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临床医学工程》2019,(5):709-710
目的分析宫颈机能不全孕妇宫颈环扎术预防中晚期早产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40例行宫颈环扎术的宫颈机能不全孕妇的临床资料及其妊娠结局。结果宫颈机能不全孕妇应用宫颈环扎术平均延长孕周(9.06±0.96)周,孕周的延长与孕妇宫颈长度及宫口大小有关;胎膜早破是导致中晚期早产的首要因素。结论宫颈环扎术可改善宫颈机能不全孕妇的妊娠结局,同时应重视产前检查及孕期保健,识别影响早产的危险因素,积极实施干预措施,以改善早产儿预后。  相似文献   

2.
妊娠期宫颈环扎术20例临床应用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宫颈机能不全是导致中晚期妊娠流产的原因之一。宫颈环扎术作为治疗宫颈机能不全的手段,用以延长妊娠期,减少早产,是一种较为简单的手术,在临床上尚未广泛应用。我们于1993~1995年对收治的宫颈机能不全患者采用该术式治疗,取得了一定的临床体会。  相似文献   

3.
宫颈机能不全40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俊霞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32):4651-4653
目的:明确宫颈机能不全的诊断,探讨宫颈环扎术治疗宫颈机能不全的价值。方法:回顾该院1997年5月~2006年5月诊治的宫颈机能不全的孕妇40例(分为手术组20例和非手术组20例),比较两组的胎儿存活率、平均延长孕周。结果:胎儿存活率手术组90%,明显高于非手术组45%(P<0.01);平均延长孕周:手术组13.8周,明显长于非手术组6.6周(P<0.01)。结论:宫颈机能不全是导致妊娠晚期流产和早产的常见原因,宫颈环扎术可以延长宫颈机能不全患者的孕周,提高胎儿存活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改良宫颈环扎术治疗妊娠期宫颈机能不全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至2018年11月泰州妇产医院收治的妊娠中期因宫颈机能不全行改良宫颈环扎1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16例手术过程顺利,无并发症发生,术后成功率87.5%(14/16),其中足月分娩率达56.25%(9/16)、早产率31.25%(5/16)、新生儿存活率88.24%(15/17)。结论改良宫颈环扎术式可延长孕周、提高新生儿存活率,尤其适合宫颈管较短的患者,适合基层医院运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彭再元 《现代养生》2014,(14):151-152
目的:探讨宫颈环扎术治疗宫颈机能不全的手术时机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3年3月我院妇产科因妊娠期宫颈机能不全而实施宫颈环扎术的3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不同手术时机的妊娠结局。结果:选择性宫颈环扎组、治疗性宫颈环扎组、紧急宫颈环扎组的手术成功率分别为100%、72.7%、50%,三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周小于18周者、18-28周者的手术成功率分别为94.4%、56.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机能不全孕妇应在妊振18周前行选择性宫颈环扎术,对于存在不良孕产史且孕前未能诊断出宫颈机能不全的孕妇,在孕12周后每隔2-3周常规进行宫颈长度及宽度的测量,若宫颈存在逐渐缩短或漏斗状变化,及时给予治疗性宫颈环扎术可获得更大的益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妊娠期因宫颈机能不全行宫颈缝扎术的时机。方法:对我院2000年1月~2004年12月31例因妊娠期宫颈机能不全行宫颈缝扎术的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宫口开大≤2 cm者,手术成功率为81.82%;宫口开大>2 cm者,手术成功率为44.44%,两者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孕周为12~18周者,手术成功率为83.33%;孕周>18周者,手术成功率为53.85%,两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妊娠期宫颈机能不全缝扎时机与宫口开张有关,与孕周无关。  相似文献   

