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主要照顾者反应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照顾者反应评估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与主要家庭照顾者各130例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照顾者反应及抑郁得分较高。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照顾者反应的影响因素为照顾者的自尊、健康问题、时间安排受打扰、经济问题以及家庭支持缺乏。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照顾者反应及抑郁得分较高,临床医护人员应该重视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照顾者反应情况,并根据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照顾者的自尊、健康问题、时间安排受打扰、经济问题以及家庭支持缺乏情况采取针对性的措施,降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照顾者反应及抑郁现状,从而提高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及照顾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分析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护理行为能力、其主要照顾者对患者自护行为能力的支持水平及两者关系。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通过心力衰竭自我护理量表和照顾者心力衰竭自我护理贡献量表分别测量102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自我护理行为能力及其主要照顾者的支持水平。结果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力衰竭自我护理量表总分(81.60±53.51)分,其中自我护理维持(31.89±21.08)分、自我护理管理(21.47±20.87)分、自我护理信心(28.24±18.79)分;主要照顾者的心力衰竭自我护理贡献量表总分(74.78±48.02)分,其中自我护理维持(27.48±17.00)分、自我护理管理(20.10±19.14)分、自我护理信心(27.20±17.81)分。患者自我护理行为能力与其主要照顾者支持水平在自我护理维持、自我护理管理和自我护理信心3个维度及量表总得分的Pearson相关分析r值分别为0.839、0.934、0.919及0.947,P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自我护理行为能力及其主要照顾者的支持水平总体状况不佳,两者具有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居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家庭照顾者的生存质量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方便性抽样选取155例居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家庭照顾者,采用家庭照顾者生存质量量表和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对其进行调查。结果居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家庭照顾者的生存质量总分为(54.91±10.45)分;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照顾者的自我效能、患者的纽约心脏病协会(the New York Heart Association,NYHA)心功能分级、照顾者的文化程度是居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家庭照顾者生存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居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家庭照顾者的生存质量因照护任务而受损,尤其对于自我效能差、文化水平低、所照顾患者心功能差的照顾者更应给予关注。  相似文献   

4.
陈玮  许敏 《护理管理杂志》2010,10(10):704-705
目的探讨照顾者负荷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根据纽约心脏协会修订的心力衰竭诊断标准,选择我院79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和79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家属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的心力衰竭患者照顾者负荷量表和美国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量表,于患者出院3个月时回访调查。结果照顾者负荷以社会负荷得分最高,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中症状维度得分最高;照顾者负荷越高,患者生活质量得分越高,即负荷越重,生活质量越差。结论建立多渠道的信息支持,提高社会支持度,同时给予照顾者更多的情感和精神支持,是降低照顾者负荷水平和提高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社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自我护理水平及其照顾者疾病管理行为.方法 采用非概率抽样法,用中文版欧洲心力衰竭自我护理行为量表和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家庭照顾者疾病管理行为问卷分别调查155例社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及其家庭照顾者.结果 社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自我护理行为得分为(36.96±8.86)分,患者的家庭照顾者疾病管理行为得分为(55.26±15.38)分.社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家庭执行最差的管理行为是患者每年接种流感疫苗、限制患者每日液体摄入量及对患者体液潴留的监测.结论 社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自我护理水平及其家庭照顾者的疾病管理行为总体状况不佳,医疗卫生行政部门应尽快建立以家庭为中心的慢性心力衰竭康复/二级预防保健体系,同时医务人员应采取系统的、个体化的教育和出院后的延续护理,以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水平和家庭照顾者的疾病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慢性心力衰竭家庭照顾者的负担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照顾者一般资料调查表、Zarit负担量表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调查照顾者情况,采用患者一般资料调查表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调查患者情况,对数据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结果慢性心力衰竭家庭照顾者的负担得分为6~76分。