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利用CBCT影像研究上颌窦骨分隔及窦底小骨尖/嵴的数量、位置及发生率,分析CBCT在上颌窦提升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北京地区21-70岁之间、上颌牙列完整的500例汉族人群的CBCT影像资料,分别对其左右侧上颌窦骨分隔数量、方向及对应牙位、窦底小骨尖/嵴数量及对应牙位进行观察记录和统计分析.结果:1.当研究对象为上颌窦数,骨分隔的发生率为21.6%;当研究对象为人数,其发生率是28.8%;骨分隔数量多为一个,占88.4%;分隔方向多为矢状向,占67.6%;骨分隔最好发的位置在上颌第二磨牙(M2)对应的上颌窦底区域,占43.9%,其次在上颌第一磨牙(M1)区.2.以上颌窦数为研究对象,窦底小骨尖/嵴的检出率为36.0%;以人数为研究对象,其检出率为50.2%;窦底小骨尖/嵴的好发部位依次为上颌第二磨牙(M2)、上颌第一磨牙(M1)、上颌第二前磨牙(PM2)、上颌第一前磨牙(PM1)及上颌第三磨牙(M3),占比分别为31.6%、27.0%、23.3%、9.2%及8.8%.小骨尖/嵴的发生率远高于上颌窦骨分隔,在临床中应予以重视.结论:术前通过对CBCT影像资料的观察分析,可以对上颌窦骨分隔及窦底小骨尖/嵴做出准确评估,能够为上颌窦手术的路径及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利用CBCT影像研究上颌窦骨分隔及窦底小骨尖/嵴的数量、位置及发生率,分析CBCT在上颌窦提升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北京地区21-70岁之间、上颌牙列完整的500例汉族人群的CBCT影像资料,分别对其左右侧上颌窦骨分隔数量、方向及对应牙位、窦底小骨尖/嵴数量及对应牙位进行观察记录和统计分析.结果:1.当研究对象为上颌窦数,骨分隔的发生率为21.6%;当研究对象为人数,其发生率是28.8%;骨分隔数量多为一个,占88.4%;分隔方向多为矢状向,占67.6%;骨分隔最好发的位置在上颌第二磨牙(M2)对应的上颌窦底区域,占43.9%,其次在上颌第一磨牙(M1)区.2.以上颌窦数为研究对象,窦底小骨尖/嵴的检出率为36.0%;以人数为研究对象,其检出率为50.2%;窦底小骨尖/嵴的好发部位依次为上颌第二磨牙(M2)、上颌第一磨牙(M1)、上颌第二前磨牙(PM2)、上颌第一前磨牙(PM1)及上颌第三磨牙(M3),占比分别为31.6%、27.0%、23.3%、9.2%及8.8%.小骨尖/嵴的发生率远高于上颌窦骨分隔,在临床中应予以重视.结论:术前通过对CBCT影像资料的观察分析,可以对上颌窦骨分隔及窦底小骨尖/嵴做出准确评估,能够为上颌窦手术的路径及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上颌窦底形态与上颌窦底提升术的手术风险及提升效率密切相关。根据对窦底结构的形态学研究,学者们提出了不同的分型方法。骨嵴是上颌窦底骨皮质突起,骨嵴的存在增加了上颌窦提升术中窦黏膜穿孔的风险。不同学者通过不同方法研究窦底骨嵴发生率为9.5%-58.0%,骨嵴高度为2.8-8.1 mm。  相似文献   

4.
