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变应性鼻炎是机体接触吸入性过敏原后由IgE介导、Th2细胞驱动的鼻黏膜炎症性反应性疾病~([1])。严道南教授从事变应性鼻炎的中医治疗三十余载,其创鼻敏感方治疗变应性鼻炎肺脾虚寒证疗效显著。针刺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更是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一致认同,其已被美国最新制定的变应性鼻炎诊疗指南所纳入。本研究采用鼻敏感方结合针刺治疗肺脾虚寒型变应性鼻炎30例,并设西药组30例作为对照组,以探讨针  相似文献   

2.
罗秋萍 《江西医药》2010,45(6):530-531,593
目的探讨1%硝酸铈溶液对豚鼠变应性鼻炎鼻黏膜的影响。方法健康豚鼠39只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变应性鼻炎组:用2,4-二异氰酸甲苯酯(2,4-Toluene-Dissocya-nate,TDI)作致敏原,经鼻腔滴入建立变应性鼻炎模型。治疗期间变应性鼻炎组(n=30)动物随机分成3组:阳性对照组(n=10)、药物治疗对照组(n=10)、硝酸铈治疗组(n=10),正常对照组(n=9)设为阴性对照组,治疗15d。观察症状体征、鼻分泌物涂片、鼻黏膜组胺含量和光镜和电镜下鼻黏膜组织形态学的变化。结果阳性对照组出现鼻痒、喷嚏、流清涕,鼻分泌物嗜酸性粒细胞增多,鼻黏膜组胺含量增多,嗜酸性粒细胞浸润,鼻黏膜细胞超微结构改变。与阳性对照组相比,硝酸铈治疗组上述变化明显减轻。结论 1%硝酸铈溶液能有效控制豚鼠变应性鼻炎的症状体征,使鼻黏膜嗜酸性粒细胞减少、组胺含量减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证实水通道蛋白5(aquaporin5,AQP5)在人变应性鼻炎鼻黏膜与正常鼻黏膜中的表达及分布,进一步探讨AQP5与变应性鼻炎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技术对30例变应性鼻炎患者下鼻甲黏膜(变应性鼻炎组)和10例正常人鼻中隔前下部黏膜(对照组)标本中AQP5的表达进行检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QP5的表达在变应性鼻炎组和正常对照组鼻黏膜中的分布部位基本一致,均表达于鼻黏膜表面柱状上皮细胞及黏膜下腺的腺上皮细胞;统计学分析显示,AQP5在变应性鼻炎组鼻黏膜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变应性鼻炎中,AQP5的高表达与腺体过度分泌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变应性鼻炎(AR)是发生在鼻黏膜的变态反应性疾病,以鼻痒、喷嚏、水样分泌物等为临床特征。2004年11月~2005年11月,我们用鼻炎片治疗变应性鼻炎获得较好疗效,并与西替利嗪进行了疗效比较。1临床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病例来源为2001年3月~2005年3月来我诊所就诊的300例变应性鼻炎患者。1.2诊断标准[1]①常年性发病,具有打喷嚏(每次连续3个以上)、流清涕和鼻黏膜肿胀三个主要临床表现,一年内发病日数累计超过6个月,一日内发病时间累计超过0.5小时;②病程至少一年。1.3病例分组共300例,分为两组。治疗组150例,男80例,女70例;年龄18~60岁,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苯环喹溴铵对大鼠变应性鼻炎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以卵清白蛋白(Ova)和Al (OH)_3建立大鼠变应性鼻炎模型。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苯环喹溴铵大、中、小剂量组,倍氯米松组和溶媒对照组,每组10只大鼠。各组动物经鼻给予相应药物2 wk后,观察各动物的症状和鼻黏膜组织形态学的状况,对各动物单侧鼻分泌物进行称重,并检测血清和鼻黏膜中Ova特异性IgE。结果模型组大鼠症状评分、鼻分泌物重量、血清和鼻分泌物中Ova特异性IgE水平及鼻黏膜病理学评分均高于溶媒对照组(P<0.01)。与模型组相比,苯环喹溴铵各剂量组大鼠的鼻炎症状均得到明显改善(P<0.01);大、中剂量组大鼠鼻黏膜的组织形态改变明显减轻(P<0.01);大剂量组大鼠血清和鼻黏膜中的Ova特异性IgE水平以及鼻分泌物量均明显降低(P<0.01)。结论经鼻给予苯环喹溴铵,对于大鼠变应性鼻炎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之一可能是通过降低Ova特异性IgE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变应性鼻炎(AR)大鼠鼻黏膜Bcl-2蛋白的表达与细胞凋亡之间的关系,进一步了解变应性鼻炎的发病机制。方法选健康SD大鼠20只,雌雄不限,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只。实验组以卵清蛋白腹腔注射致敏,继之鼻局部激发建立变应性鼻炎大鼠模型。取实验组与对照组动物鼻呼吸区黏膜,行Bcl-2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以细胞凋亡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鼻黏膜细胞凋亡状况,以图像分析软件分析结果。结果变应性鼻炎大鼠鼻黏膜Bcl-2蛋白主要表达于细胞胞质中,包括鼻黏膜腺体细胞、上皮细胞,固有层中的淋巴细胞,鼻分泌物中可见大量呈强阳性反应的嗜酸性粒细胞,实验组Bcl-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凋亡细胞散在于鼻黏膜上皮层和固有层,实验组更多见于上皮层,实验组凋亡指数与对照组相比下调。结论变应性鼻炎大鼠鼻黏膜细胞凋亡过程受抑可能是变应性鼻炎鼻分泌物增多及上皮破坏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检测变应性鼻炎患者鼻黏膜组织中TLR5的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30例变应性鼻炎患者(试验组)和25例非变应性鼻炎患者(对照组)鼻黏膜组织中TLR5的表达。结果 TLR5在试验组的阳性表达率(83.3%)明显高于对照组(8.0%),χ^2=30.965,P<0.05。结论 TLR5在变应性鼻炎患者鼻黏膜组织中高表达。  相似文献   

