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0 毫秒
1.
牙菌斑是导致众多口腔疾病的主要因素,在龋病、牙周病和牙髓疾病中都可以发现由多种细菌组成的菌斑结构.这些菌斑结构及其复杂,具有丰富的多样性和高度的细菌密度,称它为牙菌斑生物膜.牙菌斑生物膜中的细菌同其他生物一样可以感知生存环境并与其他细菌进行交流互动,以此提高对微环境的适应能力和毒力.细菌之间的相互作用包括:物理和营养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唾液和菌斑中相对应致龋细菌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6~12岁儿童共94人,取其唾液和菌斑样本稀释后接种于相应的选择性培养基,37℃恒温下厌氧培养48h后观察培养结果。结果:唾液中的链球菌、变形链球菌、乳酸杆菌、放线菌和菌斑中相对应细菌之间有正相关关系。结论:唾液中致龋细菌计数能够反映菌斑中相对应的致龋细菌计数。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甲苯胺蓝介导的光动力学疗法对体外人工菌斑生物膜形成的影响,探讨光动力学疗法控制菌斑和防治龋病的可能机制. 方法 体外环境下,4种口腔常见致龋菌在牙釉质表面形成多细菌混合性菌斑生物膜,用光动力学疗法处理实验组菌斑生物膜,光敏剂浓度为0.1 mg/ml、光强为94.5 J/cm2;分别在生物膜形成的第1、3、7天用扫描电镜观察光动力学疗法处理对生物膜形成的影响.结果 对照组第1天可见到以链球菌为主的细菌黏附于获得性膜上;第3天各种细菌数量明显增多,形成谷穗状结构;至第7天时,生物膜形成复杂的三维立体结构,细菌表面及细菌之间可见大量基质和不定形胶状物.在第1、3、7天,光动力学疗法处理后牙釉质表面黏附的细菌显著减少,菌斑生物膜形成受阻.结论 光动力学疗法对菌斑生物膜的形成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生物膜是细菌感染的重要方式,生物膜所致的高度耐药性已经越来越威胁到人类健康。鞭毛在生物膜形成中的重要性已经被医学界广泛接受,普遍认为鞭毛的运动性与生物膜的形成能力成正比。然而,近年来多项研究表明,并非所有细菌的鞭毛都促进生物膜的形成,在环二核苷酸等分子作用下抑制细菌鞭毛的合成和运动性后,细菌生物膜的合成和稳定性显著增强。 相似文献
5.
细菌生物膜在临床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细菌生物膜是细菌在生长过程中附着于物体表面而形成的由细菌细胞及其分泌的含水聚合性基质(主要为胞外多糖)等所组成的膜样多细菌复合体。生物膜是细菌适应生存环境而形成的与游走态细胞相对应的存在形式,它具有很强的抵抗机体免疫和抗生素的能力,在临床上形成难治性感染。结合近年来的研究成果,介绍了生物膜的形成、基因调控、检测,讨论了其致病和耐药的机制以及防治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无托槽隐形矫治和传统托槽固定矫治患者菌斑的菌群结构及其差异.方法 招募使用固定矫治器和隐形矫治器的正畸患者各10名,分别采集颊舌侧菌斑,利用Illumina测序平台,基于16S rDNA序列,对40个菌斑样本进行微生物多样性和群落结构分析.结果 固定矫治颊侧菌斑(FB组)的物种多样性、丰富度及均匀度均高于隐形...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牙周袋龈下菌斑中古细菌分布的基线信息,探讨其分布与牙周病发生的关系。方法运用古细菌通用引物扩增菌斑标本,PCR产物连接TA载体,挑选多个克隆测序。其结果使用数据库比对并构建系统发育树分析。随机采集牙周病患者龈下菌斑标本,按照牙周袋深度分组(A、B、C、D组),检测并比较各组菌斑中古细菌的检出率。结果测序结果证实扩增产物为古细菌。临床标本中牙周袋较深组(C组和D组)的古细菌检出率显著高于浅牙周袋组(A组和B组)。结论古细菌的检出率随牙周袋探诊深度的增加而增高。提示古细菌可能参与牙周病的发病。 相似文献
8.
