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评价Swansea诊断标准与国内诊断标准对于妊娠急性脂肪肝(acutefattyliverof pregnancy,AFLP)患者诊断的一致性。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2008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出院诊断为AFLP患者的资料,使用Swansea诊断标准进行评分。对同期收治的非AFLP妊娠期肝病(包括HELLP综合征、妊娠合并脂肪肝、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妊娠合并其他肝功能衰竭)患者进行Swansea诊断标准评分,并使用国内诊断标准进行判定。对Swansea诊断标准与国内诊断标准进行Kappa一致性检验,计算Swansea诊断标准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下面积。结果出院诊断为AFLP的患者74例,HELLP综合征14例,妊娠合并脂肪肝87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220例,妊娠合并其他肝功能衰竭9例。因74例患者中仅4例进行了肝组织活检,故以Swansea评分≥5分作为判定标准。出院诊断为AFLP的患者中,按照Swansea标准诊断AFLP 68例,非AFLP妊娠期肝病6例。非AFLP妊娠期肝病患者共计330例,按照Swansea标准诊断AFLP 13例,非AFLP妊娠期肝病317例。Swansea诊断与国内诊断标准一致性的Kappa值为0.848,ROC曲线下面积为0.940(95%CI:0.902~0.978)。结论 Swansea诊断标准与国内诊断标准诊断AFLP的一致性较好,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血液净化治疗妊娠急性脂肪肝(AFLP)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AFLP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采取血液净化治疗AFLP患者的临床疗效,统计患者主要实验室指标及炎症因子水平。结果:68例AFLP患者娩出新生儿70例,新生儿存活率为85.71%,死亡率为14.29%。68例AFLP产妇经治疗后,恶心、呕吐、乏力、腹胀、血压升高、黄疸、意识障碍症状均有所好转,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8例AFLP患者血胆红素、丙氨酸转氨酶(ALT)、血清白蛋白、甘油三酯、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白细胞、血小板、血糖、血肌酐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前、后68例患者血IL-6及TNF-α水平均有显著变化(P0.05)。结论:应用血液净化治疗AFLP患者疗效显著,明显改善患者主要实验室指标及炎症因子水平,提高患者救治率,降低产妇死亡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妊娠急性脂肪肝(AFLP)合并急性肾功能损伤(AKI)患者的临床特点,以及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KDIGO)提出的急性肾损伤(AKI)分级标准在其治疗中的指导意义。方法选择1996年1月至2014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收治的54例AFLP住院患者,将其中合并AKI的患者按照KDIGO-AKI进行分期,并对这些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计41例AFLP合并AKI的患者入组。发病年龄(27.8±3.9)岁,孕周(35.5±2.8)周。平均住院时间为1~120天[(25.6±21.8)天]。在合并AKI的41例患者中,AKI 1级16例(39.0%),2级14例(34.1%),3级11例(26.8%)。共有12例(29.2%)患者进行了肾脏替代治疗,其中AKI 2级3例,3级8例。肾脏替代治疗开始时间为分娩后1~4天[(2.2±1.4)天],结束时间为分娩后3~10天[(5.5±2.6)天]。进行血液净化的时间为12~144小时[(81.8±48.4)小时]。进行肾脏替代治疗的患者,开始治疗时肌酐水平为191~522μmol/L[(337.8±106.9)μmol/L]。对其中的19例患者进行随访后发现,所有患者肝功能和肾功能均恢复正常。结论 AKI是AFLP的常见并发症,大部分患者无需进行肾脏替代治疗。在疾病治愈后,肾功能均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肺栓塞危险度预测评分(Wells)评分联合肺栓塞排除标准(PERC)积分在剖宫产术后肺栓塞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8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65例剖宫产术后临床拟诊肺栓塞患者,选择CT肺动脉造影(CTPA)作为确诊金标准,计算Wells评分为高中低度,评定PERC积分,分析Wells评分和PERC积分在剖宫产术后肺栓塞诊断中的价值。结果:65例患者中,32例确诊肺栓塞,排除肺栓塞33例(50.7%)。32例肺栓塞患者中高Wells评分14例(43%),特异性78%,阳性预测值66%,阴性预测值59%;PERC评分中完全排除肺栓塞为0,针对高Wells评分组联合PERC评分,肺栓塞阴性组平均得分(1.6±1.12)分,肺栓塞阳性组(4.8±1.06)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心率100次/min、PaO_2(吸入空气)94%,在肺栓塞排除诊断中有重要价值(P0.05)。