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及环境卫生质量的提高 ,室内蚁害的防制 ,特别是医院、粮油食品加工、储存、饮食等行业及场所的防制势在必行 ,现将室内蚂蚁防制方法简述如下 ,供在灭蚁工作中参考。1 环境防制方法主要改变环境条件 ,使之不再适于蚁类孳生和生存 ,是目前消除室内蚁群最有效的治本方法。首先 ,了解室内有害蚁种的生态习性及活动等情况 ,应在室内的墙面、墙角、缝隙、门、窗、阳台、管道等处仔细查找蚂蚁 ,如发现有蚂蚁活动 ,用可泥、灰、乳白胶等堵塞孔、洞、缝隙 ,阻断蚁道 ,破坏蚂蚁滋生繁殖的环境条件。在反复勤查勤堵 ,清除室内蚂蚁滋…  相似文献   

2.
现年92岁的古生物学家贾兰坡先生是没有文凭的中国科学院院士,而且还是美国和俄罗斯两国的外籍院士。目前仍每天工作4~6小时的贾老说,他的学问都是靠自学学来的,就是到了如今鬓发皆白的晚年,也丝毫没有松懈。不懈怠成了贾老的座右铭,他把自己的书斋命名为“半成斋”,就是为了时刻警戒,自己的学识只有“半瓶  相似文献   

3.
一名糖尿病患者来信说,他长期服用降糖类药物治疗已10年。1993年开始出现双下肢麻木、蚁走感、触电样疼痛;双下肢无力,冬季特别怕冷。曾去几家大医院门诊,诊断为糖尿病性神经病变,服用肌醇、各种维生素治疗无效。近一年来病情逐渐加重,双下肢疼痛难忍,并出现下肢肌肉萎缩,每日靠服用埃托菲、曲马多镇痛。问应当如何治疗。 糖尿病性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患者临床最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病率高达60%~90%。其临床表现为对称性疼痛,性质为隐痛、刺痛或烧灼样痛。肢痛出现前常有肢端感觉异常,如麻木、虫爬、蚁走、  相似文献   

4.
我国有八大菜系,每一系的菜名目繁多,有数不胜数之感。它的形成与地区有关。此外,还有一种“一家之菜”,即“公馆菜”,如谭家菜、莫家菜与姑姑筵,都名闻海内外。应该说,曲阜的孔府菜也属这一类,它同样是我国烹饪文化上的一朵奇葩,值得大出特出。 从事烹饪文化研究的张廉明先生很熟悉孔府菜,他撰写过《孔府名馔》,书中  相似文献   

5.
白蚁那些事     
<正>1 什么是白蚁?白蚁俗称白蚂蚁、大水蚁,是昆虫纲的一个类群(原为等翅目,现并入到蜚蠊目)。白蚁属于多形态社会性昆虫,其成熟个体按生理机能和形态的不同,可分为繁殖蚁、工蚁、兵蚁3个品级。不同品级白蚁的形态相差较大,同一品级也可能会有所差异,例如,部分白蚁类群的繁殖蚁品级有长翅型、短翅型之分,某些低等白蚁甚至会产生无翅型繁殖蚁,而有的白蚁类群则有大兵蚁、小兵蚁和大工蚁、小工蚁之分。白蚁的身体分为头、胸、腹3个部分,头部有1对念珠状的  相似文献   

6.
绝妙的肌肉     
刘可 《科学健身》2009,(2):88-94
<正>IFBB职业健美运动员麦尔文·安东尼用他丰富的经验打造出最完美的胸肌。简单概述一下壹尔文·安东尼在奥林匹亚先生比赛中的历程。在九月,他拿到了奥林匹亚先生大赛的第6名,与2007年的成绩持平,比2006第5名的位置稍稍有点小后退。事实上,快速纵览一下过去5年麦尔文·安东尼在健美比赛中的表现就会发现,这名狡猾老兵的肌肉几乎在任何比赛中都几乎登到了王者的位置,而且大家公认他在运动动作展示方面是最好的。在九月中旬,新泽西州大西洋城胜利的一周后,并且在奥林匹亚先生大赛前10名决赛的两周前,他向我们描述了他的胸部训练方案,不愧是资格深厚的老兵。  相似文献   

7.
一位西欧人刚走出广州火车站,就立刻感到天旋地转,腿肚抽筋——他被眼前如蚁的人群和攒动的人头吓怕了。尽管在他来中国之前,对中国人口众多已有了相当的了解……研究表明,拥挤对人体健康的威胁,已成为城市的一大公害。  相似文献   

8.
来自我国台湾地区的建筑师张释之先生,在祖国大陆从事医学建筑已有14年之久。他参与设计了数十所省、市级重点医院的建筑,也设计了很多外资和民营医院建筑;其中,台商在祖国大陆目前设计与完成的6所医院里,有5所医院建筑是他设计的。张释之先生现担任北京联华建筑事务有限公司(设计甲级资质)上海分公司负责人、常吉建筑工程咨询(上海)有限公司合伙人,经常往来于海峡两岸之间,他的建筑设计理念是什么,对医院建设有哪些建议?近日,记者采访了张释之先生(以下简称张释之)。  相似文献   

