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产时脐带绕颈对围产儿及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选择680例单胎足月妊娠孕妇进行分析,分脐带绕颈组与无脐带绕颈组,分析脐带长度与脐带绕颈的关系,分析产时胎儿宫内窘迫率及新生儿窒息率;分析因胎儿宫内窘迫行阴道助产率及剖宫产率。结果:脐带过短无一例发生脐带绕颈,脐带过长组的脐带绕颈周数多于脐带正常长组,两组比较P<0.01,有显著差异。脐带绕颈组与无绕颈组的胎儿宫内窘迫率及新生儿窒息率比较.P<0.01,二组有显著差异。脐带绕颈的胎儿宫内窘迫率为24.82 %,新生儿窒息率为12.41%。脐带绕颈与无绕颈组因胎儿宫内窘迫行阴道助产率及剖宫产率,两组比较,P>0.05。并无显著差异,脐带绕颈的胎儿宫内窘迫行阴道助产率为4.96%,剖宫产率为6.38%。结论:脐带绕颈与脐带长度有一定关系,脐带过长是导致脐带绕颈的基本因素,脐带绕颈周数越多,则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发生机会越大;但产前疑诊脐带绕颈者无需均采取剖宫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产时脐带绕颈对围产儿及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选择680例单胎足月妊娠孕妇进行分析,分脐带绕颈组与无脐带绕颈组,分析脐带长度与脐带绕颈的关系,分析产时胎儿宫内窘迫率及新生儿窒息率;分析因胎儿宫内窘迫行阴道助产率及剖宫产率.结果:脐带过短无一例发生脐带绕颈,脐带过长组的脐带绕颈周数多于脐带正常长组,两组比较P<0.01,有显著差异.脐带绕颈组与无绕颈组的胎儿宫内窘迫率及新生儿窒息率比较,P<0.01,二组有显著差异.脐带绕颈的胎儿宫内窘迫率为24.82 %,新生儿窒息率为12.41 %.脐带绕颈与无绕颈组因胎儿宫内窘迫行阴道助产率及剖宫产率,两组比较,P>0.05,并无显著差异,脐带绕颈的胎儿宫内窘迫行阴道助产率为4.96 %,剖宫产率为6.38 %.结论:脐带绕颈与脐带长度有一定关系,脐带过长是导致脐带绕颈的基本因素,脐带绕颈周数越多,则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发生机会越大;但产前疑诊脐带绕颈者无需均采取剖宫产.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脐带绕颈对分娩方式、围生儿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7~2009年327例脐带绕颈病例的临床资料,就脐带绕颈对分娩方式、胎儿宫内窘迫及新生儿窒息等方面有何影响作初步探讨.结果 脐带绕颈组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明显高于非脐带绕颈组,两组有明显差异.随着脐带缠绕周数增多,阴道手术、剖宫产比例均增高.结论 脐带绕颈易发生胎儿宫内窘迫,孕期和产时均应加强监护,仍以自然分娩占大多数.及早发现胎儿宫内窘迫,尽快结束分娩.缠绕2周或2周以上者,适当放宽剖宫产指征.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脐带绕颈对围产儿的影响,正确处理脐带绕颈.方法:选择378例胎儿脐带绕颈作为研究组,将脐带绕颈长度,绕颈周数进行分析,并将同期分娩的孕妇随机抽取具有可比性的45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剖宫产率、阴道助产率.结果:脐带过短无1例发生脐带绕颈,脐带过长组的脐带绕颈周数多于脐带正常长度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研究组与对照组中的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剖宫产率、阴道助产率,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加强产前检查和监护,选择适当分娩方式,正确处理脐带绕颈,降低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和新生儿窒息、死亡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脐带绕颈胎儿孕妇分娩方式的选择及其与围生儿结局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足月单胎分娩,脐带绕颈在产程中进行胎心监护,根据胎心变化与宫缩关系,分为3组:早期减速ED组加例。变异减速VD组120例。晚期减速LD组80例,分别统计3组间脐带长度、绕颈周数、缠绕松紧度、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阴道助产、剖宫产及母儿损伤情况。结果 3组间脐绕颈周数、缠绕紧密度差异显著,LD与VD、ED组比较。新生儿窒息、阴道助产率及母儿损伤率差异显著。结论 脐带绕颈2周以上,脐带绕颈紧密,新生儿窒息率高。阴道分娩对母儿损伤大。分娩方式宜选择剖宫产。  相似文献   

6.