结论:Wells评分及PERC积分在剖宫产术后肺栓塞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高Wells评分联合PERC积分可减少剖宫产术后肺栓塞的过度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内服联合外敷制剂对瘀血痹阻型膝骨关节炎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5月~2017年5月本院收治的瘀血痹阻型膝骨关节炎患者140例,依据治疗方法将这些患者分为中医内服联合外敷制剂治疗组(中医治疗组,n=70)和西医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注射液治疗组(西医治疗组,n=70)两组,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中医症候积分、VAS评分、WOMAC评分、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中医症候积分、VAS评分、WOMAC评分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治疗后和西医治疗组相比,中医治疗组患者的中医症候积分、VAS评分、WOMAC评分均显著较低(P0.05);和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中医症候积分、VAS评分、WOMAC评分均显著较低(P0.05)。中西治疗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85.7%(60/70)显著高于西医治疗组68.6%(48/70)(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4.3%(3/70)、2.9%(2/70)之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中医内服联合外敷制剂治疗瘀血痹阻型膝骨关节炎临床疗效较西医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注射液治疗显著,同时安全性有保证。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探讨QRS积分与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STEMI)病变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0月间于河南省胸科医院治疗的STEMI患者113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心电图QRS积分分为:QRS积分≤3分组69例、QRS积分3分组44例。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诊断资料进行统计对比,并对两组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观察,比较两组出现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分析QRS积分与患者临床诊断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QRS积分3分组患者的冠状动脉(冠脉)病变支数、Gensini评分、肌钙蛋白I(cTnI)、脑钠肽(BNP)、D-二聚体(D-D)、肌酸激酶(CK-MB)水平均高于QRS积分≤3分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QRS积分3分组患者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8.64%(17/44),高于QRS积分≤3分组患者为14.49%(10/69),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检验分析,STEMI患者的QRS积分与患者的冠脉病变支数、Gensini评分、cTnI、BNP、D-D、CK-MB均呈正相关性(P0.05)。结论心电图QRS积分与STEMI患者病变程度及预后关系有密切的相关性,对心电图QRS积分的监测将有助于判断患者的病变程度及预后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横纹肌溶解致急性肾损伤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横纹肌溶解(RM)引起急性肾损伤(AKI)的病因、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对21例RM致AKI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1例患者中,13例出现无尿、少尿及茶色尿;7例出现高钾血症,血肌红蛋白升高,肌酸磷酸激酶升高,乳酸脱氢酶升高,血肌酐升高。经过血液净化等综合治疗,17例(81.0%)患者存活,4例(19.0%)患者死于多器官衰竭;存活者出院时均脱离透析,血清酶均恢复正常,15例血肌酐恢复正常。结论 RM病因多样,大多为非创伤性,临床上不易发现,血清肌酶和血生化检测可提高诊断率,早期诊断、充分血液净化等综合治疗,可提高治愈率和改善预后,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中应用连续性血液净化联合清胰利胆颗粒方案,对其生化指标、炎性指标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04/2017-04浙江绍兴第二医院收治的15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70例患者给予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连续性血液净化方案,将其作为对照组,80例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连续性血液净化联合清胰利胆颗粒方案,将其作为观察组.然后将两组患者的生化指标、炎性指标、APACHEⅡ评分、CTSI评分及治疗效果等进行比较.结果在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APACHEⅡ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10.22分±2.58分vs 14.03分±2.91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腹胀消失时间、腹痛消失时间、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清淀粉酶、血清脂肪酶、肌酐、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降钙素原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白介素(interleukin,IL)-8、IL-6、肿瘤坏死因子-α、热休克蛋白70、HSP72、高迁移率族蛋白1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3.75%vs 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死亡率为8.57%,观察组患者的死亡率为6.