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IFN-γ和IL-10在斑秃发病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uSA)方法检测。对30例病程在1个月内的斑秃活动期患者进行4个月的局部米诺地尔治疗且取得满意效果后,检测其治疗前后血清Th1型细胞因子IFN-γ和Th2型细胞因子IL-10水平,并将其结果与20例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并分析IFN-γ和IL-10治疗前后的相关性。结果①治疗前斑秃患者血清IFN-γ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IL-10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②治疗后斑秃患者血清IFN-γ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而治疗后IL-10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呈显著升高(P〈0.01);③治疗前后IFN-γ与IL-10之间呈显著负相关关系(n=-0.425,P,〈0.01;r2=-0.429,P2〈0.01)。结论IFN-γ是斑秃发病的重要致病因子;IL-10对斑秃皮损的好转发挥重要作用,其能否作为一种新的免疫治疗方法尚需进一步论证。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IFN-γ和IL-10在斑秃发病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检测。对30例病程在1个月内的斑秃活动期患者进行4个月的局部米诺地尔治疗且取得满意效果后,检测其治疗前后血清Th。型细胞因子IFN-γ和Th2型细胞因子IL-10水平,并将其结果与20例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并分析IFNI-γ和IL-10在治疗前后的相关性。结果 (1)治疗前斑秃患者血清IFN-γ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IL-10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2)治疗后斑秃患者血清IFN-γ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而治疗后IL-10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呈显著升高(P〈0.01);(3)治疗前后IFN-γ与IL-10之间呈显著负相关关系(r1=-0.425,P1〈0.01;r2=-0.429,P2〈0.01)。结论 IFN-γ是斑秃发病的重要致病因子;IL-10对斑秃皮损的好转发挥重要作用,其能否作为一种新的免疫治疗方法尚需进一步论证。  相似文献   

3.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清中TNF-α和IL-10水平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清中Th1型细胞因子(TNF-α)和Th2型细胞因子(IL-10)水平,以及Th1/Th2(TNF-α/IL-10)比值的变化,探讨上述指标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中的意义。方法采用ABC-ELISA法检测64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清中TNF-α.和IL-10的水平、TNF-α/IL-10比值,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较,妊娠高血压组TNF-α.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子痫前期组及子痫组TNF-α.水平均有极显著差异(P〈0.001);(2)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妊娠高血压疾病组IL-10水平随宿隋加重而呈下降趋势,其中妊娠高血压组无显著差异(P〉0.05);子痫前期组及子痫组IL-10水平均有极显著差异(P〈0.001);(3)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妊娠高血压组TNF-α/IL-10比值无显著差异护〉0.05);子痫前期组及子痫组TNF-α/IL-10比值均有显著差异(P〈0.001)。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存在着免疫失衡,细胞因子TNF-α和IL-10水平以及TNF-α/IL-10的平衡改变是其重要的病理生理变化之一,可能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妊娠高血压疾病(HDCP)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白介素(IL)-6、8、10水平变化。方法50例HDCP患者(观察组)予以解痉、镇静、控制血压和利尿等对症治疗1周。观察治疗前后血清IL-6、8、10水平变化。选择同期正常妊娠晚期孕妇30例作为健康组。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前血清IL-6、8水平明显高于健康组,IL-10水平明显低于健康组(P〈0.01)。治疗1周后,观察组患者血清IL-6、8水平较前明显下降,IL-10水平较前明显上升(P〈0.05)。结论HDCP患者存在炎症细胞因子水平紊乱,体内存在局部炎症反应。血清IL-6、8、10水平改变反映了HDCP病情程度,可作为治疗疗效评估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测量瘦素(1eptin)在哮喘儿童患者急性发作期及缓解期的变化及其与Th1/Th2细胞因子间的相互关系,探讨瘦素对哮喘儿童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27例在我院哮喘门诊就诊,符合人选标准的哮喘儿童患者急性发作期首诊时取静脉血测IL-4、IFN-1和1eptin,同时予吸氧、糖皮质激素吸人、支气管舒张剂等对症支持治疗。症状缓解后按GINA方案进行分级治疗,疗程12周;疗程结束后取静脉血测IL-4、IFN-1和1eptin,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哮喘治疗后血清IFN-1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明显升高(P〈0.05)。而治疗后血清IL-4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明显降低(P〈0.05)。同样,治疗后血清leptin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明显降低(P〈0.05)。此外,治疗前leptin水平与IL-4/IFN-γ比值的相关性分析表明,两者直线相关(r=0.749,P=0.05);治疗后leptin水平与IL-4/IFN-γ比值的相关性分析表明,两者同样直线相关(r=0.745,P=0.013)。【结论】血浆leptin水平和Thl/Th2细胞因子间的存在负相关,和哮喘儿童免疫功能密切相关,leptin可能参与哮喘儿童气道炎症的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6.
