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英 《吉林医学》2013,34(17):3416-3417
目的:探讨宫腔镜黏膜下行子宫肌瘤切除术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100例(有蒂性黏膜下肌瘤60例,无蒂性黏膜下肌瘤40例),都行宫腔镜黏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结果:所有患者都一次手术成功,成功率为100.0%。但无蒂性黏膜下肌瘤患者的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明显长于有蒂性黏膜下肌瘤患者(P<0.05)。结论:宫腔镜黏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安全可行,手术虽难度大,但掌握手术技巧有利于患者预后效果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子宫有蒂黏膜下肌瘤的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TVCD)的声像图特征,提出诊断要点。方法对18例子宫有蒂黏膜下肌瘤进行经阴道超声检查,观察肌瘤的二维及血流分布特点。结果子宫有蒂黏膜下肌瘤的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的声像图特征是宫腔内低回声,肌瘤蒂部子宫内膜连续性中断,自蒂部向肌瘤内延伸的树枝状血流。结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作为诊断子宫有蒂黏膜下肌瘤的首选方法及宫腔镜术前的常规检查。  相似文献   

3.
孔玲荣  闵令兰 《吉林医学》2013,(26):5413-5414
目的:探讨高频电波刀结合宫腔镜切除宫颈黏膜下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2例患者在确定肌瘤或肌瘤蒂附着位置、深度及宽度下,以高频电波刀切除大部分瘤体,尽可能地切至肌瘤及瘤蒂根部,切割模式选择混切,切、凝比例各为50%。然后,以宫腔镜探查宫颈管内部,肌瘤组织或瘤蒂尚有残存者,以宫腔镜电切镜切除。结果:12例手术用时815 min,出血均少于5 ml;病理回报均为子宫黏膜下平滑肌瘤,观察无活动性出血,术后115 min,出血均少于5 ml;病理回报均为子宫黏膜下平滑肌瘤,观察无活动性出血,术后12 d出院。结论:高频电波刀结合宫腔镜切除宫颈黏膜下肌瘤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电视宫腔镜子宫肌瘤电切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电视宫腔镜子宫肌瘤电切术 (TCRM)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分析 3 9例子宫黏膜下肌瘤行TCRM的手术经过、手术效果。结果 共切除子宫黏膜下肌瘤 5 0个 ,包括直径达 5cm肌瘤、宫角部肌瘤、多发性肌瘤及宽蒂肌瘤 ,平均手术时间 ( 2 3 2 1± 15 0 4)min( 5~ 60min) ,无手术并发症 ,手术成功率 97% ,满意率 94%。结论 TCRM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安全、有效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宫腔镜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疗效。方法采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52例子宫黏膜下肌瘤的疗效,并与经腹手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作比较。结果宫腔镜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伤口愈合时间、起床活动时间均明显短于开腹组,经t检验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分型黏膜下肌瘤手术有效率比较,其中Ⅲ型的有效率仅达75%,但与I型、Ⅱ型比较,差异并无显著性(P〉0.05)。结论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疗效明显优于行经腹手术治疗,可以保留子宫,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15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黏膜下子宫肌瘤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06年1月我院经宫腔镜联合B超检查诊断并治疗的子宫黏膜下肌瘤156例(0型67例、Ⅰ型89例)。术前B超测量肌瘤径线1.0~2.0 cm 33例、2.1~4.0 cm 95例、4.1~6.0 cm 28例。结果切除病理组织质量最轻15 g,最重200 g;平均手术时间28 min(10~60 min);平均住院时间4.9 d(3~7 d);术后病理黏膜下子宫平滑肌瘤134例,黏膜下子宫腺肌瘤22例。156例患者子宫黏膜下肌瘤均1次切净。未出现宫腔感染、子宫穿孔、大出血等并发症。术后随访1年无肌瘤复发,月经周期规则、经量减少、贫血纠正,手术满意度100%。结论宫腔镜电切术治疗黏膜下子宫肌瘤是安全、可靠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7.
等离子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安全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宫腔电切镜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42例.观察其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术后定期随访.结果:42例子宫黏膜下肌瘤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10~60 min,术中出血10~120 mL,无子宫穿孔及水中毒发生,随访满意率为99%.结论:等离子宫腔镜电切术是治疗子宫黏膜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宫腔镜手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6月在笔者医院就诊的49例黏膜下子官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门诊超声联合宫腔镜检查确诊为黏膜下子宫肌瘤。其中子宫黏膜下肌瘤0型4例,Ⅰ型7倒,Ⅱ型38例,均实施超声监护下宫腔镜下手术。结果 手术时间平均为28min,术中出血量平均为65ml,38例Ⅱ型黏膜下肌瘤术后放置宫腔压迫球囊14例(肌瘤直径平均4.2cm),治疗后随访6~12个月,术后随访治疗有效率100%。 结论 宫腔镜手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是一种的有效的治疗方法,并发症少、恢复快,对于直径>4cm的Ⅱ型黏膜下肌瘤,术后放置宫腔压迫球囊可明显减少术后出血量。  相似文献   

