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陶瓷粉尘作业工人肺功能损伤的特征。 方法 采用美能(日本) AS507型肺功能仪,测定某陶瓷厂"无尘肺"的967名接尘工人(接尘组)和197名非接尘健康工人(对照组)的肺通气功能。 结果 陶瓷粉尘总尘浓度为0.10~2.95 mg/m3,总尘浓度超标率为14.29%,呼吸性粉尘浓度超标率为3.57%;粉尘中游离SiO2含量为21.3%~43.0%。接尘组VC、FVC、FEV 1、FEV 1%、FEF 25%和FEF 50%的数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接尘组肺通气功能损伤和小气道损伤的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尘的吸烟者VC、FEV1和FEV1%数值与非吸烟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接尘工人肺通气功能损伤发生率为7.45%(72/967),其中轻度损伤者占98.61%(71/72),限制性肺通气功能损伤占97.22%(70/72)。 结论 陶瓷粉尘可引起接尘工人肺功能的损伤,其损伤程度以轻度为多,损伤类型以限制型损伤为主。肺功能损伤主要与粉尘、接尘工龄、工种和吸烟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2.
金属粉尘对男性作业工人呼吸系统影响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金属粉尘作业工人的呼吸系统症状阳性率和肺通气功能状况,我们选择129名接触金属粉尘的作业工人作为接触组,126名非接触粉尘的作业工人作为对照组,采用美国胸科协会制订的标准化呼吸系统症状询问表和用力肺活量测试方法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咳嗽、咯痰、气短、喘息等呼吸系统症状阳性率和慢性支气管炎患病率,接触组中吸烟者(27.13%,20.15%,17.83%,19.38%,16.93%)和非吸烟者(14.73%,10.85%,15.50,10.85%,8.13%)高于对照组中吸烟者(13.49%,9.52%,8.73%,11.11%,8.97%)和非吸烟者(7.93%,7.14%,8.73%,4.76%,4.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以接触组中吸烟者发生率最高。肺通气功能指标FVC,FEV1.0,FEV1.0%的实测值占预计值百分比,接触组中吸烟者(83.23±18.03,84.42±21.36,89.50±13.31)和非吸烟者(86.83±15.61,85.59±17.16,90.67±18.13)低于对照组中吸烟者(93.44±12.49,88.75±12.56,93.97±17.13)和非吸烟者(94.86±11.19,90.63±12.27,94.73±16.0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触组中吸烟者和非吸烟者FVC,FEV1.0,FEV1.0%的实测值占预计值百分比随着接尘工龄的延长而呈递减趋势,尤其吸烟者和非吸烟者接尘工龄≤5 a组分别与接尘工龄≥11 a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金属粉尘与作业工人呼吸系统功能的变化有直接关系;吸烟是金属粉尘作业工人发生呼吸系统功能损伤的危险因素;且随着接尘工龄的延长有加重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煤矿新工人早期肺通气功能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煤矿粉尘对新工人肺通气功能的早期影响。方法 选择徐州矿务集团新招收的男性工人2 87人为矿工组,选择该集团技工学校在校男生132人为对照组。调查内容包括个人基本资料、家族疾病史、职业史、吸烟史、作业场所粉尘浓度、肺通气功能随访测定。前瞻性队列调查为期3年,每半个月测定作业场所的总粉尘和呼吸性粉尘浓度;定期测定两组人群的用力肺活量(FVC)和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结果 矿工作业场所的总粉尘平均浓度为2 3.8mg/m3 ,呼吸性粉尘平均浓度为8.9mg/m3 ,均超过国家卫生标准。接尘第1年,矿工组FVC(5 .19L)高于对照组(4.92L)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 1) ,第2年和第3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 5 )。接尘前矿工组FEV1[(4.4 8±0 .4 9)L]高于对照组[(4.2 8±0 .4 8)L];接尘1年时FEV1下降至4 .2 5L ;第2年和第3年FEV1(4.34L)低于对照组(4.5 6L)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 1)。矿工组FEV1呈下降趋势。矿工吸烟者3年中的FVC、FEV1损失量(15 4、184ml)高于不吸烟者(83、91ml)。FVC、FEV1与年龄、身高和体重存在一定相关。结论 粉尘对煤矿新工人的早期肺通气功能有明显影响,FEV1下降比FVC更为明显;吸烟可加重粉尘对肺通气功能的损害。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某煤业集团煤工尘肺病人和接尘非煤工尘肺病人肺通气功能损伤情况,探讨煤工尘肺病人不同工种、工龄、分期之间肺通气功能损伤的差异。方法选取某煤业集团确诊的煤工尘肺病人555名。另外选取该煤业集团555名接尘的非煤工尘肺病人和207名非接尘工人作为对照。采用统一的体检表格,由专业医师进行统一体检,并逐一填写表格。肺功能测定仪器为北京产AS.507型肺量计,进行肺通气功能指标测定。运用卡方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相关分析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尘肺病人组肺功能异常率高于接尘非尘肺病人组和不接尘健康工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3.319,P<0.001);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三组人群各指标的比较结果显示,尘肺病人组的FEV1.0相对值和FEV1.0%低于接尘非尘肺病人组和不接尘工人组,尘肺病人组和接尘非病人组的FVC相对值均低于不接尘工人组。