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逆行髓内扩张自锁钉内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6例肱骨干骨折患者行远端打入髓内扩张自锁钉内固定手术,术后早期功能锻炼,观察骨折复位愈合及肘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术后平均随访12个月,根据Rodriquez-Merchan关节功能评定标准,优24例,良2例。骨折均骨性愈合,无肩肘关节功能障碍,骨折愈合良好,上肢功能恢复正常。结论:逆行髓内扩张自锁订内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手术创作相对较小,对骨折端血运破坏少,骨折复位稳定可靠,不破坏户袖无肩关节功能障碍,骨折愈合良好,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
逆行AO非扩髓肱骨髓内钉治疗肱骨干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运用逆行AO非扩髓肱骨髓内钉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AO非扩髓肱骨髓内钉逆行插钉治疗肱骨干骨折46例。结果 按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法,优34例(73.9%),良9例(19.6%)。没有术后继发性桡神经损伤,无术后感染,全部病例骨折均愈合。结论 逆行非扩髓肱骨髓内钉对于肱骨干骨折是一种固定可靠、肩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分析微创顺行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我院自2003年8月至2007年10月采用微创顺行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患者39例,均为新鲜闭合骨折;术后三角巾悬吊制动2~3周,4周后适当加大功能锻炼幅度。结果39例患者均随访6个月至2年,平均15个月,均达到骨性愈合,无1例出现神经损伤症状、骨不连及延迟愈合。结论微创顺行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的治疗效果确切,手术切口小,骨折处无需切开复位,无需剥除骨折处的骨膜,对骨折周围的血管及神经的损伤小,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4.
自体骨髓移植治疗肱骨骨不连及骨延迟愈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自体骨髓移植结合外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术后骨延迟愈合或不愈合的疗效。方法对2001年1月~2006年6月收治的15例肱骨干骨折术后骨不愈合的患者采用自体骨髓注射移植结合外固定的方法治疗。其中肥大型7例,萎缩型8例。结果所有病例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为8~24个月(平均18个月)。13例(86.7%)患者骨折愈合,骨折愈合时间最短2个月,平均3.5个月。有2例骨折不愈合再另行手术。无感染发生。结论对于肱骨干骨折术后骨不愈合的患者,自体骨髓移植结合外固定是一种损伤性小、风险性小、效果明显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应用顺行自锁髓内钉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0例肱骨干骨折行切开或闭合复位内固定。结果:术后随访6~27个月(平均15.3个月),无1例出现桡神经损伤,均骨性愈合,肩关节功能良好。结论:应用顺行自锁髓内钉治疗肱骨干骨折具有创伤小、桡神经损伤少、对肩关节功能影响小且操作简便等诸多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改良的后侧入路肱骨远端后外侧钢板治疗肱骨下1/3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改良的后侧入路切开复位,肱骨远端后外侧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干下1/3骨折19例。结果本组19例,术后随访3~13个月,平均9个月,优16例,良2例,可1例,优良率94.7%。骨折愈合时间平均6个月,术后切口均I期愈合。结论改良的后侧入路肱骨远端后外侧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干下1/3骨折操作简单﹑创伤小﹑固定牢固﹑愈合好﹑恢复快,是治疗肱骨干下1/3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自锁髓内钉在治疗肱骨干骨折中的应用,并观察其治疗效果。方法 本组肱骨干骨折32例,均采用顺行插入技术,进针点在肱骨大结节顶端内侧约0.5cm。