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涤纶毡片修补巨大切口疝的方法和效果。 方法 采用涤纶毡片修补巨大腹壁缺损 11例 ,腹壁缺损直径 7~ 14cm,平均 (10 .7± 2 .3) cm。修补时经原切口切开假性疝囊进腹 ,游离疝环 ,先将大网膜衬垫于腹壁缺损处 ,再用不吸收缝线将适当大小的涤纶毡片与腹壁缺损边缘作全层间断缝合。结果 术后随访 2~ 4年 ,术后半年曾有 1例复发。所有病人未见感染、腹腔内严重粘连以及修补材料外露等并发症发生 ,效果满意。结论 涤纶毡片的组织相容性好 ,弹性佳 ,牢固可靠 ,价格低廉 ,适于作巨大切口疝的修补材料 相似文献
2.
1998年6月至2003年9月,我们应用涤纶补片修补腹壁切口疝6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切口疝是腹部手术后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发生率为2%~11%。传统的修补方法存在较高的复发率,可达30%~50%。其中巨大腹壁切口疝(疝环最大径〉10cm)更是治疗棘手、复发率高,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和不便。我院2002年1月-2007年10月共诊治巨大腹壁切口疝24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应用补片修补巨大腹壁切口疝2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补片修补巨大腹壁切口疝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6月至2007年3月桂林市妇女儿童医院诊治的20例巨大腹壁切口疝的临床资料。结果:20例均痊愈出院,无心肺衰竭等严重并发症,无复发。结论:补片修补术是治疗巨大腹壁切口疝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5.
涤纶毡型心脏补片修补腹壁巨大切口疝18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科自 1988~ 1998年 10年间 ,应用聚丙烯网织片修补巨大的切口疝 18例取得了较好效果 ,现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 本组 18例 ,其中男性 12例 ,女性 6例。年龄 48~ 6 8岁 ,6 0岁以上 6例 ,平均年龄 5 9岁。直径 10cm以上 13例 ,12~ 15cm5例。修补 5年以上的 16例 ,未超过 5年的 2例。 方法 :18例病人均采用涤纶毡型心脏补片修补。切开皮肤、皮下组织 ,显露出疝环 ,游离疝周围各层组织 ,还纳内容物后切除疝囊 ,将大网膜铺在腹内脏器与疝环之间 ,将裁剪大小合适的补片用非吸收线与疝环周边腹肌筋膜、腹膜间断缝合 ,线结留在近皮…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补片在修补腹壁切口疝中的应用.方法 2002年1月~2009年12月采用聚丙烯补片修补腹壁切口疝15例,其中男6例,女9例,年龄37~84岁,平均65岁.15例患者疝环直径3~18 cm,平均10 cm.均采用聚丙烯补片植入肌后筋膜前或腹膜前修补.结果 全部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术口感染1例,经敞开切口,未取补片,多次换药,切口愈合.本组15例均得到随访,随访3~50个月,1例复发.结论 采用聚丙烯补片植入肌后筋膜前或腹膜前修补腹壁切口疝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应用双层补片修补巨大腹壁切口疝的经验。方法:回顾分析应用Prolene双层补片修补11例巨大腹壁切口疝患者的术前准备、手术方法和引流放置。结果:11例均治愈,随访2个月~2年无复发。结论:应用双层网片无张力修补巨大腹壁切口疝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应用补片治疗巨大腹壁切口疝的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腹壁切口疝的易发因素、发病机理及其防治方法。方法 对2000年10月-2005年9月收治的26例巨大腹壁切口疝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所有病例均采用补片行巨大切口疝无张力修补术,其中采用Marlex网片17例,复合补片(Composix 补片)9例,全组病例均痊愈出院,无严重并发症,随访6-35个月,平均26个月,无复发,疗效满意。结论腹内压增高、术后切口感染、手术操作不规范是腹壁巨大切口疝发生的主要原因;固手术期管理,包括处理腹内压改变对机体的不利影响、抗生素使用积极防治切口感染、术后的康复指导等是防止该病发生及决定其治疗预后的关键;应用人工补片行腹壁巨大切口疝修补术是一种安全、合理、疗效确切的最佳治疗方法,也是治疗该病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10.
11.