目的 建立牙周袋龈下菌斑中古细菌分布的基线信息,探讨其分布与牙周病发生的关系.方法 运用古细菌通用引物扩增菌斑标本,PCR产物连接TA载体,挑选多个克隆测序.其结果使用数据库比对并构建系统发育树分析.随机采集牙周病患者龈下菌斑标本,按照牙周袋深度分组(A、B、C、D组),检测并比较各组菌斑中古细菌的检出率.结果 测序结果证实扩增产物为古细菌.临床标本中牙周袋较深组(C组和D组)的古细菌检出率显著高于浅牙周袋组(A组和B组).结论 古细菌的检出率随牙周袋探诊深度的增加而增高.提示古细菌可能参与牙周病的发病. 相似文献
9.
细菌生物膜模型的建立及注射用双黄连对细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建立细菌生物膜(BBF)的模型,考察注射用双黄连不同提取部位对BBF形成的影响.方法 采用96孔板,在特定的条件、方法下分别对细菌单独培养和细菌与双黄连提取物共同培养,通过酶标仪测量其OD值来考察BBF的生长能力.结果 不同的培养时间、菌液浓度及96孔板的材质等是影响BBF生长的主要因素.结论 注射用双黄连的不同提取部位对大肠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BBF的形成均有抑制作用,且水溶部分对两种BBF的抑制作用均强于乙醇部分. 相似文献
10.
生物膜是细菌在其生长过程中为了适应周围环境而形成的一种保护性生存状态。细菌以生物膜形式存在时其耐药性明显增加。近些年来,广谱抗生素的广泛使用伴随着细菌生物膜的形成,给临床治疗带来严峻的挑战。本文就当前生物膜形成过程、调控机制及相关治疗措施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颈动脉斑块形成的主要相关因素,以指导临床进行缺血性脑卒中的预防。方法选择2010年12月至2011年3月期间在广西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住院的患者61例,检测所有患者血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血糖、单核细胞计数、超敏C反应蛋白、肌酐、β2微球蛋白水平;记录患者既往是否有高血压病、糖尿病、吸烟史。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观察颈动脉管壁内膜中层厚度。结果两组间单因素比较显示斑块组年龄、高血压病发生率、糖代谢异常发生率、超敏C反应蛋白及吸烟水平高于非斑块组;两组间性别、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单核细胞计数、肌酐、β2微球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收缩压及吸烟进入回归方程,并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本研究中发现年龄、收缩压及吸烟是颈动脉斑块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各相关危险因素与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2010年10月至2011年12月在本院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患者180例,分为斑块组(n=86)和无斑块组(n=94),记录患者一般情况并检测静脉血中血脂相关指标值,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各因素与斑块形成的关系。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与无斑块组相比,斑块组的高血压发生率、糖尿病、饮酒史和血脂生化检测中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A(ApoA)、脂蛋白[Lp(a)]、纤维蛋白原(FIB)均显著增高(P<0.05),而年龄、性别、吸烟史和LDL-C、载脂蛋白B(ApoB)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发现高血压、糖尿病、Lp(a)、TC、TG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呈显著正相关。结论:多种危险因素共同作用导致颈动脉血管硬化斑块的发生,其中高血压、糖尿病、Lp(a)、TC、TG是导致颈动脉硬化斑块形成的相关危险因素,HDL-C则是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高血压与心磷脂抗体共存时,对中青年脑梗死患者的致病作用。方法采用成组配比的病例对照研究,收集病例组和对照组的资料,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及两因素交互作用研究。结果心磷脂抗体与高血压作为中青年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存在协同交互作用,二者交互作用超额危险度为6.7,交互作用归因比为52.3%。结论心磷脂抗体和高血压是中青年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二者共存致中青年发生脑梗死的危险性大于单因素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缺血性卒中部位及严重性与颈动脉彩超所示部位及严重性是否存在明显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收集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400例,排除心源性卒中,行美国国立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颈动脉彩超检查。结果:脑梗死病灶同侧斑块为204例,占51%,病灶对侧斑块为108例,占27%,斑块中均以软斑及混合斑所占比例为高;NIHSS评分轻度者狭窄占58例(24%),中度者狭窄占61例(49.2%),重度及极重度者狭窄占27例(79.4%),且评分重者斑块多发。结论:颈动脉粥样斑块形成与脑梗死密切相关,且病变血管与梗死部位存在相关性,病变严重性与脑血管病严重性亦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特点与脑梗死的关系及其影响。方法:对65例新发生的脑梗死患者做颈动脉超声检查,观察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斑块的结构特点及管腔的狭窄程度,并与45例年龄相当、伴随疾病相似、无明显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症状、体征的患者进行对比。结果:(1)脑梗死组IMT与对照组IMT比较无明显显著差异(P>0.05)。(2)脑梗死组软斑和溃疡斑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3)2组间管腔狭窄程度皆以轻度狭窄(<50%)为主,但脑梗死组中度狭窄(50%~75%)及严重狭窄(>75%)的比率高于对照组。结论:脑梗死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特点与对照组有明显不同,这些特点可能与发生脑梗死有较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6.
