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Ph染色体是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特有的细胞遗传学标志。该易位所导致的BCR/ABL 融合基因在CML的发病中起关键作用。然而,近年来应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发现10%~15%的CML在衍生9号染色体易位断裂点附近有较大的序列缺失。该种缺失和Ph易位同时发生,并且和CML的不良预后密切相关,是一项有价值的预后指标。本文就此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138例慢性髓系白血病衍生9号染色体缺失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研究慢性髓系白血病(CML)患者衍生9号染色体[der(9)]部分序列缺失情况,对138例CML患者的骨髓应用R显带技术进行核型分析,并应用bcr-abll双色双融合DNA探针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der(9)部分序列缺失。结果表明,138例核型检查中Ph阳性126例(91.3%),其中典型Ph染色体易位122例;Ph阴性12例(8.7%)。FISH检测发现23例(16.7%)der(9)缺失。典型Ph染色体易位122例中20例为典型Ph染色体易位,占典型Ph染色体易位患者的16.4%,变易Ph易位4例中3例为变异易位,占变异易位患者的75%。变异易位患者中的der(9)缺失发生率明显高于典型易位患者;其中慢性期20例,占慢性期的17.2%;急变期3例,占急变期的17.6%,慢性期与急变期患者der(9)缺失的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CML患者der(9)部分缺失的发生率为16.7%,FISH技术可有效检测der(9)缺失,der(9)缺失的发生率与cML的分期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105例Ph^+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患者衍生9号染色体[der(9)]部分序列的缺失(以下简称缺失)情况,同时探讨该缺失与易位类型及临床预后的联系。方法所有患者均采用骨髓细胞直接法和(或)短期培养法制备染色体,采用R显带技术进行核型分析。应用bcr-abl双色双融合DNA探针对骨髓间期细胞进行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以发现有无der(9)部分序列的缺失,随访患者并收集临床资料。结果105例Ph^+CML患者中,典型Ph染色体易位76例,变异Ph染色体易位29例。16例(15.2%)患者伴有缺失,其中典型Ph染色体易位12例(占典型易位总数的15.8%),变异Ph染色体易位4例(占变异易位总数的13.7%)。变异Ph染色体易位与典型Ph染色体易位患者的缺失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伴有缺失的患者中,所有Ph^+中期和间期细胞均伴有缺失,只有伴有5’abl和3’bcr同时缺失的3例患者同时存在单纯5’abl或3’bcr缺失的间期细胞杂合。伴有缺失的患者同不伴有缺失的患者在外周血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含量及血小板计数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访结果表明,伴有缺失的患者的中位生存期(34个月)比不伴有缺失的患者的中位生存期(76个月)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der(9)缺失在我们研究的Ph^+CML患者中的发生率约为1/6.该类患者中位生存期较短.提示它是一个不良的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4.
135例非单纯Ph染色体的慢性髓系白血病细胞遗传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探讨135例非单纯Ph染色体慢性髓系白血病(CML)的染色体检查结果并进行细胞遗传学分析:135例CML染色体均采用骨髓细胞直接法和/或短期培养法制备,应用R显带技术对其进行显带分析。结果表明:经染色体检测的1210例的CML中135例有非单纯Ph染色体异常。本组135例非单纯Ph染色体CML中,慢性期87例、加速期21例、急变期27例.87例慢性期患者中,14例伴简单变异易位,22例伴复杂变异易位,其余的伴其他染色体异常,其中伴8号染色体三体4例,伴双Ph4例,伴i(17)5例;在21例加速期患者中,伴8号染色体三体4例,伴双Ph4例,伴i(17)3例;在27例急变期患者中,2例伴简单变异易位,3例伴复杂变异易位,其余的伴其他染色体异常,其中伴8号染色体三体5例,伴双Ph5例,伴i(17)2例。本组常见额外染色体异常检出率高低依次为+Ph、+8、i(17)、-Y、+19和+21。本组有16例伴简单变异易位,25例伴复杂变异易位。结论:CML是起源于多能干细胞的恶性血液病.染色体核型分析对CML的诊断、预后、发病机制的探讨和治疗方案的选择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探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中变异Ph染色体易位的细胞遗传学特征并比较双色单融合(DC-SF)与双色双融合(DCDF)bcr/abl探针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在变异易位CML中的应用价值。应用常规细胞遗传学方法分析我院42例CML变异Ph易位患者,其中9例进行DC-SF-FISH和1l例进行DC-DF-FISH研究。结果表明:在642例Ph阳性CML中变异易位42例(6.5%),简单变异易位42.9%(18/42),复杂变异易位54.8%(23/42),遮蔽的或隐匿的Ph易位1例。除4,6号染色体外,其余染色体均被累及。4种类型变异易位分别出现于至少2个病例中。变异易位伴附加异常15例(35.7%)。FISH检测bcr/abl阳性19例(95%),阴性1例。DC-DF-FISH显示除1例患者部分细胞(8.8%)能检测到abl/bcr融合信号外,其他患者皆缺乏该融合信号。但在易位后的9号和参与变异易位的另外染色体上分别可以见到abl和bcr基因信号。DC-SF-FISH不能观察到信号的变异特征。结论:CML变异Ph易位广泛累及除9,22外其他染色体。部分类型属重现性异常;FISH检测能给予精确的分子诊断.而DC-DF-FISH可提供直观的、准确的分子变异特征分析。  相似文献   

6.
