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郑学香 《临床误诊误治》2005,18(12):882-883
首次使用综合征(first-use syndrome,FUS)又称透析器反应,常出现于使用新透析器时(相对于复用),是血液透析(透析)的急性并发症之一,究其原因分为2种,1种为A型透析器反应(过敏型),主要是对环氧乙烷过敏,是血透中罕见而严重的并发症,发病率0.04%,由于其发病率低,易使医护人员出现麻痹思想,延误抢救时机;另一种为B型透析器反应(非特异型),主要是对透析膜过敏,通常不甚严重,发病率为3%-5%。我院2005年3月成功抢救1例突发严重环氧乙烷过敏反应的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首次使用综合征(first-use syndrome,FUS)又称透析器过敏综合征,其发生率为3%~5%。本科自2005年12月至2008年1月行血液透析滤过患者共328例,其中发生FUS15例(4.6%),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钱惠艳 《天津护理》2014,22(5):456-457
<正>首次使用综合征(First-use syndrome,FUS)是指使用新透析器时在短时间内产生的变态反应,由于大量血液与透析器、消毒剂、透析液接触所致[1]。FUS的临床表现主要分为两种,一种为A型透析器反应(过敏型),在透析后几分钟内发生。突出特点是呼吸困难,可突发心脏骤停甚至死亡。轻者仅有瘙痒、荨麻疹、咳嗽、流泪和流涕,重者则有腹肌痉挛和腹泻等表现。该型是血透中罕见而严重的并发症,发病率为0.04%[2];另一  相似文献   

4.
首次使用综合征的临床观察与防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次使用综合征(FUS)是指使用新透析器时患者出现一系列的临床症状。作为血液透析患者的并发症,其发生率约为5%,轻者可造成一定的痛苦与经济负担,重者可危及生命。为了有效的治疗和预防FUS的发生,我科对2003年1月-2004年12月出现的10例FUS的患者进行了临床观察与防治,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首次使用综合征(first—use syndrome,FUS)是血液透析常见的急性并发症之一,是采用首次使用的新透析器进行血液透析时发生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可表现为胸痛、背痛、呼吸困难、皮肤瘙痒等表现,严重者可导致患者死亡。近年随着多种类型透析器的应用及对透析器复用的限制,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新透析器预处理法(N法)和自体血灌人复用法(O法)对预防A、B型首次使用综合征(FUS)的效果。方法将本院发生透析器FUS40例患者随机分组,应用N法和O法处理并对比观察其效果。结果O法比N法预防A型FUS效果更佳,而对于B型FUS两种方法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对于B型FUS,两种方法均可选用,而对于A型FUS宜选用O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两种不同预冲方法对血液透析患者首次使用综合征(FUS)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2月进行血液透析的135例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67例和对照组68例.观察组采用新透析器复用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处理新透析器,比较两组患者FUS发生情况及治疗依从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均未发生A型FUS;观察组B型FUS发生率为0.1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6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依从性为100%,优于对照组85.2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透析器复用法预防FUS效果好,患者治疗依从性高,在新透析器使用中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徐春香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35):8784-8784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首次使用综合征(FUS)的临床特点和护理措施。方法根据22例血液透析患者发生透析器FUS的临床特点,采取有效的治疗与护理措施。结果 21例血液透析患者发生透析器FUS后经过相应的对症治疗和护理后症状明显改善,透析仍正常进行;1例患者停止透析。结论透析过程中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尽早发现并发症的早期症状,及时给予对症处理,是保证患者安全透析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正对于肾衰竭病人,血液透析是长期肾脏替代治疗方式,能够延长病人生命,并改善生活质量。首次使用综合征(first use syndrome,FUS)是指血液透析病人首次使用血液透析器时所产生的一组症候群,也被称为血液透析器反应~([1])。根据病人症状临床上可分为A、B两型。A型反应(过敏型)通常在血液透析开始5min~30min发生,表现为呼吸困难、全身发热、皮肤瘙痒、咳  相似文献   