555名尘肺病人包括不吸烟108人、戒烟427人和吸烟20人,其肺功能异常率分别是67.6%、74.5%和90.0%(χ2=4.381,P=0.036<0.05),不吸烟组和吸烟组的FVC相对值均低于戒烟组,戒烟组的FEV1.0%明显低于不吸烟组。FEV1.0相对值在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工种之间FVC相对值、FEV1.0相对值,FEV1.0%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各工龄组之间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各期别尘肺病人FVC相对值、FEV1.0相对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贰期、叁期尘肺病人FEV1.0%高于壹期尘肺病人。结论接尘非煤工尘肺病人与煤工尘肺病人肺通气功能均有损伤,煤工尘肺病人肺通气功能损伤重于接尘非煤工尘肺病人,说明肺通气功能可以作为监测煤工尘肺的早期敏感动态观察指标。吸烟是影响肺通气功能的一个重要因素,吸烟加剧煤工尘肺病人肺通气功能的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5.
康立 《预防医学论坛》2011,(11):999-1000,1003
[目的]研究铸造工人的肺通气功能变化。[方法]2009年9月对郑州某铁路铸造厂工人作业场所进行环境检测,调查180名作业工人的防护情况和生活习惯,测试肺通气功能。选择与接尘组条件一致的同等劳动强度、不接触粉尘的某机床厂176名男性职工为对照组。[结果]粉尘浓度超过国家职业接触限值,接尘组与对照组肺通气功能指标FVC、FEV1.0和FEV1%、PEFR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接尘及作业环境与肺通气功能损害有密切关系,且随着工龄的增加,损害逐步加大。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职业暴露和吸烟对水泥作业工人肺通气功能和胸部X线影像的影响。方法对某市参加职业病体检的工人进行不同层次分组作回顾性研究。结果水泥厂工人不接尘组与接尘组比较,接尘组FVC%、FEV1%、FEV1%(%)低于标准值例数及胸片0^+例数明显高于不接尘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而工期尘肺两者无统计学意义(P〉0.05)。水泥厂接尘工人吸烟组与不吸烟组肺通气功能与胸片的比较,吸烟组FVC%低于标准值例数明显高于不吸烟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吸烟组FEV1%低于标准值例数高于不吸烟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FEV1%(%)低于标准值例数、胸片0^+、Ⅰ期尘肺例数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水泥企业的职业暴露和吸烟对工人的肺通气功能影响是明显的,对X线胸部影像改变也是肯定的,肺通气功能变化比X线影像变化敏感。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煤矿掘砌工人肺通气功能损伤情况,探讨接尘工龄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某煤矿纯掘砌工(纯掘砌作业工人)221名作为接尘组,选取该矿83名非接尘工人作为对照。行统一的体检和肺功能测定。测定结果均采用相对值,运用卡方检验、协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接尘组非吸烟工人肺通气功能异常率与对照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接尘组吸烟工人肺通气功能异常率高于对照组(P〈0.05)。Mantel—Haenszel妒分析显示接尘组肺通气功能异常率高与对照组(P〈0.05)。以吸烟作为协变量,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接尘组的用力肺活量、第一秒用力呼出量、呼气高峰流量、用力肺活量最大值、第一秒用力呼出量最大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尸〈0.05)。以吸烟为协变量,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接尘组30年一工龄组呼气高峰流量和25%肺活量最大呼气流量明显低于10年~工龄组和20年~工龄组。以吸烟为分层因素,接尘组与对照组以及接尘组不同工龄间慢性阻塞性肺疾患患者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掘砌作业工人肺通气功能明显低于对照组并随接尘工龄延长而降低。肺通气功能检测可以作为监测接尘作业工人肺部损失的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耐火陶瓷纤维对作业工人肺通气功能的影响. [方法]选择从事耐火陶瓷纤维生产和加工的265名作业工人作为接触组,273名仅接触噪声的作业工人作为对照组,进行肺通气功能检查,指标为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 1.0)、一秒率(第一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百分率,FEV 1.0/FVC),均以实测值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VC%、FEV1.0%、FEV1.0/FVC%)表示.接触组分别按纤维计数浓度<0.1、0.1~0.5、>0.5 f/mL,按总粉尘质量浓度<1、1~5、>5 mg/m3分为低、中、高水平.低纤维低总尘亚组81人、中纤维中总尘亚组123人、中纤维高总尘亚组30人、高纤维高总尘亚组31人. [结果]接触组作业工人FVC%、FEV1.0%和FEV 1.0/FVC%的均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高纤维高总尘亚组作业工人FVC%和FEV1.0%的下降较其他3个亚组更为明显(P<0.05),不同接触工龄亚组间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触组限制性、阻塞性和混合性肺通气功能障碍检出率为58.9%、4.5%和3.8%,与对照组的检出率10.9%、5.1%和4.0%比较,仅限制性肺通气功能障碍检出率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限制性肺通气功能障碍与纤维计数浓度、接触工龄具有关联性(P<0.05),与总粉尘质量浓度、是否吸烟无关联性(P>0.05). [结论]接触耐火陶瓷纤维可导致以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为主的肺通气功能损害,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检出率与纤维累计接触水平存在正相关关系,与纤维计数浓度的关联性优于总粉尘质量浓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吸烟对氧化铝厂接尘作业工人肺通气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横断面整群抽样,对某氧化铝厂作业工人进行问卷调查和肺通气功能检查:结果1.