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最佳实践信息册来源于Cochrane 图书馆2013年第4期的1篇基于7项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s ,RCTs)的系统评价[1],是2010年发表的相同主题的系统评价[2]的更新版。该系统评价全文可从Cochrane 系统评价数据库中获取(www .cochrane .org/ reviews/clibaccess .htm)。  相似文献   

2.
3.
静脉留置针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它不仅减轻了长期输液患儿每天穿刺所带来的痛苦,而且为抢救危重患儿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如何提高小儿留置针穿刺成功率,减少留置针因穿刺失败造成的浪费,为抢救患儿赢得宝贵时间,是儿科护理工作者一直关注的问题。本文就近年来有关如何提高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的技巧和方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循证护理在预防静脉留置针并发症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静脉留置针是临床上进行治疗和抢救危重病人时建立静脉通道的一种手段,但由于使用方法不当或其它原因,往往会出现静脉炎、导管堵塞、静脉血栓形成、液体外渗等一系列并发症。我科运用循证护理对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收到了较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循证护理在预防静脉留置针并发症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循证思维方法对130例静脉留置针应用者在并发症发生方面进行原因分析,提出问题,针对问题查阅相关资料和文献,寻求实证,制订护理方案.认为循证护理方法在指导静脉留置针临床应用实践中减少了并发症发生,进一步保障了患者安全,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静脉穿刺留置针技术在临床应用时,穿刺血管的选择及临床护理研究进展等进行综述。认为在进行静脉穿刺留置针操作时,应根据病人的病情、治疗目的、输入药液的性质、病人对治疗的依从性等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做好留置针留置前对病人的评估和指导。选择合适的穿刺血管,避免因穿刺血管的选择不当而导致穿刺失败、留置时间缩短和出现留置针的并发症,最大限度地发挥留置针持续留置的优点,使所有接受静脉穿刺留置针技术进行治疗的病人能得到安全和舒适的护理。  相似文献   

7.
杨梅 《国际护理学杂志》2021,40(14):2589-2591
目的:探讨单手送管法在儿童外周静脉留置穿刺中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40例需进行外周静脉留置穿刺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将患儿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12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穿刺方法,观察组实施单手退针芯送套管法。比较两组患儿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疼痛感、留置时间、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患儿家属满意率。结果:观察组一次性穿刺成...  相似文献   

8.
<正>随着安全输液理念的不断加强,静脉治疗用具的选择日趋规范。外周静脉留置针作为常规输液用具,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它具有减轻病人痛苦、维持静脉通路、减少护理工作量的优点。但是,在外周静脉留置针使用过程中,静脉炎等并发症的发生也给病人的治疗和护理带来不良影响。我院自应用静脉留置针以来,对静脉炎发生率进行调查,留置针静脉炎发生率为11.6%,且有4级静脉炎发生。为进一步减轻静脉炎所致病人痛苦,降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化疗病人外周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为因各种因素未接受深静脉置管的临床化疗患者寻求安全的静脉输液方法。方法 纳入256例采用外周静脉留置针进行化疗的肿瘤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当天输液化疗结束冲管后及时拔除留置针,同时避免24小时内在原部位原静脉再次穿刺化疗;对照组常规留置48h-72h,注射部位如出现不良反应即给予拔除留置针。观察记录二组化疗病人发生药液外渗、静脉炎及管腔堵塞等情况。结果 实验组化疗病人发生药液外渗、静脉炎发生率分别为3.6%、2.9%,小于对照组的12.7%、11.0%(P<0.05);管腔堵塞发生率为0.7%,明显小于对照组的11.0%(P<0.01)。结论 化疗结束当天及时拔管,可明显减少肿瘤化疗患者外周静脉留置针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住院儿童外周静脉留置针护理项目进行成本核算,为政府制定相关项目收费标准提供依据。[方法]2018年4月—2018年8月方便选取130名儿科护士,测定外周留置针护理项目实际完成和标准操作时间,后采用项目成本法对实际成本和标准成本进行分析。[结果]儿童外周留置针护理标准操作时间为(14.14±1.63)min,实际操作时间为(18.14±4.83)min,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98,P<0.05);项目实际成本为(36.21±7.89)元,标准成本为(30.09±3.64)元,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81,P<0.05);不同职称护士完成该项操作的实际成本(F=0.62,P>0.05)及标准成本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01,P>0.05)。[结论]现行儿童外周静脉留置针护理实际支出与收入有差异,护士职称对该项护理成本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1.