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8.57%vs1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中应用连续性血液净化联合清胰利胆颗粒的治疗方案,能够显著减轻患者的炎性反应,改善患者的生化指标,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连续性床旁血液净化治疗的安全管理与护理探讨。方法选择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0例连续性床旁血液净化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安全管理及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的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率为5.0%(1/20),对照组的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率为20.0%(4/20),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改善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50分以下人群显著多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连续性床旁血液净化治疗能显著改善患者的感染率,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MELD、MELD-Na评分及欧洲皇家学院医院标准(KCH标准)对妊娠期急性肝衰竭患者的预后评估价值。方法选取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2010年1月1日-2017年6月30日以妊娠合并急性肝衰竭为首要诊断入院的妊娠期患者50例,根据预后情况分为死亡组和生存组,根据MELD、MELD-Na及KCH标准对患者进行评分,评估不同模型与患者预后转归的关系。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Mann-Whithey U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计算各模型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用ROC曲线下面积(AUC)衡量3种模型对妊娠期肝衰竭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50例妊娠期急性肝衰竭患者中,死亡14例,生存36例,病死率为28.0%。与生存组入院时比较,死亡组MELD评分[(39.66±5.17)分vs(29.63±6.19)分]、MELD-Na评分[(43.89±9.85)分vs(31.32±7.29)分]均明显升高(t值分别为5.36、4.94,P值均0.05);入院3 d后,死亡组患者MELD评分[(44.24±3.96)分vs(28.74±3.84)分]、MELD-Na评分[(46.34±5.14)分vs(32.42±4.95)分]亦显著高于生存组(t值分别为-12.68、-8.82,P值均0.05)。满足KCH标准的患者其病死率与不满足KCH标准的患者病死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25 vs 6/25,χ~2=0.397,P=0.754)。ROC曲线分析显示,基线MELD、MELD-Na及KCH标准的AUC分别为0.885[95%可信区间(95%CI):0.781~0.988,P0.01]、0.873(95%CI:0.764~0.982,P0.01)、0.548(95%CI:0.392~0.670,P0.05),敏感度分别为71.4%、78.6%、57.1%,特异度分别为94.4%、88.9%、52.7%。将基线MELD和MELD-Na评分根据ROC曲线临界值进行分组,分析结果显示,随着MELD和MELD-Na分值升高,患者病死率亦增高(χ~2值分别为21.337、17.294,P值均0.001)。结论 MELD、MELD-Na评分及KCH标准均能在不同程度上反映妊娠期急性肝衰竭患者的预后,且MELD和MELD-Na评分具有更好的临床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血液净化对流行性出血热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18年6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5例流行性出血热患者,给予血液净化治疗,记录患者治疗前及治疗4、12、24及48 h后血常规、肝肾功能、血气指标、病情评分变化,并分析患者症状好转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患者BUN、SCr与ALT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12、24及48 h后,患者pH值、CO2CP、FiO2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24及48 h后,患者APACHE II评分、SOFA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WBC、CRP与APTT均较治疗前下降,PLT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SCr恢复时间平均(6.91±1.33) d, BUN恢复时间平均(6.25±0.97) d,平均住院时间(9.25±1.34) d。患者治疗期间发生肺水肿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0.00%,5例患者均未发生急性肾损伤(AKI)。