上颌窦内壁分隔的 CBCT 观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CBCT观测上颌窦内壁间隔的解剖特点及分布规律。方法:调取苏州口腔医院放射科接受CBCT扫描的汉族患者的CT图像资料360例。 Mimics 17.0软件对上颌窦进行三维重建。对上颌窦间隔的发生率、数目、形态、位置及双侧分布状况进行观测。结果:360例中,上颌窦间隔的人群总发生率为37.8%,双侧发生占34.6%,双侧相关系数tau值为0.357(P<0.01)。分布位置常位于磨牙区。不同性别组、年龄组、牙列缺失缺损及牙列完整组间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颌窦间隔在汉族人具有较高的发生率,了解其解剖特点及分布规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常州地区人群上颌窦底骨性分隔的发生率、部位和形态学特点,探讨上颌后牙缺失与骨性分隔的关系,以及对上颌窦内提升手术的指导意义.方法:选择124例研究对象,于术前拍摄锥形束CT(CBCT)并生成相关数据,以NNT软件测量,获取上颌窦底骨分隔的数据,利用SPSS1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24例患者中,42例(33.87%)存在上颌窦骨性分隔;248个上颌窦中,68个存在骨性分隔(27.42%),其中45个骨性分隔出现于上颌窦中部(66.18%),15个出现在后部(22.06%),8个出现在前部(11.76%).窦分隔的发生与性别、年龄及是否缺牙无关.结论;通过CBCT可以观察到上颌窦底骨性分隔的位置、形态,最大限度地预判手术的难易程度,提高上颌窦内提升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运用InVivo Dental软件对北京第二炮兵总医院口腔科锥形束CT(CBCT)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2012年7月至2013年10月期间就诊于我院口腔科成人人群中上颌窦底壁分隔与年龄,性别以及缺牙情况的关系,以期为上颌窦底提升术提供解剖学依据和手术指导。方法:选取538例研究对象的上颌窦CBCT影像资料,其中上颌后牙区缺失牙与不缺牙组各269例,分别按照性别、年龄分组。将所有数据导入In-VivoDental软件中,通过三维重建,测量记录上颌底壁分隔的发生率,位置,高度,方向及形态学变化,采用SPSS18.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538例研究对象中,89例有窦分隔,发生率16.54%;29例出现多个窦分隔(5.39%),25例双侧同时出现分隔(4.64%);在测得的1076个上颌窦中,116个出现窦分隔,发生率为10.78%;男性中年不缺牙组的窦分隔出现率最高;原发性分隔出现率远远超出继发性分隔出现率;窦分隔的发生与性别、年龄及牙缺失无关。窦分隔主要出现在上颌窦中部,占51.720/0;平均高度左侧为(6.17±3.35)mm,右侧为(6.50±4.22)mm,平均长度右侧为(10.87±2.96)mm,左侧为(10.05±4.27)mm。结论:北京第二炮兵总医院口腔科2012年7月至2013年10月期间就诊患者成人人群中,16.54%出现窦分隔;上颌窦分隔出现率与缺失牙,不考虑年龄及性别。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人群中上颌窦分隔的发生率及形态特征,进一步分析其与性别、年龄、牙列状态等的关系。方法:收集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附属口腔医院放射科就诊患者的锥形束CT(conical beam CT,CBCT)图像,进行评估、测量、统计学分析。结果:在本研究纳入的500例患者和1000个上颌窦中,在219例(43.8%)患者和306侧(30.6%)上颌窦中发现了分隔,其中部分型分隔为273个(85.58%),位于上颌窦中部的分隔为170个(53.29%);部分型及上颌窦中部分隔占比最高。分隔在不同性别、年龄、牙列状态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本研究中上颌窦分隔在高度、位置、方向上存在多样性,可能会增加上颌窦内手术的复杂性,因此术前的影像评估有助于评估手术难度和治疗计划的制定。  相似文献   

8.
