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嗜酸粒细胞(EOs)趋化因子Eotaxin、Eotaxin-2在人鼻息肉病和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鼻息肉与鼻息肉病发病机制上的异同。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检测15例鼻息肉病患者(鼻息肉病组)、13例鼻息肉患者(鼻息肉组)的息肉组织和8例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患者的中鼻甲组织(对照组)中Eotaxin和Eotaxin-2的表达。结果:Eotaxin-2在对照组、鼻息肉组和鼻息肉病组3组间呈递增表达,且每2组间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Eotaxin在鼻息肉病和鼻息肉组中的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而在鼻息肉病组与鼻息肉组间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Eotaxin和Eotaxin-2可能均参与了鼻息肉病与鼻息肉的炎症反应过程,Eotaxin-2在鼻息肉病和鼻息肉组织之间的不同表达提示它可能是鼻息肉病与鼻息肉发病机制不同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IL-15mRNA在鼻息肉与下鼻甲中表达的差异及其与Bcl-2、Bcl-XL表达的关系,明确鼻息肉中IL-15的来源,探讨其在鼻息肉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用原位杂交的方法测定24例鼻息肉与8例下鼻甲的IL-15mRNA的表达情况,同时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其组织中Bcl-2及Bcl-XL的表达情况。结果 鼻息肉组中IL-15mRNA在黏膜下固有层浸润的以EOS为主的炎症细胞有很强的表达,与下鼻甲组IL-15mRNA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15mRNA在多数鼻息肉中的黏膜下腺体上皮细胞有表达,且强于在下鼻甲组的表达。黏膜下固有层炎症细胞IL-15mRNA的表达与Bcl-XL的表达有相关性(r=0.592)。结论 IL-15通过旁分泌或自分泌的方式作用于位于黏膜下固有层中以嗜酸性粒细胞为主的炎症细胞,并通过Bcl-XL途径诱导的凋亡抑制在鼻息肉的发病中可能起重要作用。IL-15在鼻息肉中黏膜下腺体的表达强于在下鼻甲中的表达,可能参与了鼻息肉形成过程中黏膜下腺体分泌功能紊乱的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3.
目的检测糖皮质激素受体-α(GR-α)mRNA在健康鼻腔下鼻甲、中鼻甲、钩突黏膜中的定量表达,并探讨其在鼻息肉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采用荧光定量逆转录PCR(FQ-RT-PCR)检测健康鼻腔下鼻甲、中鼻甲、钩突黏膜中GR-αmRNA的定量表达。结果GR-αmRNA表达在鼻腔正常下鼻甲黏膜为(135.4±5.2)×104拷贝/μg,高于中鼻甲、钩突黏膜(115.9±5.5)×104拷贝/μg,(113.4±6.7)×104拷贝/μg,前者与后两组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鼻甲、钩突黏膜中GR-αmRNA低表达,可能是窦口-鼻道复合体区易发生鼻息肉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定量检测糖皮质激素受体-α(GR-α)mRNA在鼻息肉和鼻腔正常黏膜中的表达,并探讨其在鼻息肉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采用荧光定量逆转录PCR(FQ-RT-PCR)检测36例鼻息肉(息肉组)和31例鼻腔正常黏膜(对照组)中GR-αmRNA定量表达。结果:GR-α在对照组[(135.4±5.2)×1010copy/g]中比息肉组[(25.5±5.0)×1010copy/g]中表达高,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GR-α在息肉组织中的低表达,可能是促进鼻息肉发生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真菌球型鼻-鼻窦炎合并鼻息肉的组织病理学特点,检测Eotaxin-1在真菌球型鼻-鼻窦炎合并鼻息肉中的表达及与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的相关性,探讨Eotaxin-1在真菌球型鼻-鼻窦炎合并鼻息肉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收集真菌球型鼻-鼻窦炎合并鼻息肉20例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患者代偿性肥大的下鼻甲黏膜15例,用HE染色法观察组织中的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组织中Eotaxin-1的表达,比较两组之间的表达差异,分析组织中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数目与Eotaxin-1表达的相关性。结果①真菌球型鼻-鼻窦炎合并鼻息肉上皮脱落、鳞状上皮化生现象明显,间质为大量疏松结缔组织,其中可见较多的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浸润及大量的毛细血管增生,有时可见较多的纤维组织增生,黏膜内未见真菌菌丝和孢子;②Eotaxin-1在下鼻甲黏膜上皮细胞中有少量表达,真菌球型鼻-鼻窦炎合并鼻息肉表达Eotaxin-1明显增多(P<0.05),主要由上皮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分泌,间质中可见嗜酸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表达Eotaxin-1;③组织中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数目和Eotaxin-1的表达明显相关(P<0.05)。