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检测鼻咽癌组织中miR 34b的表达,并探讨其与鼻咽癌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17年10月海口市人民医院经病理确诊的114例鼻咽癌患者标本作为鼻咽癌组,另选取同期行鼻内镜鼻息肉手术切除的良性鼻咽标本4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miR 34b在两组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鼻咽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鼻咽癌组织中miR 34b的相对表达量2 △Ct值为0.136±0.021,显著低于对照组织的0.294±0.052(P<0.01);miR 34b的相对表达量2 △Ct值与鼻咽癌患者的性别、年龄和病理分级无显著相关性(P>0.05);miR 34b的相对表达量2 △Ct值在临床Ⅲ、Ⅳ期患者为0.126±0.015,显著低于Ⅰ、Ⅱ期患者的0.183±0.046(P<0.05);miR 34b值在淋巴结有转移的患者为0.116±0.013,显著低于无转移的0.162±0.041(P<0.05)。结论鼻咽癌组织中miR 34b呈低表达,其表达变化可能参与鼻咽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过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miR-485-5p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qRT-PCR检测76例鼻咽癌和28例鼻咽部黏膜组织中miR-485-5p的表达,并结合临床信息,统计分析其表达水平与鼻咽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结果miR-485-5p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较鼻咽部黏膜组织显著下降(P<0.05);同时miR-485-5p低表达与鼻咽癌患者的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01),而与鼻咽癌患者的年龄、性别、T分级和TNM分期无明显相关(P> 0.05)。结论本研究表明miR-485-5p为转移相关基因,可能在鼻咽癌转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鼻咽癌放疗后大出血的诊治方法及治疗结果。方法收集2011年1月~2015年12月诊治的7例鼻咽癌放疗后大出血患者,分析其临床特点、各种诊治方法的特点及疗效。结果7例鼻咽癌放疗后大出血患者,治愈出院2例,转院行颈内动脉栓塞1例,已治愈。住院期间死亡3例,1例自动出院后死亡。结论鼻咽癌放疗后大出血积极的检查明确出血原因及部位,针对出血原因及部位可采取治疗措施,包括预防性气管切开,不得已情况下的长时间填塞及颈内动脉栓塞,能够有效降低鼻咽癌放疗后鼻出血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miR-18a过表达和抑制表达对人鼻咽癌细胞株CNE1和CNE2放疗敏感性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采用miR-18a过表达质粒miR-18a模拟物和抑制表达质粒miR-18a遏制物及空白对照质粒转染人鼻咽癌细胞株CNE1和CNE2细胞,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和蛋白免疫印迹法(WB)...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测定组织蛋白酶B (Capthesin B)在鼻咽癌组织和血清标本中的表达量,探讨Capthesin B作为评估鼻咽癌患者治疗预后的可行性。方法 收集长沙金域医学检验中心2019年8月—2020年2月50例鼻咽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标本,免疫组织化学(IHC)检测组织标本Capthesin B表达,比较分析蛋白表达差异。收集湖南省肿瘤医院2019年7月—2020年3月106例鼻咽癌患者治疗前、治疗后及40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清标本,ELISA试验检测血清Capthesin B浓度,并比较分析3组间的血清Capthesin B浓度。结果 IHC结果显示,鼻咽癌组织Capthesin B阳性率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 0.001)。