小儿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探讨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为了确定小儿静脉留置针最佳留置时间,笔者从本院儿科2004年2-12月应用的小儿静脉留置针中,用细菌学方法来初步确定了一个相对安全的时间,现将具体方法介绍如下。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本院儿科2004年2-12月应用的小儿静脉留置针中随机选取了87例留置针标本体内段,送细菌室作培养,其中分5 d 35例,7 d 37例,9 d 15例,年龄在出生3 d~7岁,部位分别为头皮45例,手背25例,脚背和大隐静脉17例,疾病用药无差异。二、方法1.材料。用美国BD公司生产的一次性使用静脉留置针,型号为24G,肝素帽和美国进口明尼苏达矿业制造(上海)国际贸易有限公司供应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护理专案在提高儿科外周静脉留置针固定规范率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将2017年7月8-21日留置外周静脉留置针的240例患儿作为对照组,将2017年9月9-22日留置外周静脉留置针的260例患儿作为干预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护理专案改善。比较2组外周静脉留置针固定规范率、留置时间。 结果 干预后,干预组外周静脉留置针固定规范率为94.62%,高于对照组的68.33%(χ2=58.405,P<0.001);留置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t=25.572,P<0.001)。 结论 实施护理专案活动提高了儿科外周静脉留置针固定规范率,延长了留置针使用时间,提升了护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3.
静脉留置针在超声造影中的应用及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超声造影堪称超声发展的第三次革命,超声造影通过外周静脉超声造影剂显示观察区微血管的动态显像,鉴别不同病理组织的造影专用成像技术的开发大大提高了超声在临床上的价值,由于造影剂为磷脂六氟化硫微泡制剂,平均微泡直径约2.5μm,为避免过细注射针对微泡的破坏,达到高标准的超声造影成像,现探讨在静脉留置针以及给药过程的护理技术和技巧。  相似文献   

14.
超声造影堪称超声发展的第三次革命,超声造影通过外周静脉超声造影剂显示观察区微血管的动态显像,鉴别不同病理组织的造影专用成像技术的开发大大提高了超声在临床上的价值,由于造影剂为磷脂六氟化硫微泡制剂,平均微泡直径约2.5μm,为避免过细注射针对微泡的破坏,达到高标准的超声造影成像,现探讨在静脉留置针以及给药过程的护理技术和技巧。1资料与方法1.1资料本组病人77例,其中男45例,女32例;年龄21岁~78岁;肝占位52例,胆囊癌4例,其中伴有肝转移者3例,胆囊平滑肌瘤1例,肾占位6例、淋巴瘤12例、乳腺占位2例。1.2穿刺材料20G静脉留置针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比较依据临床指征拔除留置针和常规拔除留置针的效果。 方法 2019年3月—7月,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选取12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3 669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依据临床指征拔除留置针,对照组常规拔除留置针,比较两组的外周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96 h内各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整个留置期间各导管相关并发症(静脉炎、堵管、渗液、怀疑感染)发生的风险,其中静脉炎为主要结局指标,其他并发症为次要结局指标。 结果 共3 642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试验组1 803例,对照组1 839例。试验组外周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为(85±52) h,对照组留置时间为(71±30) h,两组留置时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96 h内,主要结局指标静脉炎的发生率在两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次要结局指标中除堵管有统计学意义(P=0.005),其余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整个留置期间,两组主要结局指标静脉炎发生风险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次要结局指标中除堵管外,其余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依据临床指征更换外周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更长且不会增加静脉炎、渗液及怀疑感染的发生风险,但堵管的发生风险会增大,如根据临床指征拔管,需加强堵管的监测与评估。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外周静脉留置针拔除后变形情况,减少置管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留置针的有效价值。方法观察78例老年患者外周静脉留置针拔除后的变形情况,并按照不同部位、不同留置时间进行整理分析,运用锐角三角函数换算出外周静脉留置针在血管内变形角度的正弦值,得出不影响其功能的变形角度范围(有效范围)。