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雷公藤药材存贮期间成分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雷公藤药材中活性成分之一雷公藤甲素的稳定性。方法以甲醇-水为流动相,采用HPLC梯度洗脱法,测定了雷公藤药材的根、枝、叶中雷公藤甲素在不同存贮期的含量。结果雷公藤甲素在雷公藤药材中的含量随着存贮时间的增长而下降。结论雷公藤甲素在雷公藤药材中有不稳定现象存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湖北黄石野生驯化扦插雷公藤芽、叶中雷公藤甲素含量变化。【方法】采自湖北通城、江西萍乡、湖南岳阳、浙江丽水和福建泰宁等地的雷公藤样品,于黄石市湖北理工学院医学院雷公藤种植基地野生驯化1年后,采枝条扦插2年。分别于2015年5、7、9、11月,采收上述5省的野生驯化扦插的雷公藤芽和叶,采用石油醚除杂—70%(体积分数)甲醇水提—氯仿萃取的方法处理样品,HPLC法测定雷公藤甲素的含量。【结果】5、7月种源于湖北通诚的雷公藤芽和叶中基本不含有雷公藤甲素;自5月至11月种源于湖南岳阳和浙江丽水的雷公藤叶中雷公藤甲素含量逐渐升高;11月各来源的雷公藤叶中雷公藤甲素含量最高。雷公藤叶中雷公藤甲素的含量因种源而不同。【结论】湖北黄石地区可以种植雷公藤。11月采集的雷公藤叶更有利于提取、分离雷公藤甲素单体。  相似文献   

3.
目的:阐明雷公藤煨制减毒增效物质基础,提高其临床应用安全性。方法:采用HPLC-DAD法对雷公藤生品及其煨制品进行成分对比分析,根据对照品及紫外光谱特征进行鉴定,找出差异性成分。结果:雷公藤煨制后,南蛇藤肉桂酰胺碱,雷公藤定碱,雷公藤吉碱,雷公藤次碱,去甲泽拉木醛,雷公藤红素等10种成分含量显著降低。新产生成分12种,包括来源于雷公藤红素的煨制产物10种,来源于睛眯类生物碱的煨制产物2种。结论:雷公藤生物碱、去甲泽拉木醛和雷公藤红素均为雷公藤抗炎有效成分,并且毒性较大。结果表明生物碱、去甲泽拉木醛和雷公藤红素等成分变化可能是雷公藤煨制减毒增效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一测多评法(QAMS)同时测定自制雷公藤提取物6种有效成分的含量。方法采用QAMS法,以雷公藤甲素、雷公藤内酯酮、雷酚内酯、雷公藤次碱、雷公藤红素和雷公藤内酯甲6种成分为研究对象,对外标法和校正因子法的实测值及计算值的差异进行分析。结果 6种指标成分在一定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以雷公藤甲素为内参物,雷公藤内酯酮、雷酚内酯、雷公藤次碱、雷公藤红素和雷公藤内酯甲的fk/s分别为0.654、1.221、0.347、1.238、0.079,且在不同条件下重复性良好;3批样品中各成分含量分别为雷公藤甲素0.037~0.038mg/g、雷公藤内酯酮0.245~0.253 mg/g、雷酚内酯6.165~6.325 mg/g、雷公藤次碱14.439~15.065 mg/g、雷公藤红素1.699~1.856 mg/g、雷公藤内酯甲20.946~21.819 mg/g,且计算所得量与实测量测得结果无显著差异。结论QAMS法适用于雷公藤提取物的含量测定,可为雷公藤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雷公藤内酯醇(雷公藤甲素,triptolide,1)是雷公藤属植物中主要活性成分之一。雷公藤(Tripterygium wilfordiiHook.f.)系卫矛科雷公藤属植物,可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慢性肾炎、红斑狼疮和银屑病等病症[1]。1970年代,Kupchan等从台湾产雷公藤中分离出雷公藤内酯醇,  相似文献   