25例伴复杂变异易位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细胞遗传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是起源于多能干细胞的恶性血液病.染色体核型分析对CML的诊断、预后和发病机制的探讨都具有重要的价值.Ph染色体是CML的标志性染色体,95%的CML有该染色体.约5%CML可有变异的Ph染色体,形态上将其分为简单型和复杂型.迄今文献中已报道伴变异易位的CML逾300例.国内亦有相关报道.但对伴复杂变异易位的CML报道不多.现将我院近十年来伴复杂变异易位的25例CML患者的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正>1960年Nowell和Hungefford[1]在美国费城(Philadelphia)的2例CML患者细胞中第一次发现了异常的小型染色体命名为Ph染色体,1973年Rowley[2]通过显带的方法发现Ph染色体是由于9号和22号染色体发生易位产生,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Ph染色体的分子水平及其致病机理也日渐明确,t(9;22)(q 34;q 11)易位的结果是使位于9号染色体长臂3  相似文献   

8.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是一种起源于多能造血干细胞的克隆性恶性血液病。其细胞遗传学特征是9号和22号染色体的相互易位,即Ph染色体。该易位导致BCR/ABL融合基因,后者在CML的发病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慢性髓系白血病(CML)的细胞遗传学特点及临床意义,对362例CML患者采用24小时短期培养法制备骨髓染色体,用R显带技术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将患者分为慢性期和急变期两组。结果表明:附加染色体异常、变异易位、Ph(-)bcr/abl(+)并伴有染色体异常者在两组中的比例分别为:70/268(26.1%)、19/268(7.1%)、4/268(1.5%);50/94(53.2%)、8/94(8.5%)、4/94、(4.3%)。362例标本中检出Ph阳性标本324例(89.5%),其中典型t(9;22)(q34;q11)易位297例(91.7%),变异易位27例(8.3%)。在27例变异易位中单纯变异易位13例,复杂变异易位13例,隐匿Ph1例。362例标本中共发现120例特殊核型异常。对上述异常分析显示,出现频率较高的数目异常有:+Ph:26例(21.7%);+8:12例(10.0%);+21:12例(10.0%);+19:9例(7.5%)。结构异常中以i(17q)最多,有16例(13.3%)。结论:与慢性期相比,急变期附加染色体、变异易位等异常率均明显增加,染色体核型分析有助于疾病进展的判断。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探讨双色双融合荧光原位杂交技术(DC-DF-FISH)在慢性髓系白血病(CML)中的应用价值,应用常规R-显带技术、DC-DF-FISH、RT—PCR技术检测41例CML患者的染色体核型及bcr/abl融合基因。结果表明,对于初诊CML的18例患者,R-显带显示Ph染色体阳性检出率为94.4%(17/18),DC—DF—FISH阳性检出率也为94.4%(17/18),对于治疗后CML的18例患者,R-显带显示14例有可分析分裂相,其中有ll例存在Ph染色体,阳性检出率为78.6%(11/14);而用DC—DF—FISH检测治疗后患者的阳性率为94.4%(17/18);移植后的5例患者R-显带均未检出Ph染色体,而FISH检测出1例bcr/abl基因阳性,RT-PCR证实了FISH的检测结论,但在移植患者中,RT-PCR无阳性发现。结论:双色双融合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具有高度的准确性、可靠性,是检测CML患者bcr/abl基因重排的可靠方法,适用于CML的诊断、疗效判定及微小残留病灶的检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BCR/ABL DCCF—FISH的信号特点及其与染色体核型的关系。结果使用BCR/ABL的DCDF探针对65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骨髓标本进行荧光原位杂交及染色体核型检查。结果65例CML核型43例Ph阳性,1例阴性,其余21例未行核性检查或无可分析分裂相;FISH结果65例均为BCR/ABL阳性,其中9例伴ASS基因缺失,5例复杂易位,1例+Ph伴ASS基因缺失。结论传统核型与DCDF-FISH,应互相结合,方可对遗传学特征作出更准确分析。  相似文献   

12.
