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观察正骨手法结合针刀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和对照组(38例),治疗组采用正骨手法结合针刀治疗,对照组采用推拿结合针灸治疗,均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各组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痊愈率71.7%,总有效率97.8%,对照组痊愈率44.7%,总有效率75.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椎-基底动脉供血改善情况相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正骨手法结合针刀治疗颈性眩晕具有优越性,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正骨手法结合小针刀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门诊42例符合诊断的患者,先采用正骨手法纠正错位紊乱的颈椎小关节,而后用小针刀疗法取颈3、4椎间穴,颈3、4夹脊穴为主,进行局部松解。治疗结束后依据疗效判断标准分析治疗效果。结果 42例患者经过1~2次治疗,痊愈35例,占83.3%;显效7例,占16.7%,总有效率100%。结论正骨手法结合小针刀治疗颈性眩晕,治疗效果明显,具有很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估颈椎X线和经颅多普勒(TCD)对颅脑外伤并发颈性眩晕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对256例轻、中型颅脑外伤患者,早期分别行颈椎X线和TCD检查,用Logistic回归分析,了解二者与发生颈性眩晕的关系。结果256例中,并发颈性眩晕69例。颈椎X线异常114例(44.5%),TCD示椎一基动脉供血不足201例(78.5%)。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二者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颅脑外伤并发颈性眩晕与颈椎X线和TCD异常有密切关系。早期行颅脑外伤颈椎X线和TCD检查,对颈源性眩晕的诊断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基于平乐正骨"筋滞骨错"理论指导下的平乐正骨手法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郑州院区颈肩腰腿痛科于2017年9月至2018年6月符合纳入标准的50例颈性眩晕患者,按照住院顺序编号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25例,治疗组25例。对照组在中药熏药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传统手法治疗,治疗组在"筋滞骨错"理论基础上运用平乐正骨手法配合中药熏药治疗,连续治疗14 d,治疗结束后评价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治愈8例,显效6例,好转5例,无效6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6.00%(19/25);治疗组,治愈13例,显效7例,好转4例,无效1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24/25)。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平乐正骨"筋滞骨错"理论指导下的平乐正骨手法治疗颈性眩晕疗效确切,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旋转扳法和穴位推拿对青年高流速型颈性眩晕患者椎基底动脉(VBA)流速的影响和两种手法的疗效差异.方法:76例青年高流速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旋转扳法组(A组,38例)和穴位推拿组(B组,38例),分别施加相应的治疗手法.应用经颅超声多普勒(TCD)检测手法治疗前后VBA流速并观察流速改变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1周后,B组左侧椎动脉(LVA)、基底动脉(BA)及A组BA流速明显下降(P<0.05,P<0.01),两组间LVA流速改变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3周后,A、B两组LVA、右侧椎动脉(RVA)、BA流速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1),两组间LVA、RVA流速改变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B组疗效优于A组(P<0.05).结论:在青年高流速型颈性眩晕的治疗手法中,穴位推拿对VBA流速的影响较旋转扳法明显,并可能具有比旋转扳法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推拿治疗颈性眩晕效果明显。本组观察仰卧位拔伸整复手法治疗颈性眩晕后的即时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变化,以探讨手法治疗颈性眩晕的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CDT)联合颈部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检查对发作性眩晕患者(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诊断价值。方法:对临床发作性眩晕患者120例和60例健康正常人进行经颅多普勒超声(TCD)与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检测。结果:经颅多普勒超声(TCD)灵敏度度65.6%,特异性92.2%,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灵敏度91.4%,特异性86.5%。结论:对于发作性眩晕患者超声检测中,能够将经颅多普勒超声和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联合诊断,对颅外椎动脉、颅内椎-基底动脉相互结合进行全面分析,可减少单一检查的片面性,使诊断的准确性得到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8.
崔广财 《中国冶金医学杂志》2007,24(6):750-750
颈性眩晕指颈源性因素引起的眩晕综合征。近年来,颈性眩晕患者数量逐年增加并呈现年轻化,笔者运用正骨推拿方法治疗颈性眩晕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肝阳上亢型眩晕不同年龄组间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殷镜海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29(4):291-291
笔者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查方法观察了60例不同年龄肝阳上亢型眩晕患者TCD的变化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11.
<正>眩晕是患者就诊时最为常见的主诉与临床症状之一,可见于脑动脉硬化症、高血压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梅尼埃病及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等多种疾病。此外,还有相当一部分眩晕患者是由于颈椎病变所引起,我们称之为颈性眩晕,其突出临床表现是 相似文献
12.
