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七氟烷吸入麻醉应用于小儿全身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以90例3~12岁需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的手术患儿的临床资料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实验组凭BIS数值对ETsevo进行调控,使BIS值维持在40~60范围内,在手术结束前5min内要使BIS值保持在60~75范围内。对照组则完全凭借医师的临床经验来进行麻醉、行气管插管。待患儿手术结束后便停止七氟烷的吸入,使用普通氧气机械通气8L/min,不采取其他刺激方式,直至患儿自然苏醒。结果采取BIS监测的患儿插管条件更佳,术中患儿各项生命体征均保持平稳状态。结论 BIS用于七氟烷临床麻醉,在减少药物用量,维持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稳定,以及缩短苏醒与拔管时间,增强麻醉安全程度等多方面均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七氟烷是一种新型的吸入全身麻醉剂,它具有血气分配系数低,对循环呼吸影响比较小,无呼吸道刺激,麻醉诱导快速且易于接受,麻醉维持具有良好的可控性,现在已较广泛应用于小儿手术麻醉中,高浓度诱导用于成人,但已经证实患儿可耐受高浓度吸入及浓度的快速改变,并能降低患儿术中发生心搏骤停风险等特点,本研究就七氟醚在小儿麻醉中的应用情况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七氟烷是一种吸入麻醉剂,气味略带香甜,对呼吸道无刺激性,吸人感觉舒适,小儿易于接受,目前在我国各大医院已得到较广泛的应用。本文对七氟烷吸入麻醉与经典的氯胺酮静脉麻醉用于小儿短小手术的麻醉起效时间、麻醉效果、副作用、苏醒质量和安全性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观察七氟烷复合骶管阻滞麻醉在小儿下腹部短小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60例择期行下腹部短小手术的患儿,随机分为氯胺酮复合骶管阻滞组和七氟烷复合骶管阻滞组,每组30例,观察并记录患儿麻醉手术期间的生命体征、诱导苏醒时间、术中肢体运动、喉痉挛、恶心呕吐、苏醒期躁动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儿麻醉诱导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七氟烷组术后苏醒时间明显短于氯胺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围术期七氟烷组BP、HR比较平稳,而氯胺酮组BP、HR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七氟烷组术中肢体运动、喉痉挛、恶心呕吐、苏醒期躁动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氯胺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小儿下腹部短小手术中应用七氟烷复合骶管阻滞麻醉,具有诱导迅速,麻醉维持血流动力学平稳,苏醒迅速完全,不良反应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析七氟烷在小儿临床麻醉中的应用有效性。方法:选择2012年7月~2014年7月本院88例行麻醉治疗的患儿,将其按照每组44例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均接受静脉插管麻醉,对照组采用异氟烷开展麻醉处理,实验组则通过七氟烷实施临床麻醉,比较两组麻醉效果。结果:实验组拔管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苏醒时间明显快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及实验组均未出现严重临床不良反应。结论:针对小儿临床麻醉工作,采用七氟烷效果更佳,具备较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七氟烷与异氟烷低流量麻醉在腹腔镜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于我院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224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异氟烷低流量麻醉,给予观察组患者七氟烷低流量麻醉,观察两组患者各临床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气腹前、气腹10min、苏醒时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变化平稳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自主恢复时间、拔管时间、Aldrete评分至9分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相应指标(P〈0.05)。结论:七氟烷低流量麻醉较异氟烷血流动力学更平稳,术后患者恢复时间、拔管时间更短,麻醉深度更易控制,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七氟烷用于小儿患者手术时的诱导和苏醒特征,以及复合瑞芬太尼在麻醉中的可行性和效果。方法 60例患儿(ASA1-2级),5%七氟烷吸入诱导,2%~3%七氟烷吸入和瑞芬太尼泵入维持,观察诱导反应、切皮反应、血压、心率、心电图、血氧饱和度、和呼吸情况及苏醒情况。结果诱导平稳,切皮反应轻,生命征稳定,呼吸平稳,苏醒快。结论七氟烷吸入诱导是小儿全麻一种有效且耐受性好的方法。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在小儿手术中的安全性高、麻醉深度容易掌控,是一种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0.
肖建英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19):90-91
目的观察面罩七氟烷吸入麻醉和氯胺酮麻醉用于小儿短小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择期行腹股沟斜疝高位结扎患儿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30例。A组予面罩七氟烷吸入麻醉,B组予氯胺酮麻醉。观察2组术前5min、术中10min及术后20min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呼吸(RR)数值及2组5、10、20min的入睡、苏醒情况。结果 A组5min入睡和苏醒者比例均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中10minHR值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RR及SpO2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面罩七氟烷吸入麻醉用于小儿短小手术诱导迅速、苏醒快,对循环影响小、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在小儿治疗中利用七氟烷与丙泊酚进行麻醉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80例手术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单纯组和合用组.结果 两组经10~24次呼吸诱导成功率100%.两组在拔管的时间、诱导的时间、苏醒的时间上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肌内注射基础麻醉是可行的,尤为适用不合作的儿童. 相似文献
12.
