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胸部X线呈现支气管继发阻塞征的中央型肺癌CT特征。方法对32例胸部X线呈现支气管继发阻塞征的中央型肺癌患者用螺旋CT平扫或增强扫描。结果CT表现为阻塞性肺炎21例,阻塞性肺气肿7例,阻塞性肺不张4例;CT征象类型与支气管阻塞病变部位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胸部X线呈现阻塞征是中央型肺癌的早发基本病变表现,临床上用CT常规对支气管继发阻塞征进行肺癌的排查,可提高肺癌的早期确诊率。  相似文献   

2.
李新 《广州医药》2022,53(1):121-124
目的 探讨CT混合征和岛征及其联合征象对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临床预测价值.方法 将2018年12月—2020年12月河南宏力医院收治的脑出血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有无血肿扩大分为早期血肿扩大组(38例)和血肿未扩大组(48例).分析CT平扫的岛征、混合征及联合征象对早期血肿扩大的影响,使用ROC曲线及曲线下面积(...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究平扫CT不同征象对脑出血血肿扩大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研究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江西省溪市人民医院收治的确诊为脑出血患者85例的临床资料,患者发病时间≤6 h,并在6 h内完成首次CT检查,24 h时复查头颅CT,根据2次CT检查结果分为2组,血肿扩大组(28例)和未见血肿扩大组(57例),分析2组患者平扫CT的不同征像,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脑出血血肿扩大的影响征象,同时绘制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分析平扫CT不同征像对脑出血血肿扩大的预测价值。结果 血肿扩大组患者的首次CT时间、入院格拉斯哥昏迷评分、血肿体积、平扫CT征象与未见血肿扩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性别、年龄、基础性疾病、血肿位置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首次CT时间、入院格拉斯哥昏迷评分、血肿体积、黑洞征、低密度征、岛征及混合征是患者早期血肿扩大的影响因素(P<0.05);经ROC曲线分析,黑洞征预测脑出血患者血肿扩大的AUC为0.695,敏感度为42.8%,特异度为94.3%;低密度征预测血肿...  相似文献   

4.
钱绍文 《浙江实用医学》2004,9(6):431-431,439
目的探讨CT检查对肝脓肿的诊断价值及鉴别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经CT检查确诊为肝脓肿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肝脓肿CT表现为:(1)腔壁强化;(2)双靶征;(3)簇形征;(4)病灶内均匀液化坏死和积气.本组17例有中央均匀液化坏死,病灶周边"双靶征"及病灶内积气等特征性CT表现,8例早期肝脓肿CT平扫无特征性改变,增强扫描可见簇形征,周边多囊征.结论肝脓肿特征性CT表现有助于其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CT平扫影像学征象预测自发性脑出血患者早期血肿扩张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4月至2019年10月收治且经头颅CT确诊的72例自发性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影响自发性脑出血患者早期血肿扩张的因素;比较不同CT征象预测早期血肿扩张的效能。结果血肿扩张组患者CT平扫出现"岛征"、"黑洞征"及"混合征"几率显著高于血肿未扩张组(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岛征"、"黑洞征"及"混合征"均为自发性脑出血患者早期血肿扩张的独立预测因素(P0.05)。"岛征"判断早期血肿扩张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66.67%、75.00%。"混合征"判断早期血肿扩张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78.13%、67.50%。"黑洞征"判断早期血肿扩张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65.62%、79.07%。三种征象联合判断早期血肿扩张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90.91%、82.14%,明显高于单一岛征与混合征。结论 "岛征"、"黑洞征"及"混合征"可有效预测自发性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张,但三种CT平扫征象联合预测的临床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成像(multidetector computed tomography,MDCT)诊断薄壁空洞性肺结核和薄壁囊腔型肺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32例薄壁空洞性肺结核患者(肺结核组)与25例薄壁囊腔型肺癌患者(肺癌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肺癌经病理学结果证实,肺结核经病理学结果或者痰涂片检查确诊,比较2组临床一般资料、CT定量分析及MDCT征象。