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神经导航无框架立体定向下穿刺引流术治疗少量深部脑内血肿的疗效和并发症。方法 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外科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54例(15~30 mL)深部脑出血患者,采用神经导航无框架立体定向下穿刺引流术治疗的28例患者为研究组;采用保守治疗的26例患者为对照组。以治疗1周后GCS评分、1个月后mRS评分及3月后ADL评分为疗效及预后评价指标,并比较分析两组治疗后的并发症情况。结果 研究组在1周后血肿清除率、1周后GCS评分、1个月后mRS评分、3月后ADL分级方面均优于保守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患者肺部感染、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高于研究组(P <0.05),研究组再出血率、脑积水发生率与对照组相似(P>0.05)。结论 对于存在神经功能障碍的少量深部脑出血患者,可应用神经导航无框架立体定向引流术治疗,促进早期神经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15ml以下丘脑出血的治疗方法。方法选择丘脑出血血肿量8—15ml者,回顾性分析微创手术组及保守治疗组的临床资料。结果两组病例在恢复良好率及效果不良率方面有显著差异(P〈0.05),微创手术组恢复良好率明显高于保守治疗组,效果不良率明显低于保守治疗组。结论应用无框架立体定向微创穿刺置管引流治疗丘脑8—15ml出血安全、简便、定位准确,疗效优于保守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无框架立体定向钻孔引流术与保守疗法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方法 对62例出血量40~70 mL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分为两组,分别采用无框架立体定向钻孔引流术(治疗组)与保守疗法治疗(对照组).其中32例患者采用无框架立体定向钻孔引流术;30例患者采用保守疗法.对两组患者进行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无框架立体定向钻孔引流术组有效率及显效率明显高于保守治疗组(P<0.05).存活患者中神经功能恢复,无框架立体定向钻孔引流术组优于保守治疗组(P<0.05).结论 无框架立体定向钻孔引流术组较保守疗法组疗效好,并且更客观、定位准确、便捷、安全.  相似文献   

4.
总结50例采用射频热凝治疗在无框架立体定向下治疗三叉神经痛患者临床资料,治疗效果满意。在整个治疗护理过程中,护士进行充分的术前评估,贴心的心理护理及细致的术后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必要保障。  相似文献   

5.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0):2309-2310
以我院2013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6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开颅术,观察组患者行超早期经颞部双靶点立体定向术,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恢复良好率、死亡率分别为50.0%、6.7%,与对照组的33.3%、2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0.0%,与对照组的33.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开颅手术,超早期经颞部双靶点立体定向术能有效提高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存活率,明显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立体定向苍白球毁损治疗帕金森病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评价立体定向苍白球腹后部毁损术治疗帕金森病的疗效。方法:对42例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应用MRI行苍白球腹后部定位。以微电极进行功能定位后,应用射频毁损治疗。手术前后进行UPDRS计分并计算改善率。结果:42例均有显著疗效,术后5例出现轻微并发症。症状改善率,开状态(71.1±8.2)%、关状态(86.1±9.2)%(P<0.001)。平均随访34个月,疗效稳定。结论:立体定向苍白球腹后部毁损术治疗帕金森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神经导航下显微外科手术切除颅内海绵状血管瘤67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神经导航在颅内海绵状血管瘤显微外科手术中的应用的价值。方法:应用神经导航(德国产)辅助显微外科手术切除67例颅内海绵状血管瘤,分析手术疗效。结果:67例患者的全部病灶定位准确,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1周复查强化CT或MRI,显示无病灶残留的迹象。术后所有病人临床症状得到改善,术后出现肌力下降(11例)、言语欠流利(2例)等神经功能受损患者经神经康复治疗均治愈,其余患者术后无神经功能受损表现。结论:神经导航辅助显微外科手术切除颅内海绵状血管瘤定位准确,且能动态示踪并微侵袭地切除病灶,保护神经功能和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无框架立体定向钻孔引流术(FSTPD)与保守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 64例出血量40~70 mL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分为两组,32例患者采用FSTPD(治疗组),32例患者采取保守疗法(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进行比较,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高血压脑出血常见并发症有肺部感染、消化道出血、肾脏损害、脑心综合征、神经源性肺水肿及死亡,治疗组较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减少(P<0.05).结论 接受FSTPD组常见并发症及死亡率较保守治疗组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9.
目的 报告14例脑胶质瘤在脑立体定向仪引导下永久性放射性植入粒子后的临床及影像学变化。探讨^125Ⅰ粒子对脑胶质瘤治疗作用及生物学特点。方法2002年10月~2004年10月,利用MICK200-TPV放射性粒子植入系统,对14例脑胶质瘤患者在脑立体定向仪引导下直接植入^125Ⅰ粒子,植入粒子5—14颗,每颗粒子活度0.3~0.4mCi,病灶周边剂量60~90Gy。6例植入粒子后补充外放疗35~40Gy。结果全组14例获得6~24个月的随访,中位12个月。治疗后1个月CT或MRI复查14例残余病灶缩小,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楚;治疗后12个月CT或MRI显示11例粒子聚集,病灶明显缩小或消失;治疗后临床症状和体征均得到缓解,7例治疗后1-2个月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结论 在脑立体定向仪引导下直接植入^125Ⅰ粒子治疗脑胶质瘤,能够对肿瘤及肿瘤周边可浸润范围提供较高的治疗剂量,达到控制和治愈肿瘤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立体定向放疗(SRT)治疗肺癌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SRT治疗与常规放疗(CFR)比较。结果 SRT组局部消退率88.5%(46/52),局部控制率92.3%(48/52),1年生存率63.5%(33/52)。CRF组:局部消退率64.9%(37/57),局部控制率75.4%(43/57),1年生存率42.1%(24/57),两组对照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SRT治疗肺癌可缩短全程放疗时间,近期疗效明显,远期疗效有待扩大病例观察。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CT辅助立体定向微创置管抽吸加尿激酶灌注溶凝引流治疗脑内血肿的效果 ,提高穿刺置管的准确性 ,从而提高治愈率 ,减少并发症。方法 :回顾并总结 1997年 1月~ 2 0 0 1年 6月我科对 48例不同类型的脑内血肿患者采用CT辅助立体定向微创置管抽吸加注入尿激酶溶凝引流治疗的经验。结果 :本组 48例患者术后动态复查CT有 47例血肿吸收消失 ,1例血肿增大改为开颅手术。按GOS分级评级 ,治愈 (恢复良好 ) 38例 ,好转 9例 ,未愈 1例 ,无临床死亡。结论 :CT辅助立体定向置管抽吸配合尿激酶灌入溶凝引流血肿治疗及脑内血肿 ,具有手术风险低、创伤小、出血少、操作简单、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脑立体定向术是采用坐标系统原理而组装的定向仪,在X线或CT配合下,根据人脑立体定向图谱的坐标确定脑内手术目标,在颅腔内目标点进行手术。作者通过介绍我院近6年来开展脑立体定向术治疗帕金森氏病、癫痫等脑部疾病护理研究的体会。手术前后的精神和生活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条件之一。病人术后卧床不起、大小便失禁、精神恍惚者,应在护理中做到四勤。即:勤翻身、勤擦澡、勤更衣、勤整理,以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早日恢复健康。  相似文献   

