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自制手功能康复辅具对脑卒中住院患者手功能障碍康复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 2017年1月—2018年3月收治于我院内科的脑卒中住院患者60例,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在康复治疗师作业时间以外,应用手功能康复辅具进行手功能锻炼;对照组在康复治疗师作业时间以外,应用握力圈进行手功能锻炼。比较两组患者Brunnstrom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 自制手功能康复辅具对脑卒中住院患者手功能障碍康复效果、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自制手功能康复辅具能够促进患手肌力的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比研究自由康复法、针灸疗法及手功能康复器配合自由康复法3种不同诊治方法对新发脑卒中偏瘫患者手运动功能、感觉功能以及运动模式的康复效果.方法 将49例首次发病的新发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自由康复组16例.针灸组16例和手功能康复器训练组17例,分别接受相应的治疗及护理.采用盲法对3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手运动功能、感觉功能以及运动模式进行对比.结果 3组治疗后Bmnnstrom-手的感觉运动功能评定,Fugl-Meyer评定得分比治疗前有明显进步,Carr-shepherd.手精细功能评定得分无显著改善.治疗2周后Brunnstrom-手的感觉运动功能评定、Fugl-Meyer评定分值自由康复组和针灸治疗组比较无显著差异;手功能康复器训练组与另2组比较差异显著;Carr-shepherd-手精细功能评定分值3组间两两比较均无显著差异.治疗1个月后,Brunnstrom-手的感觉运动功能评定分值3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显著;Fugl-Meyer评定分值自由康复组和针灸治疗组比较无显著差异,手功能康复器训练组与另2组比较差异显著;Cart-shepherd-手精细功能评定分值3组间两两比较均无显著差异.结论 针灸、自南康复及手功能康复器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手运动功能、感觉功能改善均有效,手功能康复器配合自由康复的治疗效果最佳.但其对手精细功能的改善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比研究自由康复法、针灸疗法及手功能康复器配合自由康复法3种不同诊治方法对新发脑卒中偏瘫患者手运动功能、感觉功能以及运动模式的康复效果。方法将49例首次发病的新发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自由康复组16例,针灸组16例和手功能康复器训练组17例,分别接受相应的治疗及护理。采用盲法对3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手运动功能、感觉功能以及运动模式进行对比。结果3组治疗后Brunnstrom-手的感觉运动功能评定,Fugl-Meyer评定得分比治疗前有明显进步,Carr-shepherd-手精细功能评定得分无显著改善。治疗2周后Brunnstrom-手的感觉运动功能评定、Fugl-Meyer评定分值自由康复组和针灸治疗组比较无显著差异;手功能康复器训练组与另2组比较差异显著;Carr-shepherd-手精细功能评定分值3组间两两比较均无显著差异。治疗1个月后,Brunnstrom-手的感觉运动功能评定分值3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显著;Fugl—Meyer评定分值自由康复组和针灸治疗组比较无显著差异,手功能康复器训练组与另2组比较差异显著;Carr—shepherd-手精细功能评定分值3组间两两比较均无显著差异。结论针灸、自由康复及手功能康复器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手运动功能、感觉功能改善均有效,手功能康复器配合自由康复的治疗效果最佳。但其对手精细功能的改善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复合式腕手矫形器辅助下训练对脑卒中恢复期腕手功能障碍患者的效果。方法 2018年6月至2019年12月,本院脑卒中患者3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 = 17)和试验组(n = 17)。两组均接受基础治疗和常规手工作业治疗,试验组在每天手工作业治疗时及休息时佩戴复合式腕手矫形器。常规手工作业治疗每次30 min,每天2次,共14 d;非训练时间佩戴矫形器每天累计5 h,共14 d。治疗前后分别采用Brunnstrom分期(上肢和手)、Fugl-Meyer评定量表(FMA)(腕手)评定上肢和手的运动功能,采用改良Ashworth量表(MAS)评定腕关节肌张力,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 对照组脱落2例。治疗前,两组Brunnstrom分期、FMA评分、MAS分级、MBI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 0.05)。治疗后,两组FMA和MBI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提高(|Z| > 3.420, P< 0.01),且试验组FMA和MBI评分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Z = -2.895, t = 4.331, P< 0.01);两组Brunnstrom分期、MAS分级在治疗前后均无改变(P> 0.05)。结论 佩戴复合式腕手矫形器进行康复训练可进一步促进脑卒中恢复期患者腕手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改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自制手指活动量控制板对脑卒中肢体偏瘫患者手挛缩预防及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便利抽样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4月在长征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脑卒中肢体偏瘫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按入院日的单、双号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脑卒中临床路径常规治疗护理及10~30min/d被动康复锻炼;试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佩戴手指活动量控制板2h/次,期间30min松解,并详细填写"手指活动量控制板使用记录表"。1、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康复训练的主要效果指标[患侧手关节总主动活动度(total activemovement,TAM)及肌力恢复情况]及次要效果指标(患者使用手指活动量控制板的使用意愿及舒适度)。结果干预1个月和3个月时,试验组研究对象的TAM优良率为28.0%和48.0%,明显大于对照组的12.0%和26.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试验组肌力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94%~98%的患者愿意使用,96%~98%的患者感觉佩戴舒适。结论手指活动量控制板对脑卒中手功能障碍患者预防手挛缩、关节僵硬、肌腱粘连及肌力恢复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早期诱发手指训练对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早期诱发手指功能训练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在常规训练的基础上,给予早期诱发手指的屈伸动作训练。在治疗前和治疗后8~12周分别采用Brunnstorm分级评定、Fugl-Meyer运动积分(FMA)、神经功能缺损(NFD)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MBI)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定。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患侧上肢运动功能、手部功能及手精细运动功能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0.01)。结论 早期诱发手指功能训练可明显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7.