目的:应用锥形束CT(CBCT)分析上颌窦外侧骨壁的厚度,为口腔种植上颌窦底外提升术的手术指导和风险评估提供参考。方法:选取412例研究对象的上颌窦CBCT影像资料,结合种植专用Simplant软件,进行三维重建,选取测量截面,测量上颌窦外侧骨壁的厚度。采用SPSS17.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412例(824侧)研究对象中,上颌窦外侧骨壁的平均厚度在上颌第二前磨牙(P2)、上颌第一磨牙(M1)和上颌第二磨牙(M2)区分别为(2.23±1.07) mm、(2.19±1.45) mm和(1.41±0.81) mm;左右侧上颌窦外侧骨壁厚度在 P2区具有显著差异(P<0.01);男女间上颌窦外侧骨壁厚度在P2和 M2具有显著差异(P<0.05),男性较女性稍厚;不同年龄组中M1和 M2区的上颌窦外侧骨壁厚度有显著差异(P<0.05);牙缺失对于上颌窦外侧骨壁厚度的变化无显著影响。结论:锥形束CT可精确测量上颌窦外侧骨壁的厚度变化,不同牙位对应的上颌窦外侧骨壁厚度不同,上颌前磨牙区高于上颌磨牙区,最薄处位于M2区。不同年龄、性别之间和左右侧有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9.
10.
上颌窦内壁分隔是上颌窦内壁的皮质骨突起,把窦腔分成2个或多个窦腔.该分隔可能源于牙齿的生长发育阶段,称为原发性分隔;也可能是牙齿缺失后上颌窦气化导致上颌窦内壁形态的改变所致,称为继发性分隔.不同学者运用了不同的观察方法进行测量,发现大约9.5%到50%的上颌窦窦腔内壁存在分隔,该分隔可以存在于上颌窦内壁的任何位置.上颌窦内壁分隔对种植上颌窦底提升术有重要意义,与上颌窦炎症的手术方式选择也紧密相关,还是上颌窦炎症临床误诊的重要原因,所以医师应充分考虑到这一解剖结构的影响,对其深入地了解有助于在临床工作中更好地解决上颌窦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测量上颌磨牙根尖与上颌窦底距离并分析是否与年龄、骨面型存在相关关系.方法 按照纳入标准选择91例患者的颌面部CBCT,测量根尖与上颌窦底的距离以及患者的SNA、SNB、ANB、SN-MP、FH-MP,记录患者年龄、性别.结果 牙根根尖与上颌窦底的距离为-7.1~14.1mm,各牙根和上颌窦底接触或嵌入上颌窦的比例在48%~73%.除右上第二磨牙腭根外,各牙根根尖与上颌窦底距离和年龄有关.右上第一磨牙远颊根、左上第一磨牙近颊根和远颊根与SN-MP相关系分别为0.207、0.222、0.232,P值均小于0.05.结论 根尖与上颌窦底关系密切.根尖与上颌窦的距离与年龄存在正相关关系.右上第一磨牙远颊根、左上第一磨牙近颊根和远颊根均与SN-MP发现微弱正相关趋势.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拍摄锥形束CT(CBCT)结合Simplant软件,研究江苏地区汉族人群中上颌窦窦间隔的解剖学变化,为上颌窦底提升术提供解剖学依据和手术指导。方法:选取424例研究对象的上颌窦CBCT影像资料,将获取的Dicom文件数据导入到Simplant软件中,通过三维重建,测量分析上颌窦间隔的发生、位置、高度、方向及形态学变化,采用SPSS17.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424例研究对象中,190例有上颌窦间隔,发生率为44.81%;90例出现多个窦间隔(21.23%);87例双侧上颌窦同时出现窦间隔(20.52%);在所测的848个上颌窦中,277个出现窦间隔,发生率为32.67%;窦间隔的发生与性别、年龄及牙缺失无关。窦间隔主要出现在上颌窦中部,占59.94%;平均高度右侧(5.90±3.65)mm,左侧(5.54±2.87)mm;平均长度右侧(8.15±2.40)mm,左侧(7.88±2.73)mm。结论:江苏汉族人群中,44.81%出现上颌窦间隔;CBCT能全面而准确定量分析上颌窦窦间隔的解剖结构,为上颌窦底提升术提供解剖学依据,对手术操作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选择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第二门诊部锥形束CT影像库存中2 130颗上颌第三磨牙影像资料,依据其不同阻生位置分为3组。分析比较各组第三磨牙与上颌窦底的关系,结果发现在低、中、高位阻生的上颌第三磨牙中,牙根根尖水平高于上颌窦底的出现概率分别为4.5%、10.3%及14.6%。  相似文献   

14.