石卫武 《江西医学检验》2005,23(4):360-360,334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的细胞遗传特征是具有Ph染色体.即t(9;22)(q34;q11),其结果在分子水平上形成bcl/abl融合基因,该基因表达的蛋白能使细胞调控系统发生紊乱和抑制细胞凋亡。这可能是正常细胞转化为白血病细胞的重要环节。据报道。在95%以上的CML患者中可以检测到Ph染色体。因此。在CML患者的诊断和治疗监测中,Ph染色体分析和bcl/abl融合基因检测具有重要价值。为进一步明确CML患者中Ph染色体与bcl/abl融合基因表达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探讨双色双融合荧光原位杂交技术(DC-DF-FISH)在慢性髓系白血病(CML)中的应用价值,应用常规R-显带技术、DC-DF-FISH、RT-PCR技术检测41例CML患者的染色体核型及bcr/abl融合基因.结果表明,对于初诊CML的18例患者,R-显带显示Ph染色体阳性检出率为94.4%(17/18),DC-DF-FISH阳性检出率也为94.4%(17/18),对于治疗后CML的18例患者,R-显带显示14例有可分析分裂相,其中有11例存在Ph染色体,阳性检出率为78.6%(11/14);而用DC-DF-FISH检测治疗后患者的阳性率为94.4%(17/18);移植后的5例患者R-显带均未检出Ph染色体,而FISH检测出1例bcr/abl基因阳性,RT-PCR证实了FISH的检测结论,但在移植患者中,RT-PCR无阳性发现.结论:双色双融合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具有高度的准确性、可靠性,是检测CML患者bcr/abl基因重排的可靠方法,适用于CML的诊断、疗效判定及微小残留病灶的检测.  相似文献   

14.
目的:应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和染色体核型分析技术,探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细胞遗传学特点与临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骨髓细胞直接法和(或)短期培养法制备染色体标本,采用热变性姬姆萨显带技术(RHG)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荧光染色体原位杂交技术检测40例CML患者的BCR/ABL融合基因。回顾分析282例CML的临床及细胞遗传学资料。结果:常规细胞遗传学(CC)分析表明,282例患者中268例Ph染色体阳性,占95.04%;14例Ph染色体阴性,占4.96%。其中250例Ph阳性细胞为100%,占90.32%。12例Ph阳性细胞为30%~99%,占4.48%,核型显示正常与Ph嵌合状态。6例核型为复杂变异异位,占2.24%。41倒除Ph染色体外,还出现额外染色体异常,占15.30%,分别为双Ph,+8,+22,-Y,i(17q)等,其中28例为加速或急变患者,占68.29%。应用FISH技术检测,BCR/ABL融合基因阳性34例(舍14例Ph染色体阴性中的8例),占85%;BCR/ABL阴性6例,占15%。结论:在常规细胞遗传学分析的基础上,选用分子遗传学FISH技术可以明显提高染色体异常的检出率及准确率。细胞遗传学对于CML的正确诊断、指导临床治疗、判断预后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讨慢性髓细胞白血病急变期(CML-BC)核型变化规律及意义,应用R显带技术对119例CML-BC患者的核型资料进行分析,并在其中随机选出28例以荧光原位杂交法(FlSH)检测衍生9号染色体[der(9)]是否缺失.结果表明:124例核型检查中Ph阴性11例(8.9%),P11阳性113例(91.1%),其中典型易位104例(83.9%),单纯变异易位4例(3.2%),复杂变异易位5例(4.0%);Ph阴性CML-BC中72.6%伴有附加染色体异常,主要类型是:i(17q)、+14,Ph阳性者72.3%伴有附加染色体异常,主要类型是:+Ph、+8、i(17q);Ph阴性CML-BC急变时间为2-66月,平均29.0月,Ph阳性者急变时间为1-127月,平均34.2月,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FlSH检测发现5例(5/28,17.9%)der(9)缺失。结论:慢性髓细胞白血病急变期附加染色体异常多见,FlSH技术可有效检测der(9)缺失.  相似文献   

16.