结果肺癌组年龄明显高于肺结核组(P0.05),含气腔隙壁厚明显小于肺结核组(P0.05);2组形态分型比较差异显著(P0.05),肺癌组形态分型大部分为Ⅳ型,肺结核组大部分为Ⅲ型;肺癌组蜂窝征、磨玻璃征、分叶征、短毛刺征、瘤肺界面清楚毛糙、含气腔隙数为多囊、内壁不光整、内部结构(分隔、壁结节、血管穿行)、血管集束征、胸膜凹陷征比例明显高于肺结核组(P0.05);肺结核组长毛刺征、尖角征、含气腔隙数为单囊、内壁光整、卫星灶比例明显高于肺癌组(P0.05)。结论 MDCT诊断薄壁空洞性肺结核和薄壁囊腔型肺癌呈现不同征象,蜂窝征、磨玻璃征、分叶征、短毛刺征、血管集束征、胸膜凹陷征、长毛刺征、尖角征、瘤肺界面、含气腔隙数、内壁光整度、卫星灶的差别分析有助于两者的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螺旋CT诊断肺癌的临床应用价值,并对其CT特征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2月—8月间收治的疑似肺癌患者100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CT影像学诊断结果,分析其主要特征,并将其与手术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经多层螺旋CT扫描,共确诊肺癌患者86例,肺癌检出率为86.0%,包括52例周围性肺癌、31例中央型肺癌及5例弥漫型肺癌患者,其余14例为良性病变。经手术病理检查,共确诊肺癌78例,良性病变患者22例,二者的肺癌检出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不同重建方式诊断肺癌的CT影像学特征进行观察,可见毛刺征、分叶征、血管集束征及胸膜凹陷征是肺癌的主要征象,MPR重建和SSD重建对毛刺征、分叶征、血管集束征的检出有一定优势,VR重建则对胸膜凹陷征的检出更有优势。结论:多层螺旋CT是诊断肺癌的有效方法,对于患者的临床诊治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青年人细支气管肺泡癌(Bronchioloalveolar carcinoma,BAC)的CT表现并与临床病理对比分析,以提高对本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青年人BAC患者,根据手术病理,分为孤立结节组(28例)、多发结节组(24例)和肺叶实变组(26例),研究比较各型肺泡癌的影像特点。结果:孤立结节组CT表现相对特异性征象较多,如分叶征、支气管充气征、胸膜凹陷征等;多发结节组CT表现为两肺弥漫多发结节状、碎路石征象,常伴有胸膜牵拉等征象;肺叶实变组CT表现为肺密度低、蜂窝肺征、血管造影征、枯树枝征及多发腺泡结节。结论:熟悉青年人BAC的CT表现,有助于提高术前对本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提高对食管裂孔疝(EHH)的临床认识并探讨CT对EHH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2015年4月经上消化道造影、胃镜等证实的20例EHH的CT影像特征。结果本组20例患者中见18例疝囊及疝内容物位于脊柱左前方,2例位于脊柱前方或右侧。其中,20例清晰显示膈上疝囊及"胸腔胃黏膜征",显示疝入胸腔之胃体呈"束腰状"改变者14例,疝囊形态呈现"电缆线征"者2例,口服造影剂的6例患者及行CT增强扫描的8例患者CT图像显示经食管裂孔延续于膈下胃腔的黏膜皱襞,并与膈下胃壁呈均匀一致性强化;3例患者亦可见部分大网膜疝入胸腔,13例CT轴位及MPR图像显示食管裂孔的膈肌脚间距增大。结论 EHH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易误诊。螺旋CT可以清晰显示EHH的多种征象,对确诊不同类型的EHH及其与相关疾病的鉴别有重要价值,可作为上消化道造影或胃镜检查较好的补充检查方法,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局灶性机化性肺炎(FOP)的多层螺旋CT(MSCT)征象特征以及与周围型肺癌(PLC)鉴别诊断的效果。方法:临床病理确诊的30例FOP患者和41例PLC患者,分别记为FOP组和PLC组,比较两组患者的CT影像学征象差异。结果:FOP组大病灶(直径>3 cm)出现空洞、紧贴胸膜征象明显多于PLC组,两组大、小病灶(直径≤3 cm)的病灶分布、毛刺、血管集束征、支气管充气征以及结构疏松、胸膜凹陷等CT征象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增强CT扫描显示,病灶均呈渐进性强化特征,组间平扫CT值、静脉期CT增加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OP组动脉期CT增加值和总增加值明显高于PL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SCT能较好显示FOP和PLC的CT征象差异,为临床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重要的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分析细支气管肺泡癌青年患者的胸部CT表现与临床病理检查的差异,以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回顾分析手术切除标本病理证实细支气管肺泡癌青年患者共69例,根据手术病理分为孤立结节组(共25例)、多发结节组(共21例)和肺叶实变组(共23例),比较分析三型细支气管肺泡癌的CT特点与临床病理。