患者合并其他疾病数、日常生活能力和照顾者性别、是否与患者同居住、照顾者社会支持度是照顾者负担的影响因素。结论慢性心力衰竭家庭照顾者的负担水平处于低水平,受较多因素影响,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及对照顾者的支持度,可减轻照顾者负担。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照顾者负担的概念、评估工具、现状、影响因素以及干预对策进行综述,以期为制定减轻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照顾者负担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如何,是影响慢性心力衰竭控制和患者预后的因素之一:自理缺陷的心衰患者是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特殊的人群,其用药依从性很大程度依靠其照顾者。在周内,关于照顾者因素的研究还罕有报道。为此,本研究对2009年5~11月人住我院心血管内科的76例存在自理缺陷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背的药物依从性及其照顾者的身份、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照顾经历及照顾知识来源进行调查,探讨其相关性,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如何,是影响慢性心力衰竭控制和患者预后的因素之一[1].自理缺陷的心衰患者是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特殊的人群,其用药依从性很大程度依靠其照顾者.在国内,关于照顾者因素的研究还罕有报道.为此,本研究对2009年5~11月入住我院心血管内科的76例存在自理缺陷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药物依从性及其照顾者的身份、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照顾经历及照顾知识来源进行调查,探讨其相关性,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及其照顾者疾病不确定感对双方生活质量的影响以及心理弹性的中介作用。方法选取太原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心血管内科接受治疗的230对慢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及其照顾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疾病不确定感量表、心理弹性量表以及生活质量量表对其进行调查。基于主客体互倚模型分析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及其照顾者疾病不确定感与生活质量的关系以及心理弹性的中介作用。结果 (1)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及其照顾者的疾病不确定感均能负向预测自身的心理弹性,患者的心理弹性能负向预测自身的生活质量,而照顾者的心理弹性可以正向预测自身的生活质量,即主体效应显著(β=-0.286,-0.198,-0.378,0.183;均P<0.01);(2)客体效应,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及其照顾者的疾病不确定感均能负向预测对方的心理弹性水平(β=-0.323,P<0.001;β=-0.176,P<0.05);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理弹性可以正向预测照顾者的生活质量(β=0.229,P<0.001),而照顾者的心理弹性无法显著预测患者的生活质量(β=-0.026,P=0.694);(3)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理弹性在自...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汉化欧洲心力衰竭患者照顾者自我护理贡献量表(the European Heart Failure Self-care Behaviour Scale for Caregivers,EHFScBS-C),并检验其信效度。 方法 依照Brislin模型对原量表进行翻译和回译,经文化调适和预测试后,形成中文版EHFScBS-C。采用便利抽样法,2021年8月—11月对山东省3所三级甲等医院心力衰竭门诊就诊的33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照顾者进行调查,并随机抽取34名照顾者于调查2周后通过电话或微信随访收集重测问卷资料,以评价该量表的信效度。 结果 中文版EHFScBS-C共9个条目,经探索性因子分析共提取2个公因子,分别命名为对医疗问题相关自我护理的贡献、对生活方式相关自我护理的贡献,累计方差贡献率为67.453%。验证性因子分析支持一阶二因子模型假设,各项拟合指标均在可接受水平。中文版EHFScBS-C条目的内容效度指数为0.83~1.00,量表的内容效度指数为0.97。量表总体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73,重测信度为0.858。 结论 中文版EHFScBS-C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作为评估照顾者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护理贡献度的可靠工具。  相似文献   

12.
目的深入了解居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家庭照顾者负担体验的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2014年9-11月,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对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14例居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家属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并用现象学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居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家庭照顾者普遍存在负担体验,表现为:心理负担过重;躯体健康水平下降;日常生活受到影响;经济负担沉重;照护知识缺乏。结论在关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健康问题的同时,不应忽视家庭照顾者所承受的负担及相关问题,需为之提供有效的干预措施,以提高其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社区慢性心力衰竭病人家庭照顾者心力衰竭知识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和亚特兰大心力衰竭知识问卷对155例社区慢性心力衰竭病人家庭照顾者进行调查。[结果]社区慢性心力衰竭病人家庭照顾者的心力衰竭知识得分为17.66分±3.98分;得分低水平者(答对率低于60%)占43.9%;照顾者答对率后5个条目为低盐饮食的标准、液体摄入量的控制方法、身体疼痛时非处方药的选择、接种流感、肺炎疫苗以及监测体重的频率;不同文化程度的照顾者其心力衰竭知识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文化程度越低者相关知识得分越低。