目的无血清培养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树突状细胞(DCs)并观察其杀瘤效应。方法小牛血清(FCS)、无血清(SFM)及自体血清分别培养CML—DCs,以SCF,GM—CSF,TNF—α,IL-4(A)与GM—CSF,TNF—α,IL-4(B)两组不同的细胞因子作对照。结果SFM同FCS培养体系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自体血清体系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CML—DCs HLA—DR高表达(〉50%),CD80,CD83舜口CD86表达比例不高(〈50%)。CML—DCs能刺激正常人T淋巴细胞增殖,但增殖倍数不高。经10~12d培养,5例CML—DCs行染色体G显带分析,含Ph染色体比例分别为100oA3例,98%及60%各1例,同培养前标本携带Ph比例基本吻合。在效靶比40:1,以CML—DCs同自身T细胞,自体Ph叶。单个核细胞(MNCs)共孵育,测其杀伤率为(38.5士6.5)%。结论建立了CML—DCs无血清培养方法。CML—DCs携带Ph染色体,能刺激自体T细胞杀伤自身白血病细胞。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与临床的联系.方法 用66例骨髓细胞培养,并对检出的54例慢性粒细胞进行白血病的骨髓细胞染色体检查.结果 检出费城染色体(Ph1染色体)阳性患者51例,其中标准型Ph1染色体畸变45例,标准型Ph1伴其他染色体易位者2例,双Ph1染色体者2例,变异Ph1染色体者2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间期荧光原位杂交技术(I—FISH)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同时采用核型分析、逆转录-巢式聚合酶链反应(PCR)以及I—FISH3种检测方法,对3例临床表现、细胞形态学和细胞化学提示CML可能的患者进行检测。结果核型分析均未发现Ph染色体和其他异常,PCR也均为阴性结果,而I—FISH测得3名患者骨髓中含融合基因的细胞百分率分别为59.0%、71.8%、33.7%,远高于阳性判断值。结论对于仅发生小片断易位或不产生主要bcr/abl融合基因型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I—FISH是一种很有价值的确诊手段。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伴复杂核型异常(complex chromosome abnormalities,CCA)的髓系恶性血液病的8号染色体异常,采用常规染色体分析和多重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81例伴CCA的髓系恶性血液病患者的染色体异常,其中急性髓系白血病(AML)25例、慢性髓系白血病(CML)35例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21例。结果表明:81例标本中CCA涉及所有染色体,而8号染色体异常发生率为35.8%(29/81),其中AML为56%(14/25)、CML为28.6%(10/35)、MDS为23.8%(5/21),CML加速期、急变期发生率分别为20%(1/5)、33.3%(9/27)。29例伴8号染色体异常的髓系恶性血液病中有15例为非平衡易位,占51.7%。结论:8号染色体异常是伴CCA的髓系恶性血液病中常见的染色体异常,可能与疾病进展相关,多为不平衡性易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不同时期骨髓细胞染色体核型的变化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短期培养法制备骨髓细胞染色体标本,应用R显带技术对该院404例CML患者的骨髓染色体核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04例患者中Ph染色体阳性376例(93.1%),Ph染色体阴性但bcr/abl阳性28例(6.9%)。376例Ph染色体阳性患者中,具有典型Ph易位者360例,具有变异易位者16例(复杂变异易位14例,简单变异易位2例)。16例变异易位患者慢性期10例,急变期6例。伴额外染色体异常者80例(19.8%),其中慢性期32例,占CML慢性期患者(304例)的10.5%,以-Y、+8为主;急变期48例,占急变期患者(100例)的48%,以i(17)、+8、+Ph最多见。CML急变期伴额外染色体异常的比例高于慢性期(P0.01)。结论 Ph染色体是CML的细胞遗传学标志,Ph染色体可表现为典型易位和变异易位,变异易位在慢性期和急变期都可出现。CML急变期伴额外染色体异常的比例高于慢性期,CML病程出现额外染色体异常预示病程进入加速或急变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