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后路单螺纹Schanz钉内固定撑开装置间接减压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伴不全截瘫的疗效。方法:对13例胸腰椎爆裂骨折伴不全截瘫病人,单螺纹schanz钉内固定撑开,恢复椎体正常高度、脊柱正常生理曲度及椎管容积,不进入椎管间接减压,椎板植骨。结果:术后CT、X线复查,椎体高度恢复,椎管容积基本正常,脊柱正常生理曲度恢复。平均随访21个月,骨愈合时间3个月8例,4个月5例,无1例断钉及骨不愈合。13例按Frankel分级术后均恢复至E级。结论:后路单螺纹Schanz钉内固定撑开装置间接减压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伴不全截瘫具有手术操作简便,扩大了椎管容积,解除了脊髓式马尾神经受压。且重建了脊柱的稳定性,恢复了脊拄的生理曲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胸腰椎骨折后路器械间接减压固定不做椎间融合与椎管开放减压固定植骨融合两种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7年5月至2007年5月收治的78例经后路椎弓根钉系统固定的急性胸腰椎骨折患者,分为两组:采用后路器械撑开间接减压不做植骨融合的52例;采用椎管开放减压植骨融合的26例。观察两组的术中情况、并发症和脊柱活动度,评价比较两组的脊椎复位情况、后遗畸形、椎管占位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间接减压固定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各为(70±8)min、(130±10)ml和(80±10)ml,椎管开放减压固定植骨融合组分别为(160±15)min、(350±65)ml和(250±10)ml,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椎体的前高、后高、Cobb角的丢失率和丢失角度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遗留椎管狭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间接减压固定组断钉率低且脊柱生理运动功能恢复好。两组术后神经功能恢复相近,有神经损伤的除6例Frankel分级A级无改变外其余改善1~2级。结论间接减压固定法较椎管开放减压法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引流量少、脊柱稳定性好、矫正度丢失率低、并发症少、生理运动功能恢复好而快。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AF内固定与脊髓造影相结合治疗胸腰段骨折的临床意义。方法 :本组 13例胸腰段骨折脱位伴不同程度的神经损伤 ,均行开放复位AF内固定 ,手术时先行AF内固定复位 ,然后经切口行椎管造影 ,了解骨折复位椎管通畅情况。如果骨折脱位不能完全复位 ,椎管不通畅则行椎管探查 ,整复骨折脱位 ,解除压迫。结果 :13例患者中有 11例椎管通畅 ,骨折脱位得以整复 ,生理弯曲恢复而未行椎管直接减压 ;2例显示不通畅而行椎管探查减压。所有病例均有 6个月以上的随访 ,全部解剖复位 ,神经功能均有所恢复。结论 :AF内固定具有复位功能 ,因而有一定的减压作用 ,术中造影容易实施 ,简单、直观、经济 ,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综合评价AF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器治疗胸腰椎骨折和(或)合并脊髓神经损伤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98例应用AF椎弓根内固定系统治疗的胸腰椎骨折患者手术前后的临床体征、X线片和脊髓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平均随诊23个月,98例患者椎体高度均基本恢复,脊髓神经功能明显改善(术前、后比较P值<0.01)。Cobb角由术前平均40°恢复到术后平均7°。【结论】AF椎弓根内固定器能达到精确复位固定及椎管有效减压,是一种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后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合并脊髓神经损伤的效果。方法:自1998~2006年以来我院采用后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合并脊髓神经损伤病人24例。结果:24例随访6个月~6年,不完全截瘫患者术后大部分恢复良好,4例全瘫患者,2例有1~2级恢复。结论胸腰椎骨折早期手术,椎管减压,植骨融合,坚强的内固定,疗效显著。术前、术后正确处理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合并脊髓神经损伤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许楚才  杨新兰 《实用医学杂志》2007,23(10):1579-1579