曹观新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 )》2012,29(4):33-35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Carotid atherosclerosis,CAS)斑块形成的相关危险因素,为脑梗死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09年8月至2011年11月期间在我院住院的脑梗死患者100例,均经颈动脉超声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即有无斑块形成)将患者分为斑块组(64例)和无斑块组(36例),检测所有患者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空腹血糖水平(FBG)、纤维蛋白原(FIB)浓度、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肌酐(Cr),同时记录患者既往是否有高血压、糖尿病、吸烟等病史。结果斑块组年龄、吸烟、高血压发病率、糖代谢异常发病率、TC、TG、LDL、FIB浓度、hs-CRP显著高于无斑块组(P<0.05),两组间性别、HDL、C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动脉斑块形成是多种危险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相关因素有年龄、吸烟、高血压、糖代谢异常和TC、TG、LDL、FIB、hs-CRP指标升高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余甘子果汁粉对食饵性高脂血症家兔血脂及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病理学的影响。方法20只日本长耳白兔被随机分为三组,正常对照4只,饲以普通饲料。第二组:高脂组,8只,饲以高脂饲料(0.5%胆固醇及15%蛋黄粉)。第三组:余甘子组(预防组),8只,饲以高脂饲料(0.5%胆固醇及15%蛋黄粉)加余甘子果粉4g。动物单笼饲养,饮水不限,自由摄食,每日进食150g。分别于第0、6、12周时测定血液中的胆固醇、甘油三酯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含量,并于12周后放血法处死,运用图象分析法测定主动脉内膜粥样硬化斑块面积。结果余甘子能使高胆固醇饮食家兔的血浆中的TC、TG、LDL-C的含量分别降低42%、29%、31%并使HDL-C的含量升高33%,同时使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面积减少38%。结论余甘子能抑制主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相似文献
18.
无菌原料药的无菌工艺验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叙述了无菌原料药的无菌工艺验证一般过程和注意事项.包括验证前的准备、验证的实施、最终报告和再验证。涉及人员培训、操作时限、模拟介质的选择和灭菌、环境监测、取样和样品培养等内容。 相似文献
19.
运用细菌混合培养实验,通过菌落计数、离子色谱分析、电子探针及扫描电镜技术显示了中间普氏菌与血链球菌、变形链球菌呈拮抗关系;与具核梭杆菌、伴放线放线杆菌呈共生关系。血链球菌对中间普氏菌的拮抗可能与改变细胞膜离子浓度,从而抑制了中间普氏菌生长及代谢有关。本研究提示血链球菌在牙周微生态环境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颈动脉斑块形成的相关危险因素,为及早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06年7月2007年7月期间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博爱医院检测过颈动脉超声的患者192例,根据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是否有颈动脉斑块形成分为斑块组(109例)和非斑块组(83例)2组,检测所有患者血清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空腹血糖水平(FBG),记录患者既往是否有高血压病、糖尿病、吸烟及饮酒史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间单因素比较显示斑块组年龄、高血压病发生率、糖代谢异常发生率、三酰甘油水平、总胆固醇水平明显高于非斑块组。两组间性别、吸烟史、饮酒史、空腹血糖水平、低密度脂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值1.10,P值0.002)、高血压病(OR值2.81,P值0.031)、糖代谢异常(OR值2.74,P值0.028)进入回归方程,并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颈动脉斑块形成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三酰甘油、总胆固醇增高是颈动脉斑块形成的相关因素,高龄、高血压病、糖代谢异常是颈动脉斑块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