7.
宫颈机能不全作为早产综合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导致流产、早产的主要原因之一。宫颈机能不全诊断主要包括既往病史、此次妊娠的临床表现、超声多普勒和妊娠前诊断试验等。预测宫颈机能不全,目前主要包括对双胎/多胎妊娠、多囊卵巢综合征、宫颈锥切术和肥胖等高危因素的监测。对于合并这些高危因素的孕妇,孕期应积极定期监测宫颈长度,及时发现宫颈缩短并给予临床干预,对于降低早产和流产率、改善妊娠结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目前为止,宫颈机能不全尚无统一的诊断标准,也没有可靠的血清学指标可以预测宫颈机能不全。现从宫颈机能不全的病因、诊断和高危因素预测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宫颈机能不全(cervical incompetence,CIC)的发生率为0.1%~2%,在妊娠16~28周习惯性流产中占15%左右.宫颈机能不全是以无痛性宫颈扩张为特征,胎膜脱垂进入阴道内,继而胎膜破裂,娩出不成熟的胎儿或胎膜完整胎儿随胎囊一起排出,致再发中期妊娠流产的一种产科综合征.宫颈机能不全是妊娠期因子宫局部因素导致围产儿的发病率与病死率主要因素.复发性妊娠中期流产或早产是所有产科医师面临的棘手问题之一.宫颈机能不全是其主要原因之一,其发病率随着高龄初产孕妇的增加及二胎政策的开放而逐渐增加.现将宫颈机能不全的诊治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宫颈环扎术治疗宫颈机能不全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07年1月2012年10月在我院因宫颈机能不全行宫颈环扎术治疗的73例患者,其中行预防性宫颈环扎术治疗46例,紧急性宫颈环扎术治疗27例,观察其妊娠结局。结果预防性宫颈环扎术组,足月产29例(63.0%),早产13例(28.3%),流产4例(8.7%),新生儿存活率78.3%;紧急性宫颈环扎术组,足月产5例(18.5%),早产10例(37.0%),流产12例(44.4%),新生儿存活率33.3%,两组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加强孕期产检,早期发现宫颈机能不全,尽早施行预防性宫颈环扎术,能大大提高新生儿存活率。  相似文献   

10.
宫颈部分切除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可有效降低宫颈浸润癌的发病率,根治性宫颈切除术治疗早期宫颈癌,可有效降低宫颈浸润癌的病死率。但是这两种术式均可能导致手术后宫颈机能不全。宫颈锥切术切除了部分宫颈组织,降低了宫颈承托力,引起晚期流产和早产,影响妊娠预后。宫颈环扎能够延长宫颈长度,显著降低术后因宫颈机能不全导致的早产和复发性中期妊娠流产的发生。因此,对有生育要求的患者需要进行预防性或治疗性的宫颈环扎术。为预防根治性宫颈切除术导致的宫颈机能不全,手术中常规采用不可吸收性缝合线行永久性宫颈环扎,但是术后仍有因宫颈问题发生中期妊娠流产或早产者。宫颈缝合术(trachelorraphy)是一种安全、可重复、易于掌握的操作,以预防宫颈环扎失败而再次发生的流产,有利于改善有不良产科病史者的围生期结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宫颈环扎术治疗宫颈机能不全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3月至2011年3月我院22例宫颈机能不全行宫颈环扎术的患者在常规治疗护理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观察临床效果。结果 22例患者手术顺利,无术后并发症(足月分娩17例,早产2例,流产3例)。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良好的术后护理及健康教育是宫颈环扎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临床医学工程》2017,(1):45-46
目的探讨采用宫颈环扎术治疗宫颈机能不全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6月至2014年6月期间收治的宫颈机能不全的孕妇48例,根据手术时机不同分为择期组(35例)和紧急组(13例),均行宫颈环扎术。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择期组的手术孕周显著低于紧急组(P<0.05);择期组的术后延长妊娠周数和分娩孕周均显著高于紧急组(P<0.05);择期组的存活率和足月率均显著高于紧急组(P<0.05),而流产率和早产率均显著低于紧急组(P<0.05)。结论择期宫颈环扎术的疗效优于紧急宫颈环扎术,后者可作为宫颈机能不全治疗不及时的补救措施。  相似文献   

13.
宫颈机能不全的特点是在妊娠中、晚期出现的无痛性宫颈扩张和缩短,是引起反复晚期流产及早产的常见原因。由于宫颈机能不全的诊断难以精准,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国内外尚无统一的规范。作为一种监测手段,经阴道超声监测宫颈长度对治疗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宫颈环扎术是宫颈机能不全最简单有效的治疗方式,根据手术方式可分为经阴道宫颈环扎术和经腹宫颈环扎术,根据手术指征可分为病史指征的宫颈环扎术、超声指征的宫颈环扎术和紧急环扎术。宫颈环扎术的术后管理及拆线时机需进行个性化选择。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宫径环扎术治疗宫颈机能不全的价值.方法 将我院1996年1月至2008年1月治疗宫颈机能不全的孕妇56例分为着择期组(30例和)紧急手术组(26例).比较2组的平均延长孕周及新生儿存活率.结果 新生儿存活率择期组(93.33%)明显高于紧急手术组(57.69%).平均延长孕周:择期组(22.5周)明显长于紧急手术组(9.8周).结论 宫颈机能不全是导致晚期流产和早产的常见原因,择期行宫颈环扎术可明显延长宫颈机能不全患者的孕周,提高新生儿成活率.  相似文献   