经扩髓后插入自锁髓内钉,尽量在C臂X线机下闭合复位,复位不满意改用切开复位穿钉。术后不用外固定并早期锻炼,术后5~9周拍片示骨折端均有少量骨痂形成。结果 经术后随访6~16个月,骨折全部愈合,平均愈合时间16周,肩关节、肘关节功能无明显障碍,无桡神经损伤发生。结论 本方法操作简单,创伤小,不破坏或最小限度破坏骨折端骨膜及血运,防止骨折缩短、旋转畸形,有利于骨折愈合,功能恢复好,是治疗肱骨干骨折的可行性内固定。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旋入式自锁钉及自体骨髓移植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临床效果,探讨肱骨干骨折的微创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03年4月至2006年3月微创法治疗肱骨骨折36例,其中闭合骨折30例,其中开放性骨折6例;单纯旋入式自锁钉固定11例,旋入式自锁钉加自体骨髓移植25例.肩部小切口,术中均不扩髓,术后不用外固定,并早期能锻炼;自体骨髓移植时间以术后1~2月内1次,可2~3次,不住院.结果 经6~18个月术后随访,骨折全部愈合,平均愈合时间8个月,其中加用自体骨髓移植比单纯使用自锁钉骨折愈合时间提前两个月左右.肩、肘关节功能无明显障碍,上肢功能恢复正常.结论 旋入式自锁钉治疗肱骨骨折,固定可靠,可不扩髓,联合使用经皮自体骨髓移植,可促进骨折愈合,缩短骨折愈合时间;两种治疗方法操作简单,创伤小,骨折愈合快,功能恢复好,是微创治疗肱骨干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旋入式自锁髓内针治疗肱骨干骨折32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采用旋入式自锁髓内针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2例肱骨干骨折采用肩峰后外切口穿针固定并随访6~18个月。结果32例患者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为4~6个月。结论旋入式自锁髓内针治疗肱骨干骨折操作简单、固定牢固,对骨折端的血运影响小,完全避免对桡神经的干扰,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使用带锁非扩髓型髓内钉治疗老年肱骨干骨折的方法,并对其疗效进行评估.方法 从2002~2005年应用带锁非扩髓型髓内钉治疗老年肱骨干骨折9例,术后至少随访6个月.结果 9例老年肱骨干骨折全部愈合,愈合率100%.结论 带锁非扩髓型髓内钉治疗老年肱骨干骨折,具有损伤小、锁钉不易松动、固定可靠、早期活动、从而达到骨折愈合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
背景:国内外均有文献报道证实长型肱骨近端内固定锁定钢板用于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疗效显著. 目的:总结应用长型肱骨近端内固定锁定钢板手术治疗肱骨近端合并肱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纳入应用长型肱骨近端内固定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合并肱骨干骨折患者16例.其中男7例,女9例,年龄45-83岁,平均71岁.肱骨近端Neer分型,2部分骨折5例,3部分骨折8例,4部分骨折3例;肱骨干骨折AO分型A1型5例,B1型6例,B2型2例,C1型2例,C3型1例.内固定后肩关节功能采用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标准对患者两侧肩关节进行评分,同时计算评分百分比并作相应评价.肘关节采用改良HSS评分标准评估. 结果与结论:16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4.9个月.所有患者骨折均愈合,时间8-17周,平均12.1周.2例患者出现伤口脂肪液化,换药后均愈合.1例患者治疗后出现桡神经麻痹症状,1例患者出现肩峰撞击综合征,治疗后好转.无内固定松动、螺钉切割及肱骨头缺血坏死等并发症发生.治疗后12个月按 Constant-Murley 评分标准为65-90分,平均76.87分.与健侧百分比为71.4%-93.8%,平均83.41%.优良15例,满意1例.改良HSS肘关节评分优13例,良3例,优良率100%.说明长型PHILOS钢板治疗肱骨近端合并肱骨干骨折固定可靠,并发症少,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2.
段友建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6,5(11):1693-1693,1695
自上世纪40年代德国Kunscher发明髓内钉以来,髓内钉技术有了充分的发挥和广泛的应用,现代的交锁髓内钉技术治疗长管状骨骨折已成为一种大趋势。大部分肱骨干骨折可通过非手术治疗获得满意效果,但一些特殊类型骨折如病理性骨折、骨不连、合并神经血管损伤骨折、多节段粉碎性骨折  相似文献   

13.