吸烟与粉尘的联合作用:吸烟32人与对照组比较,肺通气功能差异无显著性(P〉0.05),长期接尘可引起接尘工人肺功能的下降,早期表现为小气道阻力增如,而舌发展为阻塞性改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其比值比为3.25,而既吸烟又接尘则使接尘工人肺功能的下降更明显(P〈0.01),与对照组比较,其比值比为5.56。2.重度叹蛔组接尘工人肺功能异常检出率高干不吸烟组和轻吸烟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吸悃与接尘在对氧化铝厂接尘作业工人肺功能影响方面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硬金属粉尘对作业工人的职业健康影响,对479名接触钨合金粉尘及303名非粉尘作业工人进行高仟伏胸片、肺功能、心电图、肝功能等检查。结果表明,观察组与对照组间工人的咳痰、气急、胸闷、呼吸困难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胸片和肺功能异常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肺通气功能中FEV_(1.0)/FVC、肺小气道通气功能中PEF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心电图异常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硬金属粉尘对工人肺小气道通气功能的影响需进一步研究,应加强对作业工人肺通气功能、心电图等异常人群的观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电焊尘对作业工人肺通气功能的影响。[方法]2004年4月,对徐州铁路分局电焊作业现场进行了劳动卫生学调查,对电焊工进行了肺通气功能测定。[结果]作业场所电焊烟尘浓度较高。检测238名电焊工人,肺活量(VC)、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肺活量(FEV1.0)、FEV1.0%(FEV1.0/FVC百分比)均低于506名非接尘的对照组(P〈0.01)。肺通气功能异常率接尘组为32.77%,对照组为8.50%(P〈0.01),2组均有随着工龄的增加异常率增高的趋势(P〈0.01)。[结论]电焊烟尘可引起电焊工的肺通气功能损伤,接尘工龄与肺通气功能损伤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井下采掘工人肺通气功能状况,掌握煤矿井下粉尘对采掘工人肺通气功能的损害情况。方法井下采掘工人595名为接尘调查对象,另选341名高温、红外辐射工种工人为对照组。采用统一的体检表格,由专业医师进行体检,逐一填写;采用日本产HI-198型肺量计,进行肺通气功能5项指标测量,测量结果运用£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井下采掘工人肺通气功能随年龄和工龄的增长而减低。接尘组与对照组FVC、FEV1.0、PEV1.0%3项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mmF、PEF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结果符合肺通气功能随年龄增长而减低的规律,接尘工人肺功能损伤主要为阻塞性呼吸障碍,肺通气功能与对照组比较,mmF、PEF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的原因可能是这2项指标较另外3项指标更为敏感所致。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水泥作业工人的肺通气功能情况,探讨接触水泥粉尘对作业者大气道及小气道通气功能的不同影响。方法设立观察组(生料组和熟料组)与对照组,测定反映肺通气功能的各项指标(VC、FVC、FEV1、FEV1/FVC、PEFR、V50、V25),并对接尘组与对照组肺功能进行比较,同时测定历年来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浓度。结果FEV1、PEFR、V50生料组比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FR、V50熟料组比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生料组与熟料组之间肺功能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尘组的小气道功能指标中V50/H、PEFR、V50/V25、比对照组均有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25/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尘工人中肺功能改变随工龄增长而明显,其中V50、FEV1出现异常时间较早,大约5年~7年,而PEFR改变则稍晚些,大约11年~13年。结论接触水泥粉尘可对作业者的肺功能产生影响,且随作业工龄的增长而增强,尤其对小气道影响明显。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某陶瓷企业粉尘对工人肺功能的影响,为尘肺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147例陶瓷生产工人和50名对照组分别进行肺功能测定。结果 肺通气功能测定显示暴露工龄5a~组和10a~组VC、FVC、PEF、FEF 75%明显低于对照组,10a~组FEV,低于其他3组,暴露组FEF25-75、FEF25%。明显低于对照组。暴露组肺通气功能和小气道通气功能异常率高于对照组,其中10a~组与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粉尘对该企业接尘工人的肺功能有危害,且随着工龄增加损伤程度加重。  相似文献   

15.
