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锡纯先生学贯中西,在中西汇通方面贡献重大。其所著《医学衷中参西录》结合中西医理论和医疗实践阐发医理,有颇多独到的见解,尤其治痰理论对临床指导甚大。张先生认为,治痰首先应治生痰之源,痰为标,治病求本;其次是痰分虚实,有虚而兼实之,实痰为开,虚痰宜补,虚而兼实之,则一药之中,能开实 ,  相似文献   

2.
唐氏认为“咳血之证,未有不与痰为缘者”。这是因为“失血者之人,多是阴虚火旺”,“血虚则精竭水结,痰凝不散”,“痰不降而牵动血”。因此,“治肺之痰又是治咯血捷法”。但须注意,“失血之人,多忌刚燥”,“不宜渗利再伤水津,但宜滋润以生津,津生则痰豁”,宜保和丸、清燥救肺汤,紫菀散、太平丸等方,“更合枯芩寸冬玉竹瓜蒌霜以柔之”。对痰盛火旺者,“补虚则助邪,驱则重虚,惟攻补兼用,庶而得其治”。如消化丸攻其实,太平丸补其虚。  相似文献   

3.
1精于辨证,“温、化、宣、敛”四法详参1.1温法温化、温润之法。适用于咳嗽痰湿偏盛者。咳嗽一病,不论寒热、虚实、新久,致病之邪皆以“痰”为首。痰为阴邪,其性黏滞,易伤阳气,痰之形成,总为本虚标实之证。治咳首先应治痰,而治痰首宗张仲景“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为大法,即非温热助阳之药不能温通气机,逐散痰饮,阳通则气机得畅,三焦得通,水津循行无滞,痰饮得散,则咳嗽自平。临床运用:温化痰饮宜小青龙汤;温润止咳多用止嗽散。  相似文献   

4.
小儿哮喘病因很多,但主要因素是痰饮留伏。因有夙根宿饮留伏,在感受外邪之后而诱发,亦有因某种饮食或接触某种过敏物质过敏而发者。本病具有反复发作,连年不愈之特点,且主因为痰,由外邪而诱发。小儿哮喘在急性发作期,多有诱因,皆为邪实。但本病病程较长,反复发作,病久则虚,故以正虚为主,因此本病属本虚标实之证。根据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我们在临床上将  相似文献   

5.
"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是张仲景提出的治疗痰饮病的大法.脾失健运,水精不能四布,是引起痰饮病的主要原因,总属阳虚阴盛,本虚标实之候.温通阳气为治本之法,另外,根据痰饮之部位不同又有发汗、利小便、攻逐水饮、扶正祛饮之法.  相似文献   

6.
治病先明标本凡病有标本,本者根源,标者末也。明·张介宾《景岳全书·传忠录》云:“本为病之原,标为病之变,病本惟一,隐而难明,病变甚多,显而易见,故今之治病者多有不知本末,而惟据目前,则最为斯道之大病。”可见治病不辨标本,或指本为标,或指标为本,必迷乱经常,倒施针药。故云:“良工之治病,必辨新病邪实,久病正虚,论缓急先后而调理,因病有当急治有不当急治,夫若外感之邪必乘其方起之时,邪入尚浅,先驱而出之,若候邪气已深,与气血相乱,乃至伤于元气则治难焉,此当急治之理。”大凡新病可急治,久病宜缓调,急则治标,缓则固本,先治其实,后治其虚…  相似文献   

7.
虚痰论     
陈杰 《湖北中医杂志》1999,21(8):372-372
世医但见痰证,便谓祛痰、化痰,习用宋代《和剂局方》二陈汤,谓为治痰之总剂。不知二陈汤能治实痰,不能治虚痰,即能治痰之标,不能治痰之本。痰饮一证最早出现于《金匮要略》,而在《内经》只有积饮之说,本无痰证之名,此《内经》之不重痰证可知。后世所谓怪病多痰,痰为百病之母,似乎痰之关系重大。何也?盖人体内本无痰,因风,因火,因虚,因实而生痰,痰阻经络、气机,而他病丛生。故二说皆不可废,唯着眼点不同,一在本,一在标。治病必求其本,治痰必求其因。张景岳在其《景岳全书》中指出:“凡将治痰者不可不先察虚实”,又谓:“痰之可攻者少,而不可攻…  相似文献   

