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动态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60例,检测ST段下移次数,当时有无症状,以及ST段下移持续时间.[结果]经24 h动态心电图检测,共发现心肌缺血性ST段下移TIN 412次,其中无症状缺血发作350次,占84.95%(350/412),有症状缺血发作62次,占15.05%(350/412),SMI持续时间(13.5±21.3)min/次,有症状性心肌缺血持续时间(30.8±26.7)min/次,经比较发现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心肌缺血持续时间平均(27.2±7.1)min,ST段压低值平均为(1.58±0.42)mm.心肌缺血昼夜比较发现夜间IT低,MIT长,ST段下降明显,昼夜心肌缺血指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对SMI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提高了检出率,对临床评估SMI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为该病的诊断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8年12月—2020年12月茌平区人民医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24 h动态心电图以及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分析所有患者的检查结果。结果 96例冠心病患者经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后诊断为有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共9例、占9.38%,24 h内共发作49次,缺血发生时间主要集中在6:00—24:00;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共60例、占62.50%,24 h内共发作163次,缺血发生时间主要集中在6:00—24:00。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持续时间>1 min的患者比例高于有症状性心肌缺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症状性心肌缺血与有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的ST段压低幅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4 h动态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漏诊率为13.43%(9/67),误诊率为6.89%(2/29),灵敏度为93.10%(58/67),特异性为86.56%(27/29)。结论 在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诊断中应用动态心电图,具有较高的灵...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CHD)无症状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2—12月医院接诊的59例CHD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检查,以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检查方式诊断CHD无症状心肌缺血的结果。结果 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显示,59例患者中,共有47例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动态心电图对CHD无症状心肌缺血的检出率高于常规心电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态心电图诊断CHD无症状心肌缺血的准确度、灵敏度及特异度均高于常规心电图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态与常规心电图诊断CHD无症状心肌缺血ST段下移高峰期均为6:00~12:00;动态心电图检查显示CHD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24 h内心肌缺血无症状发作阵次占比显著高于常规心电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动态心电图对CHD无症状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较高,且可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在诊断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中应用动态心电图的诊断价值。方法:将庄浪县人民医院2018年5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疑似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95例作为本次观察对象,95例疑似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在经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后确诊的患者为88例,针对88例确诊患者分别实施常规心电图诊断(对照组)与动态心电图诊断(研究组),将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作为金标准,对两组检测技术下的诊断结果展开对比分析。结果:常规心电图对于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与结果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相比存在显著的差异(P<0.05);动态心电图对于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和结果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常规心电图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准确性分别为85.23%、71.43%和84.21%,动态心电图分别为97.53%、85.51%和96.84%,常规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的诊断敏感度、准确性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特异度经比较,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临床诊断中应用动态心电图诊断的诊断价值较为显著,能及时...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12导动态心电图对无症状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110例确诊冠心病患者,应用12导动态心电图进行24h监测,患者同时书写完整的动态心电图生活日志。记录缺血型ST段压低阵数及当时有无心绞痛症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符合24h心肌缺血发作要求(ST段压低≥0.1mV,持续时间≥1min,两次间隔≥1min)的有102例,占总例数的92.73%,其中无症状心肌缺血发生率(72.55%,74/102)明显高于有症状心肌缺血(27.45%,28/102),P〈0.05;缺血型ST段改变共检出381阵次,其中无症状缺血型ST段改变的检出率(83.73%,319/381)明显高于有症状缺血型ST段改变(16.27%,62/381),P〈0.05;无症状心肌缺血多于6:00~12:00发作,占55.80%。