13.
计算机辅助立体定向神经外科手术导航系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介绍一个基于红外定位系统、三维可视化技术和三维图像处理技术的计算机辅助立体定向神经外科手术导航系统.系统对病人脑部扫描的断层图像数据进行三维重构,经网格简化和切割等处理后将其显示出来.为了达到手术过程中组织结构的精确定位,采用红外导航技术,利用在病人头部的定位标志点,进行图像坐标系和手术室坐标系的校准.  相似文献   

14.
随着近年来神经外科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微侵袭神经外科理念和技术的广泛而深入的应用,将微侵袭观念引入立体定向活检手术中并探讨其在确定脑深部或主要功能区病变的病理组织学诊断中的作用。因为病灶位置的特殊性,常规开颅手术切除时常伴随较大的风险和后遗症。对于不宜手术切除的深部或多发病灶(如淋巴瘤,脱髓鞘病变),除非需要手术缓解急性期占位症状,否则切除病灶往往效果不甚理想。立体定向活检技术的发展为脑内病灶的活检与诊断提供了便利。通过微侵袭技术以最小的损伤明确诊断,从而为进一步治疗提供依据。目前相对成熟的无框架立体定向技术摆脱了以往定向仪框架的安装、调节等繁琐步骤,配合功能磁共振导航对病灶进行实时、精确定位。利用细针穿刺活检病变组织,根据术中标本冰冻病理结果决定手术方案,相对传统开颅手术更加快捷,创伤更小。  相似文献   

15.
我科于2000年3月~2003年3月对19例肝癌患者进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现将期随访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SRT治疗颅内肿瘤的方法、效果及适应症。方法 总结79例颅内肿瘤SRT治疗及随访资料。结果 79例颅内肿瘤分别采用BRW 分次、GTC 低分次、多分次、高分次治疗。平均随访13.39月,1年生存率72.34%,生存期19.57月;实际肿瘤控制率87.5%。结论 SRT疗效确切,优于单次治疗,且并发症低于后者。SRT 治疗需要严格掌握适应症,并根据病变部位、体积、性质、一般情况及放疗病史等选择治疗方式和剂量。  相似文献   

17.
熊丽 《当代护士》2004,(7):14-15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技术在治疗帕金森病中的应用与护理.方法在局麻下上头架,选择钻孔点,穿刺造影,摄片,找到定向仪中心点后根据放大系数推算出X、Y、Z座标数值,使患者脑内目标点座标数值与定向仪上座标数值吻合(重叠),然后用定向仪上定向系统把手术器械准确地送到颅内目标点,完成定向手术.结果经治疗后,病人肢体震颤、肌强直等运动障碍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仅有两例发生并发症,无死亡病例.结论立体定向技术用于帕金森病的治疗,不仅定位更加精确,毁损灶更小,而且控制震颤和肌僵直的效果更好.在护理上应注意术中配合和并发症的预防护理.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脑病变活检术的手术技巧及影响因素。方法:总结20例立体定向活检病例,其中多发病灶者4例,单发病灶者16例。使用CT、MRI扫描、立体定向仪及手术计划系统精确定位靶点、制定合适的活检轨迹。使用Backlund和Sedan活检针取材,脑浅表病灶使用立体定向环钻开颅全切。术中冰冻活检,术后石蜡包埋病理检查和免疫组化检查。结果:19例获明确的病理诊断,活检阳性率95%。其中,9例脑胶质瘤,3例海绵状血管瘤、2例脑转移瘤,3例非特异性炎性肉芽肿,1例结核性肉芽肿,1例脑弓形虫病。结论:立体定向脑病变活检术是神经外科十分重要的安全的诊治手段。  相似文献   

19.
帕金森病是中、老年常见的慢性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本文就其在流行病学及立体定向手术治疗的依据、方法、疗效等方面的进展进行文献复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6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在立体定向仪的指导下,定出穿刺靶点,将backlund血肿排空针送至靶点,并固定,负压抽出血凝块。结果:术后随访6~12个月存活57例,死亡3例.结论:CT立体定向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是一种定位精确,微创,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