事件(包括包括心脏死亡、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心脏原因再次入院、靶血管再次血运重建)、重要脏器并发症(包括脑梗死、脑出血、消化道出血、泌尿系出血、眼底出血、鼻出血)以及药物不良反应(包括肝肾功损伤、胃肠症状、皮疹、血小板或血红蛋白下降)的情况。结果 (1)实验组术后360 d的MACE事件发生率、重要脏器并发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2)实验组与对照组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1)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术后患者进行MTHFR C677T、CYP2C19基因检测可显著改善临床疗效;(2)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术后患者进行MTHFR C677T、CYP...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急性前循环串联闭塞卒中患者行机械取栓治疗中颅外颈动脉病变的治疗方案,评估其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19年12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8例行血管内治疗的颈内动脉颅外段伴同侧颅内动脉急性串联闭塞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9例,女性9例,年龄为60~70岁。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18例患者分为急诊支架组(11例)和急诊非支架组(7例)。术中即刻血管再通情况根据脑梗死溶栓(TICI)分级判断,将卒中发生90 d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0~2分定义为临床预后良好。结果 2组患者年龄、性别、术前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术前Alberta卒中项目早期CT(ASPECT)评分、病因分型、治疗方式、病变类型、血管闭塞部位等临床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急诊支架组和急诊非支架组的术后血管成功再通率(TICI分级为2b~3级)分别为72.7%和71.4%,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症状性颅内出血率分别为9.1%和0,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90 d改良...  相似文献   

17.
目的回顾性分析颈动脉支架成形术治疗高龄(年龄≥75)颈动脉狭窄患者的安全性、有效性、围术期并发症情况。方法对15例高龄颈动脉狭窄患者经磁共振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确诊后行经皮颈动脉支架和椎动脉支架血管成形手术。16处颈动脉病变共置入17枚支架,技术成功率为100%。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术中及术后明确诊断颈动脉窦反应3例;未出现典型脑过度灌注综合征患者;未出现严重脑缺血事件;未出现消化道出血患者;2例术后诊断为胃肠功能紊乱。结论颈内动脉支架成形术治疗高龄颈动脉硬化狭窄疾病有良好的安全性和确切的疗效,但是高龄患者的病情复杂,为降低并发症,严格的术前准备、规范的术中操作、严密的围术期管理仍然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