目的本文简要针对七氟烷在小儿临床麻醉方面的效果进行探究与分析。方法选择我院自2011年3月至2014年3月入院接受治疗的患儿60例,采用随机的方法将其划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人数30例,观察组患儿应用七氟烷进行麻醉治疗;对照组患儿应用异氟烷进行麻醉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儿都没有出现不良反应,同时观察组患儿的麻醉效果较对照组患者的麻醉效果更卓越。结论应用七氟烷进行小儿临床麻醉具有效果显著、安全性高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568例七氟烷吸入麻醉在小儿日间手术中的观察和护理。方法面罩吸入8%七氟烷麻醉诱导,术中2%~3%七氟烷吸入维持。辅以骶管阻滞、臂丛神经阻滞或局部浸润麻醉。结果 568例患儿麻醉诱导和苏醒恢复迅速,循环呼吸影响小,并发症少,无1例发生严重麻醉并发症。结论七氟烷是小儿日间手术麻醉较理想的吸入麻醉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七氟烷联合i-gel喉罩通气在小儿短小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11月本院收治的80例行小儿斜疝术和包皮切除术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七氟烷i-gel喉罩通气全身麻醉,对照组采用氯胺酮静脉注射全身麻醉。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并发症发生率、FLACC评分、苏醒时间。结果观察组T1时的SpO2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1、T2、T3、T4时的HR、MA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T1、T2、T3、T4时的HR、MAP水平显著高于T0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6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FLACC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苏醒时间为(10.14±3.55)min,显著短于对照组的(20.04±4.68)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氟烷联合i-gel喉罩通气在小儿短小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苏醒时间。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妇科手术吸入七氟烷与异氟烷对患者入睡时间、HR、平均动脉压(MAP)和苏醒时间等方面的差异。方法选择80例择期妇科手术ASAⅠ~Ⅱ的患者分为七氟烷组(40例)和异氟烷组(40例)。诱导:七氟烷组给予丙泊酚1.0mg/kg、芬太尼4μg/kg、维库溴铵0.1mg/kg,同时给予5%七氟烷吸入。异氟烷组给予丙泊酚1.0mg/kg、芬太尼4μg/kg、维库溴铵0.1mg/kg,同时给予2%异氟烷吸入。维持:七氟烷组用1.5%~2.5%七氟烷维持;异氟烷组用1.0%~2.5%异氟烷维持至手术结束。记录并比较两组的意识消失时间、MAP、HR、血氧饱和度(SpO2)和苏醒时间。结果七氟烷组诱导后和术中MAP、HR明显高于异氟烷组,意识消失时间和苏醒时间七氟烷组明显早于异氟烷组。结论妇科手术吸入麻醉中,七氟烷诱导舒适,控制精确,可减少术中HR和MAP的波动,麻醉更加平稳,可缩短患者苏醒时间。 相似文献
16.
不同低流量七氟烷麻醉在小儿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新鲜气流量对七氟烷吸入小儿麻醉中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选择ASAI-II级3~10岁行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小儿90例,随机分为ABC3组,每组30例,全部病例选择七氟烷吸入法诱导,气管插管后2%~3%七氟烷维持,A组小儿术中用新鲜气流量0.3L/min,B组新鲜气流量为0.6L/min,C组新鲜气流量为0.9L/min,连续监测BIS,PETCO2,MBP,HR,ECG,SPO2观察术前,术后24,48h肾功能的变化。结果 3组各组年龄,体重,手术,麻醉时间,MBP,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不同时点PETCO2有明显差异(P〈0.05),A组明显高于B组和C组,3组病例均无肺部并发症及肾功能损害。结论低流量吸入七氟烷麻醉在小儿也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七氟烷在小儿临床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小儿临床麻醉治疗的患儿5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6例。观察组患儿给予七氟烷麻醉治疗,对照组患儿给予异氟烷麻醉治疗。结果观察组患儿拔管时间、苏醒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氟烷在小儿临床麻醉过程中可以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缩短患儿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具有显著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七氟烷吸入麻醉在儿童喉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0年7月至2012年7月期间,我院诊治的58例喉手术患儿,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氯胺酮静脉麻醉)和观察组(七氟烷吸入麻醉),每组各29例,对两组患者麻醉前(T0)、手术前(T1)、手术后10min(T2)、手术后30min(T3),以及手术结束时(T4)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根据FLACC评分法,对术后镇痛效果进行评分;以及术后苏醒时间,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在手术前(T1)、手术后10min(T2)、手术后30min(T3),以及手术结束时(T4),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明显降低,基本处于麻醉前的水平,观察组术后苏醒时间明显缩短,镇痛评分明显降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喉手术患儿,七氟烷吸入麻醉疗效显著,术后镇痛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临床医药实践》2014,(12):922-924
目的:分析探讨全凭静脉全麻与静脉复合七氟烷吸入全麻在小儿麻醉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择期手术的患儿60例,ASA 12级,随机分为两组。Ⅰ组:氯胺酮肌肉注射基础麻醉+丙泊酚维持;Ⅱ组:8%七氟烷吸入诱导麻醉+丙泊酚维持。分别记录患儿从清醒到意识消失的时间、术后清醒的时间和期间的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 O2)变化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Ⅱ组患儿从清醒到意识消失的时间及术后清醒所需时间显著短于Ⅰ组(P<0.01);Ⅱ组HR无明显上升(P<0.05),两组Sp O2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Ⅰ组不良反应多于Ⅱ组(P<0.05)。结论:静脉复合8%七氟烷吸入诱导麻醉对ASA 12级,随机分为两组。Ⅰ组:氯胺酮肌肉注射基础麻醉+丙泊酚维持;Ⅱ组:8%七氟烷吸入诱导麻醉+丙泊酚维持。分别记录患儿从清醒到意识消失的时间、术后清醒的时间和期间的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 O2)变化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Ⅱ组患儿从清醒到意识消失的时间及术后清醒所需时间显著短于Ⅰ组(P<0.01);Ⅱ组HR无明显上升(P<0.05),两组Sp O2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Ⅰ组不良反应多于Ⅱ组(P<0.05)。结论:静脉复合8%七氟烷吸入诱导麻醉对ASA 12级患儿是安全有效的,其可以代替氯胺酮肌肉注射进行基础麻醉,尤其适用于不合作的儿童。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