结论 早期开展血液净化...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组合型血液净化治疗高甘油三脂血症性重症胰腺炎疗效.方法:对15例高脂血症性胰腺炎行组合型血液净化治疗病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15例患者经治疗3 d后甘油三脂均降至0.63~2.58(10.78)mmol/L,APACHEⅡ评分明显下降,胰腺CT评分均有改善,无中转手术病例,均痊愈出院.结论:对于高甘油三脂血症性重症胰腺炎的患者通过组合型血液净化及综合治疗可取得最佳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A型肉毒毒素(Bo NT/A)注射治疗帕金森病(PD)流涎的疗效。方法 :24例诊断为PD[Hoehn&Yahr(H&Y)分级Ⅲ级20例、H&YⅣ级4例]的严重流涎患者经腮腺、下颌下腺体表解剖定位,分多点局部注射Bo NT/A共计100 U(双侧腮腺70 U、双侧下颌下腺30 U),在治疗前和治疗后1个月采用流涎评分量表(DRS)、流涎程度频率量表(DSFS)评估流涎症状改善效果,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让患者自评注射疗效,自评改善>50%定义为治疗有效。结果:患者治疗1个月后较治疗前DRS评分[(4.92±2.15)分比(12.25±2.58)分]、DSFS-S评分[(1.83±0.82)分比(4.17±0.87)分]、DSFS-F评分[(1.87±0.74)分比(3.50±1.14)分]、DSFS-T评分[(3.71±1.33)分比(7.67±1.83)分]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50%,治疗有效。结论:Bo NT/A经解剖定位,局部注射腮腺、下颌下腺可能是一种显著改善PD患者流涎症状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乌梅丸方加减论治寒热错杂型慢性浅表性胃炎对证候积分、胃蛋白酶原(PG)及脾胃系疾病PRO量表慢性胃炎模块(GEDPRO-CG)评分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94例于2015年12月~2017年3月入院治疗的寒热错杂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按电脑数字表法随机分组,各47例,施予西药常规治疗者作对照组,施予乌梅丸方加减论治者作试验组,回顾性对比分析其证候积分、PG及GEDPRO-CG评分。[结果]治疗后,试验组证候总积分是(8.11±3.27)分,低于对照组(11.25±3.4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PGⅠ为(117.33±49.20)μg/ml,高于对照组(100.25±47.29)μ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GEDPRO-CG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于寒热错杂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中施予乌梅丸方加减论治有助于改善证候积分、PG水平及GEDPRO-CG评分,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脂蛋白(a)水平对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风险评估的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7月在我院住院的NSTE-ACS患者80例,老年组58例(年龄≥60岁)和非老年组22例。选取同期血管管腔狭窄50%的老年患者22例作为对照组。分析脂蛋白(a)水平与Gensini积分、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GRACE)风险评分的相关性。结果老年组高血压、糖尿病、吸烟比例、LDL-C、空腹血糖、Gensini积分、GRACE风险评分及脂蛋白(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81.0%vs 45.5%、29.3%vs 4.5%、58.6%vs 27.3%、(2.8±0.8)mmol/L vs(2.3±0.6)mmol/L、(6.7±2.9)μmol/L vs(5.0±0.7)μmol/L、(44.1±28.5)分vs(3.9±2.7)分、(141.6±30.0)分vs(108.6±16.6)分、186.5(121.0,333.5)mg/L vs53.5(30.8,137.0)mg/L,P0.05]。老年组年龄和GRACE风险评分明显高于非老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9.1±6.4)岁vs(51.6±5.6)岁、(141.6±30.0)分vs(103.2±26.4)分,P0.05]。NSTE-ACS患者的脂蛋白(a)相对水平与Gensini积分、GRACE风险评分呈正相关(r=0.494,P0.01;r=0.432,P0.01)。脂蛋白(a)水平是NSTE-ACS风险因素(P0.01)。结论 NSTE-ACS患者血浆脂蛋白(a)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及预后具有密切的相关性,其可作为评估NSTE-ACS患者风险的1项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6.
<正>【据《Hepatology》2016年10月报道】题:卡氏评分预测肝硬化患者出院后死亡风险(作者Tandon P等)识别肝硬化患者出院后3个月的死亡风险对于患者出院后管理至关重要。来自埃德蒙顿阿尔伯塔大学的Tandon等确定了一项基于卡氏评分(karnofsky performance status,KPS)的易于应用的预后模型。16家三级肝脏病学研究中心构成的北美终末期肝病研究组前瞻性招募非择期入院的肝硬化患者。所有患者需在出院后1周时评估KPS。根据KPS评分,患者分为低分组(10~40分)、中分组(50~70分)和高分组(80~100分)。954例中年患者纳入,年龄(57±10)岁,男性占63%,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为17(13~21)。  相似文献   

17.