结论应用12导动态心电图提高了心肌缺血的检出率,特别是无症状心肌缺血的检出率,对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12导动态心电图对无症状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12导动态心电图对无症状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110例确诊冠心病患者,应用12导动态心电图进行24 h监测.患者同时书写完整的动态心电图生活日志.记录缺血型ST段压低阵数及当时有无心绞痛症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符合24 h心肌缺血发作要求(ST段压低≥0.1 mV,持续时间≥1 min,两次间隔≥1 min)的有102例,占总例数的92.73%,其中无症状心肌缺血发生率(72.55%,74/102)明显高于有症状心肌缺血(27.45%,28/102),P<0.05;缺血型ST段改变共检出381阵次,其中无症状缺血型ST段改变的检出率(83.73%,319/381)明显高于有症状缺血型sT段改变(16.27%,62/381),P<0.05;无症状心肌缺血多于6:00~12:00发作,占55.80%.结论 应用12导动态心电图提高了心肌缺血的检出率,特别是无症状心肌缺血的检出率,对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DCG)联合核素心肌灌注显像(MPI)对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严格按照纳入及排除标准,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于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考虑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均行DCG及MPI检查,同时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为金标准,即冠状动脉造影证实至少有1支冠状动脉局部狭窄≥50%,比较DCG、MPI和二者联合应用诊断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准确性、灵敏度及特异性。结果:MPI诊断的灵敏度及准确度均高于DCG,P<0.05;二者联合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均高于单独应用DCG或MPI,P<0.05。结论:DCG联合MPI均能实现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诊断,但是将两种方式进行联合,其诊断效能更高,诊断结果更加精确,降低漏诊以及误诊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常规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患者无症状心肌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5月泉州市中医院接收的9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常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检查,以冠脉造影结果为金标准,比较常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对无症状心肌缺血的诊断效果.结果 动态心电图诊断符合率(96.67%)、灵敏...  相似文献   

9.
梁峰翎 《现代养生》2014,(16):136-137
目的:通过对60例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冠心病患者的动态心电图(DCG)变化的观察,以了解其在临床上对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冠心病检测的应用价值。方法:用12导联DCG记录系统对60例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冠心病患者进行24h连续监测,观察患者有无症状和ST段下移持续的时间,并回顾性分析数据。结果:60例患者中心肌缺血性ST段下移198次,其中无症状性发作179次(90.04%),有症状性发作19次(9.60%);ST段下移发作在6:00~12:00比较频繁,在0:00~6:00出现相对较少;心肌缺血性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发作时持续的时间为(11.0±23)min/次,有症状性心肌缺血发作时持续的时间为(31.5±27)min/次,二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DCG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检测SMI的辅助检查方法,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阚小杰 《现代保健》2014,(32):142-144
目的:探讨对于无症状性的心肌缺血(SMI)患者进行动态心电图的诊断临床分析。方法:采集本院自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98例和有症状心肌缺血患者98例,先采用常规心电图进行观察,再采用动态心电图进行观察,总结两种检查情况。结果:经动态心电图检查,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出现313阵次ST段缺血性改变。上午6~12点发作152阵次,占48.56%;下午12~18点发作64阵次,占20.45%;夜间18~24点发作54阵次,占17.25%;凌晨0~6点发作43阵次,占13.74%。98例患者中年龄在60岁以上的患者共发作210阵次,所占比例为67.09%。SMI患者与有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比较ST段降低幅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作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应用在无症状性心肌缺血诊断中,可以有效检查出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发作情况,提供了临床工作依据,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1.
王强 《现代保健》2011,(8):63-64
目的 探讨常规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诊断无症状心肌缺血的对比研究.方法选择66例无症状性冠心病的患者,随机分为常规心电图组(常规组)与动态心电图组(动态组),分别进行常规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检查后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接受动态心电图检查的患者,心电图阳性率明显高于接受常规心电图检查的阳性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可连续记录受检者24~48 h的心电变化,记录仪很轻巧,检查期间由受检者随身携带而不影响其日常生活与工作,可长时间作动态连续监测记录,尤其对无症状心肌缺血具有极大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2.