在脊柱骨折中,胸腰椎骨折较多,以T12、L1最多。治疗胸腰椎骨折,恢复椎体的高度和椎管容积是关键。我们自2004年1月至2006年1月采用后路减压椎弓根钉(AF)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3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AF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合并截瘫If缶床效果。方法通过分析42例应用后路Luque+Harrington、AF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合并截瘫患者术前、术后及随访的椎体前缘高度变化、Cobb’角的纠正程度及截瘫指数恢复程度相比较。结果AF系统在改善椎体高度、Cobb’角的纠正程度优于Luque+Harrington。神经功能恢复远期效果好。结论AF系统是治疗胸腰椎骨折合并神经损伤的一种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RF系统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 :采用RF、RF3(AF)系统椎弓根内固定治疗38例胸腰椎骨折 ,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8例胸腰椎骨折椎体高度和脊柱正常X线基本恢复 ,椎管获得有效减压 ,所有病例均骨性愈合。出现 1例定位错误 ,4个椎弓根钉位置不当。脑脊液漏 1例。结论 :RF、RF3系统结构简单 ,操作方便 ,力学合理 ,固定牢固 ,尤其在恢复脊柱生理前凸和椎管有效减压方面有其独到之处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AF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段及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2例胸腰段及腰椎骨折的患者行AF内固定系统治疗,全椎板减压21例。半椎板减压者20例,未减压11例,植骨52例。【结果】所有病例伤椎椎体复位良好,脊柱生理曲度恢复,随访8~18个月,平均12个月,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A级6例,B级5例,C级12例,D级18例,E级11例,其中24例神经功能提高1级,2例提高2级。【结论】AF内固定系统较适合于胸腰段及腰椎骨折的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伴不全瘫胸腰段椎体骨折的手术及非手术治疗效果及损伤复位机制、最佳治疗方法和手术内固定方式.方法本组伴不全瘫胸腰段椎体骨折112例行手术或非手术治疗.A组(非手术组)38例,过伸位牵引复位后平卧于硬板床.B组(手术组)74例,经前路或保留后结构的后路减压内固定.结果本组病例获随访时间3~12年,平均5.5年.治疗后随访伤椎前、后高度及后凸成角和椎管矢状径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1),而手术治疗组比非手术治疗组改善更明显.治疗后随访脊髓神经功能较治疗前有明显好转(P<0.05),而手术治疗组效果更显著.结论伴脊髓损伤的胸腰段椎体骨折存在潜在性不稳定,有可能加重脊髓神经损伤或妨碍脊髓神经功能恢复,应尽可能早期行保留后结构后路手术减压内固定,以恢复脊柱序列及椎管容积.  相似文献   

11.
目的:采用钉杆角椎弓根内固定(APF内固定)系统椎管减压治疗胸腰椎骨折。方法:对24例胸腰椎管骨折应用APF内固定,根据椎管狭窄程度采用间接椎管减压、直接椎管减压。效果:全部病例内固定良好,神经功能恢复率达75%。结论:该方法内固定简便牢固、创伤小、术后恢复好。  相似文献   

12.
CT在胸腰椎骨折诊治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CT在胸腰椎骨折患者诊断,分型,制定治疗方案,选择椎弓根钉等方面的作用。方法:16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进行常规体检,X线,CT扫描,按照CT显示椎管压迫部位及方向,采取相应的治疗。结果:(1)即无神经症状又无椎管压迫的经保守治疗获痊愈;(2)无神经症状而有椎管明显受压的选择减压,内固定术,远期未见神经症状;(3)爆裂骨折伴不全瘫,采用前或后方减压,内固定,术后神经功能提高2-3级,(4)爆裂型骨折伴全瘫,采用有限度后方减压,内固定,可缩短卧床时间。结论:CT扫描在胸腰椎骨折患者合并或不合并脊髓压迫的诊断治疗中,,提出了极为重要的指导作用,并为椎弓根钉的选择与麟视下置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综合评价AF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32例应用AF经椎弓根内固定系统治疗的胸腰椎骨折患者手术前后的临床体征、X线片和CT。结果132例患者椎体前缘高度由术前58%恢复至97%,椎体后缘(中柱)高度由术前76%恢复至98.7%,Coob's角由术前平均19.1°恢复至术后1.8°,椎管内移位骨块复位率达90%。98例有神经损伤症状的患者术后获得10—19个月(平均14个月)随访,95例患者的神经功能有1.3级恢复,3例没有明显改善。结论AF椎弓根内固定系统能达到精确复位固定及椎管有效减压,是一种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经椎弓根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伴截瘫的操作要点及手术效果。方法本组共47例,一般合并不完全截瘫的于伤后36h内手术,RF钉固定9例,AF钉固定32例,其余以Dick钉进行短节段固定,同时行侧前方椎管减压,去除从前方突入椎管的骨块,并行关节突间植骨;术后4~6周下床。结果神经功能恢复:Frankel除3例A级无恢复外,其他级别有1~3级的恢复。