8.
变应性鼻炎是发生在鼻黏膜的变态反应性疾病,其发病与遗传及环境密切相关,是小儿常见鼻病之一,季节变换时发病率增高,儿童变应性鼻炎的主要症状有挖鼻、揉鼻、鼻出血、打喷嚏、鼻塞、流清涕、合并支气管哮喘。  相似文献   

9.
变应性鼻炎,又称过敏性鼻炎,是指特异性个体接触致敏原后由IgE介导的介质释放,并有多种免疫活性细胞和细胞因子等参与的鼻黏膜慢性炎症反应性疾病,典型的症状主要是阵发性喷嚏、流清涕,其次是鼻塞和鼻痒。近年变应性鼻炎的患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且增长明显,已成为全球性健康问题之一,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1]。我科2008年2月-2010年8月行经鼻内镜下鼻中隔垂直切口联合等离子刀烧灼鼻丘、下鼻甲的前端治疗变应性鼻炎患者126例,  相似文献   

10.
周羽  崔英  彭顺林 《北方药学》2011,8(2):59-61
变应性鼻炎是发生在鼻黏膜的变态反应性疾病,鼻黏膜反应性增高是其主要特点,以突然和反复发作的鼻痒、阵发性喷嚏、大量水样涕和鼻塞为主要特征.随着工业化进程,现代生活方式和人类生态环境的急剧变化,变应性鼻炎的发病率有逐年升高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盐酸西替利嗪+超声雾化吸入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是发生在鼻黏膜的由血清免疫球蛋白(IgE)介导的I型超敏反应,是鼻炎中常见的类型,其发病率有上升趋势。临床上以鼻塞、鼻痒、清水样鼻涕、阵发性喷嚏为主要特征,体格检查见鼻黏膜水肿,呈苍白色,水样分泌物。近年来,本院使用盐酸西替利嗪+超声雾化吸入治疗变应性鼻炎50例,取得明显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联合通窍鼻炎片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4年1月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门诊收治的变应性鼻炎患者16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10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采用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治疗,试验组采用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联合通窍鼻炎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88.0%)高于对照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有3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其中鼻腔干燥感2例,声嘶1例;观察组有5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其中鼻腔干燥感1例、鼻黏膜出血1例、关节疼痛与腹痛1例、睡眠障碍1例和皮疹1例,上述不良反应症状均较轻,未予处理均逐渐自行消失。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联合通窍鼻炎片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研究变应性鼻炎大鼠鼻黏膜NF-κBp65、GATA-3表达的影响,探讨玉屏风散治疗变应性鼻炎的可能机制。方法 60只SD大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分别为正常组、模型组、治疗组(玉屏风散低、中、高剂量组)、对照组。除正常组外,其余的大鼠均建立卵清蛋白诱导的变应性鼻炎模型。分组给药干预1周。应用HE染色检测鼻黏膜组织结构变化,应用western-blot及Realtime PCR技术检测NF-κBp65、GATA-3在鼻黏膜组织中的表达。结果模型组鼻组织病理学表现以组织重塑、上皮细胞脱落、杯状细胞化生、组织水肿、大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为主;治疗组的表现以鼻黏膜存在组织重塑表现,鼻黏膜上皮细胞脱落、组织间质轻度水肿、固有层可见少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模型组鼻黏膜中NF-κBp65、GATA-3蛋白及其mRNA呈高表达变化;给予玉屏风散治疗后,NF-κBp65、GATA-3蛋白及其mRNA表达下降,经统计学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变应性鼻炎鼻黏膜存在组织重塑,玉屏风散可能通过下调NF-κBp65、GATA-3表达,发挥防治变应性鼻炎的效应。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盐酸氮卓斯汀喷鼻剂同辅舒良在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中的疗效。方法在确诊为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231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其中123例患者对其用盐酸氮卓斯汀喷鼻剂进行治疗,另外108例用辅舒良(丙酸氟替卡松鼻喷剂)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的疗效。结果盐酸氮卓斯汀组与辅舒良组治疗效果相当,但盐酸氮卓斯汀起效时间更快。从不良反应看,盐酸氮卓斯汀有个别患者诉有一过性轻微口苦;辅舒良组有10例出现鼻黏膜干燥,有3例出现鼻出血。盐酸氮卓斯汀不良反应更少。结论当常年性变应性鼻炎需要快速、安全和高效减轻症状时盐酸氮卓斯汀喷鼻剂是重要的选择之一。  相似文献   

