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非子老师,您好!这两天我都快要急死了,一来我老伴儿一整天没吃东西了,二来他也三天不说话了。他不说话也不理人,就那么呆坐在屋里,连平日爱不够的八哥也不管了。这下我可没辙了,请您千万帮我出个主意,看老伴儿能不能原谅我的不是;至少他也得开口说话呀,哪怕骂我一顿都行!再这么下去,完了,完了,连我  相似文献   

2.
这一天,60多岁的刘太太在老伴儿陪同下预约来访。刘先生快言快语:“我这老伴儿焦虑症,吃一年药了,也没怎么见好。您帮帮我们吧。”我尽量平静地说:“焦虑症?请本人说说都有什么症状,好吗?”  相似文献   

3.
俗话说“有嘛别有病,没嘛别没钱”,以前我体会不深,白打老伴儿得病之后,我认识到这还就是一条真理。一向身体健康的老伴儿,说病就病了,身体这也不舒服、那也不好受,我给他做最爱吃的东西,她也说不好吃,吃了就难受,嚷嚷得人心烦。我劝她去医院检查,开始她还“扛”着,说没事,过两天就好了。过了好几个两天,她的病没减轻,反倒更重了。我对她说,宁可我得病,不愿意看到你这么难受的样子。她这人有“洁癖”嫌医院脏,就是不肯到医院看病。没辙,我只能“押”着她到医院检查。  相似文献   

4.
一个双休日的早上,我同老伴儿商量,如何将这两天过得更休闲、更潇洒、更有意思。老伴儿想了想,戏谑地对我说:“你不是喜欢到野外闲逛吗,咱俩一块儿去挖野菜吧。”我一听马上投了赞成票。吃罢早饭,老伴儿拎着小竹筐,我带上两把小铲子。然后,我们双双朝着郊外走去。  相似文献   

5.
俗话说:“少年夫妻老来伴。”我和老伴相濡以沫四十四载,对此感触颇深。老伴总和我叨咕:我们老了,一定一有个健康的身体,不仅自己不受罪,最主要的是不能拖累孩子们。因此,老伴平时很注意保护自己,同时,也非常关心我的吃、穿、因为这是保证健康最基本的方面。吃——我们虽然是老两口之家,但在吃上决不凑合,生冷食物坚决不吃,从外面买回来的熟食,也一定要上锅蒸一蒸。我喜欢吃肥肉,但老伴每月只让我吃一饭,而且不许多吃。无论饭、菜,都要熟透才出锅。有时候我指着墙上的煤气表开玩笑说:这才几天,又走了好几个字了。老伴根本不在乎:“多花点煤气费,总比生病强。”我不嗜酒如命,但每天中午也要喝上几口,老伴看我不多喝,也不阻止我,但在我喝酒之前,老伴总会先给我把酒烫好。她说:“喝凉酒,使脏钱,终究是病。”老伴不仅管我这些,就连喝水也监督我。我不愿意喝温水,爱喝滚烫的,老伴总会在烫水里兑进些凉开水,她说:“太热的水会烫坏胃。”穿——我自认为身体不错,平日很不在乎穿戴,天冷时也不想穿棉衣,老伴说我是“冷血动物”。她一边数落,一边给我找出棉衣服逼着我穿上。我有脚癣,更不想穿棉鞋,可老伴说:“寒从脚底升。年纪大了,脚一定要暖和,否则,脚就要犯病。”没办法,尽管捂脚,还是得穿上。有一年,我的双腿和双手都肿得很厉害,住了两家医院也没治好,他们当类风湿给我治,但两次都是带病出院。这下可吓坏了老伴,她四处寻医问药,又买蜂胶让我喝。后来听说一家中医院有位好大夫,老伴便催着我去看,并恳求大夫一定要治好我的病。吃了40付药后,病情有很大好转,后来又经  相似文献   

6.
62岁的廖女士,一大早就到医院看急诊。她的右膀子有一块青紫,还有两处抓破伤。她边让医生看病,边皱着眉头说:“我老伴儿近来经常做恶梦,半夜三更在睡梦中吼叫、拳打脚踢,把我给伤成了这样!”听了这一新奇的受伤经过,医生怀疑她老伴可能有“睡眠期行为障碍(RBD)”,建议叫他本人来医院看病。  相似文献   