9.
小黄家蚁又称法老蚁,作为一种家居常见昆虫,它对食品及其它物品的破坏并不亚于蟑螂,同时它在爬行觅食过程中又能携带病毒、细菌,对人群健康构成危害[1].近几年有许多杀虫剂厂家都有针对性地开发出不同剂型的灭蚁药品推向市场,如灭蚁毒饵、气雾剂等.我国现已出台了卫生杀虫剂检测标准(GB/T 17322.8-1998)[2],但使用的是野外采集的蚂蚁.为了保证对蚂蚁药效测试的标准化、科学化,试验虫种必须进行标准化饲养,为此在1998~2003年间不断摸索小黄家蚁进行饲养室饲养繁殖研究,终于在饲养室里成功繁殖出了小黄家蚁.  相似文献   

10.
高峰 《祝您健康》2014,(8):37-37
明代药物学家李时珍云:“枸杞,二树名。此物棘如枸之刺,茎如杞之条,故兼名之。”在中国枸杞有很多民间叫法,如枸杞子、枸杞红实、甜菜子、西枸杞、狗奶子、红青椒、枸蹄子、枸杞果等。枸杞全身是宝,《本草纲目》记载:“春采枸杞叶,名天精草;夏采花,名长生草;秋采子,名枸杞子;冬采根,名地骨皮。”  相似文献   

11.
皮疹的背后     
近半个月来,钟先生身上皮肤莫名其妙冒出很多小红疙瘩。最初只是一些红色的针尖样小斑点,用手轻轻一压,小红斑点就消失不见了,他以为春天虫蚁多,自己不小心被咬了,就涂点了花露水,也没放在心上。没想到,才几天,小斑  相似文献   

12.
关于上海通志馆的回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胡道静,安徽泾县人。1913年2月出生于上海,是当代名的科学技术史专家和古献学家。其父胡怀琛、伯父胡朴安是辛亥革命时期南社的主要成员,与柳亚子先生过从甚密。他本人于30年代曾在柳亚子先生主持的上海市通志馆担任编辑。以下是他关于通志馆的部分回忆。  相似文献   

13.
一位退休老人本想安安静静地颐养晚年,可半年来他的两条腿总有不舒服的感觉,如蚁行感、痒感、针刺感、牵拉感或疼痛,有时甚至肌痉挛。症状在安静时出现,活动后则减轻,移动、行走、磨擦或按摩下肢可以使症状暂  相似文献   

14.
项力 《祝您健康》2012,(12):6-7
知道郑逸梅先生是因为很早就读过他的文章,后来又买过他的书籍,于是对这位被誉之为"补白大王"、"掌故专家"的逸梅先生逐渐有所认识,并进而对这位沪上文坛名家深深敬仰。之所以先生有"补白大王"、"掌故专家"之称,是因为他素来喜写人物典故、佚史逸闻,且资料详实,慎持得当。而所谓"补白",实则是较为短小、清新隽永的小品文;其文学史料、掌故笔记亦是值得品味之佳作。这些,一般人是难以与其匹敌的,可他谦虚地自称,他不过是位"旧闻记者"。  相似文献   

15.
章太炎(1869—1936)先生,名炳麟,字枚叔,浙江余杭人。他是鲁迅先生的老师,近代中国著名的革命家、思想家和学者。他的学问博大精深,特别对文字、音韵、训诂、经学、诸子、史学、哲学、佛学等方面均有深邃的研究。至于章太炎先生在医学上的造诣和建树,却很少被人知悉和了解。其实他同样很精通医学,其成就与其他学科的巨大贡献相比,丝毫也不逊色。  相似文献   

16.
动物和技能     
袋蚁鼠的技能 袋蚁鼠是一种生活在密林深处的袋类动物,它体态小巧,动作灵活、机敏。它们多以枯木和树洞为巢,白蚁是其主要的食物。袋类动物均以其独特的育儿方式,在动物世界里独树一帜,袋蚁鼠也不例外。小袋蚁鼠从一出生便附在母袋蚁鼠的怀中,不管母袋蚁鼠怎样活动,小袋蚁鼠是不会从母袋蚁鼠怀中掉下来的。虽然育儿袋  相似文献   

17.
书画历来为文人陶冶性情、表情达意之物。书画,是田树苌先生审美客观生活的形象显现.也是他毕生为之奋斗、为之学习的动力。  相似文献   

18.
《药物与人》2004,(6):58-59
我是一名中年女性,原来在一家国有企业做文秘工作,由于身体不好,提前病退在家。我做全职太太的另外一个原因是我先生的事业蒸蒸日上,他更希望我全身心地相夫教子,赡养老人。我很崇拜我先生,他的什么话我都听,什么事我都信。我靠他而活,又为他而活,整个世界的中心就是他。在家里他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日子。我把他、儿子、老人的生活  相似文献   

19.
正春联,是我国独有的应用文学形式,沿习至今,已有千年的历史。古今的春联,几乎都是祝福之词,吉祥之句,但也有一些与此内容相异的特色春联。日前从史料中读到几处医人写的春联,颇感奇特有趣。清代浙江宁波有位著名的老中医名叫范文甫,他写过两副奇特的春联。一副贴在自家的大门上,联曰:"但愿人常健,何妨我独贫。"他一反常态,怀着一颗医生所特有的"赤心",衷心祝愿人常健,哪怕自己诊所无人光顾而"独贫"。另一副对联贴在他书斋的门上。联  相似文献   

20.
梁漱溟先生是现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有"中国最后一位儒家"之称。他生于1893年,1988年6月23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先生一生历经磨难,最终以近期颐之寿辞世,得益于他的养生有道。饮食有节,清淡为主。"少吃、素食"是梁先生的饮食4字箴言。他提倡以节食为度,食不过饱。且常常告诫子侄"饮食要少不要多",再可口的食物他也是适可而止。其次源于对佛教的崇拜和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