手法复位推拿治疗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推拿治疗对椎动脉型颈椎病(CSA)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诊断明确的CSA患者240例随机分为手法复位推拿(治疗组)和点滴丹参(对照组)治疗,治疗组用推拿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眩晕、恶心呕吐、头痛和经颅多普勒(TCD)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眩晕、恶心呕吐、头痛计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高度显著性(P<0.01),而对照组治疗后仅眩晕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恶心呕吐、头痛计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治疗组治疗后基底动脉、左侧椎动脉、右侧椎动脉的PS、TAMn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治疗组治疗后基底动脉、左侧椎动脉、右侧椎动脉的PS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且基底动脉的TAMn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亦有高度显著性(P<0.01)。结论手法复位推拿可明显改善CSA患者的眩晕、恶心呕吐和头痛等体征,明显提高椎—基动脉的血流速度。 相似文献
13.
97例颈性眩晕经颅多普勒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颈性眩晕是中老年比较常见的脑血管疾病 ,是由于颈椎骨质增生引起椎间孔变窄 ,使其穿过的椎动脉受压或动脉粥样硬化使其血管内壁发生改变 ,导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或椎动脉血流受阻而发生的眩晕。其诊断主要依据患者的临床症状 ,缺乏可靠的检测手段。经颅多普勒超声采用多普勒超声技术来测定颅内动脉血流速度 ,可获得可靠的血流动力学资料。我们对 97例颈性眩晕患者行经颅多普勒检查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本组共 97例 ,男性 5 4例 ,女性 43例 ;年龄 3 1~ 76岁 ,平均 5 0 .69± 11.2 7岁。本组以发作性眩晕为主要症… 相似文献
14.
奚胜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29(5):73-73
颈性眩晕是以眩晕为主证,伴颈肩疼痛、头痛恶心、耳鸣、视觉异常,甚至发生猝倒、昏厥等系列症状,而眩晕多与转头或体位的改变有关.笔者运用三步手法治疗颈性眩晕,取得较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初步探讨彩色二维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测仪(2D-TCD)对直性眩晕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彩色二维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测仪(2D—TCD).经左右颞寓及枕寓分别测量大脑前动脉(ACA)、大脑中动脉CMCA)、大脑后动脉(PCA)、颈内动脉末端、双侧椎动脉及基底动脉颅内段的不同段的血流速度。结果:53例中.49例为异常的TCD,结论:真牲眩晕大多以椎基底动脉系血流速度减慢为主。而大脑中动脉及前动脉的高度痉挛甚至狭窄是引起重症眩晕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微调手法治疗老年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老年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5例采用微调手法治疗,对照组35例采用传统手法治疗,两组患者均3天1次接受治疗,连续5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通过《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评分、X线检查及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分别对2组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估分析、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眩晕、颈肩痛、头痛、日常生活及工作、心理及社会适应、颈曲及椎-基底动脉血流均具有显著改善作用(均P<0.05),且治疗组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调手法能有效治疗老年颈性眩晕,且临床疗效比传统手法更佳。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颈性眩晕的临床表现及放射学检查,确立诊断标准,以期为采用牵引下正骨加穴位注射治疗颈性眩晕提供临床选择。方法:收治颈性眩晕患者72例。对于治疗的效果进行等级评分,其评分的依据为相关影像学检查及功能恢复的程度。选择72例符合纳入标准的颈椎病患者,采用穴位注射加牵引下正骨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72例患者均获矫正治疗,平均随访1年,随访率100%。72例患者的眩晕症状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缓解,其他临床症状(主要为头痛、失眠)均有不同程度的减轻,测试颈椎的功能有了较大的改善;影像学检查fX线)结果示颈椎的生理曲度基本都恢复到正常水平,但是两侧块与枢椎齿状突间距离恢复的程度有较大的差异性,其中恢复程度为优47例(65%);良19例(26%);一般6例(8%);差0例。优良率91%。结论:牵引下正骨并配合穴位注射用于治疗颈性眩晕,能够有效的恢复寰椎的侧移和旋转,并能够消除错位的颈椎对颈动脉的不良影响,其治疗对颈性眩晕及其他,临床症状有效。 相似文献
19.
工作原理
TCD是利用低频超声波的Doppler效应原理来实现检测的。其检测的基本原理是超声探头(一般用2MHz脉冲探头)发出一定频率、一定声强的脉冲超声,这些脉冲波被在血管内流动着的红细胞反射回来后再由探头接受,并将多普勒频移值(接受频率和发射频率的差值)经过傅里叶变换处理后转换为血流速度,单位是cm/秒。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不同年龄段眩晕症的病因。方法:应用美国产经颅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病人颅内动脉的血流动力学改变。结果发现:(1)动脉流速减慢所致的脑供血不足;(2)血管机能紊乱;(3)颈椎病等为其主要病因。其中以脑供血不足最为多见,且各年龄段无显著差异,而且管机能紊乱所致之眩晕则是〈40岁者较〉40岁者为多见。结论:经颅多普勒超声对颅内动脉血流动力学的灵敏度较高,是眩晕病的病因诊断及观察疗效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