背景:肱骨干骨折的治疗存在很多争议,桡神经损伤和骨折不愈合的发生率还很高,如何治疗复杂的肱骨干骨折是医生头痛的问题. 目的:综合分析外固定支架治疗肱骨干骨折的可靠性. 方法:利用外固定支架治疗肱骨干骨折患者10例.骨折均为外伤导致的闭合骨折,按AO分型:A型2例,B型骨折3例,C型骨折5例.采用麻醉下闭合复位或骨折端小切口复位,单纯外固定支架固定.治疗后1,4,8,12,20,24周和1年拍肱骨正侧位X射线片,观察骨折对位及骨折愈合情况,采用Constant评分及Mayo评分评估肩、肘关节功能. 结果与结论:随访12个月10例患者骨折均骨性愈合,愈合时间为外固定支架治疗后12-24周,平均16.1周愈合.1例出现桡神经损伤症状,于治疗后12周神经功能完全恢复.患者肩关节Constant评分平均为77.3分;肘关节功能恢复良好,Mayo评分平均为81.8分.结果证实,外固定支架治疗各型肱骨干骨折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背景:目前,对管状骨骨折的内固定多采用髓内钉固定和钢板固定两种方式。交锁髓内钉以其适应证广、创伤小、固定牢等优点已经成为治疗长骨干骨折的金标准。目的:比较微创锁定钢板、可膨胀髓内钉与交锁髓内针3种内固定方法治疗肱骨干骨折的效果。方法:66例肱骨干骨折患者根据内固定方式不同分为3组,分别采用微创钢板、可膨胀髓内钉及交锁髓内针内固定,3组均采用常规内固定入路,比较3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结果与结论:3组骨折愈合时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3组内固定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是各有不同。结果表明3种内固定方式治疗肱骨干骨折均可取得满意疗效。在治疗应根据骨折的类型和损伤的程度合理选择固定方式。  相似文献   

15.
两种内固定方法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临床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比较限制接触动力加压钢板内固定、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的疗效,选择合适的内固定。方法肱骨干骨折76例,采用限制接触动力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LC-DCP组)44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LIN组)32例。对两组术中情况、骨折愈合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76例患者术后获得6~24个月随访(平均13.2个月)。LC-DCP组手术时间、手术切口均较LIN组长,而骨折愈合率明显高于LIN组(P均<0.05)。LC-DCP组桡神经损伤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LIN组,而肩关节功能障碍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LIN组(P<0.05)。两组均未出现感染病例。结论肱骨粉碎骨折、多段骨折适合髓内钉内固定,简单骨折、合并桡神经损伤的骨折适合限制接触动力加压钢板内固定。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和评估双矩形钉内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的效果。方法 应用双矩形钉内固定治疗 42例肱骨干骨折 ;采用钢板螺丝钉内固定治疗 46例肱骨干骨折 ,观察疗效并进行比较。结果 所有病例随访 6~ 2 4(平均 12 )个月。手术耗时及出血量矩形钉组明显少于钢板组 (P <0 .0 5 )。矩形钉组及钢板组骨折愈合优良率分别为 95 .2 %及 80 .5 % (P >0 .0 5 ) ,肩肘关节活动度优良率分别为 88.1%及 84.8% (P <0 .0 5 ) ,术中桡神经误伤分别为 0例及 5例 (P <0 .0 5 )。结论 应用双矩形钉内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具有操作简便 ,手术创伤小 ,固定可靠等优点 ,骨折愈合率高 ,术后可早期活动关节 ,并发症少。值得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7.