补片修补巨大腹壁切口疝16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聚丙烯网片补片修补巨大腹壁切口疝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4月-2008年10月亳州市人民医院普外科治疗16例巨大腹壁切口疝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操作、缝合方式、放置引流管、预防性抗生素应用及术前提高腹壁顺应性为影响愈合的主要因素。16例患者均痊愈出院,无严重并发症出现。结论应用补片法修补腹壁巨大切口疝效果良好,手术损伤小,术后恢复快,围手术期处理妥善可避免术后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生物补片联合自身腹膜折叠修补巨大腹壁切口疝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通过回顾性研究我院近年来结直肠癌术后切口疝患者疝修补方式,比较生物补片联合自身腹膜折叠修补方式与传统无张力修补两种手术方式的优劣。结果:二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生物补片联合自身腹膜折叠修补组患者在术后总引流量、切口液化感染、术后慢性疼痛及疝复发率上明显低于传统无张力修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物补片联合自身腹膜折叠修补巨大腹壁切口疝能有效减少患者切口感染,减少术后慢性疼痛及疝再发的发生率,是一项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13.
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61岁,因直肠癌于2年前在外院行Miles手术,术后2个月切口下方出现可复性包块,诊断为腹壁切口疝,2年来包块逐渐增大,于2010年3月来我院就诊。查体:血压140/70 mmHg(1 mmHg=0.1333 kPa),中下腹正中可见一长约15cm纵形陈旧性手术疤痕,左下腹可见结肠造瘘口,站立时下腹壁整个膨出,膨出物下缘达到耻骨联合水平;平卧位可触及一巨大缺损区,大小约25 cm× 相似文献
14.
为总结复合补片(聚丙烯与聚四氟乙烯复合疝修补材料)在修补腹壁巨大切口疝的临床经验,回顾性分析8例巨大腹壁切口疝临床资料.8例均痊愈出院,无切口感染、皮下积液并发症,随访3-24个月无复发.复合补片修补术是治疗腹壁巨大切口疝,减少复发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应用补片修补腹壁巨大切口疝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5月~2010年6月应用补片修补腹壁巨大缺损31例,通过对患者全面的护理评估,根据不同的个体需求实施健康教育,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导,清除患者疑虑和恐惧心里,做好围手术期的护理,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和切口情况,并进行出院指导.结果:本组所有病例手术顺利,完全接受健康教育且配合康复护理,术后切口感染3例,其中1例因严重感染而将补片取出,皮下积液3例,术后平均随访29个月发现复发2例.结论:全面、高质量做好心理护理及术前、术后知识宣教,正确指导患者的康复,能确保手术的安全实施及有效预防并发症,使患者达到最佳治疗效果,也是减少术后复发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腹壁切口疝的治疗方法:分析20例腹壁切口疝病人的临床资料.1.肌腱膜上补片置入手术(ONLAY)7例;2.筋膜前(腹膜前)肌下补片置入手术(SUBLAY)11例;3.缺损处直接补片置入途径2例.平均年龄54.3岁女性占60%.上腹部切口45%,下腹部切口55%.全部采用合成材料修补.聚丙烯材料17例,聚四氟乙烯-聚丙烯双面材料3例,开腹手术20例,无复发.结论 ONLAY手术安全可靠,复发率低,是可以接受的切口疝修补方法,避免伤口感染,防止腹内压升高,促进伤口愈合,保证缝合质量是预防切口疝关键.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总结复合补片腹腔内修补腹壁切口疝的临床经验。方法:对收治的47例应用复合补片进行修补的腹壁切口疝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其中19例采用开放式完全腹腔内修补方法,28例采用腹腔镜修补方法。结果:随访4~38个月,无复发病例,开放组2例发生切口感染,经冲洗引流后治愈;腹腔镜组1例发生小肠漏,经腹腔引流1个月后治愈,1年后补片感染再次手术取出补片;两组均有4例发生血清肿。结论:应用复合补片采用开放式完全腹腔内及腹腔镜修补法修补切口疝均是安全、有效的方法。腹腔镜修补时要注意避免肠管损伤。 相似文献
19.
应用巴德复合补片修补腹壁切口疝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腹壁切口疝是腹部手术后的常见并发症,发生后如未予及时有效的治疗,其包块会逐渐增大,腹壁缺损会加重,影响患者生活及工作,甚至会发生嵌顿及绞窄而危及生命,而手术治疗是腹壁切口疝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根据腹壁缺损的大小,可直接缝合腹壁缺损,或应用人工材料修复腹壁缺损.应用巴德复合补片(Bard Composix)进行修补为腹壁切口疝修补的方法之一,该补片是由聚丙烯和膨化聚四氟乙烯2种材料制成的双面复合补片,具有良好的抗张力及防粘连等优点,由于直接与腹膜缝合,降低了切口张力,同时补片外有肌肉及筋膜覆盖,肉芽组织易于长入网孔内,有利于切口的愈合[1].自2004年以来应用Bard Composix修补腹壁切口疝11例,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