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南京市儿童牙病患儿就诊原因和就医行为,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口腔健康教育、儿童心理辅导。方法:对来我院儿童牙科就诊的3~12岁儿童牙病患儿或家长进行问卷调查423例,幼儿园3~6岁儿童家长问卷调查216例。调查内容包括就医原因、末次就诊接受的口腔治疗项目、6岁以下儿童中过去1年内未就医原因。结果:儿童牙病以牙痛和有口腔问题而检查者居多,分别占56.26%和17.26%,并以拔牙、龋病者居多,分别占29.08%和27.42%;定期检查和接受预防措施的较少;78.24%的6岁儿童过去1年内没有看过牙。结论:儿童牙病以龋病及其并发症为主要就诊原因,就医行为以牙病引起急、慢性牙痛和有口腔问题者居多,治疗以龋病治疗和拔牙为主。儿童和家长口腔健康教育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2.
拔牙原因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乔玉珠 《口腔医学》1995,15(2):82-83
作者对国内36年来各地报告的62297例拔牙82200颗的原因进行了统计、归纳、分析认为拔牙的首要原因为龋齿占53.2%,次之为牙周病占28.56%,总计为81.76%。其次为阻生牙和乳牙滞留。龋病拔牙率逐年下降,而牙周病拔牙率无明显下降。乳牙滞留逐渐增多,恒牙拔牙以第一磨牙最高为25.9%,乳牙拔牙以中切牙及第一乳磨牙最多,分别为31.5%,35%;指出应当积极防治龋病、牙周病,儿童牙病,保护第一磨牙。  相似文献   

3.
预防与保健     
家长态度与儿童口腔卫生习惯形成的关系;幼儿牙科初诊的心理行为分析与技术管理规范研究;四手操作护理对窝沟封闭术影响的评价;学龄期儿童拔牙恐惧心理分析及临床护理对策;安徽省四县市12及15岁儿童龋病抽样调查  相似文献   

4.
徐燕  杨维燕 《广东牙病防治》2008,16(10):464-465
目的 了解口腔门诊初诊儿童牙病类型和好发部位,使预防治疗工作更具有针对性.方法 收集口腔门诊初诊儿童1854例,患牙2967颗.所得数据运用SPSS/PC 作统计分析.结果 就诊的牙病类型由多到少依次为龋病、乳恒牙替换、根尖周病、牙髓病、深窝沟和牙外伤.乳牙龋病主要发生于乳磨牙,恒牙龋齿主要为第一恒磨牙,其次为上切牙.结论 龋病为儿童口腔门诊的主要首诊原因.  相似文献   

5.
2587例拔牙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2587例临床拔牙病例进行分析,了解拔牙与龋病、牙周病及正畸的关系。方法 收集本院口腔科1999.1—2000.12间拔牙病例2587例,并与1954年刘复庭^[1]对北京医学院拔牙统计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本组因龋病拔牙率与1954年相比下降17.32%。拔牙高峰年龄55—65岁较1954年25—30岁明显推迟。牙周病拔牙率与1954年组相比提高9.54%。拔牙高峰年龄55—65岁,较1954年的40—50岁明显推迟。正畸拔牙率比1954年提高2.21%。结论 随着龋病、牙周病防治工作的提高,因龋病、牙周病失牙病例逐渐减少,而随着口腔正畸的开展,因正畸拔牙病例增加。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应用牙科全麻技术(DGA)治疗的30例儿童牙病患者的年龄、性别等分布特征以及处置项目情况与随访结果.方法:中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儿童牙科2006-2007年应用DGA治疗的病例30例,一次性治疗口内所有患牙,处置项目包括龋齿充填术、间接盖髓术、活髓切断术、根管治疗术、拔牙术以及对所有牙的龈上洁治术、光滑面涂布氟保护漆、余留健康前磨牙和乳、恒磨牙窝沟封闭.对患者的自然情况、处置项目以及随访结果进行整理分析,应用SPSS10.0软件包进行χ2检验,比较不同年龄组DGA治疗病例的男女性别比例分布以及各种处置项目所占的比例在乳、恒牙之间的差别.结果:患者年龄19个月~14岁,均为不合作儿童,其中智力发育障碍者占10%,智力健康者占90%;在各年龄组中,男性患者均多于女性;在各处置项目中,龋齿充填术占18.67%,间接盖髓术占23.26%,活髓切断术占0.77%,根管治疗术占29.16%,拔牙术占2.05%,窝沟封闭术占26.09%;乳牙根管治疗术的比例高于窝沟封闭术,而恒牙则相反,统计学上有高度显著性差异(χ2=11.630,P=0.001).复查时,除2例智力发育障碍儿童外,均可配合检查治疗:经过6~12个月的复查,无一例有新龋发生,3例患儿出现充填物脱落,其中前牙3颗,根管治疗后的后牙2颗.结论:龋齿充填术和根管治疗术是儿童DGA治疗的主要项目,采取龋病的综合防治策略,能有效降低儿童的新发龋坏;DGA是对不合作儿童进行治疗的安全有效的行为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7.
儿童牙科畏惧症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儿童牙科畏惧症(dental fear,DF)的发生情况及产生原因.方法 采用临床焦虑及合作行为级别评定量表对300例儿童牙病患者进行调查及统计分析.治疗前问卷式调查、填表,治疗后由经治医师记录患儿DF发生情况.结果 300例儿童牙病患者中DF患者245例,发生率为81.67%,不同性别儿童DF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年龄不同、牙科经历不同、口腔卫生状况不同的儿童DF发生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儿童DF发病率较高,与患儿年龄、不良的牙科经历、口腔卫生状况等因素有关.儿童DF直接影响儿童牙病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8.
对儿童牙科门诊病人和治疗种类的调查分析,能有效地反应口腔卫生以及人们的口腔保健意识状况,依据调查结果评估儿童牙科技术水平的变化及进步。1材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2000年度与2005年度我院口腔科所有儿童病人首次就诊的病例记录资料完整者(筛除记录不详者),分别为986份和1021份。1.2调查项目1.2.1将首诊主诉的项目分别归纳为:龋齿充填、牙外伤、疼痛肿胀、定期检查、牙列异常(乳牙早失、错矫治等)、其他(黏膜疾患)。1.2.2将主诉牙治疗的项目分别归纳为:牙体修复、牙髓治疗、拔牙、预防性矫治(间隙保持器,错矫治)、预防性处置(窝沟封…  相似文献   