6.
雷公藤单体对胶质瘤细胞体外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雷公藤单体对胶质瘤细胞的体外抑制作用。方法:MTT法测定3种雷公藤单体对胶质瘤细胞株SHG44、C6、U251的体外抑制作用;免疫组化法观察雷公藤甲素与雷公藤红素对SHG44胶质瘤细胞bax,bcl-2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雷公藤二萜类单体雷公藤甲素对胶质瘤细胞有极明显的抑制作用;雷公藤三萜类单体雷公藤红素的抑制作用次之。两者均使SHG44细胞bax表达增加,bcl-2表达下降。结论:雷公藤甲素与雷公藤红素对胶质瘤细胞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其作用与促进bax表达,抑制bcl-2表达,促进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测定雷公藤属3种植物(雷公藤、昆明山海棠和黑蔓)不同群体和个体中雷公藤甲素(tripto lide),为评价雷公藤药材质量和寻找雷公藤的优质种质奠定基础。方法建立雷公藤甲素HPLC测定方法,并测定了全国主要分布区25个群体91个个体的木质部和韧皮部中的雷公藤甲素。结果黑蔓的雷公藤甲素质量分数很低;雷公藤和昆明山海棠种间的雷公藤甲素差异不明显,个体质量分数木质部为1.0×10-6~5.83×10-5;韧皮部为2.3×10-6~1.030×1-0 4。结论雷公藤和昆明山海棠不同个体雷公藤甲素质量分数最高值与最低值相差约50倍,不同居群雷公藤甲素质量分数最高值与最低值相差10多倍,不同来源的药材质量差异极大,严重影响用药的安全性;雷公藤甲素质量分数高的居群位于浙江西南部和中部、湖南新宁、贵州雷山和安徽黄山;湖南新宁、贵州雷山和浙江江山居群中有雷公藤甲素质量分数极高的个体,值得进一步研究,以寻找质量分数高的优良单株。  相似文献   

8.
雷公藤的临床作用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尹新芹  张东升 《医学综述》2001,7(7):438-439
雷公藤属卫茅科雷公藤属植物 ,其提取物有免疫抑制、抗肿瘤、抗感染、抑制精子的作用 ,近年来在口腔粘膜病方面的应用亦愈来愈多。1 雷公藤的实验研究到目前为止 ,已从雷公藤中分离出 70多种成分 ,包括生物碱、二萜类、三萜类、倍半萜、甙类、有机酸和卫茅醇等 ,但仅对其中部分单体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目前认为雷公藤红素、雷公藤内酯、雷公藤甲素和雷公藤乙素是主要的活性成分 ,雷公藤多甙 (TⅡ )含有少量的二萜类及生物碱 ,使其在保持疗效的同时减少毒副作用 ,在临床上应用最多。通过研究发现雷公藤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1 …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雷公藤内酯醇生物贴的体外经皮吸收特点。方法 利用改良Franz扩散池研究雷公藤内酯醇生物贴的经皮吸收特点,以HPLC法测定雷公藤内酯醇的经皮吸收量。结果 雷公藤内酯醇生物贴中的雷公藤内酯醇在24 h内以一级动力学经皮渗透,累积渗透量为2.057 3 μg/cm2。结论 雷公藤内酯醇生物贴中雷公藤内酯醇的体外透皮吸收效果优于文献报道的巴布剂。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雷公藤药材中雷公藤甲素和雷公藤乙素的HPLC定量测定方法。方法药材经95%乙醇回流提取,过中性氧化铝柱,三氯甲烷-甲醇(9:1)洗脱,洗脱液蒸干后用流动相定容。色谱柱:Hypersil BDS色谱柱(250mm×4.0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23:77)(雷公藤甲素),乙腈-水(16:84)(雷公藤乙素)。检测波长:220nm。结果雷公藤甲素与雷公藤乙素线性范围均在5~100μg/mL,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7.5%和97.3%,RSD<2%(n=9)。结论本方法重现性好,灵敏度高,可用于雷公藤中雷公藤甲素和雷公藤乙素的测定。  相似文献   

11.
东北雷公藤 (又名黑曼 )是卫矛科雷公藤属植物 ,分布于我省长白山地区 ,与雷公藤属同属植物。有关东北雷公藤的研究资料甚少 ,更未见过其治疗肾小球肾炎的报道。笔者通过东北雷公藤对肾炎大鼠的作用 ,观察其对肾炎大鼠模型尿蛋白的影响 ,为进一步开发东北雷公藤提供理论依据。1 材料与方法1 1 东北雷公藤的采集及成分提取 东北雷公藤采集于通化地区老岭地带。取东北雷公藤粗粉用 70 %乙醇浸泡 2 4h后 ,收集乙醇浸出液 ,经蒸馏浓缩 ,回收浓缩液静置、过滤 ,弃去沉淀物 ,滤液加入等量石油醚充分摇匀 ,混匀后装入分液漏斗静置 ,分层后弃支石…  相似文献   