结论真菌球型鼻-鼻窦炎合并鼻息肉组织呈慢性炎症改变,其中可见较多的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真菌可能通过介导Eotaxin-1的过量表达,引起嗜酸性粒细胞聚集活化增多,是真菌球型鼻窦炎合并鼻息肉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拮抗Eotaxin-1发挥功能可能对其临床防治有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鼻黏膜中Toll样受体5(Toll-likereceptor-5,TLR-5)的表达以了解TLR-5在鼻黏膜天然免疫中的作用。方法鼻息肉和下鼻甲组织从接受鼻内镜手术治疗的慢性鼻及鼻窦炎和鼻中隔偏曲患者取得。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7例鼻息肉和13例下鼻甲黏膜中TLR-5蛋白的表达,应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real-time fluorescentquantitative RT-PCR,real-time FQ-RT-PCR)检测14例鼻息肉和9例下鼻甲黏膜中TLR-5 mRNA的表达。结果在所有标本中均检测到TLR-5 mRNA和蛋白表达。免疫组化显示TLR-5蛋白主要表达于鼻黏膜上皮细胞和腺体上皮细胞。在细胞核和细胞浆中均有表达。在鼻黏膜上皮,染色最强的区域位于黏膜上皮表面一侧的细胞膜和细胞核。另外在间质单核样炎症细胞及NK细胞也有表达。鼻息肉组织中TLR-5蛋白表达指数5.529±0.653较下鼻甲2.346±0.619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107,P=0.002)。结论本次研究确认了TLR-5在鼻黏膜和鼻息肉组织的表达,鼻息肉组织中TLR-5表达的增高可能与鼻息肉内持续的炎症状态有关。提示TLR-5有可能成为鼻息肉、慢性鼻及鼻窦炎一个新的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人源抗菌肽LL-37和IL-8在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方法:采用半定量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31例慢性鼻窦炎息肉组织中LL-37和IL-8的表达,并以11例慢性鼻炎下鼻甲组织作对照。结果:LL-37和IL-8 mRNA在所有息肉组织和下鼻甲组织中均呈阳性表达,二者在息肉组织中的表达均明显高于下鼻甲组织(均P<0.01),且在息肉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P<0.01);LL-37与IL-8蛋白在鼻息肉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下鼻甲组织(均P<0.01),二者在息肉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呈正相关(P<0.01)。结论:LL-37和IL-8可能在慢性鼻窦炎的发病中发挥一定作用;除天然免疫作用外,LL-37还可能通过增强获得性免疫提高机体的抗感染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表皮生长因子(EGF)及其受体(EGFR)在鼻息肉上皮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收集鼻息肉标本25例, 正常下鼻甲黏膜组织10例, 采用免疫组化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 观察EGF与EGFR在鼻息肉和正常下鼻甲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与正常下鼻甲黏膜组织相比, EGF及EGFR的mRNA水平在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下降。在免疫组化染色中, EGF及EGFR主要表达在上皮的基底层细胞, 而且在鼻息肉中的表达下降。结论 EGF及EGFR在正常鼻黏膜组织上皮的发生与修复中有着重要的作用。EGF及EGFR在鼻息肉中蛋白水平与mRNA水平表达的下降表明在鼻息肉中上皮修复功能的下调或缺失可能导致或促进鼻息肉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定量检测糖皮质激素受体-α(GR-α)mRNA在鼻息肉和鼻腔正常黏膜中的表达,并探讨其在鼻息肉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采用荧光定量逆转录PCR(FQ-RT-PCR)检测36例鼻息肉(息肉组)和31例鼻腔正常黏膜(对照组)中GR-αmRNA定量表达。结果:GR-α在对照组[(135.4±5.2)×1010copy/g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鼻息肉组织中TNF-α、MMP-9的表达和意义,并探讨两者表达与嗜酸粒细胞(EOS)浸润的关系.方法:采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鼻息肉组30例息肉组织及对照组10例下鼻甲黏膜组织中TNF-α、MMP-9 mRNA和蛋白的表达;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鼻息肉和下鼻甲黏膜组织中EOS的浸润情况,并比较分析三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鼻息肉组织中TNF-α表达的阳性细胞数、阳性血管数及MMP-9阳性细胞数与下鼻甲黏膜组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鼻息肉组织中TNF-α阳性细胞数和阳性血管数均与EOS数存在明显相关性(P<0.05),MMP-9阳性细胞数与EOS数明显相关(P<0.05),TNF-α阳性细胞数与MMP-9阳性细胞数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TNF-α、MMP-9在鼻息肉的发病机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TNF-α可能通过诱导MMP-9的产生促进EOS在鼻息肉中的浸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Tenascin(TN)在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和分布特征及其在鼻息肉发生中的可能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SP)法检测24例鼻息肉标本(鼻息肉组)和15例慢性肥厚性鼻炎下鼻甲标本(下鼻甲组)中TN的表达,并以5例健康者(对照组)下鼻甲黏膜作对照。