结果外周静脉留置针在有效留置时间内拔除后变形的情况真实存在,变形角度为5°~40°。结论护士掌握手背静脉和前臂头静脉、贵要静脉的解剖学知识,并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可以控制外周静脉留置针在血管内的变形角度在有效范围内。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无痛技术在儿科患儿留置外周静脉留置针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6月在神经内科住院的828例患儿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选择尾数为奇数的402名患儿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留置外周静脉留置针;选择尾数为偶数的426名的患儿为实验组,采用无痛技术留置外周静脉留置针,比较2组患儿的疼痛反应、配合度、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结果 实验组患儿的疼痛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Z=-16.374,P<0.001)、配合度及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89.229,P<0.001; χ2=12.838,P<0.001);患儿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Z=-4.370,P<0.001)。 结论 将无痛技术应用于儿科外周静脉留置针中,能减轻患儿的疼痛反应,缓解其恐惧心理,提高配合度和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提升患儿及其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且方法简单,便于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技术应用于小儿静脉套管针留置中的实践效果。方法:选择50例4~12岁需行留置针置管操作的小儿患者,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 SA)分级为I~II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在常规程序下接受留置针置入;试验组在常规操作的基础上,于留置针置入前5 min熟悉并使用VR设备,直至留置针置入结束。采用Wong-Baker面部表情量表对留置针留置过程中3个时间点的疼痛进行评估,分别为绑扎止血带时(T0)、留置套管针时(T1)、置入套管针后1 min(T2)。比较两组留置针留置一次成功率。结果:试验组小儿接受常规方法留置针置管时,T1和T2时间点对疼痛感知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留置针留置一次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VR设备能有效改善患儿留置针置管中的疼痛,可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与探讨根本原因分析法(RCA)用于儿科静脉留置针非计划拔管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该院儿科2013年1~12月收治的置入静脉留置针126例患儿(对照组)实施RCA法进行回顾性分析,查找非计划拔管的原因,并制订新的护理方案后,将其应用于自2014年1~12月收治并置入留置针的130例患儿中(观察组)。比较两组患儿脱管发生率、置管费用、留置时间及儿童家长对相关信息的知晓率。结果观察组脱管发生率(3.85%)、置管费用[(53.06±6.57)元]、留置时间[(2.85±0.39)d]低于对照组脱管发生率(29.37%)、置管费用[(176.25±23.78)元]和留置时间[(1.61±0.17)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儿童家长对疾病相关知识知晓率(96.92%)、使用留置针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知晓率(98.46%)、发生脱管的应对措施知晓率(93.85%)、如何进行有效护理知晓率(94.62%)均高于对照组(65.08%、60.32%、42.86%、49.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CA法应用于儿科静脉留置针后可以在减轻患儿痛苦的同时,降低患儿家属的经济负担,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20.
廖丽萍  赵艳  王静倩  阙红芳  王玲 《全科护理》2012,(31):2890-2891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减少老年病人浅静脉留置针漏液中的应用。[方法]将300例应用浅静脉留置针的老年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50例。对照组病人采用传统的正压式冲管,观察组病人通过循证的方法,查阅文献,从而总结出新的按压式冲管方法并应用。比较两组病人漏液发生情况、浅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结果]观察组病人发生漏液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浅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循证护理总结出的按压式冲管方法可减少老年病人浅静脉留置针漏液的发生、延长留置针的使用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