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笔者在门诊工作中,按间接喉镜检查之结果,把声带息肉分为气滞血瘀和气滞痰凝两型,以“会厌逐瘀汤”为基本方进行治疗。分型:气滞血瘀型:声带息肉表面及声带边缘充血。气滞痰凝型:声带息肉呈灰白色,息肉表面及声带边缘不充血或充血轻微。方药组成及加减:  相似文献   

2.
声带小结以声音嘶哑为主症,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病,主要由滥用嗓音和不当用声引起。邱宝珊教授长期从事耳鼻咽喉疾病的临床工作,在治疗嗓音疾病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和独到的见解。本研究采用邱宝珊教授的经验方会厌逐瘀汤合半夏厚朴汤治疗血瘀痰凝型声带小结,并进行了声带小结、嗓音障碍及嗓音参数变化方面的评价,判定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探讨会厌逐瘀汤加减在声带小结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采用中药会厌逐瘀汤加减治疗该病为观察组,以庆大霉素加地塞米松雾化吸入治疗的设对照组。结果: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活血化瘀的应用为本病的治疗开辟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4.
会厌逐瘀汤加减治疗声带小结56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会厌逐瘀汤为主辨证加减治疗声带小结56例,总有效率达94.64%,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
探讨会厌逐瘀汤治疗声带息肉术后的作用。方法:采用会厌逐瘀汤治疗该病为观察组,以头孢唑啉钠和地塞米松雾化治疗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临床观察结果表明,在声带息肉术后服用会厌逐瘀汤,能促进声带黏膜水肿及瘀血消退,减少瘢痕形成,促进嗓音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6.
声带小结是耳鼻咽喉科临床中常见的疾病之一,是慢性喉炎的一种类型,主要因滥用嗓音引起,常发生于多语及职业用声、理化刺激、全身疾病抵抗力下降后。导师谯凤英长期从事耳鼻咽喉疾病的临床工作,在治疗声带疾病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及独到的见解。近年来笔者采用会厌逐瘀汤为基本方加减治疗声带小结40例,取得比较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身痛逐瘀汤加减治疗气滞血瘀型持续性躯体形式疼痛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1例气滞血瘀型持续性躯体形式疼痛障碍患者采用身痛逐瘀汤加减治疗,4周为1疗程。治疗前后进行疼痛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的评定,观察症状积分改善情况及疗效。结果:治疗4周末,疼痛量表、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下降,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总有效率达87.1%。结论:身痛逐瘀汤加减治疗气滞血瘀型持续性躯体形式疼痛障碍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属于气滞血瘀、痰浊阻滞型胸痹的疗效。方法:将近5年来诊治的属于气滞血瘀、痰浊阻滞之胸痹用血府逐瘀汤加半夏、瓜萎、丹参、黄芪等进行治疗。结果:疗效满意,总有效率为95.83%。结论:血府逐瘀汤治疗气滞血瘀、痰浊阻滞之胸痹效果好。  相似文献   