9.
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5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8月至2010年8月期间52例子宫黏膜下肌瘤经宫腔镜电切术治疗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63例子宫肌瘤经腹手术治疗对照,观察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术后情况。结果本组52例宫腔镜手术均顺利完成,与对照组相比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下床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无严重并发症出现。结论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门诊宫腔镜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9月至2011年5月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应用宫腔镜检查同时行电切术治疗的98例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手术均一次成功,手术时间10~40min,平均手术15min,术中无并发症发生,术后99%的患者月经正常,无1例复发。结论:门诊宫腔镜检查及电切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能保留子宫的完整性,安全、损伤小,患者恢复快、痛苦轻,可作为子宫黏膜下肌瘤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宫腔镜手术治疗各种类型黏膜下子宫肌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经宫腔镜联合B超检查诊断黏膜下子宫肌瘤108例.经宫颈行宫腔镜电切术,根据术后月经改善情况,剩余肌瘤有无增长,是否再次手术等将疗效分为满意和不满意。结果:应用宫腔镜手术治疗黏膜下肌瘤均1次手术成功,术中出血量20-180ml。无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诊时间3-24个月,术后满意率0-I型为100%,Ⅱ型为93.44%。结论:治疗黏膜下子宫肌瘤,宫腔镜手术是最佳选择,正确选择手术适应症,严格B超监测是提高手术疗效和安全性的保障。  相似文献   

12.
李玲 《中国乡村医生》2009,11(16):93-93
目的:探讨宫腔镜手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有效性、安全性及疗效。方法:2006年7月-2008年7月行宫腔镜手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32例,术后随访3~24个月,判断疗效。结果:应用宫腔镜手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术后有效率100%,全部手术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宫腔镜手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宫腔镜下子宫黏膜肌瘤切除术后患者盆腔感染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在该院接受宫腔镜下子宫黏膜肌瘤切除术的15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患者术后是否发生盆腔感染分为感染组22例与未感染组136例。比较两组宫腔镜下子宫黏膜肌瘤切除术后患者盆腔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两组年龄、体质量指数、既往腹部手术史、子宫体积、肌瘤直径、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手术时间≥30 min和术前合并炎性并发症占比均明显高于未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手术时间≥30 min和术前合并炎性并发症均为宫腔镜下子宫黏膜肌瘤切除术后患者盆腔感染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手术时间≥30 min和术前合并炎性并发症均为宫腔镜下子宫黏膜肌瘤切除术后患者盆腔感染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30例接受宫腔镜电切术治疗的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期经腹手术的30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的出血量、手术时间和术后恢复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出血量较少,手术时间、术后首次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效果较好,创伤小,恢复快,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宫腔镜联合曼月乐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经B超、造影或宫腔镜检查诊断为黏膜下肌瘤,而行宫腔镜下子宫肌瘤电切术,术后放置曼月乐42例,根据术后月经改善情况、是否有肌瘤复发、剩余肌瘤有无增长、是否再次手术等将疗效分为满意和不满意,并评价其安全性。结果:应用宫腔镜手术联合曼月乐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术后满意度为95.24%,其中0型、Ⅰ型术后满意度100%,Ⅱ型子宫肌瘤术后满意度66.67%。结论:宫腔镜手术联合曼月乐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有效、安全,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采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对138例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行B型超声联合宫腔镜电切术治疗,且术后定期随访.结果 采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黏膜下肌瘤,手术时间10~70 min,术中出血量10~200 ml.术后随访6~48个月,0型、Ⅰ型子宫黏膜下肌瘤术后满意率均达100.0%,术后月经量明显减少.结论 B型超声联合宫腔镜电切术是目前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首选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宫腔镜手术治疗黏膜下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收治的90例黏膜下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行宫腔镜手术治疗,按肌瘤分类:0型10例,Ⅰ型25例,Ⅱ型55例。术中密切观察各型患者的手术时间及出血量,并记录其术后并发症和住院时间情况,术后随访6个月评估患者临床疗效。结果:0型、Ⅰ型和Ⅱ型黏膜下肌瘤患者均一次性切除肿瘤,手术顺利,各型患者手术效果(总有效率分别为100.00%、96.00%、98.1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型和Ⅱ型黏膜下肌瘤患者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25.06±9.28)min、(62.25±8.31)ml和(32.06±11.06)min、(76.38±10.35)ml]均显著高于0型患者(23.15±10.26 min、45.06±10.26 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Ⅱ型黏膜下肌瘤患者手术时间(32.06±11.06 min)和术中出血量(76.38±10.35 ml)均显著高于I型患者(25.06±9.28 min、62.25±8.31 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型黏膜下肌瘤患者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型黏膜下肌瘤患者术后并发症比较(10.00%、4.00%、3.6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黏膜下子宫肌瘤患者采用宫腔镜下切除术治疗,可有效切除肌瘤,并改善患者症状,且并发症风险较低,临床应用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宫腔镜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3月至2012年3月期间56例子宫黏膜下肌瘤经宫腔镜电切术治疗的临床资料作为观察组,与同期56例子宫肌瘤经开腹行子宫肌瘤剔除术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应用抗生素时间、术后下床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56例宫腔镜手术均顺利完成,与对照组相比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应用抗生素时间、术后下床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宫腔镜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方法,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疗效.方法 对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昭通市第一人民医院58例子宫黏膜下肌瘤行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宫腔镜电切组)与55例子宫黏膜下肌瘤行传统经腹子宫切除术(传统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多医师随机对照临床实验.结果 宫腔镜电切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术后病率及术后疼痛比例均明显少于传统组(P<0.05).结论 宫腔镜电切术具有不开腹、无切口、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一种安全、有效、可靠的微创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等离子宫腔电切镜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应用等离子宫腔镜电切术治疗105例子宫黏膜下肌瘤,观察其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术后定期随访。结果 105例子宫黏膜下肌瘤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10-60 min,术中出血10-100 ml,无子宫穿孔及水中毒发生。术后满意率为99%。结论等离子宫腔电切镜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安全有效的方法,先进的器械和熟练的手术技巧,是保障手术安全性和疗效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