结果:孤立结节组CT表现为分叶征、支气管充气征、胸膜凹陷征等,病理类型为非黏液型;多发结节组CT表现为弥漫多发结节状,碎路石征,病理类型为非黏液型或混合型;肺叶实变组CT表现为蜂窝肺征、血管造影征、枯树枝征等,病理类型为黏液型或混合型。结论:熟悉细支气管肺泡癌各型的CT表现与临床病理,有助于提高本病的诊断符合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胸部CT结合床旁气管镜在侵袭性肺曲霉病(IPA)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5年1月至2021年7月在我院就诊的IPA临床诊断患者63例,根据病理结果将IPA确诊患者作为观察组,非IPA确诊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胸部CT、气管镜征象差异,同时分析胸部CT联合气管镜诊断IPA确诊患者的价值。结果 63例IPA临床诊断患者中,经病理学确诊IPA患者51例,非IPA患者12例;观察组胸部CT征象新月征、晕轮征比例分别为37.25%和41.18%,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气管镜下粘膜白斑、黑斑比例为62.75%,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胸部CT联合床旁气管镜诊断IPA确诊患者的灵敏性、特异性、准确率、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2.16%、75.00%、88.89%、90.00%和69.23%。结论 胸部CT结合床旁气管镜早期诊断IPA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CT平扫判断急性硬膜外血肿"漩涡征"的影像学意义与患者预后。方法选取2013年1月到2014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硬膜外血肿共42例,根据颅脑CT有无漩涡征分为:涡旋征组22例,非涡旋组20例。及时对患者行手术治疗,观察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结果经过手术治疗后患者的GCS评分均不同程度的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术后GCS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7);两组病死率、治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31,8.28,P0.05)。结论 CT平扫对于检查急性硬膜外血肿患者意义重大,若显示"漩涡征"应对患者尽早行急诊手术,提高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李琦岛征(Liqi island sign)与CTA点征(CT angiography spot sign)两种影像学征象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急性期血肿扩大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观察李琦岛征和CTA点征阴性、阳性组血肿扩大的例数,计算两种方法预测血肿增大的灵敏性和特异性。结果:46例患者中14例(30.4%)出现血肿扩大。李琦岛征阳性组14例中血肿扩大12例,无血肿扩大2例;李琦岛征阴性组32例中2例出现血肿扩大,30例无血肿扩大;李琦岛征预测血肿扩大的灵敏度为85.7%,特异度为93.8%,准确率为91.3%。CTA点征阳性组13例中血肿扩大9例,无血肿扩大4例;CTA点征阴性组33例中5例出现血肿扩大,28例无血肿扩大;CTA点征预测血肿扩大的灵敏度为64.3%,特异度为84.3%,准确率为80.4%。结论:李琦岛征和CTA点征均可以用来预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急性期血肿扩大,李琦岛征预测血肿扩大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更高,临床操作更方便,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增进对肺栓塞CT表现的认识,进一步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对确诊的6例肺栓塞患者的CT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受累肺动脉表现为直接征象"轨道征"、腔内充盈缺损、附壁充盈缺损、完全闭塞;间接征象为肺纹理稀疏、支气管动脉扩张、肺梗塞、肺动脉高压、胸腔积液、心包积液、胸膜肥厚.肺栓塞患者往往同时伴有下肢静脉系统血栓.结论:螺旋CT肺动脉造影为诊断肺动脉栓塞的重要方法,因具有无创伤、快速、安全、简便的特点,可为疑似肺动脉栓塞患者首先使用.通过对各种相关CT征象的综合分析,进一步增强对肺栓塞CT表现的认识,进一步提高诊断水平,减少漏诊率、误诊率.  相似文献   

16.