足月妊娠脐带绕颈分娩方式的探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探讨足月妊娠脐带绕颈在产程中导致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方法住院分娩的548例脐带绕颈孕妇为观察组,同期抽取住院分娩的无脐带绕颈的孕妇500例为对照组,分析比较两组孕妇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脐带绕颈周数与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以及孕妇的分娩方式。结果观察组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脐带绕颈1周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剖宫产率无明显差异(P>0.05);脐带绕颈2~3周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其剖宫产率明显升高(P<0.05)。结论脐带绕颈1周者,可鼓励孕妇自然分娩,必要时行剖宫产。脐带绕颈2~3周者,建议孕妇剖宫产分娩。  相似文献   

7.
邢玲玲 《医学综述》2012,(19):3328-3329
目的探讨不同分娩方式对头位脐带绕颈的处理对新生儿窒息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9月至2011年9月单胎头位脐带绕颈足月妊娠产妇共280例,上述病例均无产科合并症、相关并发症。根据分娩方式不同分为阴道分娩组和剖宫产组。阴道分娩组均在局麻下行左侧会阴侧切分娩。剖宫产组均在持续硬膜外麻醉下实施剖宫产术。其中阴道分娩组160例;剖宫产组120例。观察脐带绕颈不同分娩方式对新生儿窒息及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的影响。结果阴道分娩组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显著高于剖宫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分娩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与剖宫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脐带绕颈情况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脐带绕颈1周妊娠病例可建议实施自然分娩,脐带绕颈>2周的可建议实施剖宫产进行分娩。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足月妊娠脐带绕颈在产程中导致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选择合适的分娩分式.方法 住院分娩400例脐带绕颈孕妇为观察组,同期抽取住院分娩的无脐带绕颈的孕妇500例为对照组,分析比较两组孕妇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脐带绕颈周数与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以及孕妇的分娩方式.结果 观察组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脐带绕颈1周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剖宫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脐带绕颈2~3周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其剖宫产率明显升高(P<0.05).结论 脐带绕颈1周者.可鼓励孕妇自然分娩,必要时行剖宫产.脐带绕颈2~3周者,建议孕妇剖宫产分娩.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脐带绕颈最佳分娩方式的选择和对围产儿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2008年1月-2013年1月五年间在焦作市人民医院住院终止妊娠的足月、头位、无产科并发症及并发症、单胎伴脐绕颈的病例资料,其中选取89例脐绕颈≥2周的病例作为观察组,选取162例脐绕颈1周的病例作为对照组,回归分析比较两组孕妇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死产率及剖宫产率。并比较脐带绕颈周数不同与分娩方式的关系。结果观察组的孕妇胎儿窘迫率、新生儿窒息率、死产率均高于对照组的孕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病例阴道分娩组与剖宫产组对围产儿的影响无统计学差异,观察组的孕妇自然分娩组胎儿窘迫率、新生儿窒息率、死产率均高于剖宫产组。结论脐带绕颈周数越多,围产儿并发症越高。脐带绕颈1周,可阴道试产,脐带绕颈≥2周的孕妇宜选择剖宫产终止妊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头位妊娠脐带缠绕对新生儿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58例头位妊娠脐带缠绕周数与脐带长短,胎儿宫内窘迫的关系,将分娩中有无胎儿宫内窘迫分为两组进行比较分析,将77例剖宫产分为选择性与急诊剖宫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脐带〉70cm者,脐带缠绕3周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脐带〈70cm者。有胎儿宫内窘迫组其新生儿窒息,吸入性肺炎,HIE的发生率高于无胎儿窘迫组。胎儿窘迫后行急诊剖宫产组的新生儿窒息,吸入性肺炎,HIE的发生率明显大于选择性剖宫产术组。结论:脐带缠绕是新生儿窒息的主要原因,对此类患者应正确选择分娩方式,不应以脐带缠绕为单一指征行选择性剖宫产术。当合并胎儿窘迫时,应争取在短时间内终止妊娠。  相似文献   

11.