8.
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期的辨治要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咳嗽、咯痰、气喘,属于中医学“肺胀”、“痰饮”、“咳喘”等病证范畴。主病之脏在肺,可累及脾、肾和心,病理性质多属标实本虚、寒热错杂,病机病证特点为“肺虚痰瘀”。病初多为肺气郁滞,生痰、停饮、血瘀,久则肺虚气不化津而致痰饮内生,气虚无以运血而致络脉瘀阻,虚实互为因果,痰瘀兼夹同病,多脏交互影响。而标实与本虚,痰饮与血瘀,脏腑之主次,则又因人因时而异,且变动不拘。由于本病多为发作与缓解交替,发作期偏于标实,多属感受外邪诱发;缓解期偏于本虚,多属脏气不足。本着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的原则,应予分别处理,但还当注意两者的相关性。现就急性发作期的辨治要点,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高莉莉 《中医药学刊》2006,24(10):1917-1918
张锡纯先生认为:心、肺阳虚,肾失封藏是痰病之本。治痰要分虚实,重缓急,求本源;实痰宜开,虚痰宜补,至虚而兼实之痰则开补并举;急者以消痰、祛痰为主,缓者宜治本图缓为要。还分析总结了张氏治痰护肝,善用芍药对风痰治疗的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10.
李发枝教授治疗咳嗽倡导饮食宜忌相吻合:咳嗽、咳痰多为寒饮之邪侵肺,素体脾虚湿胜,故不宜服用瓜果、蜂蜜、白糖等物,畏其甜腻碍胃,致遏脾生湿。且市面所售治咳嗽中成药多为清热之品,与咳嗽之病因病机多不符,故多不能乱用,更不可滥用。因痰饮总属阴盛阳虚、本虚标实,故治疗当以温化为原则。同时还当分标本缓急,痰饮壅实者分别治以攻逐、利水、发汗等法,因势利导以祛邪,为治标的权宜之法。阳虚饮微者治以健脾温肾为主,阳气通则饮自化。而根据表里虚实的不同,采取相应的处理,在表者宜温散发汗,在里者宜温化利水,正虚者宜补,邪实者当攻,如属邪实正虚,治当消补兼施,饮热相杂者又当温凉并用。因痰饮停积,影响气机升降,郁久又可化热,故本病有夹气滞、夹热的不同,又饮邪内蓄,复感外邪,易诱发而使病情加剧。故治疗时,应注意辨明有无兼夹。另外,痰饮也可有凌心、射肺、犯脾及伤肾的转归,且病程日久,常有寒热虚实之间的相互转化,应注意对本病的早期预防治疗。李发枝教授运用小柴胡汤、大柴胡汤、小青龙汤、甘草泻心汤、千金苇茎汤、麦门冬汤、半夏厚朴汤、桂苓五味甘草去桂加姜辛夏汤等经方治疗咳喘疗效甚佳。  相似文献   

11.
袁园  过伟峰 《吉林中医药》2010,30(9):753-754
过伟峰教授认为,眩晕的病理性质有虚实之分,虚者以脾气亏虚、肝肾两虚、气血不足为主,实者则由肝风、痰浊、火热、瘀血上扰清空,闭阻脑窍所致。眩晕病有发作期与缓解期之分,故临床诊治宜结合病理性质及发病时期,急则治其标,发作期以解除病痛为主,抓住风、火、痰、瘀几个病理因素;缓则治其本,即缓解期注重培本补虚,随证治疗。  相似文献   

1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多久病肺虚,痰浊潴留,因感外邪诱发,甚则加剧,病变首先在肺,继则及脾肾,后期影响心、肝,病因多为感受外邪、吸烟、饮食、情志所伤、痰浊、血瘀、气虚等。为本虚标实,本虚多为肺、脾、肾三脏亏虚,标实多为痰浊、血瘀之壅盛,气虚为本,实邪为标,二者互为因果,构成本虚标实、虚实夹杂病机特点。治以祛痰、活血化瘀、补虚,标本兼顾,虚实并治。  相似文献   