结论椎弓根固定具有内固定坚强等优点,但术前仔细阅片、常规定位,正确的复位固定技术,有效的骨块减压和植骨,避免术后早期负重和有效的腰背肌功能锻炼是保证达到治疗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本文报告98例胸腰椎爆裂型骨折伴不全瘫应用AF系统内固定的疗效。方法对98例胸腰椎爆裂型骨折伴不全瘫依据骨折类型、椎管狭窄程度、碎骨块状态进行椎管减压 AF系统内固定治疗。结果完成98例,随访1~4年,平均2年。98例均减压充分,椎体高度均恢复90%以上,神经恢复好转率占86%。结论作者认为治疗胸腰椎爆裂型骨折采用AF系统内固定,同时根据骨折类型、椎管狭窄程度选择椎管减压方式,可获得较好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背景:对于后纵韧带复合体完整的胸腰椎爆裂骨折是否需要减压,采用何种复位效果较为可靠,尚缺乏临床对照研究.目的:对比后路间接减压植入物内固定与后路椎板切除直视下减压内固定治疗后纵韧带复合体完整的后柱牵张性损伤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后纵韧带复合体完整的后柱牵张性损伤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48例,其中23例采用后路间接减压植入物内固定修复,25例采用后路椎板切除直视下减压内固定修复.观察固定后并发症、脊柱后凸畸形矫正情况、椎管占位复位和神经损伤恢复程度.结果与结论:所有患者随访20~25个月,随访期间,采用后路间接减压植入物内固定修复患者的早期并发症发生率、远期残留背痛及活动受限的发生率均低于采用后路椎板切除直视下减压内固定修复的患者;固定后1周,后路间接减压植入物内固定后椎体前后缘高度、Cobb角纠正程度优于后路椎板切除直视下减压内固定,固定后1年,两组患者脊柱后凸畸形纠正程度、神经损伤恢复情况差异无显著意义.说明对于后纵韧带复合体完整的后柱牵张性损伤胸腰椎爆裂骨折应优选后路间接减压植入物内固定进行修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2种前后路内固定器械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36例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分别进行前路减压取髂骨植骨融合Z-plate钢板内固定和后路AF椎弓根内固定并作6个月~4年随访,比较手术情况,放射学结果,神经恢复情况和随诊情况。结果Z-plate钢板组手术时间和出血量大于AF组,术后椎管残余占位AF组大于Z-plate组,术后两组椎体和椎体间隙以及后弓角基本恢复正常,随访角度丢失无显著性差异,两组神经功能大都有1到2级的恢复。结论:AF钉和Z-plate钢板是治疗胸腰段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治疗胸腰椎骨折脱位的最佳手术方案。方法  2 2例胸腰椎骨折脱位伴不同程度的神经损伤患者均行AF内固定复位手术治疗 ,AF复位内固定后 ,经手术切口行脊髓造影 ,排除血性脑脊液后注入造影剂 ,应用C型臂X光机动态观察了解椎管通畅和减压复位情况。结果  2 1例患者行造影检查 ,18例显示椎管通畅 ,骨折脱位得到解剖复位 ,未行椎管减压 ,占 81 81% ,3例显示椎管不畅 ,行椎弓根入路侧前方减压或椎板切除减压及取出突出的椎间盘组织。未造影的 1例系硬膜囊破裂 ,给予修补。结论 应用AF内固定技术与术中脊髓造影治疗胸腰椎骨折脱位 ,手术创伤小 ,出血少 ,可得到解剖复位 ,且术后神经功能恢复好 ,术中脊髓造影对是否需进一步手术起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后路伤椎椎弓根置钉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0年6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28例采用后路伤椎椎弓根置钉内固定治疗的胸腰椎骨折患者进行随访、分析,观察椎体高度、Cobb角恢复情况。结果术后伤椎椎体高度恢复达88%~100%,Cobb角恢复至0°~6°。随访9~24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无内固定松动、断钉及复位椎体高度丢失,合并神经损伤者神经功能也都有不同程度恢复。结论后路伤椎椎弓根置钉,较传统跨伤椎置钉,有更好的力学稳定性,避免术后伤椎复位高度丢失、内固定松动、断钉等并发症,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有效办法。  相似文献   

20.
经椎弓根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伴截瘫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倪增良  邵嵘 《中国临床康复》2002,6(8):1152-1153
目的:探讨经椎弓根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伴截瘫的操作要点及手术效果。方法:本组共47例,一般合并不完全截瘫的于伤后36h内手术,RF钉固定9例,AF钉固定32例,其余以Dick钉进行短节段固定,同时行侧前方椎管减压,去除从前方突入椎管的骨块,并行关节突间植骨;术后4-6周下床。结果:神经功能恢复:Frankel除3例A级无恢复外,其他级别有1-3级的恢复。结论:椎弓根固定具有内固定坚强等优点,但术前仔细阅片、常规定位,正确的复位固定技术,有交的骨块减压和植骨,避免术后早期负重和有效的腰背肌功能锻炼是保证达到治疗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