15.
鼻内窥镜下微波热凝筛前神经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是鼻黏膜的I型变态反应性疾病,其典型症状为鼻痒,并伴有阵发性喷嚏以及大量清水样鼻涕及鼻塞,对患者的生活和工作有较大影响。近年来,本科对51例变应性鼻炎患者采取鼻内镜下手术联合微波热凝鼻后下神经、筛前神经的方式,取得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变态反应性鼻炎(allergicrhinitis,AR)简称变应性鼻炎或过敏性鼻炎。已被人们描述为“21世纪的流行病”,其患病率每20年增加1倍。变应性鼻炎是鼻黏膜组织的一种非感染性炎症.是特应性个体接触致敏原后,各种细胞因子、炎症介质对血管、神经和腺体的刺激诱导变应性鼻炎的症状产生如:频繁发作的喷嚏、过量的鼻分泌物和显著鼻塞等,  相似文献   

17.
段昌宇  张天虹 《安徽医药》2022,26(11):2149-2152
变应性鼻炎,是特应性个体接触致敏原后由 IgE介导的鼻黏膜慢性炎症反应性疾病,以鼻痒、喷嚏、鼻分泌亢进等为其主要特点。近年来随着社会工业化进展,环境改变,中国变应性鼻炎患病率呈上升趋势。外泌体是近几十年新发现的一种纳米级的囊泡,内含蛋白质、核酸等物质,在细胞间沟通发挥着重要作用。现就近些年关于外泌体的相关基础研究进行总结,重点讨论其在变应性鼻炎中的作用机制,同时总结外泌体在变应性鼻炎治疗的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曲安奈德鼻喷雾剂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96例变应性鼻炎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氯雷他定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曲安奈德鼻喷雾剂治疗,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83%)高于对照组(79.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安奈德鼻喷雾剂治疗变应性鼻炎疗效显著,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加味补中益气汤结合丙酸倍氯米松喷雾剂治疗以鼻塞为主症的常年性变应性鼻炎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5例采用加味补中益气汤口服结合丙酸倍氯米松喷雾剂喷鼻治疗,对照组37例采用丙酸倍氯米松喷雾剂喷鼻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变化。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75.56%高于对照组的54.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56%高于对照组为83.78%,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2组鼻塞、鼻腔体征积分均有显著改善(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补中益气汤结合丙酸倍氯米松喷雾剂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以鼻塞为主症者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0.
范敏 《现代临床医学》2010,36(3):233-234
变应性鼻炎即变态反应性鼻炎,又称过敏性鼻炎。通常是指在个体接触过敏原后,由IgE介导产生的鼻黏膜炎症反应,从而表现出鼻部症状,包括鼻塞、鼻痒、流涕和喷嚏等的一种疾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