7.
张永泰  杨满 《健康》2010,(11):59-59
从前,美国有个香烟商人在法国做生意。一天,他在巴黎的一个集市上大谈抽烟的好处。突然从人群中走出一位老人,连招呼也不打,就走到台前。那商人吃了一惊。这时,老人站到了台中央,大声地说道:"女士们,先生们,我要说说抽烟的好处,除了这位先生说的以外,还有另外三大好处,不妨让我讲给大家听听!"商人一听这话,转忧为喜,连连向老人道谢:"老先生,我  相似文献   

8.
<正>心理困扰:老伴儿为什么这样糊涂?我姓郝,今年70多岁了,当了一辈子老师,应该说很多事都能看明白,可就是对老伴儿有的事我总是不明白。老伴儿也是退休教师,善良厚道,通情达理,按说也是个明白人。可就是有时候办事糊涂,说起来我就生气。最让我有气的是,他对两个儿子总是有偏有向。我们大儿子做长子做长兄,大家都夸。别的小事就不说了,单说住房的事吧。两个儿子成家后,我们就两家轮着住。后来,老儿子先盖了两层楼,大儿子看我们岁数大了,住楼上不方便,  相似文献   

9.
星期天,我和老伴儿刚刚吃过晚饭,忽然从隔壁传来一阵喊叫声,且夹杂着摔东西的声音。老伴说:“乔家老两口又吵架啦,快劝劝去!”我立即和老伴儿一起走出去。走到门口,我忽然想起一件事儿,忙转身回屋。出来时,老伴发现我手里拿着一套血压计和听诊器,她怔住了,问道:“你劝架带它干什么?”我对老伴儿诡秘地一笑,说:“有用”。走进乔家,只见乔师傅气得脸色发  相似文献   

10.
“按月亮的规律办事”生活方式:可能再也没有谁的生活方式像毛泽东那样“古怪”了。他和一般人的习惯完全不同,他饮食餐次不定,不但一日不是三餐,常是一天两餐或两天三餐,每餐间隔甚长,吃饭时间日夜不定,也可以说24小时里哪个时辰都睡过觉,哪个时辰都吃过饭。饮食内容也不一定,正常时一餐有四菜一汤,量也不多,但也常有煮一缸麦片或烤几块红薯也算一餐。他吃饭时边吃边看书报,吃起来狼吞虎咽,仍像打仗行军时似的。他常说他是“按月亮的规律办事”,白天睡觉夜里办公。我想他长期这样很少体力活动又很少见阳光对身体很不利,就常劝他改为正常生…  相似文献   

11.
杨峰 《家庭健康》2011,(5):52-52
一天上午刚上班,小徐就愁眉苦脸地走进诊室。我连忙问道:“看你难受的样子,哪里不舒服?”小徐叹了口气。说:“最近这段日子,我右侧睾丸疼痛得越来越厉害,吃了不少消炎药,还打了十几天吊瓶,丝毫不管用。你说愁人不愁人?”  相似文献   

12.
我和老伴儿都是生于建国初期。我家老伴儿自幼家境贫寒,小时候能美美地吃上一顿馒头,就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了。婚前他曾拉着我的手对我讲:“小唐,将来如果只有一个馒头.我也会让给你吃。”这句话让我感动得热泪盈眶。  相似文献   

13.
前几天我感冒发烧了,医生只给我开了一些口服药.老友们见我感冒了,都关心地问:“打点滴了吗?”我说没有,按照医嘱每天只是吃点药,多喝点水.这时就有几个人说我“不舍得健康投资,点滴都不舍得打了”.他们的话听上去似乎有道理,但并非完全正确.医生告诉我们:吃药能治好就不宜打小针,打小针能治好就不宜打点滴,小病重治虽能让病情较快...  相似文献   

