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对断指再植术后患者断指再植存活率、血管危象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比粘度WBV、血浆粘度PV、红细胞比容HCT)和凝血功能指标(凝血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断指再植患者40例,随机分成2组各20例,两组术后均采用相同的围手术期治疗方案。实验组加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对照组加用注射液尿激酶。观察2组断指再植存活率、血管危象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血液流变学指标(WBV、PV、HCT)和凝血功能指标(TT、PT、APTT)。结果两组治疗后断指再植存活率和血管危象发生率对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对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血液流变学指标(WBV、PV、HCT)与对照组比较,术前(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第3天及术后第7天(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凝血功能指标(TT、PT、APTT)与对照组比较,术前(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第3天及术后第7天(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在断指再植术后临床疗效显著,避免了长时间应用尿激酶所产生的不良反应,但仍需要大样本的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断指再植术后肝素抗凝治疗的风险评估.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120例断指再植手术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60例,给予两组患者术后连续使用肝素治疗,对照组患者连续使用10天时间,观察组患者连续使用2天时间,分析比较两组患者血管危象发生率、手指成活率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发生血管危象6例,占比10%,对照组患者发生血管危象5例,占比8.3%,两组患者血管危象发生率差异极小,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断指再植成活57例,占比95%,对照组患者断指再植成活56例,占比93.3%,两组患者断指再植成活率差异极小,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和术后2d,两组患者的APTT变化情况差异不大,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d,两组患者APTT稍高于术前,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0d,观察组患者APTT恢复至术前水平,对照组患者APTT则明显升高,两组之间差异较大,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断指再植术后肝素抗凝治疗患者,血管危象和再植成功率与连续使用肝素时间没有多大区别,使用时间越长,APTT反而会延长,临床上应予以关注.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连续臂丛神经阻滞镇痛对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的影响。方法选取中山市人民医院2016年3月—2018年11月收治的94例行断指再植术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术后镇痛方式将其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7例。对照组行静脉镇痛,观察组行连续臂丛神经阻滞镇痛,比较两组的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健侧和患侧皮肤温差明显小于对照组,术后血管危象发生率(6.38%)低于对照组(25.53%),断指再植成活率和血氧饱和度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术后对断指再植术患者行连续臂丛神经阻滞镇痛可有效维持血运水平稳定,提高镇痛效果,降低健侧和患侧温差,降低术后血管危象发生风险,提升断指再植成活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断指再植术后改良治疗对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和再植成活率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 2016 年 10 月到2019 年 3 月在我院治疗的断指再植术患者进行调查研究,选取患者人数为 40 例,本次参选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有患者例数为 20 例。 其中对照组(常规治疗),实验组(断指再植术后改良治疗)。 将两组患者的血管危象发生率以及再植成活率进行综合对比。 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血管危象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较要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再植成活率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采用断指再植术后改良治疗对断指再植术患者进行有效的治疗,能够提高患者的再植成活率,减少血管危象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那屈肝素钙局部注射应用于断指再植术后的疗效,及其对凝血功能的影响。 方法 选择2016年2月—2018年9月期间在宁波市第一医院进行治疗的46例(62指)断指再植患者,随机数表法分成实验组(23例)和对照组(23例),对照组在脐周皮下注射那屈肝素钙,实验组给予局部皮下注射那屈肝素钙,比较2组患者术后1 d、5 d、7 d的肿胀直径和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术后发生静脉血栓、血管痉挛、再植体坏死等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治疗前后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及纤维蛋白原(FIB)等凝血功能指标。 结果 2组术后5 d、7 d的肿胀直径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5 d、7 d的指体肿胀程度均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术后1 d、5 d、7 d的VAS评分均低于对应时间点对照组患者的VAS评分,差异具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验组患者静脉并发症和并发症总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治疗后PT、APTT和TT明显升高(均P<0.05),实验组治疗前后的PT、APTT和TT及FIB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治疗后PT、APTT和TT明显高于实验组(均P<0.05),2组治疗前后的FIB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那屈肝素钙局部注射治疗断指再植术后的效果较好,能显著减少并发症发生率,且对凝血功能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6.