背景:锁定接骨板是一种新型的内固定钢板,可以改善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目的:探讨锁定接骨板置入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三、四部分骨折疗效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骨科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行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治疗31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13例,女18例;年龄28-81岁,平均56.4岁。骨折类型采用Neer分类,三部分骨折19例,四部分骨折12例。内固定治疗采用胸大肌三角肌间沟入路,行肱骨近端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术。另外,检索锁定接骨板治疗肱骨近端三、四部分骨折并发症的相关研究文献,对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研究分析。综合分析临床病例疗效与检索文献中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获得锁定接骨板治疗肱骨近端三、四部分骨折的特点。结果与结论: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骨科应用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治疗31例患者均得到13-49个月随访,平均随访19.8个月。骨折均愈合,无内固定失效,临床愈合时间为8-16周。根据Constant评分标准评定肩关节功能,其中优11例,良16例,可3例,差1例。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是治疗肱骨近端三、四部分骨折可靠有效的方法。但也可发生螺钉松动、肱骨头坏死等相关并发症,因此,内固定治疗操作时应注意保护肱骨头血运,复位肱骨颈内侧骨折块并牢固固定,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内固定治疗疗效。  相似文献   

18.
背景:儿童弹性髓内钉为具有特定弹性带有弯头的金属圆条结构,是由成人长骨干骨折治疗中使用的髓内针经过发展、演化、改进而来,属于儿童骨折微创治疗方法,作为髓内固定器械,它对于儿童长骨骨折有着足够的固定强度,同时又可以促进骨折部位微动,从而促进骨折部位的愈合,目前已成为治疗儿童长骨骨折的一种新型的内固定材料.目的:回顾性总结评价弹性髓内钉微创内固定修复儿童长骨干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10年1月至2014年4月采用弹性髓内钉置入内固定修复儿童长骨干骨折30例,其中股骨4例,胫腓骨骨折11例,肱骨4例,尺桡骨双骨折7例,尺骨骨折3例,桡骨1例,均为新鲜闭合骨折;男21例,女9例;受伤年龄5-16岁,平均9.6岁;23例为闭合复位,7例因闭合复位困难,行小切口有限切开复位.观察患儿的骨折复位情况、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内固定后功能恢复情况、Flynn髓内钉疗效、内固定后并发症和不良事件.结果与结论:30例患儿手术时间25-65 min,平均51 min,所有骨折都获得良好的复位.随访6-12个月,骨折均顺利愈合,愈合时间8 16周,平均12周,Flynn髓内钉疗效优良率为100%,患肢功能恢复正常,无并发症发生.证实该方案具有切口小、不需要剥离骨膜、软组织损伤小、手术时间短、感染率低、生物力学稳固、功能恢复快、愈合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其设计上重视儿童骨折特点和骨组织的生长发育规律,特别适合儿童长骨骨折的内固定治疗.  相似文献   

19.
BACKGROUNDRadial nerve palsy due to humeral shaft fracture is the most common peripheral nerve injury associated with long bone fractures. An antegrade nailing surgical technique is becoming popular for the fixation of these fractures with minimal invasiveness. We analyzed nerve recovery in patients with humeral shaft fracture and radial nerve palsy treated with humeral nail fixation without nerve exploration.AIMTo assess the radial nerve recovery rate and time from humeral shaft fracture with surgical treatment using close nailing.METHODSWe retrospectively collected data of patients who underwent undergone surgical nail fixation for humeral shaft fractures between October 1, 2016, and March 31, 2020. Subsequently, we analyzed the primary or secondary radial nerve palsy recovery rate and radial nerve motor function recovery time.RESULTSThe study included 70 patients who underwent surgical treatment for closed- or Gustilo type I open humeral shaft fractures using a nail fixation technique without radial nerve exploration. The patients suffered from primary (n = 5) and secondary (n = 5) radial nerve palsy. A 100% radial nerve recovery rate was achieved. The mean recovery time was 4.3 mo.CONCLUSIONThe study results indicate full recovery of radial nerve palsies from humeral shaft fracture using close nailing treatment. Surgeons need not be concerned about the occurrence of permanent nerve palsi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