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2.
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是指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等冠心病危险因子共同作用而形成的以冠状动脉硬化为病理特征的一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严重疾病。抗血小板治疗是CHD治疗的最重要的策略,对于接受经皮冠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CKD患者PCI治疗中的抗栓策略。方法选择2016年至2017年患者88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其中对照组选用普通抗栓治疗,研究组选用PCI抗栓治疗,在治疗后,查看患者的治疗时间的、康复时间以及并发症。结果研究组在治疗时间、康复时间以及并发症等方面都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研究组选用PCI治疗可以有效缩短治疗时间,同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的产生,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PCI(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利用血栓弹力图(TEG)各指标变化评价患者抗血小板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12月收治我院的90例PCI患者病历,患者PCI术后均给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入选资料治疗前后均使用血栓弹力图(TEG)进行检测,对TEG检测数据分析。结果 PCI术后抗血小板治疗前后,R、K值及血小板抑制率显著上升,α角及MA值明显下降,患者TEG各参数的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MA值对患者进行个体化调整抗血小板治疗方案。结论血栓弹力图(TEG)检测对PCI术后患者抗血小板治疗具有显著意义。  相似文献   

5.
PCI术后1年患者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依从性随访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1年患者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依从性状况及其对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07年2月至2010年2月连续3年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老年病科接受PCI并植入支架的547例冠心病(Coronary hear...  相似文献   