不典型肝脓肿26例螺旋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不典型肝脓肿的临床和螺旋CT动态增强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不典型肝脓肿的CT征象及临床表现。结果:大部分不典型肝脓肿患者有畏寒、发热及血白细胞计升高,CT平扫多表现为低密度肿块,增强扫描可显示肿块的"蜂窝征"、"花瓣征"、"晕征"、"延时强化征"及"肿块缩小征"等特点,动脉期肿块周围还出现一过性肝段或片状强化。结论:不典型肝脓肿螺旋CT动态增强有特征性,结合临床及实验室检查多可作出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7.
余麒麟 《吉林医学》2010,31(13):1887-1887
目的:通过CT动态观察一侧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与早期脑梗死关系,探讨其在早期脑梗死中的诊断意义。方法:对200例脑梗死患者CT资料回顾分析,共发现一侧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13例,均于发病后6 h内行CT扫描及24~36 h后CT复查。结果:出现一侧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患者,复查CT后,该侧大脑中动脉供血区出现程度不同的大片状低密度灶。结论:一侧脑动脉高密度征有助于早期脑梗死的诊断,是早期脑梗死有用的征象。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肺隐球菌病(PC)患者免疫状态与肺部CT征象和病理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PC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结果有基础疾病与无基础疾病组比较,单发病灶和结节/肿块型在无基础病PC组中更常见(P值分别为0.001和0.016)。"支气管充气征"、"晕征"、"空洞"是最常见的PC影像征象,出现频率最高,分别为66%,54%,26%。13例出现空洞的病例中,8例空洞壁表现为均匀强化。9例空洞合并有"支气管充气征",其中有6例其空洞与支气管相通。不同免疫状态的PC患者中,其CT征象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随着机体免疫受损程度的增加,肺隐球菌感染病灶越弥散。"支气管充气征"、"晕征"、"空洞"是肺隐球菌病有诊断意义的影像征象。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早期周围型肺癌的CT影像学征象,探讨其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08年4月至2014年11月经穿刺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的早期周围型肺癌55例,回顾性分析其CT征象。结果:(1)55例中腺癌26例,鳞癌13例,腺鳞癌6例、未分化癌6例、细支气管肺泡癌4例,其中合并矽肺3例、肺结核6例;(2)55例周围型肺癌CT征象中分叶征39例(73.58%)、毛刺征41例(77.36%)、血管集束征14例(26.42%)、局灶性磨玻璃征8例(15.09%)、空泡征14例(26.42%)、细支气管征15例(28.30%)、胸膜凹陷征17例(32.08%);(3)55例早期周围型肺癌中增强CT扫描39例,轻度强化10例、中度强化25例、明显强化4例。结论:早期周围型肺癌CT征象以毛刺征、分叶征和胸膜凹陷征多见,增强扫描多表现为中度强化,上述征象表现多提示肺癌。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肺磨玻璃结节CT征象在早期肺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5月本院收治的经CT检查存在肺磨玻璃结节征象患者5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病理结果分成良性组与恶性组,各27例,所有患者均进行CT机检查。比较两组肺磨玻璃结节不同CT影像特点,分析诊断价值。结果两组肺磨玻璃样结节病变形状、边界、毛刺征、血管集束征、支气管充气征、分叶征、胸膜凹陷征、空泡征、密度等征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胸膜凹陷征诊断敏感性、特异性最高(P<0.05);边界粗糙诊断敏感性、特异性最低(P<0.05)。结论肺磨玻璃样的胸部CT征象在肺良性、恶性疾病的鉴别诊断中具有较高临床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