ELISA结果表明,鼻咽癌患者血清Capthesin B 1.23(0.64,2.27) ng/mL显著高于健康体检组的(0.98 ±0.49) ng/mL (P< 0.05),鼻咽癌患者治疗后血清Capthesin B 0.69(0.39,1.42) ng/mL显著低于治疗前的1.23(0.64,2.27) ng/mL (P<0.001)。TNM分期III、IV患者血清Capthesin B (2.09 ±1.50) ng/mL显著高于I、II期患者的1.14(0.60,2.12) ng/mL,提示Capthesin B水平与TNM分期显著相关(P<0.05)。鼻咽癌颈淋巴结转移组血清Capthesin B (2.63±1.67) ng/mL显著高于未转移组的1.10(0.59,2.14) ng/mL (P<0.01),提示Capthesin B与转移相关。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670(P<0.001),提示血清Capthesin B可作为鼻咽癌疗效预测的参考指标。结论 鼻咽癌组织Capthesin B高表达和患者血清Capthesin B浓度明显升高,治疗后其浓度降低,提示Capthesin B与鼻咽癌发生发展密切相关。Capthesin B与肿瘤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呈正相关,提示Capthesin B可作为鼻咽癌治疗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检测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ead and neck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HNSCC)组织中的Wilms’tumor gene 1(WT1)基因在mRNA及蛋白水平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各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46例HNSCC组织及20例正常咽部黏膜组织中的WT1 mRNA表达情况,同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两组石蜡切片中的WT1蛋白表达情况。结果① 46例HNSCC组织WT1mRNA表达均值为9.61×10-3,较正常咽部黏膜组均值1.18×10-4 显著增高(P<0.05);② WT1mRNA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显著相关,分化越差表达越高(P<0.05),且WT1表达在下咽癌组织及嗜酒人群中表达亦显著增高(P<0.05);③ WT1蛋白在HNSCC组织中阳性率为76.09%,而正常咽部黏膜组织无表达,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NSCC组织中WT1在mRNA及蛋白水平均有异常过表达,可能扮演癌基因的角色,参与了肿瘤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Beclin1基因对鼻咽癌细胞放疗抵抗的影响。方法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CNE2、6 10B及其放疗抵抗细胞CNE2 Rs、6 10BRs中Beclin1蛋白的表达,CNE2细胞经不同条件放射线照射后Beclin1蛋白的表达改变;通过脂质体转染Beclin1 cDNA和慢病毒介导的Beclin1 shRNA,在6 10B细胞和CNE2 Rs细胞中分别过表达及沉默Beclin1基因,平板克隆集落形成实验检测鼻咽癌细胞的放疗抵抗能力的改变;细胞免疫荧光法检测DNA双链损伤相关指标γ H2AX表达的改变。结果Beclin1蛋白在放疗抵抗细胞中表达增加,同时随着放疗时间的延长及放疗剂量的增加,Beclin1蛋白表达迅速升高,随后趋于基础水平;Beclin1过表达后6 10B细胞克隆集落形成能力增强,生存分数增加,γ H2AX焦点数量减少;相反,Beclin1沉默后,CNE2 Rs细胞克隆集落形成能力下降,生存分数下降,γ H2AX焦点数量增加。结论Beclin1能促进鼻咽癌细胞的放疗抵抗性,其与放疗后DNA双链损伤修复调控可能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鼻咽癌患者miR-429、miR-200C表达与预后关系.方法 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5月接受治疗的初治鼻咽癌患者80例,对病理穿刺组织样本行qRT-PCR检测对miR-429、miR-200C相抵表达量进行分析,治疗3个月后进行疗效评价.出院后以电话及门诊复诊的方式进行随访,记录患者生存时间.结果 ...  相似文献   

9.
