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 毫秒
1.
目的 了解云南省宁洱和剑川2个县农村65~74岁老年人牙周状况,分析牙周病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方法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记录牙龈出血和附着丧失状况并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通过SPSS统计软件对患病情况和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云南省农村65~74岁老年人牙龈出血率为86.6%,附着丧失 > 3 m...  相似文献   

2.
海南省65~74岁老年人牙齿健康状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海南省65~74岁老年人牙齿健康状况,为海南省口腔卫生保健工作提供信息支持。方法按照《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方案》对726名城乡老年人进行口腔检查,结果用SPSS 12.0软件处理。结果患龋率为72.59%,龋均为2.96,龋齿充填率为14.19%;根龋率为20.9%,根龋均为0.32,根龋充填率为3.12%;牙周疾病患病率为86.1%;缺牙率为88.4%,全口无牙率为3.4%。结论海南省老年人牙齿龋病和牙周病患病率高,治疗率低。加强口腔卫生教育,促进口腔健康保健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全省城乡65~74岁人群的牙周状况和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我省65~74岁老年人进行牙周情况的抽样调查。结果:贵州省65~74岁老年人牙龈出血、牙石、牙周袋及牙周附着丧失检出率高,牙龈出血检出率乡镇高于城市(P<0.05);牙周袋、牙周附着丧失检出率城乡及男女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关于吸烟习惯的调查显示,男性每天吸烟人数所占比例较高,而女性中大部分人不吸烟;吸烟量的调查中,每天吸烟支数达11~20支的人数所占比例最高,为38.66%。结论:老年人牙周疾病患病率高,农村地区口腔卫生状况较差,男性吸烟对牙周有影响;促进口腔健康教育,特别是农村地区的口腔健康教育,纠正不正确的旧观念和不良口腔卫生习惯,加大吸烟对牙周有害的宣传,定期口腔检查,有助于控制牙周病的流行。  相似文献   