15.
宫颈机能不全是指宫颈内口松弛,子宫颈缩短,在妊娠期间不能发挥类似括约肌的作用,当宫内妊娠物的质量超过宫颈内口的承受能力时,即可导致宫颈机械性扩张而发生流产或早产。2011年12月-2012年10月,我院对18例妊娠合并宫颈机能不全患者实施宫颈环扎术,经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将围术期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宫颈环扎术治疗宫颈机能不全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07年1月。2008年3月解放军总医院妇产科20例因宫颈机能不全行宫颈环扎术的患者。宫颈环扎术在孕15~23周实施.本院的手术方式与传统的宫颈环扎术有所不同,采取了宫颈双“U”宇型缝合,术前、术后辅助保胎治疗。结果20例患者中,行预防性宫颈环扎术18例,补救性宫颈环扎术2例。其结局为1例晚期流产;2例34周前早产,其中1例为孕33“周早产,新生儿体重1905g,另1例为孕31n周早产,新生儿体重l740g,均存活良好;另外17倒均于34周后分娩,新生儿均存活良好。20例患者均无胎膜早破和感染等术后并发症。结论宫颈环扎术是治疗宫颈机能不全、预防反复晚期流产和早产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曾文鸿 《中国保健营养》2012,(14):2611-2612
目的观察应用宫颈环扎术对不同孕周产妇宫颈出现机能不全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自2008年11月至2011年11月以来,于我科治疗的30例宫颈出现机能不全产妇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孕14至18周的17例产妇,其胎儿的存活率达到93.8%,孕18至22周的7例产妇,其胎儿的存活率达到86.7%,余下孕22至28周的6例产妇,其胎儿的存活率仅63.7%。其中择期手术共20例,有18例胎儿存活,其存活率达到90.0%,有10例急诊手术,共7例胎儿存活,其存活率仅70.0%,差异显著(P<0.05)。结论产妇宫颈环扎最佳时间应选择妊娠的14至18周。而对宫颈环扎需采取预防性实施,在急诊情况下予以手术,具有较高的失败率。目前宫颈环扎术作为对宫颈的机能不全进行治疗唯一的手术方法,不仅操作简单,并且手术的时间较短,对患者具有较小的创伤,而且出血少,术后恢复快,针对孕周出现延长产妇,能够提高新生儿的存活率,具有显著效果,为防治早产以及流产比较可靠的方法,应予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影响紧急宫颈环扎术成功率的因素,评价紧急宫颈环扎术对治疗妊娠中期宫颈机能不全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9月~2010年5月施行了紧急宫颈环扎术的41例宫颈机能不全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8例为环扎术前宫口≥2 cm者,41例环扎术前均无感染迹象.延长孕周至妊娠32周以后分娩并获得活产新生儿为良好妊娠结局.结果 41例患者手术过程顺利,22例患者获得良好结局,其中缝扎术前宫口≥2 cm者仅2例结局良好,共有14例孕周达到了37周.妊娠不良结局者中有15例(79%)查出绒毛膜羊膜炎.羊膜囊突出、宫口扩张、感染与不良妊娠结局相关.结论 紧急宫颈环扎术能延长孕周,有效改善妊娠结局,是治疗妊娠期宫颈机能不全的有效措施,但环扎术前宫口≥2 cm者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宫颈环扎术在治疗妊娠期宫颈机能不全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并探讨影响妊娠结局的因素.方法 对2005年1月至2011年5月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妇产科治疗的40例因宫颈机能不全于孕中期行宫颈环扎术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0例手术患者中8例晚期流产,8例早产,24例足月分娩.手术时宫颈长度与妊娠结局呈显著性正相关(P=0.015),手术时孕周、宫颈形态等因素均对妊娠结局无显著性影响.结论 宫颈环扎术是治疗妊娠期宫颈机能不全的有效手段,可用于预防反复晚期流产和早产,改善围产结局.宫颈环扎时的孕周、宫颈形态对妊娠结局无显著性影响,宫颈长度对于妊娠结局有显著性影响.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宫颈机能不全的病因和诊断依据,探讨宫颈环扎术预防宫颈机能不全所致晚期习惯性流产的手术注意事项和疗效。[方法]对2006年1~12月在非洲博茨瓦纳玛丽娜公主医院行宫颈环扎术的21例病例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宫颈环扎术能延长孕龄,21例患者中19例获足月妊娠。[结论]宫颈环扎术对预防宫颈机能不全所致晚期习惯性流产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