结果:鼻息肉组和下鼻甲组黏膜上皮细胞及腺上皮细胞均表达TN;鼻息肉组TN的黏膜上皮阳性细胞表达的吸光度值显著高于下鼻甲组(P<0.01);鼻息肉组TN的腺上皮阳性细胞表达的吸光度值显著高于下鼻甲组(P<0.01);对照组下鼻甲组织中黏膜上皮及腺体几乎检测不到TN的表达;鼻息肉组腺体TN阳性率明显高于下鼻甲组(P<0.05)。结论:TN在鼻息肉组织中的高表达与鼻息肉的发生、发展相关;TN在鼻腔内的表达细胞是黏膜上皮细胞和浆液性腺上皮细胞。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检测肺表面活性蛋白D(SP-D)及IL-16在变应性鼻炎鼻黏膜组织和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SP-D及IL-16在变应性鼻炎和鼻息肉发病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检测15例鼻中隔偏曲伴变应性鼻炎患者下鼻甲黏膜组织(变应性鼻炎组)、15例鼻息肉组织(鼻息肉组)和15例下鼻甲黏膜组织(对照组)中SP-D及IL-16表达。结果:SP-D、IL-16在3组中均有表达,但在变应性鼻炎组和鼻息肉组的表达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1);SP-D和IL-16在变应性鼻炎组和鼻息肉组中的表达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P-D及IL-16在正常组织和病变组织中均有表达。SP-D可能参与了变应性鼻炎和鼻息肉的炎症反应过程。IL-16是变应性鼻炎和鼻息肉病变中重要的嗜酸粒细胞趋化因子,并增强了嗜酸粒细胞的局部作用,参与了变应性鼻炎和鼻息肉的病变过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 8(IL 8)和白细胞介素 3(IL 3)在人类鼻息肉及鼻息肉病中的表达情况。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 31例鼻息肉患者 (鼻息肉组 )、2 6例鼻息肉病患者 (鼻息肉病组 )的息肉组织及 14例正常中鼻甲黏膜 (对照组 )中IL 8和IL 3的表达。结果 :IL 8在对照组、鼻息肉组及鼻息肉病组 3组间呈递增性表达 ,且每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P <0 .0 1) ;IL 3在对照组、鼻息肉组及鼻息肉病组 3组间亦呈递增性表达 ,且每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P <0 .0 1〉。结论 :IL 8是鼻息肉诸多病因之一 ,对鼻息肉病的复发起重要作用 ;IL 8在鼻息肉及鼻息肉病之间的不同表达提示二者的发病机制有本质差异 ;IL 3对鼻息肉组织中嗜酸性粒细胞的大量浸润起重要作用 ,也是鼻息肉与鼻息肉病二者发病机制差异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白介素2(IL-2)信号通路相关因子及调节性T细胞在鼻息肉患者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二者之间的关联及其在息肉发病中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集取鼻息肉及正常对照组共30例患者的息肉组织及鼻甲黏膜,采用ELISA法检测局部组织内IL-2及IL-2R,免疫印迹检测组织中的磷酸化STAT5,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Foxp3mRNA在局部组织的表达情况;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局部组织内Treg细胞的比率;同时分析IL-2通路相关因子及Treg细胞的相关性。结果:鼻息肉患者局部组织中IL-2、IL-2R及pSTAT5的含量较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O.05);同时,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鼻息肉患者的Foxp3mRNA及Treg细胞的比率显著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O.05);且鼻息肉局部组织内IL-2信号通路相关因子的表达与Treg细胞比率及Foxp3mRNA水平呈正相关(均P〈O.01)。结论:IL-2信号通路的活化状态在鼻息肉患者局部组织中发生了变化,且与Treg细胞的表达呈正相关,提示IL-2信号通路在鼻息肉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鼻息肉中Treg细胞的下调可能是由IL-2信号通路的活化下调所引起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TGFβR)Ⅰ型及Ⅱ型在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及正常下鼻甲组织中表达的差异性,以及Ⅰ、Ⅱ型受体在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发病机制中可能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TGFβRⅠ、TGFβRⅡ在25例慢性鼻-鼻窦炎、21例鼻息肉、17例下鼻甲组织中的表达,并比较TGFβRⅠ、TGFβRⅡ在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正常下鼻甲组织中表达的差异。