摘要:目的观察汉黄芩苷对鼻咽癌裸鼠移植瘤放疗的增敏效应,并探讨其与核转录因子NF κB的关系。方法取低分化鼻咽癌5 8F细胞接种于雌性裸鼠皮下(共接种24只),待肿瘤结节约4~6 mm时,将裸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6只。分别为对照组、汉黄芩苷组[20 mg/(kg·w)]、放疗组、汉黄芩苷[20 mg/(kg·w)]联合放疗组。依照各组不同治疗措施处理,定期测量瘤体体积,3周后处死裸鼠,剥离瘤体称重,分别计算各组抑瘤率;并采用Real time PCR检测瘤体组织中NF κB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汉黄芩苷联合放疗组移植瘤的体积和重量显著下降,相比对照组、汉黄芩苷组及放疗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汉黄芩苷联合放疗组NF κB mRNA表达水平明显下降, 与其他各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汉黄芩苷能增强鼻咽癌裸鼠移植瘤对放疗的敏感性,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核转录因子NF κB的作用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miR-181b-5P和红细胞膜蛋白配体4.1样3(EPB41L3)目前在喉癌中表达关系及作用机制尚不明确。论文主要通过研究miR-181b-5P、EPB41L3蛋白在喉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表达水平并进行相关性分析,探讨miR-181b-5P靶向调控EPB41L3对喉癌组织增殖、侵袭及转移的影响。 方法 通过生物信息学数据库预测miR-181b-5P在喉癌中的表达情况,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测定喉癌及癌旁正常组织中miR-181b-5P的表达量。预测miR-181b-5p的靶基因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EPB41L3蛋白的相对表达由免疫组化SP法测定。 结果 喉癌组织中miR-181b-5P的表达明显较癌旁正常组织高(P<0.001),且在有无淋巴结转移间有显著差异(P=0.027 3)。EPB41L3蛋白在喉癌组织的表达明显较癌旁正常组织低(P<0.001)。EPB41L3蛋白在喉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于不同病理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iR-181b-5p及EPB41L3蛋白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呈负相关(r=-0.420 8,P=0.002 3)。 结论 miR-181b-5P可能通过负性调控EPB41L3的表达,影响喉癌组织的增殖、侵袭、转移,研究可为喉癌的临床靶向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鼻咽癌放疗后鼻咽部出血的原因及治疗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7年12月住院的25例鼻咽癌放疗后导致鼻咽部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方法主要包括鼻咽鼻腔填塞、鼻内镜下鼻咽痂皮及坏死肉芽清创、介入治疗、低温等离子手术止血、鼻内镜下鼻咽肿瘤切除术。结果25例患者中,由鼻咽癌复发引起鼻咽出血8例,其中3例大出血死亡;5例由假性动脉瘤引起,其中3例大出血死亡,2例经介入治疗止血;11例为鼻咽放疗后痂皮及肉芽出血,其中有7例经低温等离子手术成功止血,3例经介入后止血,1例经填塞止血;1例不明原因大出血窒息死亡。结论鼻咽癌放疗后鼻咽部出血是致死率高的并发症, 其中以鼻咽癌复发及假性动脉瘤危险性最高。积极检查明确出血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措施,能够有效降低鼻咽癌放疗后出血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2.
鼻咽癌放疗后5年内死亡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鼻咽癌 (NPC)放疗后引起 5年内死亡的主要原因。方法 :对我科经放疗后 5年内死亡的16 5例 NPC患者进行相关因素分析。结果 :NPC5年内死亡与临床分期、分型及放射剂量关系密切 (P<0 .0 5 )。结论 :远处转移及局部复发仍是 NPC主要的死亡原因  相似文献   

13.
放射治疗是目前治疗鼻咽癌的首选方法,随着放疗技术的进步和综合治疗手段的应用,患者的生存率得以持续提高。但放疗对鼻咽癌患者造成的并发症广泛而持久,严重影响放疗后患者的生存质量。这些并发症主要分布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由于种种原因,鼻咽癌放疗后并发症长期以来并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而且有关注下降之虞。目前鼻咽癌的诊治流程、对鼻咽癌治疗的准入(包括对医院和医生的准入)要求、对鼻咽癌放疗后并发症治疗价值的认识等可能是影响因素。我们应该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指导临床医疗工作,正确认识疾病与生命的关系,重视生命的质量  相似文献   

14.