周冰琴 《中外医疗》2012,31(18):52-52
目的探讨脐带绕颈胎儿的分娩方式。方法选择130例脐带绕颈孕妇为观察组,140例同期住院分娩无脐带绕颈孕妇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阴道分娩率、孕妇分娩方式。结果在观察组中,脐带绕颈1周者胎儿窘迫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分别为16例(12-3%),5例(3.84%),脐带绕颈2周或以上者在产程中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分别为27例(20.7%),13例(10%),结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脐带绕颈不是剖宫产的绝对手术指征.可在严密监护胎心、胎动情况下积极试产,在试产过程中出现胎儿窘迫症象及时手术终止妊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脐带缠绕对分娩方式及围生儿的影响.方法 选择宫内孕36~42周头位妊娠脐带缠绕120例作为观察组,随机抽取同期头位妊娠无脐带缠绕12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比较分析缠绕周数对围生儿造成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阴道助产、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及剖宫产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脐带缠绕周数越多,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越高,且缠绕两周及以上者较缠绕一周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脐带缠绕是难产、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脐带绕颈时分娩方式选择对围产儿的影响。方法:对我院头位脐带绕颈产妇388例,临产后用胎儿电子监护仪行胎心外监护,及时发现胎儿宫内窘迫,适时终止妊娠,产后Apgar评分等作回顾性分析。结果:脐带绕颈仍以自然分娩为主,但有胎儿窘迫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比无胎儿窘迫组明显增高,随着脐绕颈周数增多,剖宫产及阴道助产率增高,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也增高。急诊剖宫产术组新生儿窒息明显大于选择性剖宫产术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脐带绕颈可在严密监护下行阴道试产,出现胎儿窘迫时可行阴道助产,其次为剖宫产;对脐带绕颈2周以上者,新生儿窒息发生率高,宜选择剖宫产术。  相似文献   

14.
梁利平 《基层医学论坛》2013,17(14):1779-1780
目的观察足月妊娠脐带缠绕在产程中引起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围生儿死亡的发生率,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方法选择528例脐带缠绕的孕妇作为观察组,同期分娩的981例无脐带缠绕的孕妇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孕妇新生儿窒息、围生儿死亡的发生率,脐带缠绕周数与新生儿窒息的关系以及孕妇的分娩方式。结果观察组胎儿窘迫的发生率为47.35%,高于对照组的21.10%,2组比较差异显著;新生儿窒息及围生儿病死率观察组为16.28%和1.89%,而对照组为8.97%和0.41%,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观察组正常分娩率为54.55%,对照组正常分娩率为83.38%(P<0.01)。结论脐带缠绕使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围生儿死亡的危险性增加,使阴道正常分娩率降低,剖宫产率增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胎儿脐带绕颈与胎儿宫内缺氧及出生窒息的关系,指导临床正确处理和采取合适的分娩方式,保障母婴安全。方法对2012-01~2013-09间我院入院分娩,最后一次B超检查诊断头位胎儿脐带绕颈的孕产妇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胎儿脐带绕颈发生率为19.01%;绕颈1周占胎儿脐带绕颈的73.94%;脐带绕颈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发生率远比无绕颈高;胎儿脐带绕颈周数与胎儿宫内窘迫和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呈正相关;胎儿脐带绕颈三周及以上,剖宫产、胎儿、新生儿死亡率均明显高于其他组。