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亦农  窦志芳 《光明中医》2014,(10):2027-2028
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以腹痛或腹部不适伴排便习惯改变为特征的功能性肠病。从中医学角度而言,肠易激综合征病机在于肝郁脾虚,病位在脾、肝,治疗以疏肝健脾为大法。本文从肝、脾入手探讨肠易激综合征与肝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肠道功能紊乱性疾病,其中以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最为常见。中医药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优势在于能有效缓解其腹泻、腹痛等临床症状。临床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应特别注意疏肝健脾。现从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发病原因和辨证施治两方面结合临床实践经验来探讨说明采用疏肝健脾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用药体会。  相似文献   

3.
目前医学者发现,脑肠轴互动异常在肠易激综合征发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中医疏肝理脾、肝脾同治可起到调节胃肠功能及神经内分泌功能的多重作用,这与脑肠轴理论具有异曲同工之处。从中西医不同角度阐述脑肠轴学说与肝脾同治论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关系,以期为临床治疗肠易激综合征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4.
中医分型治疗肠易激综合征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邓先立 《河南中医》2010,30(5):466-467
肠易激综合征的病位在肠,关乎肝、脾、肾三脏,其中肝疏泄太过,肾之温煦不及,都与肠易激综合征发病有关,但脾是关键。治疗以健脾贯穿整个病程。初期,以肝郁脾虚为主,治疗主要在于疏肝健脾,后期,以脾肾阳虚为主,治疗重点在于健脾温肾。但肠易激综合征证型复杂多样,每个阶段都不是单纯应用一法,常几法联用,甚至常常肝、脾、肾共调,抑肝、健脾、温肾等合用,才能收到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5.
张庆  梁超 《四川中医》2011,(5):69-71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疏肝健脾法并根据症状随证加减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患者35例,疗程均为1个月,比较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观察该方法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总有效率为91.4%,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较治疗前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疏肝健脾法能有效改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生活质量和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6.
疏肝健脾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30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银鸿 《中国中医急症》2010,19(2):219-219,232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50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0例采用疏肝健脾法治疗,对照组150例给服补脾益肠丸,两组疗程均为8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疏肝健脾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7.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主要病机是以脾胃虚弱和肝失疏泄,而肝郁脾虚肝郁脾虚是导致IBS发生的重要病机,脾肾阳虚、虚实夹杂是导致疾病迁延难愈的关键因素,治疗主要以抑肝扶脾、疏肝理脾为主。安肠汤具有疏肝理气、健脾化湿的功效,在临床上治疗肝郁脾虚型肠易激综合征效果明确,结合临床经验、实验研究及文献资料,探讨安肠汤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理论依据与临床应用特征,为更好地应用临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辛中平 《中医药导报》2011,17(7):117+119
目的:观察以调肝运脾法之痛泻要方合柴胡疏肝散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腹痛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用调肝运脾法施治,选用痛泻要方合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对照组服用匹维溴胺片、培菲康胶囊,两组均服药4周后评价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0%,对照组为7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复发率治疗组为8.33%,对照组为30.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调肝运脾法之痛泻要方合柴胡疏肝散治疗腹痛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9.
辨证论治肠易激综合征六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克华 《河南中医》2009,29(7):668-669
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分别运用疏肝解郁法、升阳健脾法、健脾祛湿法、温补脾肾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运用养阴清肝法、疏肝健脾法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0.
肠易激综合征的中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茜茜 《河南中医》2009,29(6):624-625
近年来,中医药对IBS的治疗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中医从肝脾论治肠易激综合征,不论是审因辨证还是选方用药,都因其缜密的推理而具强有力的说服力。由于精神因素在IBS发病中起重要作用,中医从“心"论治也应受到重视,以疏肝健脾并安神解郁法治疗肠易激综合征是目前及今后科研的重点内容。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调肝益脾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用疏肝健脾理气之法组成基本方,随症加减,治疗依罗马Ⅱ诊断标准确诊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56例。结果:显效24例,占42.86%;有效27例,占48.21%;无效5例,占8.93%。总有效率为91.07%。结论:调肝益脾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2.
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组包括腹痛、腹胀、排便习惯和大便性状异常的症状群。其中腹痛和腹部不适是肠易激综合征最核心的临床症状。其突出特点是这些症状与排便有关。刘铁军教授是国家级名老中医,对肠易激综合征有独到的认识和治疗经验。他认为,肝脾同病是发生肠易激综合征的重要病机,治疗常用疏肝健脾和温补脾肾两法,用药主张"忌刚用柔",避免辛温香燥之理气药伤肝体,劫肝液。且要调理情志。参见《刘铁军教授运用"肝脾同病"理论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经验》一文。  相似文献   

13.
蜥蜴脱敏止泄散治疗肠易激综合征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蜥蜴脱敏止泄散与整肠生胶囊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随机将95例肠易激综合征的病人分为治疗组60例,给予蜥蜴脱敏止泄散;对照组35例给予整肠生胶囊。结果:蜥蜴脱敏止泄散与整肠生胶囊的有效率分别为83·33%与57·15%。结论:蜥蜴脱敏止泄散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疗效肯定,且不易复发。  相似文献   

14.
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肠道功能紊乱的原发性慢性疾病。目前尚未有一种药物或单一疗法对其治疗完全有效。笔者应用疏肝健脾、渗湿止泻法治疗腹泄型肠易激综合征37例,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谢建群从肝脾论治肠易激综合征经验拾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总结谢建群教授从肝脾论治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经验。以调和肝脾为治疗大法,自拟疏肝饮随证化裁;用药精炼独到,疗效颇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中医调肝理脾通腑法结合饮食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设中医调肝理脾通腑法结合饮食治疗组50例和聚乙二醇4000对照组50例,对治疗前后的结肠症状问卷表积分疗效评定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在症状疗效方面有良好的作用,显著优于西药对照组(P<0.01)。结论:中医调肝理脾通腑法结合饮食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有疏肝健脾、理气通腑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中医学认为肝主疏泄,其功能表现于促进水液代谢、促进脾胃运化功能、调畅情志、调畅气机等方面。多年来,这一认识早已为中医界所熟知而且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对于"肝主疏泄是如何调控水液、促进脾胃运化、调畅情志,其作用机制为何"却少有研究。研究表明,肠易激综合征与肝之疏泄功能密切相关,疏肝健脾法为治疗本病的主要治法,提出了通过对疏肝健脾法论治肠易激综合征的研究,进一步探讨肝主疏泄促进脾胃运化的作用机制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中医调肝理脾通腑法结合饮食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临床疗效。方法:随机设中医调肝理脾通腑法结合饮食治疗组(50例)和聚乙二醇4000对照组(50例),对治疗前后的结肠症状问卷表积分疗效评定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在症状疗效方面有良好的作用,显著优于西药对照组(P<0.01)。结论:中医调肝理脾通腑法结合饮食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有疏肝健脾、理气通腑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邵鸿瑞  徐艺 《光明中医》2022,(21):3891-3893
肠易激综合征是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功能性肠病,病因仍不明确,发病机制复杂,现代医学目前尚无一种方法或药物有肯定疗效。中医学在肠易激综合征的诊疗中取得很大进展,发挥了独特的治疗优势。徐艺教授善于从肺入手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在疏肝健脾的基础上,结合宣肺、清肺、润肺、补肺4法,临床辨治疗效显著。举隅医案1则加以佐证。  相似文献   

20.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功能性肠病,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为其常见亚型之一。笔者2009—06-2012—06采用疏肝理脾清肠通便法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60例,疗效显著,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