煤矿工人吸烟与粉尘暴露对肺通气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吸烟与粉尘暴露对肺通气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3名接尘工人(暴露组)和102名非接尘人员(对照组)进行问卷调查和FEV1测定,利用STATA统计软件分析.结果 吸烟对FEV1有影响(F=15.56,P=0.001),随吸烟时间和吸烟量的增加FEV1下降量增加(F=4.01,P=0.000 4;F=2.37,P=0.023 2);吸烟与接尘的交互作用对FEV1有影响,且影响大于单独效应(F=4.11,P=0.043 7).结论 吸烟及吸烟与粉尘暴露的联合作用可影响肺通气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石灰石粉尘对肺通气功能的危害,为制订防护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7年,在济南市市属某大型工厂石灰石生产车间,对360名作业场所进行空气中粉尘检测,对360名接尘工人进行肺通气功能测定与呼吸道症状罹患情况调查,并与360名对照人员比较。[结果]作业场所粉尘最高浓度,粉料仓库为7.4 mg/m3,其他工序均超过8 h时间加权平均浓度容许的最高浓度8 mg/m3。胸闷、气促、咳嗽、咳痰罹患率接尘组均高于对照组(P<0.01);肺通气功能的各项指标(VC、FVC、MVV、FEV1.0、FEV1.0%、MMEF)接尘组均低于对照组(P<0.01或<0.05)。[结论]长期从事石灰石作业可对肺功能造成损害。  相似文献   

17.
对110名脱尘矿工、150名脱尘后确诊尘肺病人、47名对照工人进行了肺通气功能的7年追踪观察。结果显示:无论是脱尘组或是尘肺组,1981~1988年间的FVC、FEV1年平均下降值与异常率增加值均较对照组为高,除尘肺组FEV1年均下降值外,其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脱尘组与尘肺组相比,两者差别无显著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广州市接触粉尘作业对劳动者肺通气功能的影响,并探讨肺通气功能与胸片在评估生产性粉尘对接触工人健康监护中的作用。 方法 随机抽取广州市700名接触粉尘工龄4年或以上工人进行肺通气功能测定及胸片检查,同时抽取年龄、性别均与接触组匹配的不接尘工人700名作为对照组。对两组人群作肺通气功能比较,并对接触组的肺通气功能及胸片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接触组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FVC两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Kappa检验,接触组FVC、FEV1两项肺通气功能检测结果和胸片检查结果的吻合系数分别为0.036、-0.042(P均>0.05),经McNemar检验,两种诊断方法吻合度弱,肺通气功能检测阳性率高于胸片;FVC与FEV1异常率具有一致性,吻合系数为0.623(P<0.01)。 结论 接触粉尘者肺通气功能损伤的发生概率比未接触粉尘者大;肺通气功能检查更能在疾病早期发现异常,而胸片可对肺部实质性损害提供证据,两者可综合应用于粉尘作业的健康监护评价中。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电焊烟尘对作业工人肺通气功能的损害情况,为电焊工尘肺病防治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接受职业健康监护的某除尘器厂185名电焊作业工人进行肺通气功能测试并设为观察组,并同期选择136名无接触粉尘作业后勤人员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的肺通气功能各项指标均有下降,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焊作业工人的肺通气功能受到一定损害,随着接尘工龄的增长,肺功能损伤程度呈现下降趋势,特别是以接尘10年以上者表现更为突出,故应加强综合防护,保护电焊工人的健康。  相似文献   

20.
金属研磨工人呼吸系统损害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阐述金属研磨工人的呼吸系统疾病发生率和肺通气功能状况。方法 采用美国胸科协会制订的标准化的呼吸系统症状询问表和用力肺活量测试方法,对290名金属研磨工和716名对照工人进行了调查。结果 在吸烟男性、非吸烟男性和非吸烟女性,磨工组FVC,FEV1.0、FEV1.0%、MMF的实测值占预计值百分比随着接尘工龄的增加而呈递减趋势。咳嗽、咯痰、气短、喘息症状和慢性支气管炎患病率按吸烟习惯分别统计,磨工组均高于对照组,吸烟者这些改变的发生率均高于非吸烟者,且以吸烟磨工的发生率为著。结论 所调查的金属研磨工人的呼吸功能已受到一定影响,这些影响可能与接触金属研磨粉尘有着直接的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