结果:TGFβRⅠ、TGFβRⅡ表达的平均灰度值在正常下鼻甲黏膜分别为175.78±7.06、165.00±1.79;在慢性鼻-鼻窦炎组织中分别为147.33±8.15、147.77±4.62;而在鼻息肉组织中分别为125.91±11.26、129.82±1.46。慢性鼻-鼻窦炎及鼻息肉组织中TGFβRⅠ、TGFβRⅡ的表达均比正常下鼻甲黏膜中的表达高,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且TGFβRⅠ、TGFβRⅡ在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比在慢性鼻-鼻窦炎病变黏膜中的表达高,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TGFβRⅠ、TGFβRⅡ在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组织中具有不同的表达水平及分布特点,提示其可能在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不同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囊性纤维跨膜转运调节因子(CFTR)在鼻息肉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28例慢性鼻窦炎患者鼻息肉组织(鼻息肉组)和7例正常下鼻甲黏膜(下鼻甲组)中CFTR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①CFTR在上述2组组织均有表达,主要表达于上皮细胞和分泌细胞,并且优势表达于鼻息肉。CFTR在正常下鼻甲黏膜呈较为单一的顶上膜表达,而在鼻息肉中呈顶上膜表达和细胞质表达并存;②鼻息肉组CFTR的黏膜上皮阳性细胞顶上膜表达的强度值(1.921±0.310)显著高于下鼻甲组(0.971±0.214)(P<0.05)。鼻息肉组CFTR的上皮阳性细胞质表达的强度值(2.036±0.439)亦显著高于下鼻甲组(0.550±0.366)(P<0.05)。结论:氯离子通道CFTR蛋白的过度表达和异常表达可能在鼻息肉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明确水通道蛋白-1(aquaporin-1,AQP-1)mRNA、抗凋亡基因Bcl-2 mRNA在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分布及其相关性,探讨AQP-1 mRNA在鼻息肉组织嗜酸粒细胞中表达的意义。方法 16例鼻息肉组织标本来源于鼻息肉切除的患者(女11例,男5例,年龄20-65岁);10例下鼻甲黏膜组织来源于有变应性鼻炎病史的鼻整形患者(女7例,男3例,平均年龄16-58岁)。上述标本取组织相邻切片,应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AQP-1 mRNA和Bcl-2 mRNA的表达;以麦格-姬姆萨(May-Griunwald-Giemsa,MGG)染色法鉴别嗜酸粒细胞。结果 16例鼻息肉组织嗜酸粒细胞中均有AQP-1 mRNA和Bcl-2 mRNA表达,其阳性细胞表达率分别为(93.16±13.25)%;(84.74±12.10)%;而10例下鼻甲组织嗜酸粒细胞中均有Bcl-2 mRNA表达,但仅有4例表达AQP-1 mRNA;AQP-1mRNA和Bcl-2 mRNA在下鼻甲组织嗜酸粒细胞中阳性细胞表达率分别为(19.54±4.98)%和(16.45±3.12)%。AQP-1 mRNA与Bcl-2 mRNA在鼻息肉组织嗜酸粒细胞的表达呈明显正相关(r=0.875,P<0.01)。结论 AQP-1能够平衡鼻息肉组织嗜酸粒细胞内外液体渗透压,维持其存活,在嗜酸粒细胞抗凋亡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核因子-kappa B p65(NF-κB p65)活化对鼻息肉组织中蛋白激酶C-α(PKC-α)和白细胞介素- 8(IL-8)表达的影响及其在鼻息肉发病机制中的可能作用。方法息肉组织标本35例,正常下鼻甲黏膜16例,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NF-κB p65、PKC-α、IL-8的表达活性。结果鼻息肉中的NF-κB p65、PKC-α和IL-8表达活性明显高于下鼻甲黏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NF-κB p65表达活性与PKC-α和IL-8呈正相关(r分别为0.902,0.946,P<0.01);PKC-α表达活性与IL-8呈正相关(r=0.970,P<0.01)。结论NF-κB-PKC信号传导通道可以调节IL-8的表达活性,是鼻息肉发病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检测表面活性物质A(SP-A)在鼻息肉组织及鼻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慢性鼻窦炎发病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对20例鼻息肉组织(鼻息肉组)和20例F鼻甲黏膜组织(对照组)进行SP-A的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和半定量RT-PCR检测.结果:SP-A主要表达在鼻息肉组织上皮细胞内和浆细胞细胞质内;在浆液性腺体细胞内有表达,在黏液性腺体细胞内无表达.SP-A在对照组中的表达与在鼻息肉组中的表达位置相同,但二者之间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A mRNA在鼻息肉组和对照对照组均表达,在鼻息肉组中SP-A/β-actin表达强度比率强于其在对照组中的表达(P<0.05).结论:SP-A mRNA和蛋白均在鼻息肉和鼻黏膜组织中表达,但在对照组中的表达上调.SP-A在天然免疫中的作用可能是慢性鼻窦炎发病机制中的重要因素,为慢性鼻窦炎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