9.
北京379名弱智儿童龋病和牙周疾病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发达国家对残疾儿童的口腔保健工作已列入儿童牙科的日常业务范畴,而我国此项工作尚处于空白状态,为此作者对北京全部培智中心学校中7-14岁的379名弱智儿童进行了龋病、牙周疾病的调查,结果显示刷牙漱口儿童占379名中的90%以上,但60%以上未按合理刷牙方法刷牙。379名中龈炎的存在较为普遍,恒牙龋均1.23,乳牙龋均为1.43。恒牙龋病充填率25%左右,乳牙充填率11%左右。说明我市对弱智儿童的牙病防治工作是极为不够的。今后口腔界及社会各界均应重视和开展此项工作。  相似文献   

10.
牙科畏惧症(dental fear,DF)是对牙科诊治过程或其中某些环节的害怕,儿童患者常常出于对陌生环境、陌生人、牙科治疗过程及疼痛的恐惧而不能与医生进行很好的治疗合作,直接影响到儿童牙病的治疗质量.从2004-10~2005-07,我科与口腔预防保健科合作开展门诊全身麻醉下儿童牙病防治技术,取得了满意的效果.为儿童牙病治疗及口腔预防保健工作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和思路,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沈阳市幼儿园5岁儿童乳牙龋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调查沈阳市幼儿园5岁儿童乳牙龋患病情况.方法 采用分层等容量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沈阳市内5区5岁常住人口440人及其家长,男女各半.检查儿童全口乳牙牙冠龋病情况,统计患龋率、龋均等,将所得数据与本地区1995年的调查数据进行比较;并对家长进行儿童饮食习惯、刷牙情况等的问卷调查.结果 乳牙患龋率为67.05%,龋均为3.10,龋齿充填完好率5.51%,曾接受过龋齿治疗的占8.41%.与1995年沈阳市幼儿园5岁儿童乳牙龋病情况比较,患龋率有所下降(P<0.001),龋均亦有下降(P<0.001).问卷调查中有睡前进甜食行为者占41.28%,定期进行口腔健康检查者只占2.04%,在家长监督下有效刷牙率为10.17%,家长对儿童口腔健康状况满意率为82.91%.结论 沈阳市幼儿园5岁儿童乳牙患龋率与1995年相比虽然有所下降,但仍占较高比例.家长对儿童口腔健康认识程度低与高患龋率有关,对家长的口腔健康教育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12.
初诊儿童牙科不合作行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初次到牙科就诊的儿童其不合作行为与儿童气质、龋病严重程度等因素的相关性,以期制定个性化的牙科治疗方案,预防和应对初诊儿童的牙科不合作行为.方法 从2007年12月-2008年12月初次到儿童口腔科就诊的儿童中随机抽取195名3~7岁儿童为研究对象,对儿童进行口腔检查和实施相应的治疗措施,并对治疗过程中儿童的牙...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甘肃省迭部县藏族5岁儿童龋病发病情况及家长口腔健康知识,为少数民族地区儿童制定龋病防治措施提供参考。方法:参照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标准和方法,随机选取迭部县5所幼儿园400名藏族5岁儿童进行龋病检查,并对其家长进行龋病流行病学及相关因素问卷调查。结果:迭部县藏族5岁儿童的乳牙患龋率、龋均分别为59.64%、2.53;54.57%的儿童有睡前吃甜点习惯,48.48%的儿童过去12个月没有到医院看过牙,父母大多未了解儿童口腔健康状况,家长口腔卫生知识的知晓率农村组低于城市组。结论:藏族5岁儿童龋病发病率高,儿童口腔健康行为及家长口腔卫生知识有待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拔牙后出血的原因及防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13例拔牙后出血急诊处理病例的出血原因、特点和处理结果.结果:拔牙后出血原因主要为软组织撕裂、术后护理不当、牙槽骨骨折、牙槽窝内异物残留、局部炎症及全身因素等.本组病例中≤44岁者占75.22%;复杂程度较高的患牙拔除术占98.23%,48.67%的手术医生临床经验较少.经缝合、填塞等急诊局部处理有效111例,占98.23%,2例转入内科进一步治疗.结论:拔牙后出血为口腔外科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临床以预防为主.急诊处理时应兼顾患者局部与全身情况,对因治疗,必要时会同内科进一步诊治.  相似文献   