13.
《中医药通报》2011,(3):13-13
《灵枢》云∶病痛者,阴也。又云∶无形而痛者,阴之类也。其阳完而阴伤之也,急治其阳,无攻其阴。夫阳者,气也,是痛病当先治气。顾气有虚有实。实者,邪气实。虚者,正气虚。邪实者,以手按之而痛,痛则宜通。正虚者,以手按之  相似文献   

14.
高莉莉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6,24(10):1917-1918
张锡纯先生认为:心、肺阳虚,肾失封藏是痰病之本。治痰要分虚实,重缓急,求本源;实痰宜开,虚痰宜补,至虚而兼实之痰则开补并举;急者以消痰、祛痰为主,缓者宜治本图缓为要。还分析总结了张氏治痰护肝,善用芍药对风痰治疗的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15.
浅谈肺系疾病的上盛下虚证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上盛下虚”证是肺系疾病中支饮、哮喘等慢性肺系疾病发展到严重阶段常见的证型。“上盛”即指痰浊壅肺,或外邪干肺;“下虚”是指肾之阴阳虚损。上盛下虚的病因主要是久病致虚,因痰致实,误治致变,复感外邪,阴阳亏损五个方面。久病咳喘伤及肺气,迁延日久不愈,伤肺及肾,则肺肾俱虚。由于患者素体和感邪性质不同,临床表现可分为肺肾气(阳)虚和肺肾阴虚两种证候。在上盛下虚证中形成痰的原因主要是肺、脾、肾三脏亏损,津液失于输化而成,即因虚而生痰也。痰浊壅阻,则肺失宣降,上逆为喘,即因痰而致实也。本虚标实之咳喘证以肺实为主者,治当以祛邪为急,尤以治痰为重要法则,但临床往往因辨证不准确,  相似文献   

16.
丹参多酚酸盐治疗3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及生活节奏的加快,冠心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结合中医理论,冠心病属祖国医学"胸痹心痛"范畴。其病机不外本虚标实,本虚责之气血阴阳亏虚,标实责之气滞、痰浊、寒凝、血瘀,痹阻脉络、不通则痛。因此,每至发病,本着"急则治其标"的原则,治拟理气、化痰、温阳、逐瘀通络。丹参作为传统的活血化瘀中药之  相似文献   

17.
林钟香教授认为心律失常的病理变化包括虚实2个方面,多表现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痰饮和瘀血是顽固性心律失常的重要病理产物,痰瘀阻滞是中心病理环节.故治宜化痰祛瘀,痰瘀并治.  相似文献   

18.
张锡纯先生学贯中西,在中西会通方面贡献尤大.书中结合中西医理论和医疗实践阐发医理,有独到的见解;并制定了若干有效方剂,临床医家颇多遵循.张先生认为治痰首先应治生痰之源,痰为标,治病求本.其次是痰分虚实,实痰为开,虚痰宜补,虚而兼实之,则一药之中,能开实,亦能补虚.三是治痰护肝,善佐芍药.先生认为病虚乃阳气不足,"痰之标在胃,痰之本源,肾之不足,必致肝之不足.芍药善滋肝阴,预其逆而上冲".在临床诊治中借鉴张锡纯先生对治痰的理论,巧立法则,灵活用药,辨证施治,收效奇佳.  相似文献   

19.
辨証者,辨証之分表、里、塞、热、虚、实也;論治者,論治之有标本、緩急、先后,虚实及治貴应变、治勿偏执、保护胃气、务求其本等法之謂也。夫医有大法焉,病之为变,不可端倪,則当就大法而求法外之法,苟偏执己見,不知矩度,詎能得圆活之机,治沉难之病乎?而辨証論治一法,为医者之准绳,特举各家說法逐層辨析,一管之見,质諸高明,加以指正。 (一)治有标本张景岳曰:病有标本者,本为病之源,标为病之  相似文献   

20.
肺胀病辨治点滴湖北省沙洋人民医院(434560)李帮阔肺胀为多种慢性肺系病证,如久咳唾、喘息、短气、虚满等,常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多为痰瘀阻肺,气阴耗伤的本虚标实之证。辨证须分清虚实主次,论治应遵循"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1伏痰外感 虚实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