6.
7.
目的:观察替格瑞洛在氯吡格雷抵抗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抗血小板治疗中的效果,并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符合氯吡格雷抵抗标准的96例AMI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48)PCI术前加服氯吡格雷负荷剂量,术后以高剂量维持,观察组术前加服替格瑞洛,术后常规剂量维持,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血小板聚集率、肝肾功能、不良反应以及随访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2h、24h、7d的血小板聚集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的AST、血肌酐水平、不良反应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随访半年的MACCE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替格瑞洛治疗符合氯吡格雷抵抗标准的AMI疗效确切,能够降低血小板聚集率和不良反应率,减少肝功损伤与MACCE发生风险,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的长期抗血小板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6月~2010年6月成功行PCI术的患者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8例)和试验组(38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等常规措施,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75mg,1次/d,对比观察两组患者30d内不同时间段血小板的聚集率。结果:服药后30d内,试验组不同时间段血小板聚集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I术后的长期抗血小板应用中,氯吡格雷具有降低血小板聚集率和增强血小板活化程度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10.
11.
时机:PCI术前应尽早启动抗血小板治疗 2012年欧洲心脏病协会(ESC)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STEMI)治疗指南推荐:行直接PCI的患者,应在血管造影前尽早接受阿司匹林与二磷酸腺苷(ADP)受体拮抗剂的双重抗血小板治疗,以及一种口服抗凝药物治疗.2011年ESC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STEMI)治疗指南推荐:应尽早在阿司匹林基础上加入P2Y12抑制剂;2012年AHA/ACCF UA/NSTEMI指南指出:对于确诊的中高危且选择初始侵入性治疗策略的UA/NSTEMI患者,应在入院时即接受双联抗血小板治疗.2009年美国心脏病学会基金会/美国心脏学会(ACC/AHA) STEMI指南推荐:在直接或非直接PCI时或之前,尽早给予噻吩并吡啶类药物治疗.2012年AHA/ACCF/SCAI PCI指南指出:在PCI前给予阿司匹林;PCI时应给予负荷剂量的P2Y12受体抑制剂.此外,早期的CRODO研究也提示:PCI术前尽早抗血小板治疗可有效降低PCI患者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对慢性肾脏疾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 CKD)患者1型心肾综合征(cardiorenal syndrome, CRS)发病率的影响。方法发生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的84例CKD患者,根据住院期间是否发生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 AKI)分为1型CRS组和无CRS组,对两组患者PCI治疗情况、造影剂用量、血清尿素氮、血清肌酐和死亡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84名CKD合并AMI患者有37例发生1型CRS(44%),1型CRS组患者与无CRS组患者PCI治疗比例(48.6% vs 53.2%, P>0.05),造影剂用量(130±48ml vs 148±55ml, P>0.05)均无统计学差异,43例行PCI治疗的患者手术前后血清肌酐值变化无显著差异(140.8±40.4 vs 141.2±63.7umol/l, P>0.05),其中22名患者PCI术后血肌酐显著下降(153.9±39.7 vs 105.9±22.9umol/l, P<0.01)。结论本组资料提示PCI术未增加CKD患者1型CRS发病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在PCI术后抗血小板作用的优劣。方法查阅中国知网、Springer Link等数据库近5年来关于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在PCI术后抗血小板应用的文献68篇,通过大量临床数据,通过血小板聚集率、各种炎症因子抑制水平、终点事件、安全性等指标,比较两者的抗血小板效果。结果替格瑞洛使血小板聚集率下降的程度优于氯吡格雷;替格瑞洛的抗炎效果优于氯吡格雷;替格瑞洛可降低缺血事件的发生但不增加出血风险;替格瑞洛可降低MACCE发生的风险。结论替格瑞洛在PCI术后抗血小板效果优于氯吡格雷。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使用全血流式细胞术观察抗血小板治疗对急性冠脉综合症(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血小板的影响,评估临床使用该方法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2012.1.1至2012.5.31期间在华山医院首次确诊为ACS的患者。其中男性10例,女性10例,年龄57~72岁。分别于所有治疗开始前以及治疗后第8天采血。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患者血小板静息状态纤维蛋白原受体(PAC-1)和P选择素(CD62p)表达比例,以及二磷酸腺苷(adenosine diphosphate,ADP)诱导血小板活化后的PAC 1、CD62p表达比例;使用血小板双通道聚集仪测定患者血小板聚集率。另设20例健康志愿者做为对照组。结果   治疗前,ACS患者静息血小板PAC-1和CD62p高表达;使用ADP体外刺激血小板活化,ACS患者血小板活化水平高于对照组。使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后,患者循环活化血小板数量下降,但仍高于对照组;使用ADP体外刺激血小板活化,ACS患者血小板PAC-1和CD62p较治疗前下降,其中,PAC-1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结论   ACS患者PAC-1、CD62p表达高于健康人,循环活化血小板数量升高,抗血小板治疗可以显著抑制患者血小板功能。合理使用全血流式细胞术可以用于临床抗血小板治疗评估。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血府逐瘀汤加减联合双联抗血小板药物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内介入治疗(PCI)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8年1月许昌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4例AMI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PCI术后接受常规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观察组PCI术后接受血府逐瘀汤加减联合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比较两组中医疗效、心功能[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每搏输出量(SV)、左心室收缩末内径(LVESD)、左心室射血体积分数(LVEF)]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2.86%(39/42)]高于对照组[73.81%(31/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治疗1个月,两组LVEDD、LVEF、SV、LVESD水平均较术后1 d改善,且观察组LVEF、SV均大于对照组,LVEDD、LVESD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血府逐瘀汤加减联合双联抗血小板药物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能改善患者心功能,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基层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后双联抗血小板药物不同依从性对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至2014年在我院被确诊为冠心病并行PCI的患者180例进行随访,由临床药师负责,详细记录每例患者用药情况及心脑血管不良事件(死亡、心肌梗死、卒中、再次血运重建)发生情况。根据随访抗血小板用药情况,将患者分依从性好(n=138)及依从性差(n=42)两组,比较两组患者心脏主要不良事件(MACE)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基线特征、临床特征及治疗情况结果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依从性好组主要不良事件及因心血管事件再入院的发生率低于依从性差服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联抗血小板药物依从性好能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基层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双联抗血小板药物依从性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7.
PCI术后6个月患者服用抗血小板药物依从性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娜  郜玉珍 《中国民康医学》2010,22(9):1073-1074
目的:探讨PCI术后6个月患者服用抗血小板药物依从性及影响因素研究。方法:选取2008年8月至11月在山西省3所三级甲等医院成功实施PCI术后6个月的患者182例,以调查问卷为工具,采取电话随访的方式进行调查,评估患者术后6个月服用抗血小板药物的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所得数据均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PCI术后6个月的患者完全遵医服药的依从性仅为38%。患者的用药知识、用药信念行为以及社会支持对其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定期对出院患者随访,不断强化用药知识,提高社会、家庭支持。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冠心病患者进行协同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将2017年1~9月治疗的48例PCI术后冠心病患者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2017年10月~2018年6月治疗的48例PCI术后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组,给予协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包括两组患者对PCI术后服药依从性、心理状况和术...  相似文献   

19.
20.
对周围动脉粥样硬化疾病(PAD)患者的抗血小板治疗属于抗血栓治疗的一部分,抗血栓治疗包括抗血小板、抗凝和溶栓治疗。PAD患者抗血栓治疗的依据是:对慢性病患者,可延缓病程进展,防止动脉急性血栓性闭塞,或预防动脉重建术及其他介入治疗后的血栓并发症;对急性动脉闭塞者,可阻止动脉血栓向其近端和远端分支动脉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