哮喘患儿外周血Th1/Th2平衡的失调及孟鲁司特的干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哮喘患儿外周血Th1/Th2平衡的失调及盂鲁司特的干预作用。方法对65例急性发作期哮喘患儿(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钠片4mg/d,1次/d,连用3个月。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治疗前后外周血培养上清液单个核细胞(PBMC)中白介素-4(IL-4)、γ-干扰素(IFN-γ)水平的变化和日夜间症状评分的变化,并与30例健康儿童作对照(对照组)。结果治疗组患儿治疗前外周血培养上清液PBMC中IL-4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IFN-γ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1),经孟鲁司特治疗3个月后患儿IL-4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IFN-γ水平较治疗前上升(P〈0.05),日夜间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结论哮喘患儿存在着Th1/Th2平衡失调,免疫状态由Th1向Th2“克隆漂移”。孟鲁司特能调节Th1/Th2细胞因子平衡,使免疫反应由Th2型向Th1型逆转,可治疗哮喘。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肠易激综合征(ms)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产生Th1、Th2型细胞因子的水平变化。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IBS患者外周血PBMC体外培养上清液中Thl型细胞因子IL-12、IFN-1及Th2型细胞因子IL-4、IL-10水平。结果:(1)IBS组IFN-1、IL-12水平与正常组比较有升高趋势,但无显著差异(P〉0.051;与正常组比较,IBS组IL-4及IL-10水平均显著降低(P〈O.05)。②同正常组比较,pIBS组IFN-1水平较正常组显著升高(P〈0.05);pIBS组IL-4、IL-10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同正常组比较,非DIBS组Th1型、Th2型细胞因子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腹泻型IBS患者外周血Thl、Th2型细胞因子产生了失衡,呈Th1优势反应;感染因素影响了Th1/Th2失衡;腹泻型IBS患者焦虑状态亦可能影响了Th1/Trh2失衡;抑郁状态与Th1/Th2反应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8.
黄芪对过敏性紫癜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黄芪对过敏性紫癜(HSP)患者血清Th1/Th2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HSP患儿随机分为黄芪治疗组36例和常规治疗组24倒,治疗前后分别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安验(ELISA)检测外周血清IL-4与IFN-γ水平;并用同样方法检测30例健康对照组。结果HSP惠儿血清IL-4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IFN—γ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黄芪治疗组患儿治疗后血清IL-4水平显著降低(P〈0.01),而IFN—γ水平显著增加(P〈0.01)。常规治疗组治疗前后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黄芪能调节过敏性紫癜惠儿Th1/Th2细胞因子的失衡状态,改善惠儿机体免疫功能紊乱状态,对患者治疗有显著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1,6-二磷酸果糖(F-1,6-2P)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细胞免疫的影响.方法择期行乳腺癌根治术患者60例,年龄36~69岁,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C组(NS,n=30)和F组(FDP,n=30).C组为对照组,于麻醉前静脉输注生理盐水(NS)4mL/kg;F组为实验组,静脉输注1,6-二磷酸果糖250mg/kg.两组麻醉方法及麻醉用药相同.于给药前、术毕及术后第5天采外周静脉血3mL,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因子IFN-γ、TNF-α、IL-2、IL-4、IL-5和IL-10及Th1/Th2比值.结果与正常值相比,两组患者用药前各细胞因子升高(P〈0.01),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相比,对照组术毕Th2型细胞因子IL-10升高(P〈0.01),实验组Th1型细胞因子升高(P〈0.01);与术前相比,对照组术毕Th1/Th2比值下降,实验组上升(P〈0.01),组间相比(P〈0.01);术后第5天两组各项指标均恢复到术前水平.结论静脉输注1,6-二磷酸果糖后可增加乳腺癌根治术患者外周血Th1型细胞因子水平,Th1/Th2平衡向Th1细胞免疫反应偏移,机体细胞免疫功能增强.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正常妊娠妇女在妊娠过程中血清IL-1β、IL-6和TNF-α水平随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水平的变化规律。【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测定法检测正常妊娠妇女在妊娠早、中、晚期血清hCG、TNF-α、IL-1β、IL-6水平,并与未孕妇女(对照组)进行对照研究。【结果】1.妊娠早期血清hCG浓度迅速升高,妊娠中晚期明显降低,但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仍有显著性差异(P〈0.01)2.IL-1β血清水平在妊娠早期达到较高水平,中期有所下降,晚期又有所升高。3.与对照组比较,正常妊娠TNF-α血清水平在妊娠早、中、晚期均有所下降,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4.正常妊娠早期血清IL-6水平随血清hCG浓度增高而增加,至妊娠中期血清IL-6水平持续增高,妊娠晚期达高峰。5.妊娠早期血清IL-1β/IL-6浓度的比值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妊娠中期和晚期差异有显著性(P〈0.01)。血清TNF-α/IL-6的浓度比值在妊娠早期、中期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晚期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妊娠期间细胞因子IL-1β和IL-6血清水平增高;妊娠期间正常分泌的hCG可能在细胞因子的产生中发挥作用;妊娠期间宿主的免疫反应可能发生了Th1向Th2型的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