14.
有次吃席,上了一道菜:炸蝎——几十条小蝎,均匀散落在盘内几个炸酥的大虾片上。我这个“土老冒”不敢动,不仅仅因为第一次见识,而且因那玩意属“五毒”之一,心中隔忌。小时趟水沟中的落叶玩,忽趟出一只蝎,蜇了脚背,痛了好几天。从那时起,我知道了蝎子的利害。长大念了医科大学,当了医生,在中药房又经常看到全蝎,与餐桌上的炸蝎毫无区别。我说啥也不敢吃,我座位旁的那位朋友看来也很在行,小枣大小的蝎子,一口一个。还鼓励我说:“好吃!好吃!不信你尝尝。”我自惭道:“那年还开吃蚕蛹,我费了多大的劲儿。这蝎子我算不敢享受了。”他摇起头来:“能吃上叫福份,我就啥都吃,所以,你看这身体,啥病也没有。”说着又拍拍胸脯给我看。因为,一位著名科普作家曾撰文说,他  相似文献   

15.
小长假刚过去不几天,老伴儿就忙着看日历,我知道她是在看下一个节日是哪天。老伴儿说:"节日是咱全家人团聚的日子,我就等着这一天呢,不重视哪行!"我老伴儿觉得和孩子们在一起才快乐,而平日里自己的兴趣爱好并不多,我劝她咱们自己的日子得靠自己过,她却说:"咱们老夫老妻过了多半辈子,不就是那么回事儿,还有什么新鲜的!儿女们都回来,享受天伦之乐才有意思!"我说不过她,请您评判一下,我们谁说得有理?河北老吴  相似文献   

16.
开心一剂     
《医食参考》2020,(3):65-65
让我来今天去姐姐家,看见姐姐在打孩子。我说:“打孩子干吗啊,孩子那么小。”姐气愤道:“他骗老师,不去上课。”我说:“那也不能打啊,你要好好跟他讲道理。”姐姐说:“他跟老师说他舅舅快死了,他要请假回来看他舅舅最后一眼。”我卷起袖子道:“姐你歇会儿,让我来!”  相似文献   

17.
早上,一对夫妇抱着孩子跨进了诊室,急不可待地求医生为孩子作诊治。医生看这孩子精神萎靡,眼眶凹陷,一边对孩子做检查,一边向那对夫妇问道:“这孩子吃了什么,好像中了毒?” “昨天我们到乡下亲戚家做客。儿子吃了不少甘蔗。有几节甘蔗的肉已经变成粉红色,可儿子仍吃得津津有味。没想到半夜孩子又拉又吐。” 听了那对夫妇的介绍,经过检查,医生说:“这孩子是吃了越冬的霉变甘蔗,造成了中毒。”“吃甘蔗也会中毒?这是怎么回事呢?”那对夫妇疑惑不解地问道。医生热情地向他们作了解答—— 霉变——致人中毒的祸首 霉变甘蔗外皮失去光泽,尖端…  相似文献   

18.
老人有三乐     
知足之乐有位老汉,从闺女家探亲归来,一路唱着小曲儿进了家门。"爷爷好?"小孙子边说边跑过来。"好,好……"老汉边回答,边把小孙子抱在怀里。老汉刚在沙发上落座,老伴儿便给他端了杯茶来。老汉连忙起身,作长揖道:"谢谢夫人……"老伴儿好奇地瞅着老汉:"今天又有什么好事了,这样高兴?"老汉说:"我成了‘三有’老人了,能不高兴吗?"老伴儿问:"‘三有’是何意?"  相似文献   

19.
老爸退休后,走进了县老干部大学中文系,开始研究成语. 听说西红柿有保健功能,老妈买了好多西红柿,放在冰箱里,老爸一天吃一个.一天午餐时,老爸照例从冰箱里拿出一个西红柿,边吃边对家人说:“我现在是有柿(恃)无恐啊,吃了这东西,我再也不怕高血压了!”  相似文献   

20.
<正>在这社会上,人们大多喜欢比谁钱多,很少有人喜欢比谁不爱生病的。其实,有句话说得很明白:钱这东西,你不能"有命挣,没命花"。你挣的钱再多,但整天病病殃殃的,吃也吃不了,玩也玩不成,这些钱对你来说又有什么意义呢?以前有人告诉过我一种理论:衡量一个人有没有钱,不能看他挣了多少,而得看他能花多少。也就是说,要看他挣的那些钱能不能让他的生活质量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