4.
《黑龙江医学》2017,(10):993-994
目的调查佛山市顺德地区老年抑郁症的患病率情况及形成的主要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佛山市顺德区内按不同地域调查问卷,了解老年抑郁症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问卷采用专用于老年人的抑郁筛查表《老年抑郁量表》(GDS)及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结果按设计方案进行调查问卷12 054人,患老年抑郁症911人,患病率为7.56%,男性430人,女性481人,已婚患病率5.04%,未婚或丧偶患病率19.55%,生活完全自理患病率5.87%,自理障碍患病率21.31%,有兴趣爱好患病率6.54%,无兴趣爱好患病率9.46%,有慢性病患病率11.23%,无慢性病患病率4.90%,有负性生活事件患病率23.11%,无负性生活事件患病率5.14%,有运动患病率5.82%,无运动患病率11.62%。结论从筛查结果看老年抑郁症发病与性别无关,与婚烟状况、生活自理能力、有无兴趣爱好、有无慢性病、有无负性生活事件、有无运动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重庆市农村社区健康老年人的社会支持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随机抽取重庆市农村老人家庭820户,对符合选取条件的588名健康老年人,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进行评定。结果农村老年人社会支持总分为(32.48±6.34)分,低于国内常模(P<0.01)。女性、高龄、低文化、无配偶、无子女、独居、亲子关系差、经济收入低、有慢性病、生活能力差、认知水平较高的老年人社会支持较低(P<0.05)。生活能力、家庭因素、经济收入及性格特征是社会支持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增加农村老年人的社会支持,有助于改善生活质量和促进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6.
重庆市城乡居民牙周疾病状况抽样调查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重庆市12岁、35~44岁、65~74岁人群的牙周疾病状况,为重庆市口腔卫生保健工作提供信息支持。方法:采用分层、等比、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重庆市3个城市地区和3个农村地区的12岁、35~44岁、65~74岁人群各751、723、722人,按照《第3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方案》,使用CPI探针检查全口牙牙龈出血、牙结石、牙周袋及附着丧失情况。计算出检出率,并进行城乡比较和不同性别比较。结果:12岁年龄组牙龈出血率为79.49%;86.68%的人有牙结石,农村地区牙结石检出率高于城市(P<0.05)。35~44岁年龄组牙龈出血率为87.83%,农村明显高于城市(P<0.05);99.17%的人有牙结石;49.10%的人有牙周袋,男性高于女性(P<0.05);48.13%的人有附着丧失。65~74岁年龄组牙龈出血率为73.13%;88.64%的人有牙结石,城市高于农村(P<0.05);50.97%的人有牙周袋,男性高于女性(P<0.05);86.84%的人有附着丧失。结论:重庆市3个年龄组牙龈出血和牙结石检出率较高,牙周炎仍是威胁中老年人群口腔健康的常见疾病。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大丰区农村老年人签约家庭医生的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完善老年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在大丰区抽取1600名农村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调查老年人的一般情况和签约状况,运用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签约家庭医生的影响因素.结果:共得到1480份有效问卷,38.8%的老年人知晓家庭医...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与分析与老年人重症肺炎死亡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住院的65岁以上重症肺炎患者36例(不包括恶性肿瘤合并肺炎的患者),其中15例死亡(死亡组),21例治愈或好转(好转组),分析两组患者的年龄、基础疾病及各器官功能情况、病原菌及其耐药率、抗生素的使用等因素.结果 好转组的21例患者平均年龄72±6岁,75岁以上的5例(23.8%);患有3种或以上的基础疾病者6例(28.8%),而且基础疾病控制较稳定,发病后有3个或以上器官功能损害的5例(23.8%).死亡组的15例患者平均年龄(83±8)岁,75岁以上的12例(80.0%);患有3种或以上的基础疾病者12例(80.0%),而且这组患者在肺部感染发生前,均有一个或以上的器官功能不全的情况,发病后出现3个或以上器官功能损害的10例(66.7%).而两组的病原菌构成差别不大,都是阴性杆菌感染占多数,但是死亡组感染的耐药菌株较好转组的明显增多(52.0%),而且死亡组合并真菌感染的也较多,因此该组患者治疗过程中需要更换或增加抗生素的比例较好转组的明显增高(80.0%).结论 导致老年人重症肺炎死亡的发生,与患者年龄(75岁以上)、基础疾病或合并症的数目(3个或以上)、多器官功能受损、病原菌是否耐药以及首程抗生素选择是否恰当等综合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兴化市农村儿童智力残疾的患病率、主要危险因素,笔者于2006年4月进行了抽样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青岛地区35~74岁居民血脂异常患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在青岛市随机抽取35~74岁居民进行横断面调查。数据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青岛市居民共调查5 086例,血脂异常患病率为47.3%,高总胆固醇(TC)血症患病率为31.1%,高三酰甘油(TG)血症患病率为27.5%,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症患病率为1.6%。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性别、收入、血糖、血压、体质量指数(BMI)与高TC血症密切相关,地区、血尿酸、血压、血糖、BMI与高TG血症密切相关,地区、年龄、BMI与低HDL-C血症密切相关。结论青岛地区血脂异常患病率较高,应对居民加强健康教育,提倡控制体质量等,降低血脂异常患病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云南贫困农村小儿营养状况及影响因素,为制定改善小儿营养状况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云南省农村12~18月龄的小儿家庭进行调查.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对照顾者进行询问,并测量小儿身长、体重.结果 (1)小儿生长迟缓率为35.3%,低体重率为4.4%,消瘦率为2.5%; (2)4月龄时和6月龄时的纯母乳喂养率分别为70.59%和36.77%;小儿 4月龄时的辅食添加率为29.41%,6月龄时辅食添加率为77.21%,至小儿满1岁,仍有4.4%的小儿未添加辅食.至调查时,小儿还未添加动物肝脏、大豆制品和蛋类的比例分别为54.41%、38.24/%和24.27%; (3)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父亲外出打工时间短、主要照顾者不是母亲、家庭人均肉蛋奶消费低、肉类添加频率少是发生小儿生长迟缓的危险因素.结论 云南边远农村小儿的生长发育仍然处于相对较低水平,儿童营养不良与喂养不合理和家庭食品消费水平低有关,应加强开展有针对性的喂养指导及对贫困家庭小儿的营养救助.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成都市流动人口的心理健康状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应答推动抽样方法,于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在成都市东西南北4个方位对≥16岁的非成都市户籍务工人员进行问卷调查,收集调查对象的社会人口学和心理健康状况信息;心理健康状况采用一般健康问卷12项(GHQ-12)进行评估,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结果 纳入2392名流动人口,GHQ-12平均得分为(1.09±1.61)分;心理问题检出率为7.11%,不良心理状态主要表现为担心、焦虑和紧张。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55岁(OR=0.425,95%CI=0.213~0.847)、初中学历(OR=0.541,95%CI=0.356~0.824)、居住时长≥5 年(5~9年:OR=0.603,95%CI=0.394~0.923;≥10年:OR=0.534,95%CI=0.346~0.823)、个人年收入≥18 000元(18 000~35 999元:OR=0.524,95%CI=0.328~0.836;36 000~59 999元:OR=0.327,95%CI=0.190~0.565;≥60 000元:OR=0.356,95%CI=0.192~0.662)、与雇主关系好(OR=0.519,95%CI=0.363~0.742)是成都市流动人口心理健康的保护因素。离婚/丧偶(OR=2.351,95%CI=1.341~4.124)、5年后的居留意愿为回家乡(OR=1.805,95%CI=1.084~3.006)和尚未考虑去留(OR=1.844,95%CI=1.269~2.681)是成都市流动人口心理健康的危险因素。结论 成都市流动人口的心理健康水平普遍较好,但还需重点关注婚姻状况不佳、在成都归属感差的流动人口的心理健康问题,制定和完善针对流动人口的社会福利和公共服务相关政策和措施,增强流动人口的城市融入及归属感等,多方面促进流动人口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云南省农村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公共卫生服务利用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选取云南省农村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及其主要照顾者作为调查对象, 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分析其公共卫生服务利用的影响因素.结果 本次共调查农村重性精神疾病患者284例, 其中男性144人 (50.7%) , 女性140人 (49.3%) .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健康档案建档率、村医随访率、免费体检参与率和健康教育接受率分别为89.8%、84.9%、73.2%和56.7%.女性患者接受免费体检服务的情况优于男性患者 (P<0.05) ;有工作和病情得到控制的患者及其照顾者接受该疾病健康教育的情况优于无工作和病情尚未得到控制的患者及其他们的照顾者 (P<0.05) .结论 应采取措施加强对男性患者的体检工作力度, 加大无工作和病情未得到控制的患者及其照顾者的健康教育工作, 提高农村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公共卫生服务利用率.  相似文献   