观察在放射治疗鼻咽癌时血卟啉衍生物(hematoporphyrinderivative,HPD)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选择病理确诊的初诊鼻咽癌78例,分成单纯放疗组和血卟啉衍生物(HPD)+放疗组,各39例,采用自身配对方法,分别测定各组放疗前、后免疫功能。结果为:①HPD+放疗组放疗前后免疫功能无明显变化;②单纯放疗组放疗后较放疗前免疫功能明显下降,包括OKT3、OKT4、OKT4/OKT8和淋巴细胞转化率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和P<0.05)。上述结果提示HPD配合放射治疗鼻咽癌对免疫功能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鼻咽癌放疗后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索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放射治疗后分泌性中耳炎(secretory otitis media,SOM)的治疗方法。方法对63例(72耳)NPC放疗后SOM患者,采用综合治疗措施:全身和局部抗炎,神经营养,扩张血管,激素治疗;加强鼻腔、鼻咽局部清理,治疗鼻腔鼻窦疾病;咽鼓管置管、冲洗并向鼓室注入麻黄碱、氧氟沙星、地塞米松和α-糜蛋白酶混合药液。结果所有患者治疗前均有耳鸣、耳闷塞感、听力下降等症状,鼓室导抗图均为“B”型。经综合治疗后,耳鸣消失45耳(62.50%),好转17耳(23.61%),无效10耳(13.89%),总有效率86.11%;耳闷塞感消失57耳(79.17%),好转11耳(15.28%),无效4耳(5.55%),总有效率94.45%;声阻抗检查鼓室曲线“A”型38耳(52.78%),“As”型25耳(34.72%),“B”型4耳(5.56%),“C”型5耳(6.94%);0.5、1.0、2.0kHz气导听阈均值从治疗前的(46.0&#177;5.0)dBHL提高到治疗后的(25.8&#177;3.5)dBHL,差异具有显著性(P〈0.001)。结论分析NPC放疗后SOM的发病机理,有针对性地采取对因治疗,是非常有效和切实可行的,对提高NPC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在临床实践中加以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6.
放疗是目前治疗鼻咽癌的主要手段,但放疗后可诱发恶性肿瘤。对其诊断及致病机制、发病年龄及潜伏期、诱发肿瘤的病理类型及好发部位、治疗及预后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手术治疗鼻咽癌(NPC)放射治疗后放射性鼻窦炎的疗效。方法笔者对2005年9月~2008年9月收治的经保守治疗无效的37例放射性鼻窦炎患者(放疗后10个月至8年)行鼻内镜手术治疗,术后随访12~36个月,观察其疗效。结果 37例NPC放射治疗后鼻窦炎患者治愈15例(40.5%),有效20例(54.1%),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4.6%。结论对保守治疗无效的放射性鼻窦炎患者行鼻内镜手术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鼻咽癌放疗中肿瘤退缩变化对大体肿瘤靶区的影响及调整放疗计划的必要性。方法 收集确诊的鼻咽癌患者52例,其中T1期5例、T2期17例、T3期19例和T4期11例。所有患者均接受放/化疗综合治疗。患者在放疗前及放疗疗程中的第20、22次分别进行1次放疗定位CT扫描。分别在2次定位CT扫描的图像上勾画GTV靶区,在Pinnacle计划系统内将前后2次CT扫描的图像及勾画的靶区进行匹配、融合,然后逐层比较前后2次勾画的GTV靶区的重合度,分别找出GTV靶区在前界、后界、左侧界及右侧界偏差最大的层面,测量并记录最大位移距离。按照肿瘤T分期将患者分为T1、T2、T3及T4共4组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放疗后GTV靶区在前、后及两侧界等4个边界上的退缩程度不同,在肿瘤前界上产生的最大位移距离最大,其中以T4期最大,为(4.7±1.2) mm,其后依次为后界、左右侧界。将所测量到的各个边界在不同T分期肿瘤中的最大位移距离分别进行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后界、左右侧界的最大位移距离在不同T分期肿瘤中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17.26、19.35、3.51;P值分别为:0.001、0.001、0.03),但前界的最大位移距离在不同T分期肿瘤中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F=0.73,P=1.05)。结论 不同T分期肿瘤在4个边界上的退缩程度不同;当治疗前影像提示咽旁隙仅肿瘤压迫而非侵犯时及T4期肿瘤侵犯颅内时,放疗期间由于肿瘤的退缩,及时修改治疗计划非常必要,这样对于更好地保护正常组织器官功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