15.
文献报道,80%牙病患者对牙科具有不同程度的恐惧心理,50%以上的患者不能接受定期的牙科诊治,甚至6%患者因恐惧而逃避必要的牙科治疗。国内对此未见报道。本文对拔牙患者恐惧心理进行测定,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作者通过对10856例拔牙的初步分析,探讨导致拔牙的常见原因,为提高牙病防治质量,尽量保存患牙,减少拔牙提供参考。 临床资料 据93年5月—96年2月我科口腔诊疗40320人次,其中拔牙者10856例,占26.02%,共拔除牙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牙科畏惧症的成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防治牙科畏惧症.方法:通过现况调查研究,随机收集颌面外科门诊200个行拔牙治疗的病例,通过一般资料量表及牙科焦虑量表(DAS),分析导致牙科畏惧症的相关因素.结果:本组患者DAS≥13,共21人(10.5%).经历拔牙术的患者DAS评分与性别、性格、拔牙类型、拔牙经历、周围人拔牙经历及疼痛耐受程度有关(P<0.05).结论:应针对拔牙患者牙科畏惧症的具体因素进行心理或医疗干预,以缓解牙科畏惧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学龄前儿童龋病治疗前护理对治疗过程的影响。方法:选择进行龋病初诊治疗的4岁学龄前期儿童100例,实验组50例候诊时护士即与之接触给予适应性护理;对照组50例仅在医师进行治疗时护士才预以配合,观察2组患儿治疗期间的配合程度、充填过程中窝洞污染情况、治疗完成时间以及患儿再治疗牙病的接受度。结果:实验组患儿治疗期间的配合程度、再治疗牙病的接受度分别较对照组提高18%和14%;充填过程中窝洞污染率下降10%;平均治疗时间缩短6.6min。结论:学龄前期儿童龋病治疗前适应性护理能缩短治疗时间、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793名儿童初诊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门诊初诊儿童牙病类型和好发部位,使预防治疗工作更具有针对性。方法 收集门诊初诊儿童793人,患牙1374颗。所得数据运用SPSS/PC+作统计分析。结果 就治的牙病类型由多至少依次为龋病,深窝沟,根尖周病,牙髓病和牙外伤。乳牙龋病主要发生也乳磨牙,恒牙主要为第一恒磨牙,其次为上切牙。结论 提示儿童牙病不仅要加强对窝沟龋的预防,也应重视前牙光滑面龋的预防。  相似文献   

20.
对儿童牙科门诊患者诊断和治疗种类的调查分析 ,能有效地反应儿童口腔卫生的状况以及儿童牙科临床治疗的技术水平和改进的情况。北欧[1 ,2 ] 、美国[3] 、日本[4 ] 和中国[5] 学者作过此类调查分析 ,依据调查结果评价本国本地区儿童牙科技术的变化和进步。现将位于成都市城区中心地段的四川省第四人民医院 1994、1997年度就诊的儿童牙病患者就诊及临床治疗情况作如下报道。1 材料和方法1.1 资料选择选择四川省第四人民医院口腔科首次就诊 4~ 14岁患儿完整的病历记录 ,1994年 4 5 3份 ,1997年 4 4 5份。1.2 调查项目将首诊主诉牙分别归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