10.
首次使用综合征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次使用综合征的护理体会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61中心医院(430010)李凤英首次使用综合征(FUS)称透析器过敏综合征,发生于透析器首次使用时,是血液透析过程中少见的并发症。我院血透中心自1988年以来,共发生5例次FUS,均为同一尿毒症患者,现介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在进行联机血液透析滤过(On-line Hemodiafiltration,On-line HDF)治疗前不同管路预冲结束待患者上机时间对预防首次使用综合征(First-use syndrome,FUS)的临床效果。【方法】选用2013年1~12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血液净化中心接受 On-line HDF治疗的187患者(共接受17280例次On-line HDF治疗)为研究对象。根据 On-line HDF密闭循环超滤结束后的待患者上机时间(t),将 t=0 min设为观察组,将0 min<t≤15 min、15 min<t≤30 min和 t>30 min的患者数据分别记录为对照1组、对照2组和对照3组。同时记录四组在治疗过程中发生FUS的次数、类型和特点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7280例次 On-line HDF患者共发生721例次 FUS(发生率4.172%),其中 A型1例次(发生率0.012%),B型720例次(发生率4.170%)。A型 FUS发生人次4组不同待患者上机时间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χ2=1.248,P=0.742);B型 FUS发生人次4组不同待患者上机时间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χ2=531.604,P <0.01)。【结论】缩短 On-line HDF待患者上机时间能够达到降低B型 FUS的发生率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杨金芳  王越 《护士进修杂志》2009,24(12):1112-1113
首用综合症(First—Use Syndrome,FUS)是透析患者在使用新透析器时出现的过敏反应。分为A型(高敏型)及B型(非特异型)。A型于透析开始后几分钟内出现呼吸困难,在瘘部位或全身有发热感,可突然心脏骤停甚至死亡。B型发生在透析开始后60min内,患者感觉恶心、胸痛和背痛心。首用综合症作为维持性血液透析(MHD)的并发症,其发生率为3%~5%。本文对本中心近年来发生FUS的预防方法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子痫前期并发HELLP综合征的发病率、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对16例子痫前期并发HELLP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完全性HELLP综合征14例,部分性HELLP综合征2例。治疗方法为严密监护母儿情况下积极治疗子痫前期,早期使用糖皮质激素,适时终止妊娠。主要并发症为DIC、肝被膜下血肿、胎盘早剥、肺水肿和急性肾功能衰竭等。16例患者中死亡1例,围产儿死亡3例,死亡率分别为6.25%及18.75%。结论HELLP综合征是子痫前期的一种严重威胁母儿安全的并发症,早期诊断、综合性治疗、适时终止妊娠,可改善HELLP综合征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4.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首次使用综合征的护理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报道首次使用综合征 (First-usesyndrom ,FUS ) 8例 ,并结合文献对其临床表现、分型、预防措施及护理方法等问题进行了讨论。改用非环氧乙烷消毒的透析器或在新透析器使用前按要求彻底冲洗 ,以减少首次使用综合征的发生。强调对新透析器预先使用一定浓度的过氧乙酸预灌消毒后再用 ,是预防首次使用综合征的最有效措施。FUS的护理关键在于密切观察 ,准确及时处理 ,防止过敏反应的进一步加重。  相似文献   

15.
首次使用综合征(FUS)是指使用新透析器时患者出现一系列的临床症状。作为血液透析患者的并发症,其发生率约为5%[1],轻者可造成一定的痛苦与经济负担,重者可危及生命[2]。为了有效的治疗和预防FUS的发生,我科对2003年1月-2004年12月出现的10例FUS的患者进行了临床观察与防治,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10例,男4例,女6例,年龄38~56岁,平均年龄46岁。均系慢性肾功能衰竭,均使用埃及生产透析器H1.6或德国生产AV-600血滤器,环氧乙烷消毒,一次性使用,透析3次/周。2.预防方法。方法1:透析前透析器充分密闭循环15~…  相似文献   

16.
目的讨论自身残余血预处理透析器对降低血液透析患者首次使用综合征(FUS)发生率的效果。方法对2008年10月-2011年5月20例原采用传统法处理新复用透析器发生FUS血液透析患者,改用自身残余血预处理新复用透析器,并就传统法和自身残余血预处理法对新复用透析器处置后在患者透析过程中的临床症状进行观察比较。结果采用自身残余血预处理透析器后,透析患者FUS发生率明显降低,两种方法所致FU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身残余血预处理新复用透析器法能有效降低FUS的发生率,减轻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痛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预处理新透析器对预防首次使用综合征(FUS)的效果及其护理对策。方法对20例出现FUS的病人在再次使用新透析器前分别采用三种不同的预处理方法。方法A:第一次使用新透析器时加大生理盐水冲洗量;方法B:新透析器使用前用3.5%伦拿灵消毒液重新灭菌消毒,密闭保存24h以上冲洗使用;Ty法C:回血时将透析器及管路内残存洗肉水样血水约20ml加生理盐水150ml给予新透析器密闭循环30min后再放掉血水,透析器经过清洗、检测、消毒(3.5%伦拿灵)密闭保存24h以上冲洗使用。结果采用方法A,FUS发生率75.0%;采用方法B,FUS发生率70.O%;采用方法C,FUS发生率0。方法A和方法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方法C和方法A、B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自身血液预处理透析器可有效预防FUS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急性重症胰腺炎并发症情况以及对该病患者的护理对策。方法观察102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各种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合并症致死情况以及患者治愈率和病死率。结果本组重症胰腺炎患者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急性肾功能衰竭、腹腔出血、胃肠道瘘、假性胰腺囊肿感染以及腹腔脓肿、真菌感染的发病率分别为19.6%、5.9%、3.9%、6.8%、4.9%、3.9%和7.8%,前4种并发症的致死率分别为15.0%、66.7%、50.0%和25.0%;本组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52.9%,治愈92例,治愈率为90.2%,死亡10例,病死率为9.8%。结论急性重症胰腺炎并发症复杂而严重,严密观察病情和精心的护理干预,是防治并发症的关键,能有效提高患者治愈率。  相似文献   

19.
足浴联合甲钴铵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2型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是糖尿病患者致残的主要因素,其发病率高达90%,通常为对称性肢端感觉异常,尤以下肢为主,伴有痛觉过敏,后期可出现肌张力减退,肌力减弱或消失,触觉和温度觉降低,严重影响了患者生活质量。因此寻找一种有效的方法治疗DPN显得非常重要。通过临床试验,患者在常规饮食、运动、降糖处理及静脉注射甲钴铵的同时,  相似文献   

20.
本文针对30例格林-巴利综合征心电图异常变化结合其病情分型进行分析,突出发现,患者病情危重的呼吸肌麻痹型,心脏并发症的发病率高达81%,且此型患者的死亡率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