冯雷 《河北医学》2014,20(2):187-191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钙联合非洛地平对预防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的疗效,并对药物的副作用进行观察。方法:选择我院2006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入院的断肢再植患者80例(100指)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随机原则将80例患者90指分为两组,在常规三抗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低分子肝素联合非洛地平治疗,以低分子肝素钙针0.4 mL皮下注射,每12 h 1次。口服非洛地平缓释片5mg,1次/24h,共7d。观察记录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情况,以及断指再植动脉危象发生情况、成活情况、药物副作用,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经治疗后动静脉吻合数比例、血管移植及平均手术时间等手术情况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治疗组血管危象及再植肢体坏死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受伤至术后72h断指患者全血粘度、全血低切粘度、血小板粘附率、纤维蛋白原、血浆粘度、红细胞比容等血液流变学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或0.01);治疗组断指再植手术完成72h之后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基本恢复正常,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为出现头疼、腹痛、腹胀等不良反应;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12例(3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368,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钙联合非洛地平对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能起到安全有效的预防作用,同时药物副作用少,患者对药物的依从性及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连续臂丛神经阻滞术后镇痛对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的影响。方法将66例断指再植术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两组患者均接受断指再植术,术后研究组予以连续臂丛神经阻滞镇痛(1%罗哌卡因20 m L+舒芬太尼100μg+地左辛10 mg+多拉司琼25 mg+生理盐水100 m L),对照组予以静脉镇痛(芬太尼150μg+地佐辛15 mg+多拉司琼25 mg+生理盐水100 m L)。比较两组术后疼痛程度(VAS评分)、血运情况、健侧/患侧皮温差、术后血管危象发生率以及断指再植成活率。结果研究组术后4 h、8 h、12 h、24 h、48 h的VAS评分及健侧/患侧皮温差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毛细血管充盈时间短于对照组,Sp O2水平则高于对照组,术后血管危象发生率(3.03%)低于对照组(24.24%),断指再植成活率(100%)高于对照组(84.8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续臂丛神经镇痛用于断指再植术效果优于静脉镇痛,有利于血液循环通畅,术后血管危象发生率低,再植成活率高。  相似文献   

8.
彭以文 《中外医疗》2011,30(32):25+27-25,27
目的臂丛神经阻滞复合不同药物神经安定镇痛在断指再植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40例断指再植患者在臂丛神经阻滞复合2种不同镇痛药物下完成手术,观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在断指再植术中的效果观察,以及2种不同镇痛药物在手术过程中的强化优良率。结果肌间沟法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在断指再植手术中具有良好的效果,在手术过程中Ⅰ组强化优良率为70%,Ⅱ组优良率为9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臂丛神经阻滞复合舒芬太尼用于断指再植术强化效果良好,对呼吸影响较芬太尼复合氟哌利多组稍大,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循环系统无大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析断指再植术患者术后发生血管危象的原因与处理对策。方法:选取行断指再植术的患者84例,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预见性的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血管危象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发生血管危象的情况均有改善,但观察组患者的发生率4.8%显著低于对照组21.4%;观察组患者再植指的成活率97.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断指再植术患者术后实施正确严谨的预见性护理,可以有效的减少患者术后发生血管危象的概率,提高断指再植术的成功率,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断指再植术后改良治疗方案对再植指成活率和血管危象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断指再植患者,共87例,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患者接受断指再植术后改良治疗方案。比较两组患者再植指成活率、血管危象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断指成活率显著高于对照(P0.05)。单因素分析发现,吸烟史、缺血时间、离断平面、完全断离是影响再植指成活率和血管危象发生率单因素。多因素分析发现,吸烟史、缺血时间、完全离断是影响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断指再植术后改良治疗方案能有效提高再植指成活率。吸烟史、缺血时间、完全离断是影响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应给与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利伐沙班联合硝苯地平控释剂对预防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的疗效及药物副作用。方法我院2009年9月~2010年11月收治断指再植术患者,研究组56例断指再植患者术后应用利伐沙班联合硝苯地平控释剂预防术后血管危象,对照组60例断指再植患者术后应用罂粟碱、肝素钠预防术后血管危象,观察记录断指再植血管危象发生情况、血管危象救治情况、药物副作用。结果研究组较对照组再植指体血管危象发生率低,断指再植成活率高,药物副作用明显少。结论利伐沙班联合硝苯地平控释剂可以在断指再植术后广泛应用,能够降低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发生率,同时药物副作用少,患者对药物的依从性及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12.
邓世归 《吉林医学》2021,(2):426-427
目的:探讨采取改良断指再植术对断指再植成活率与术后血管危象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70例接受断指再植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n=35)与对照组(n=35).对照组采取常规断指再植术治疗,观察组则采取改良断指再植术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再植成活率为94.29%,对照组为74.29%,观察组血管...  相似文献   

13.