脑卒中后言语功能障碍的评定与康复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卒中患语言表达及交流困难导致心理障碍等,因此对言语功能障碍患进行积极的康复治疗显得十分重要。采用Team会的形式,对患的言语功能障碍进行评定和分析,制定合理的康复活疗方案,对患进行一段时间的针对性康复活疗后,再次进行评定,总结前期康复治疗的疗效和讨论如何进行下一步的康复活疗。  相似文献   

8.
急性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观察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效果。方法急性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23例,根据患者的吞咽能力进行有针对性的吞咽功能康复训练。结果9例重度吞咽困难者痊愈4例,明显好转1例,好转1例,有效率为66.67%;11例中度吞咽困难者痊愈7例,明显好转2例,好转1例,有效率为90.9%;3例轻度吞咽困难者全部痊愈,有效率为100%;总有效率为82.61%。结论对急性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的患者进行早期康复训练有利于提高患者的吞咽功能和生活能力,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早期康复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4,他引:18  
目的探讨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后肩 手综合征患者患侧上肢临床症状、关节活动度和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 47例脑卒中后肩 手综合征患者分为早期康复组和非早期康复组 ,两组患者均给予综合康复治疗 ,观察其临床表现 ,并采用Fugl-Meyer评定法评定康复治疗前后偏瘫侧上肢的关节活动范围、疼痛程度和运动功能。结果①对脑卒中患者予早期预防性康复措施 ,在并发肩 手综合征时 ,其患侧上肢关节活动范围减小程度和疼痛程度均较非早期康复组轻。②经综合康复治疗后 ,脑卒中后肩 手综合征患者患侧上肢的临床症状、关节活动度和运动功能均有改善 (P <0 .0 5 ) ,早期康复治疗效果更佳。结论早期康复干预可以预防和减轻脑卒中患者肩 手综合征的发生 ;发病后更易为综合康复治疗所逆转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早期肢体锻炼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发生率的影响,减少临床并发症。方法:将3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给予早期肢体锻炼,包括良肢位摆放,被动、主动活动,促进患肢血液循环等;对照组接受神经内科常规护理。8周后观察两组患者肩手综合征的发生情况及患侧肢体运动功能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肩手综合征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FM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早期功能锻炼能有效降低肩手综合征的发生,并显著提高患侧上肢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肌电触发康复机器手对脑卒中早期患者手运动功能的影响。 方法 选取符合入组标准的脑卒中患者3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15)和试验组(n=15),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康复训练,试验组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给予肌电触发康复机器手训练。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治疗后)采用Fugl-Meyer量表(FMA)评定2组患者腕、手的运动功能,采用改良Ashworth量表(MAS)评定2组患者四指(示指、中指、环指、小指)的痉挛程度,并采用康复机器手自带的表面肌电系统评估2组患者四指、拇指和全指伸肌、屈肌的肌力。 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的腕、手以及总FMA评分与组内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后试验组的腕、手以及总FMA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四指屈肌MAS评分为(0.47±0.13)分,较组内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均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四指、拇指、全指屈伸肌的平均肌电幅值较组内治疗前均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治疗后四指、拇指、全指屈伸肌的平均肌电幅值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肌电触发康复机器手联合常规康复可改善早期脑卒中患者患手的运动功能、痉挛程度和肌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检验功能前伸试验(FRT)在脑卒中偏瘫患者站立平衡功能评定中的效度和信度,为FRT在临床康复评定中的应用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随机选取50例恢复期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并对两组在治疗前后分别进行FRT、Lindmark站立平衡功能评定、Fugl-Meyer站立平衡功能评定以及MAS运动功能评定。评定结果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来检验FRT方法的效度;采用组内和组间相关系数和独立样本t检验来检验FRT方法的信度。结果FRT与Lindmark站立平衡功能评定、Fugl-Meyer站立平衡功能评定法之间呈高度相关(P<0.01),与MAS之间具有高度相关(P<0.01);FRT方法组内相关系数ICC=0.889—0.939,组间相关系数ICC=0.865—0.946;治疗组治疗后的评定分数较治疗前有明显提高,差异显著(P<0.01),而且治疗组治疗前后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FRT在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平衡功能评定中具有良好的效度和信度,且能够反映动态的平衡功能变化过程,在临床康复评定中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14.