结论胎儿脐带绕颈不是剖宫产的指征,孕妇掌握自我监护,分娩时加强监测,异常情况及时处理,根据脐带绕颈和临床情况,适时采取合适的分娩方式,对确诊胎儿脐带绕颈3周及以上者应放宽剖宫产指征,是降低胎儿宫内窘迫、死胎、死产和新生儿窒息的保障。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脐带绕颈时分娩方式的选择.方法 比较脐带绕颈与非脐带绕颈组剖宫产率、阴道试产时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中转剖腹产率的差异.结果 有脐带绕颈的孕妇选择剖宫产者占48.8%,选用阴道分娩试产者中转剖宫产占10.1%,宫内窘迫发生率为23.2%,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为12.6%;无脐带绕颈的孕妇选择剖宫产占46.1%,选用阴道分娩试产者中转剖宫产占9.2%,宫内窘迫发生率为22.4%,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为10.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剖宫产率增高原因与观念变化、医疗纠纷增多有关.对脐带绕颈1周,而无其他妊娠高危因素者,建议选择阴道分娩.脐带绕颈2周或2周以上者,建议剖宫产结束分娩.要正确把握阴道试产时的助产时机.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探讨脐带绕颈对孕妇分娩方式及围生儿的影响,提高对脐带绕颈孕妇的重视,进行严密监测,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方法:选择脐带绕颈孕妇48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因脐带绕颈或脐带绕颈出现胎儿窘迫行剖宫产者占7.88%,脐带绕颈的胎儿窘迫率为20.12%,新生儿窒息率为7.26%,死胎率为0.83%。结论:脐带绕颈与脐带长度有一定关系,脐带过长是胎儿脐带绕颈的基本因素,脐带绕颈周数越多,经阴道分娩的机会越少,剖宫产率越高,并且胎儿窘迫、死胎、新生儿窒息发生机会越大。  相似文献   

18.
贺玉玲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26):3563-3564
目的:探讨脐带绕颈分娩方式与新生儿窒息的关系。方法:将住院产前诊断为头位脐带绕颈者,产前及产时使用胎儿电子监护仪行胎心外监护,及时发现胎儿宫内窘迫,适时终止妊娠等作回顾性分析。结果:脐带绕颈仍以自然分娩占大多数,随着脐带绕颈周数增多,剖宫产术及阴道助产比例增高,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也增高。急诊剖宫产术组的新生儿窒息明显大于选择性剖宫产术组,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脐带绕颈方式仍以正常分娩多见,其次为剖宫产分娩,对于脐带绕颈2周以上者,新生儿窒息发生率高,分娩方式宜以选择剖宫产术。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胎儿脐带绕颈产妇的适宜分娩方式。方法选择单胎头位足月妊娠、胎儿脐带绕颈、具备阴道分娩条件的150例产妇为研究组进行回顾性分析,选同期胎儿脐带正常、其余条件相同的产妇15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间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及分娩方式的差异。结果研究组胎儿窘迫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窒息、分娩方式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脐带绕颈在严密监护下可采用经阴道分娩方式,不增加剖宫产的概率;加强监护及适宜的产科处理,是降低新生儿窒息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头先露妊娠合并脐带绕颈的分娩方式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0年1~12月我院头位妊娠合并脐带绕颈(无其他高危因素)产妇288例与同期无其他高危因素、无脐带绕颈头位妊娠产妇就经阴道分娩率、分娩过程中胎儿窘迫发生率、新生儿窒息率相比较.结果 有脐带饶颈组经阴道分娩率低于无脐带饶颈组(P〈0.01〉;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略高于无脐带绕颈组(P 〈0.05〉;;两组新生儿窒息率无差别(P)0.05).:结论单纯头先露合并脐带绕颈可经阴道试产,不是剖宫产的绝对指征,但产程中需严密观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