目的:针对上颌后牙缺失病人的CBCT资料,分析上颌窦内异常影像的发生率,为病人行种植术前的评估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1-01—03因上颌后牙缺失需行种植修复病人的CBCT资料76例,共152个上颌窦。由两名研究人员对影像资料进行观察分析,影像诊断结果分为5类:①未见异常影像;②窦底黏膜增厚;③上颌窦囊肿;④上颌窦炎;⑤上颌窦分隔。同时测量所有窦底黏膜增厚病例的平均厚度以及缺牙区窦嵴距,使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52例上颌窦中未见异常影像者65例(42.76%),黏膜增厚者36例(23.68%),上颌窦囊肿23例(15.13%),上颌窦炎17例(11.18%),上颌窦分隔11例(7.24%)。窦底黏膜增厚厚度为(3.65±1.65)mm,缺牙区窦嵴距为(7.05±2.99)mm。结论:上颌窦异常影像诊断发生率最高者为窦底黏膜增厚,其次为上颌窦囊肿;不同上颌窦影像诊断类型间窦嵴距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及不同缺牙情况下诊断类型的发生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15.
16.
Oral Radiology -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valuate the prevalence of Haller Cell (HC) in a group of the Turkish population and to evaluate its relationship with accessory maxillary ostium...  相似文献   

17.
OBJECTIVES: To evaluate the value of deproteinized bone particles on bone resorption in the augmented space after maxillary sinus floor elevation in rabbits. MATERIAL AND METHODS: A total of 20 rabbits underwent bilateral grafting, using blood clots (control group) and deproteinized bone particles (experimental group), and followed with histologic and histomorphometric analysis. RESULTS: Two weeks after grafting, the augmented space was almost completely obliterated by both newly formed bone and fibrous connective tissue in the control group. Some osteoclasts were found on the surface of newly formed bone, especially near the elevated sinus membrane.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newly formed bone was found along the elevated sinus membrane, the cortical wall of the augmented space, and the surface of deproteinized bone particles near the cortical wall. Some osteoclasts were found along the deproteinized bone particles and a few adhered to the surface of the newly formed bone. Eight to 10 weeks after implantation in the control group, most of the newly formed bone had been resorbed.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newly formed bone was found in most parts of the convex augmented space. Histomorphometrical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augmented height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 at all evaluation times. Bone area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 at 6, 8, and 10 weeks after implantation. The area of grafted deproteinized bone particles did not change significantly from 2 to 10 weeks. CONCLUSION: Slowly resorbed deproteinized bone particles contribute to stable augmentation of the maxillary sinus floor by inhibiting bone resorption.  相似文献   

18.
[摘要] 目的 利用锥形束CT三维成像分析上颌后牙区牙槽骨高度以及牙根与上颌窦底位置关系,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500例患者的锥形束CT影像资料,测量上颌前磨牙和磨牙的牙槽骨高度、牙根至上颌窦底距离、磨牙牙根与上颌窦的位置关系(垂直和水平关系),按照牙位和年龄将这些数据分组,分析在不同牙位和年龄段的差异。结果 上颌前磨牙的牙槽骨高度分别为(11.31±7.39)和(9.52±7.98)mm,显著高于上颌磨牙区,随着年龄的增长牙槽骨高度降低。上颌第二磨牙近颊根至上颌窦底距离最短,其平均值为(1.73±3.63)mm;第一前磨牙牙根至上颌窦底的平均值为(9.53±5.79)mm,至上颌窦底距离最长,随着年龄的增长,牙根与上颌窦底间距离变短。在牙根与上颌窦的垂直关系中,三个牙根均不与上颌窦下壁接触的情况显著高于其他分类;水平关系中,在根尖至根分叉水平观察到上颌窦最为常见;随诊年龄的增长牙根与上颌窦的关系更加密切。结论 不同年龄和牙位牙根与上颌窦的关系差异较大,利用锥形束CT可精确分析上颌后牙区解剖结构,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降低医源性问题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