14.
农村老年人积极老龄化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 积极老龄化提倡老年人应保持身心健康、实现自我价值,是衡量晚年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近年来我国农村老龄化问题严峻,亟须调查分析农村老年人的积极老龄化水平,为提升农村老年人生活质量提供参考依据。目的 调查河南省农村老年人的积极老龄化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抽签法,于2018年11月-2019年1月,在河南省鹤壁市淇县下辖5个乡镇中随机抽取2个镇,每个镇随机抽取3个行政村,对符合纳入标准的农村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资料和农村版积极老龄化问卷,农村版积极老龄化问卷由研究者基于课题组前期汉化积极老龄化量表(AAS)修订形成。共发放问卷670份,回收有效问卷625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3.3%。结果 农村老年人积极老龄化总得分为70.00(30.00)分,自理能力维度条目均分最高,为3.00(1.71)分,建立经济保障维度条目均分最低,为1.00(1.00)分。Spearman秩相关分析显示:性别、年龄、宗教信仰、受教育水平、婚姻状况、居住情况、个人月收入、睡眠质量、每周锻炼次数、家属对社会参与的支持、是否仍参与劳动、所在村里有无健身活动设施与积极老龄化总得分具有相关性(P<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婚姻状况、居住情况、个人月收入、睡眠质量、每周锻炼次数、家属对社会参与的支持、所在村有无健身活动设施是老年人积极老龄化得分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农村老年人的积极老龄化相较于城市老年人还处于较低水平,针对本研究所得出的积极老龄化影响因素,应采取针对性措施,如对高龄农村老年人进行积极老龄化宣教、为贫困老年人提供互助支持、宣传开放包容的老年婚恋观、鼓励老年人自主决策、为老年人创造文体活动条件、普及宣传健康作息习惯、重视家庭支持的力量等,从而为农村老年人赋权增能,帮助其实现积极老龄化。  相似文献   

15.
北京市朝阳区农村社区酒精滥用状况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刘婷  张曼华 《中国全科医学》2013,16(23):2724-2727
目的 调查北京市朝阳区农村社区居民的酒精滥用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为社区酒精滥用宣教和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10年11-12月随机选取1 996名朝阳区农村社区居民,使用自编的社会人口学信息调查表、酒精使用障碍筛查量表( AUDIT)、简易应对方式量表(WCQ)、广泛性焦虑量表(PHQ GAD-7)和抑郁量表(PHQ-9)调查酒精滥用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酒精滥用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北京市朝阳区农村社区居民酒精滥用率为8.12%(162/1 996).不同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工作状况及发生抑郁、焦虑和未发生抑郁、焦虑居民酒精滥用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消极应对方式和焦虑对酒精滥用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农村社区居民酒精滥用情况值得关注,并且需要加强对男性、中年、婚姻状况不良、在职及焦虑人群的酒精滥用筛查和相关心理保健知识的宣教.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云南省不同学历护理学生基层择业取向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对云南省2所本科、2所大专、2所中专西医医学院校的护理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仅有39.23%的护理学生愿意到基层工作,期望月薪高、自评实际最有可能进入市级及以上单位、没有实习经历、重视单位规模和工作环境,就业态度不乐观、不了解基层医疗工作以及父亲文化程度在初中及以上是影响护理学生不愿意到基层就业的因素.结论 愿意到基层就业的护理学生占少数,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学校有必要加强就业指导、引导学生理性分析就业形势、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就业观、让学生早接触临床.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县农民慢性病患病情况。方法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3个试点县3 373个农户进行入户调查。结果农民过去一年慢性病患病率为81.2‰,低于第三次全国卫生服务调查的120.5‰的农村平均水平。农民主要患的慢性病包括风湿和类风湿、慢性阻塞性肺病、高血压、骨质增生、慢性胃炎、心脑血管疾病、肾结石和慢性传染病等。不同年龄组所患疾病有所不同。慢性病患病率随年龄的增大而增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影响慢性病患病的因素有家庭人口数、性别、民族、婚姻状况、家庭经济收入水平和年龄。结论慢性病防治工作的重点是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群和少数民族人群。慢性病应该纳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补偿范围。  相似文献   