[结论]社区慢性心力衰竭病人家庭照顾者的心力衰竭知识水平处于低水平,医护人员进行健康教育时,应注意评估教育对象的接受能力并采取个体化、持续性的健康教育,以提高其相关知识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心衰知识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自我护理及照顾者自我护理贡献的交互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7月1日~2022年7月31日心内科住院的199例(名)CHF患者、照顾者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自制一般资料调查表、心衰知识测试(HFKT)问卷、中文版心衰自我护理指数量表(SCHFI)和中文版照顾者对心衰自我护理作用指数量表(CC-SCHFI)调查CHF患者、照顾者,并建立心衰知识对自我护理的主客体互倚模型(APIM)。结果:患者的心衰知识水平低于照顾者(P<0.01),患者心衰知识水平与照顾者自我护理贡献呈正相关(P<0.01),照顾者心衰知识水平与患者自我护理呈正相关(P<0.01);APIM分析结果显示,CHF患者、照顾者的心衰知识均可正向预测自身及对方的自我护理。结论:CHF患者的自我护理、照顾者的自我护理贡献受双方心衰知识水平的影响,为帮助患者、照顾者更好地应对疾病,建议临床医护人员重视提高患者、照顾者的心衰知识水平,并将两者视为共同体,探索以心衰知识为焦点的干预方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病人照顾者疾病获益感,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对13名慢性心力衰竭病人照顾者进行访谈。[结果]慢性心力衰竭病人照顾者存在疾病获益感,归纳为4个主题:对生命的理解与感悟(重视生命和健康、珍惜时间);个人提升(相关医学知识增长、脾气改善、坚强);积极的家庭关系;健康行为转变。[结论]慢性心力衰竭病人照顾者在照护过程中体验到疾病获益感。医护人员应学习心理学相关知识,早期帮助和识别照顾者疾病获益感,给予针对性指导,促进照顾者身心健康,提高照护能力。  相似文献   

16.
程璐  孙国珍  王琴  李新立 《护理研究》2013,27(16):1552-1554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病人主要照顾者的生活质量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健康调查简表(SF-36)、医院焦虑抑郁量表、中文版慢性心力衰竭病人照顾者客观负担量表对116例慢性心力衰竭病人的主要照顾者进行调查。采用相关及多元回归分析影响因素。[结果]除生命活力维度外,主要照顾者的生活质量各维度得分均明显低于国内常模。相关分析发现,主要照顾者的年龄、与病人关系、是否与病人同住、是否患有疾病、实用照顾负担与生活质量的多个维度均有相关性。进一步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发现,主要照顾者本身是否患有疾病、年龄及抑郁是其生活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慢性心力衰竭病人主要照顾者的生活质量低于一般人群。医护人员在关注心力衰竭病人康复的同时,不能忽视主要照顾者本身的健康状况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资料问卷、自我感受负担量表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量表对209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调查。结果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自我感受负担得分为11~46(29.88±8.98)分,80.9%的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自我感受负担。家庭月收入、年龄、照顾者健康状况、日常生活自理能力4个因素进入回归方程,共解释自我感受负担总变异的21.0%。结论大部分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存在自我感受负担,家庭月收入、年龄、照顾者健康状况、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是自我感受负担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8.
慢性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基础疾病的终末阶段,治疗效果不佳,再入院率和死亡率较高。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及主要照顾者生活质量处于中低水平,尤其是在生理、心理和社会等维度,并经历着高水平的焦虑和抑郁,使得患者及主要照顾者生活质量进一步下降。采用精准的药物治疗、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植入埋藏式心律转复除颤器及适当运动康复能改善部分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家庭照护者的照顾准备度和照护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择符合要求的69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及其家庭照护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n=35)和对照组(n=34),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试验组在常规健康教育的基础上实施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干预,分别在干预前后采用照顾者准备度量表和照护能力测量表评估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前,两组一般资料、照顾准备度量表得分、照护能力测量表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干预后,试验组照顾者准备度量表得分和照护能力测量表得分高于干预前及同期对照组的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能提高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家庭照护者的照顾准备度和照护能力,可以为降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再住院率、提高其生活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为我国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照顾者客观负担的测评提供有效工具.方法 引进英文版照顾者客观负担量表(Dutch Objective Burden Inventory,DOBI)并进行跨文化调适.结果 中文版DOBI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4~0.92,内容效度指数为0.79,提取的4个公因子共解释总变异的56.46%.结论 中文版DOBI量表具有良好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和效度,可用于评价我国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照顾者的客观负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