12.
雷公藤是我国一种传统中药,文章主要对中药雷公藤在毒性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简要介绍了甘草配伍雷公藤与雷公藤单用的毒性和药效比较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3.
通过HCl对雷公藤内酯醇(triptolide)的12-C进行选择性亲核进攻,将雷公藤植物中分离获得的雷公藤内酯醇(triptolide)和雷公藤内酯酮(triptonide)结构,改造为具有强抗炎、免疫抑制和雄性抗生育活性的雷藤氯内酯醇(tripchlorolide)。并通过二维NMR谱和选择性远程DFPT等图谱分析,归属了雷公藤内酯醇、雷公藤内酯酮和表雷公藤内酯醇(epitriptolide)NMR谱的全部碳和氢的信号。  相似文献   

14.
通过HCl对雷公藤内酯醇(triptolide)的12-C进行选择性亲核进攻,将雷公藤植物中分离获得的雷公藤内酯醇(triptolide)和雷公藤内酯酮(triptonide)结构,改造为具有强抗炎、免疫抑制和雄性抗生育活性的雷藤氯内酯醇(tripchlorolide)。并通过二维NMR谱和选择性远程DFPT等图谱分析,归属了雷公藤内酯醇、雷公藤内酯酮和表雷公藤内酯醇(epitriptolide)NMR谱的全部碳和氢的信号。  相似文献   

15.
(1)检索雷公藤多苷片致生殖系统毒性的相关文献,探讨雷公藤多苷片使用累积剂量和时间与生殖系统损伤之间的相关性,为临床安全应用雷公藤多苷片提供指导。(2)检索雷公藤多苷片的增效减毒的相关文献,分析雷公藤多苷片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机理,最终为临床高效应用雷公藤多苷片提供循证依据。  相似文献   

16.
<正>雷公藤是卫茅科雷公藤属木质藤本植物,具有解毒散结、活血化瘀、扶正祛邪、抗炎、免疫抑制、抗肿瘤和抗生育等多种药理作用。雷公藤甲素(又称雷公藤内酯醇、雷公藤内酯)是从雷公藤中提取分离到的环氧化二萜内酯化合物,是我国临床上应用的各种雷公藤制剂的主要活性成分,但大剂量使用对胃肠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超声提取雷公藤甲素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进行优选,并以雷公藤甲素含量为指标,采用HPLC法测定雷公藤甲素含量。结果:根据实验所得数据表明,雷公藤甲素的最佳提取工艺:提取溶剂为乙酸乙酯,药剂比为1∶15,提取时间为60 min。结论:该方法简便快捷,可作为超声提取雷公藤中雷公藤甲素最佳的提取工艺。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黄芪雷公藤合剂对糖尿病(DM)大鼠肾损伤的治疗作用。[方法]DM模型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空白对照组,科素亚治疗组,雷公藤水煎剂治疗组,黄芪雷公藤合剂低、中、高剂量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依次分别给予自来水,科素亚,雷公藤水煎剂,低、中、高剂量黄芪雷公藤合剂,对比观察尿蛋白排泄,血肌酐,血总胆固醇。[结果]黄芪雷公藤合剂能降低实验大鼠的尿蛋白和血肌酐,中大剂量的黄芪雷公藤合剂的降尿蛋白及降血肌酐作用优于科素亚及雷公藤水煎剂,并在改善DN大鼠的脂代谢紊乱方面作用明显优于科素亚。[结论]黄芪雷公藤合剂对STZ诱导DM大鼠肾损伤具有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对不同厂家雷公藤多苷片的紫外谱线组进行分析,为雷公藤多苷片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水、95%乙醇、氯仿和石油醚4种溶剂对3个厂家8个批号的雷公藤多苷片进行超声提取,并进行紫外光谱分析。对以水和石油醚为提取溶剂时的雷公藤多苷片残渣进行红外吸收光谱分析。结果:8个批号的雷公藤多苷片均在300 nm附近有一个吸收峰;同一厂家不同批号的雷公藤多苷片吸光度值相差较小,但不同厂家雷公藤多苷片吸光度差值较大。雷公藤多苷片中的有效成分易溶于95%乙醇和氯仿,而不易溶于水和石油醚。结论:不同厂家生产的雷公藤多苷片成分含量不同,同一厂家生产的雷公藤多苷片成分含量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20.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雷公藤片中雷公藤总二萜内酯的含量,为控制雷公藤片质量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