张秋云 《现代保健》2012,(14):134-135
目的:分析动态心电图诊断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价值。方法:采用动态心电监测系统对患者进行检测并分析数据。结果:ST段缺血性改变共363次,其中SMl309阵次(85.1%),有症状54阵次(14.9%)。时间集中于6:00-20:00,其中6:00-12:00发作147次(51.6%),12:00-17:00发作100次(32.4%),17:00-20:00发作62次(20吲。结论:动态心电图能连续监测心脏电生理情况,对心肌缺血诊断和治疗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在临床比较常见,由于无临床症状,常不被医生和病人注意。但若病情发展,可引起急性心肌梗死,甚至发生猝死。因此,本病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和关注。近年来,应用动态心电图对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进行监测,较为准确地作出定性和定量评价。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孙玉芬 《健康必读》2009,8(4):72-72
目的 了解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的临床特点及发作情况。方法应用十二导联动态心电分析系统监测缺血性ST段下移情况。结果冠心痛无症状心肌缺血发作占88.1%,并与心肌耗氧量的增加有关。有症状发作只占11.9%。结论对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做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有效地防止冠心病意外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告1987年6月至1988年6月住院诊断冠心病44例,均无典型心绞痛,监测发现冠心病12例,出现无症状性ST段缺血性改变,284例次(92.6%)提示动态心电图对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诊断有一定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DCG)诊断无症状性心肌缺血(SMI)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6月至2018年6月间收治的拟诊为冠心病(CAD)的280例受试者的临床资料,均行常规心电图和24 h DCG检查。以冠脉造影结果为依据,比较常规心电图和24 h DCG诊断SMI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根据冠脉造影检查结果将280例受试者分为SMI者(观察组,n=165)、有症状心肌缺血者(对照组,n=48)和正常者(n=67),记录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的24 h DCG检查结果。结果①24 h DCG诊断SMI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高于常规心电图(P<0.05)。②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心肌缺血发作均以6:00-12:00最高,0:00-6:00最低。③观察组的ST段下降幅度和发作持续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DCG较常规心电图诊断SMI的准确率高,是诊断SMI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对无症状性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0例明确诊断的无症状冠心病患者进行动态心电图监测。结果ST段下移≥1mm的缺血发作254次、有症状发作32次,持续时间1~3min,ST段降低幅度0.1~0.3mV。结论动态心电图作为判断冠心病患者有无心肌缺血的依据,简单、可靠、有效、无创。  相似文献   

18.
孙秀娟 《工企医刊》2014,27(5):1045-1045
无症状心肌缺血是指临床确有心肌缺血的客观证据,但缺乏胸痛及心肌缺血相关的主观症状,临床又称隐匿性心肌缺血[1].无症状心肌缺血是冠心病临床防治的重点,但由于其发作症状不明显,故容易被患者忽视.由于SMI的发生无伴随心绞痛症状,常规心电图很难做出诊断,而应用动态心电图是临床上监测SMI的重要方法之一,对临床评价SMI的预后有重要的意义[2-3].本文对98例患者进行了12导动态心电图检测,评价动态心电图对心肌性缺血的临床指导价值.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姜红  刘桂芳  于锋 《工企医刊》2013,26(1):21-22
目的 探讨动态心电图(DCG)检测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SMI)的发作特点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对78例冠心病患者应用24h动态心电图检测.结果 共检出心肌缺血1135阵次,无症状心肌缺血的发生显著高于有症状心肌缺血,占86.7%;发作高峰在上午6:00 ~ 12:00,00:00~ 6:00最少,但夜间缺血持续时间及ST段压低幅度明显重于白昼.结论 冠心病患者SMI发生率高,有极大危险性,DCG对SMI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较高,为目前较理想的非创伤性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提高动态心电图对老年冠心病、心肌缺血的检出率,预防严重心脏事件的发生。方法采用上海PI产12导同步动态心电图分析系统。(DCG),对80例有ST—T改变的60岁以上老人的DCG进行记录分析。结果老年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发生率高于有症状者:结论心肌缺血的程度与及老年心绞痛报警系统的缺损,可能是老年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