蔡雯瑛  杨桂梅  谭姗  崔小云 《吉林医学》2013,34(13):2547-2548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干预对预防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断指再植患者40例设为观察组,将去年同期患者设为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接受整体护理模式,评估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动脉危象、静脉危象及危象总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断指存活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满意度为92.50%,对照组为72.5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整体护理干预对预防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效果显著,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乌司他丁对非急性腹部手术老年患者围术期凝血功能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4月-2015年12月接受治疗的100例非急性腹部手术老年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100例患者分为组1和组2。所有患者给予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组1麻醉后静注生理盐水;组2麻醉后静注乌司他丁。比较给药前、给药1小时、给药2小时这三个时间点患者凝血功能指标PT、TT、APTT、以及D-D、FIB的变化和差异。结果给药前两组患者PT、TT、APTT、以及D-D、FIB差异不显著,P0.05;在给药1小时、给药2小时组2PT、APTT显著上升,而FIB显著降低,D-D显著上升,跟给药前对比,差异显著,P0.05;在给药2小时,TT跟给药前比较明显延长,差异显著,P0.05;跟组1比较,组2在给药1小时的PT、APTT明显更长,在给药2小时的PT、TT明显更长,在给药1小时、给药2小时的FIB明显更高,而D-D明显更低,P0.05。结论乌司他丁对非急性腹部手术老年患者围术期凝血功能的作用大,可有效改善患者凝血功能,对患者预后有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置管持续星状神经节阻滞(stellate ganglion block,SGB)对断指再植术后指体成活率、血管危象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方法:60例急诊手外科拟行断指再植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均采取患侧肌间沟入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观察组术后在超声引导下于患侧C6横突水平颈长肌表面穿刺置管,外接电子输注泵(0.2%盐酸罗哌卡因150 mL,负荷量3 mL,背景输注量2 mL/h)行连续星状神经节阻滞,持续72 h。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24、48、72 h患侧桡动脉血流灌注指数(perfusion index,PI)、前臂掌心温度、血管危象的发生率、疼痛及其他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无显著差异。观察组术后1、24、48、72 h患侧桡动脉血流PI高于对照组和健侧(P < 0.05),掌心温度高于对照组和健侧(P < 0.05);观察组再植指成活率100%,高于对照组86.6%的成活率(P < 0.05);术后24 h观察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 0.05)。结论:断指再植术后72 h内行持续SGB可通过阻断颈胸交感神经节,有效提高患指PI和掌心温度,预防再植术后血管危象的发生,提高指体成活率。  相似文献   

16.
高文 《中国民康医学》2007,19(19):854-855
目的:了解克赛用于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发生率,探讨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对本院2003年10月至2004年12月住院治疗的断指再植患者174例,观察记录断指再植血管危象发生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应用克赛治疗组血管危象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x2=8.470,P<0.05)。结论:断指再植术后应用克赛进行抗凝溶栓治疗,根据再植血管条件,应用克赛进行术后抗凝溶栓治疗,可最大限度提高断指再植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的原因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本院自2012年1月~2014年1月间收治的80例断指再植患者,对其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80例/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方法基础上给予干预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血管危象发生概率以及断指再植成活率。结果:经过本院的分组护理,观察组的危象发生率为8.75%,对照组的危象发生率为27.50%,观察组的危象发生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再植成活率为93.75%,对照组的再植成活率为80.00%,观察组的再植成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断指再植出现术后血管危象等危险因素可造成治疗效果减弱,因此需采取具有预见性的措施,以防止血管危象发生,从而提升再植成活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诊断中凝血检验指标的重要意义。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5月至2016年7月诊治的100例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患者,同时期入院体检自愿接收凝血指标检验的10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受检者PT(外源性凝血酶原时间)、APT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TT(纤维蛋白原转化为纤维蛋白时间)、FIB(纤维蛋白原含量)和INR(国际标准化比值)差异,以此为依据分析凝血指标检验在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诊断中的意义所在。结果观察组PT、APTT、TT及INR水平同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患者FIB明显低于对照组健康人(P0.05)。结论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患者PT、APTT、TT及INR水平显著高于健康人,FIB明显降低,可知凝血指标检验在其诊断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连续臂丛神经阻滞在断指再植术中的应用与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连续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在断指再植术中应用的效果。方法100例病例随机分成两组:Ⅰ组为单次常规臂丛神经阻滞;Ⅱ组为连续臂丛神经阻滞。术后4,8,12,24,48h进行视觉模拟评分。结果对于手术时间较长病例,Ⅰ组有10例需重新穿刺,2例改全麻;Ⅱ组只需经导管给药即能满足手术,无需重新穿刺或改用其他麻醉方法。术后各时间段视觉模拟评分Ⅱ组低于Ⅰ组,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连续臂丛神经阻滞麻醉能明显提高断指再植术中麻醉效果及显著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提高断指再植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20.
倪娇  王占忠  姜涌 《河北医学》2013,(12):1904-1906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降低断指再植术后发生血管危象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9月收治的不同程度断指再植患者98例(136指),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护理干预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护理干预,以患者术后l-3d内血管危象发生率为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发生血管危象的临床差异。结果:护理干预组患者术后3d内血管危象发生6例(1l指)明显少于对照组16例(2l指)。结论: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预防血管危象的发生,提高断指再植手术的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