唐朝正  贾杰 《中国康复》2013,28(4):252-254
在我国,脑卒中是导致死亡和残疾的首要原因,也是中老年人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脑卒中后80%的患者会经历急性上肢麻痹,并且只有30%的患者能实现功能的完全恢复。手是人类一个非常精细的运动器官,能完成许多精细的动作,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密切相关。脑卒中造成的手功能障碍将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大约50%的患者在日常生活活动(activitiesofdailyliving,ADL)中至少只能部分独立口:因此,手功能障碍的早期全面康复是治疗的重点。当前,虽然政府和康复机构都在积极助推辅助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但是还存在许多残疾人、他们的家人以及康复服务提供者没有意识到辅助器具的可用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患手前伸、健手背后起坐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功能及下肢运动功能恢复的疗效。方法选择康复科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34例,根据患者及家属意愿分为两组:观察组17例,对照组17例。观察组进行患手前伸、健手背后起坐训练治疗,对照组按传统的Bobath双手叉握起坐训练治疗。疗程为8周,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进行Berg平衡量表、Fugl-Meyer下肢积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评定,对步行能力分级进行评估。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疾病分型、患侧、病程及治疗前Berg平衡量表评分、下肢Fugl-Meyer积分、Barthel指数、步行能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8周后观察组患者Berg平衡量表评分[(37.2±5.80)分vs(30.5±6.52)分]、下肢Fugl-Meyer评分[(28.65±2.69)分vs(24.82±3.94)分]、Barthel指数[74.35±5.89 vs 66.53±8.12]、步行能力分级[(4.54±0.52)级vs(3.89±0.66)级]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患手前伸、健手背后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平衡功能、下肢运动功能及步行能力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障碍早期康复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红晓 《临床医学》2008,28(7):123-124
目的 探讨脑卒中患者吞咽困难的评价方法及康复治疗效果.方法 将16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80例,对照组8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及护理,康复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早期康复训练,最后根据患者洼田氏饮水试验及血氧饱和度测定两组进行比较.数据采用X2检查.结果 康复组显效率71.3%,有效率17.5%,无效率11.3%,总有效率88.7%.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以间接训练法和直接饮食训练法为主的综合康复训练对治疗脑卒中患者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早期采用正规综合康复疗法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ADL)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复兴医院神经内科收治脑卒中偏瘫患者192例,首次发病,病程两周以内,随机分为康复组与对照组,每组96例。康复组每天进行以促进技术为主的综合康复训练,有抑郁症状者应用黛力新进行抗抑郁治疗。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CNS)、运动功能评分Fugl-Meyer(FMA)、简式Bathel指数(MBI)于治疗前及治疗后28d对两组进行康复评价,脑卒中后抑郁状态采用抑郁量表(HAMD)评定。结果治疗前两组CNS,FMA,MBI及HAMD积分相近,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gt;0.05);治疗后,康复组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lt;0.01)。结论以促进技术为主的早期综合康复训练,可使脑卒中患者在最短时间内最大程度地改善运动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8.
脑卒中是一组突然起病,以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为共同特征的急性神经系统疾病[1]。在我国,脑卒中患者已达500万以上,且每年约有150万人新发病,其中大部分的患者脑卒中出院后回到社区中。由于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发展的初级阶段,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经济、医疗保险、社会福利等制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三级康复对脑卒中患者功能障碍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内科从2012年1月~2014年1月所收治的18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对照A组和对照B组三组,观察组患者予以一、二、三级康复训练,对照A组予以一、二级康复训练,对照B组则予以一、三级康复训练。观察两组FMA、ADL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三组在FMA和ADL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1、3和6个月,三组FMA和ADL得分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和对照A组的得分优于对照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和对照A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1.7%(7/60),对照A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6.7%(34/60),对照B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0.0%(48/60)。三组比较,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级康复对脑卒中患者功能障碍恢复的效果显著,值得在今后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肩-手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偏瘫肩-手综合征患者6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两组病人均接受临床基础护理,观察组病人还同时应用必要的康复护理.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表明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实施康复护理,有助于预防和减少偏瘫肩-手综合征的发生,更好地发挥患肢功能,提高ADL能力,降低偏瘫的致残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