18.
大理地区高血压患病率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大理地区高血压的患病率及影响因素.方法 对大理地区≥17岁的1 843名居民进行高血压患病率及影响因素的调查.结果 大理地区≥17岁居民中高血压的患病率为32.4%,其中汉族的患病率(35.6%)高于白族(2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的知晓率为59.6%,治疗率为43.6%,控制率为16.6%.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094,95%CI(1.081,1.106)]、体质指数[OR=1.194,95%CI(1.150,1.244)]、血尿酸[OR=1.003,95%CI(1.002,1.005)]、三酰甘油[OR=1.079,95%CI(1.019,1.142)]、吸烟[OR=1.335,95%CI(1.009,1.765)]是高血压患病的危险因素,而饮酒[OR=0.601,95%CI(0.438,0.823)]是保护因素.结论 大理地区高血压患病率较高,而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较低,急需建立有效的综合干预策略.  相似文献   

19.
4~6年级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徐州市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家庭、学校和社会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分层与整群相结合的随机抽样方法,对江苏省徐州市农村地区6所小学的1 115名留守儿童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不同性别的留守儿童在学习焦虑、对人焦虑、自责倾向、恐怖倾向和总焦虑倾向得分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父母是否在本地打工的留守儿童在对人焦虑和冲动倾向得分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父母见面时间长短不同的留守儿童在自责倾向和身体症状得分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父亲的文化程度与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和总焦虑倾向得分之间呈负相关;母亲的文化程度与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和总焦虑倾向得分间呈负相关;照顾人的文化程度与身体症状、恐怖倾向、总焦虑倾向得分间呈负相关。结论女性、父母和照顾人文化程度偏低及与父母见面时间间隔长的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偏差。  相似文献   

20.
Objective Sub-health status has progressively gained more attention from both medical professionals and the publics. Treating the number of sub-health symptoms as count data rather than dichotomous data helps to completely and accurately analyze findings in sub-healthy population. This study aims to compare the goodness of fit for count outcome models to identify the optimum model for sub-health study.Methods The sample of the study derived from a large-scale population survey on physiological and psychological constants from 2007 to 2011 in 4 provinces and 2 autonomous regions in China. We constructed four count outcome models using SAS: Poisson model, negative binomial (NB) model, zero-inflated Poisson (ZIP) model and zero-inflated negative binomial (ZINB) model. The number of sub-health symptoms was used as the main outcome measure. The alpha dispersion parameter andOtest were used to identify over-dispersed data, and Vuong test was used to evaluate the excessive zero count. The goodness of fit of regression models were determined by predictive probability curves and statistics of likelihood ratio test.Results Of all 78307 respondents, 38.53% reported no sub-health symptoms. The mean number of sub-health symptoms was 2.98, and the standard deviation was 3.72. The statisticO in over-dispersion test was 720.995 (P<0.001); the estimated alpha was 0.618 (95%CI: 0.600-0.636) comparing ZINB model and ZIP model; Vuong test statistic Z was 45.487. These results indicated over-dispersion of the data and excessive zero counts in this sub-health study. ZINB model had the largest log likelihood (-167519), the smallest Akaike's Information Criterion coefficient (335112) and the smallest Bayesian information criterion coefficient (335455), indicating itsbest goodness of fit. The predictive probabilities for most counts in ZINB model fitted the observed counts best. The logit section of ZINB model analysis showed that age, sex, occupation, smoking, alcohol drinking, ethnicity and obesity were determinants for presence of sub-health symptoms; the binomial negative section of ZINB model analysis showed that sex, occupation, smoking, alcohol drinking, ethnicity, marital status and obesity had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severity of sub-health.Conclusions All tests for goodness of fit and the predictive probability curve produced the same finding that ZINB model was the optimum model for exploring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sub-health symptom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