唐静  陈丹萍  方雪娥  吴颖  徐益 《中国防痨杂志》2021,43(11):1171-1175
目的 调查耐药肺结核患者出院准备度,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方法,搜集2020年5月至2021年3月在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住院的117例耐药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出院准备度量表、出院指导质量量表对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17份,回收有效问卷117份,有效回收率为100.0%。分析研究对象出院准备度及出院指导质量得分情况;采用线性回归分析影响耐药肺结核患者出院准备度水平的因素。结果 研究对象出院准备度总得分为(91.03±16.06)分,条目均分为(7.59±1.34)分,处于中等水平;出院指导质量总得分为(142.09±18.76)分,条目均分为(7.91±1.52)分,为中等偏上水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标准回归系数为-0.209,t=-2.345,P=0.021)、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标准回归系数为0.216,t=2.199,P=0.030)、家庭人均月收入低于2000元(标准回归系数为0.210,t=2.411,P=0.018),以及出院指导质量差(标准回归系数为0.229,t=2.857,P=0.005)的患者出院准备度不足。结论 耐药肺结核患者出院准备度不足,应加强对年龄大、文化程度低、经济条件差的耐药肺结核患者的出院指导,并且提高出院指导质量,根据患者情况给予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妊娠急性脂肪肝(acute fatty liver of pregnancy,AFLP)患者应用非生物型人工肝支持技术的疗效及不良反应观察。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AFLP患者3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对30例患者给予终止妊娠及内科综合性支持治疗。应用实验室检查,分析比较30例患者治疗前、后的ALT、AST、总胆红素、白蛋白、空腹血糖、血常规等;应用Apgar评分对胎儿预后进行评分。记录非生物型人工肝支持技术的血浆置换(plasma exchange,PE)和血液灌流(hemoperfusion,HP)次数、不良反应、临床表现以及处理方法。结果 30例患者治疗后,ALT、AST、总胆红素、白蛋白等均下降(P0.05),但空腹血糖没有改变(t=0.106,P=0.916);血常规中,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均下降,接近正常值(P0.05);治疗过程中,4例患者因病情加重,抢救无效死亡;Apgar评分小于7分的胎儿有3例,均因窒息,抢救无效死亡;另有1例,剖宫产为死胎;其余26例胎儿Apgar评分均为10分。结论非生物型人工肝支持技术可以降低AFLP患者母婴死亡率,不良反应轻微,治疗AFLP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HIV阴性结核性脑膜炎(TBM)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苏州市第五人民医院结核病科77例临床诊断为HIV阴性TBM患者的资料,并根据患者出院时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情况,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mRS评分:0~2分)和预后不良组(mRS评分:3~6分)。比较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患者临床特征的差异,并采用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的方法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 77例患者中,常见临床症状为头痛(68例,88.3%)、发热(75例,97.4%)、盗汗(69例,89.6%)。脑脊液葡萄糖水平[中位数(四分位数):1.8(1.4,2.3)mmol/L]、氯化物[(109.37±13.68)mmol/L]升高,蛋白[中位数(四分位数):1994.5(1257.5,2888.3)g/L]降低。77例患者中预后良好者41例,预后不良者36例。预后良好组瘫痪的发生率为7.3%(3/41),明显低于预后不良组的41.7%(15/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12.63,P=0.000)。根据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lasgow coma scale,GCS)评分,预后良好组轻度昏迷(13~14分)、中度昏迷(9~12分)、重度昏迷(3~8分)者分别占34.1%(14/41)、61.0%(25/41)、4.9%(2/41);预后不良组轻度昏迷、中度昏迷、重度昏迷者分别占0.0%(0/36)、55.6%(20/36)、44.4%(16/3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4.99,P=0.000)。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发生瘫痪[OR(95%CI):10.75(1.53~76.92)]和重度昏迷[OR(95%CI):10.42(2.11~52.63)]的HIV阴性TBM患者预后较差。 结论 发热、盗汗、头痛是HIV阴性TBM最常见的临床症状。瘫痪和GCS评分差是HIV阴性TBM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清骨唾液酸蛋白(BSP)与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腹主动脉钙化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2月于本院血液净化中心规律透析患者75例。检测患者血清BSP,并进行腹部侧位X平片拍摄,根据kauppila半定量积分方法进行腹主动脉钙化评分(AACs),参考CORD分段方法,根据AAC得分将患者分为无或轻度钙化组(AACs≤4)、中度钙化组(5≤AACs≤15)和重度钙化组(AACs≥16)。Logistic回归分析MHD患者AAC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BSP对血管钙化的诊断价值。结果:75例MHD患者中发生腹主动脉钙化者56例(74.67%),AACs中位数为4(0,24)分,血清BSP中位数为20.12(18.63,24.21)ng/ml。中度钙化组、重度钙化组BSP水平均高于无或轻度钙化组[22.43(19.58,6.84)ng/ml、21.99(19.87,26.18)ng/ml vs 19.16(17.3,23.3)ng/ml,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BSP是AAC的独立危险因素(OR=1.175,95%CI 1.004~1.375,P0.05)。ROC曲线分析发现,BSP诊断AAC的曲线下面积为0.718(95%CI为0.604~0.833,P=0.001),BSP诊断AAC的临界值为21.51 ng/ml,灵敏度为0.711,特异度为0.595。结论:血清BSP水平和MHD患者AAC的严重程度相关,高水平的BSP是AAC的独立危险因素。BSP对MHD患者腹主动脉钙化具有潜在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