9.
江苏省淮阴市第二人民医院耳鼻喉科丁以洲报道:《江西中医药》一九八三年第6期刊登了陈荣华同志《会厌逐瘀汤治疗声带小结》一文,介绍了运用清代名医王清任所拟养阴清热、活血化瘀之“会厌逐瘀汤”治疗声带小结的经验,经笔者近年来临床验证2例(女18例,男4例),收到了满意的效果。在对咽喉慢性炎症的治疗上,亦具有一定的疗效,兹举一例,介绍如下:田某,女,27岁。患慢性咽喉炎两年余,近两月来,逐渐声哑,伴咽干、咽痛、梗塞感。局检:咽部慢性充血,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间接喉镜见两侧声带中上1/3处对称性小结,约粟粒大小,诊断为声带小结。投以会厌逐瘀汤治之。处方:桃仁10克,红花10克,当归10克,生地10克,赤芍12克,桔梗12克,甘草5克,元参21克,麦冬15克,柴胡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甲状腺手术后应用会厌逐瘀汤加减对患者声音恢复的干预效果。方法:纳入本院2016年9月至2019年9月收治的70例甲状腺术后声音嘶哑患者,随机平均分为2组,对照组35例患者采纳传统西医治疗,实验组35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会厌逐瘀汤加减治疗,两组均治疗2周,对比两组临床症状积分、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治疗后声门闭合差、声带肥厚以及水肿、声带充血、声音嘶哑症状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临床总有效率(94.29%)明显高于对照组(68.57%),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会厌逐瘀汤可有效减轻甲状腺手术患者声音嘶哑等症状,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膈下逐瘀汤加减配合耳穴治疗气滞血瘀型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就诊于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南海妇产儿童医院妇科门诊主诉为痛经为主要症状的患者81例,中医辨证为气滞血瘀型,运用膈下逐瘀汤加减配合耳穴治疗。结果:81例痛经患者中显效51例,占62.96%;好转25例,占30.86%;无效5例,占6.17%,总有效率93.83%。结论:膈下逐瘀汤加减配合耳穴治疗气滞血瘀型痛经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12.
本文采用术前及术后服用会厌逐瘀汤,配合纤维喉镜对148例教师声带息肉、声带小结微创手术治疗,收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吾父谢任甫中医主任医师,以治疗内、妇、儿科杂病见长,对五官科疾病的治疗也有深研。自1965年起随父习医,对其经验方“大马丸”运用观察二十余年,颇有所得,兹将临床体会简介于下。“大马丸”用于慢喉瘖有较好的疗效。临床中根据病情辨证加减,治疗声带瘜肉和声带小结,均能较满意地消除小结和瘜肉,且愈后长期不复发。慢喉瘖从病因分为虚、实二端。金实不鸣为实,金破不鸣为虚。实者,不外六淫外袭,七情内结,以致寒凝、热蕴、气壅、痰结、血瘀;虚者,不外耗气伤阴,以致气阴亏虚,不能养喉。喉属肺系,喉病当从肺治。肺经气血的升降失调和喉部痰热的蕴结当是声带小结和声带瘜肉形成之病机。小结和瘜肉均为有形之物,是气滞血瘀痰凝的病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会厌逐瘀汤治疗痰热郁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痰热郁结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租各30例,分别给予会厌逐瘀汤和葛根汤治疗,30天为1个疗程,观察用药前后症状体征的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症状和体征总积分均显著降低(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6.7%(P<0.05)。结论会厌逐瘀汤治疗痰热郁结型颈椎病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声带小结、息肉所致之声音嘶哑,甚至失音,是耳鼻喉科常见病、多发病之一。鉴于目前临床对本病治疗尚无良法,而因手术摘除声带小结、息肉较痛苦,患者难以接受 且术后疗效不甚理想之现状,笔者试作会厌逐瘀汤加减治疗本病,疗效颇佳,现将治疗 的62例临床总结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选1996-04~1998 - 12我科门诊患者。均以长期声音嘶哑,甚 至失音.喉部干燥不适,间接喉镜下见两侧声带边缘在前中1/3处有对称性隆起,声门 闭合不全;或声带(一侧或两侧)边缘有赘生 物,质状,表面光滑,声门闭合不全为主要体…  相似文献   

16.
慢性肥厚性喉炎的主要病理是喉粘膜充血,局限性结缔组织增生。中医认为本病辨证属气滞、血瘀、痰凝为主。对本病至今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笔者以清代医学家王清任的会厌逐瘀汤为主方辨证加减治疗本病。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慢喉喑患者血流变学特征,验证“金瘀不鸣”理论,方法:对比观察声带息肉、小结患者及慢性喉炎患得各30例之血流变特征,并观察两组中医证型特点。结果:声带息肉、小结患者血粘度比慢性喉炎患者明增高,其中医证型以气滞血瘀痰凝证型为主。结论:慢喉喑(声带息肉、小结)患者以血液粘度增高为特征,支持“金瘀不鸣”理论。  相似文献   

18.
海藻玉壶汤治疗声带息肉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今临床治疗声带息肉多遵"金破不鸣"理论,从肺论治,然其效甚微。声带息肉核心病机为"痰瘀互结",发生与发展与脾关系密切,治疗大法应为健脾化痰、祛瘀散结。声带息肉中痰浊蕴结(脾虚)证、痰瘀交阻证、气滞血瘀证最为常见。海藻玉壶汤正为消癥化积之良方,又有良好的化痰活血作用,适用于痰凝气滞而引发的各种积聚肿块,运用海藻玉壶汤治疗声带息肉,随证加减,可适用于声带息肉兼痰、兼瘀、兼虚的不同证型。  相似文献   

19.
笔者自 1 995年以来临床运用加味会厌逐瘀汤治疗慢喉喑 1 2例 ,取得较好疗效 ,兹介绍如下 :1 一般资料2 4例患者 ,其中男 1 1人 ,女 1 3人 ,年龄区间 [1 0 ,54],病程最长 5年 ,病程最短 6个月 ,其中慢性声带炎 8例 ,慢性声带炎伴声带肥厚者 9例 ,声带息肉 4例 ,声带结节 3例。以上病例均经间接喉镜或纤维喉镜检查明确诊断。2 治疗方法方药 (会厌逐瘀汤 ) :炒桃仁 1 g ,红花 1 5g ,甘草9g ,生地 1 2 g ,当归 6g ,桔梗 9g ,玄参 3 g ,柴胡 3 g ,枳壳6g ,赤芍 6g。水煎服 ,日一剂 ,1 0天为一个疗程。临床加减 :咽喉肿痛加射干、山…  相似文献   

20.
声带小结系耳鼻喉科常见病之一,临床以声音嘶哑,间接喉镜下可见声带上粟粒样对称之小结为特征。本病多采用静声、消炎或手术治疗。笔者采用中药会厌逐瘀汤治愈二例,现记求于后,供同道们参考。例一:王××,男性,35岁。初诊日期:1982年9月11日。诉咽部干燥不适,声音嘶哑已二个月,于本院耳鼻喉科,诊断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