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脑出血后血脑屏障损伤的病理生理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出血 (intracerebralhemorrhage ,ICH)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出血 ,其致残率、病死率均较高。脑水肿是脑出血后的继发性病理生理变化 ,其中包括脑出血后血脑屏障遭到破坏产生的血管源性脑水肿 ,研究脑出血后血脑屏障破坏的病理生理机制 ,将有助于对脑出血后血脑屏障的破坏因素进  相似文献   

2.
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morhage ICH)系指原发性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是一种发病率、致残率及病死率都很高的急性脑血管病,至今仍无有效的治疗方法.ICH后引起机体和脑组织局部一系列病理反应,其中脑水肿(edema)是自发性脑出血后最重要的继发性病理变化之一,也是患者病情变化和死亡的主要原因.近年来的深入研究表明,炎性因子在脑出血后血肿周围水肿的形成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其中IL-1、IL-6、IL-10是三个重要炎性因子.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高压氧对血肿周边脑组织中HIF-1α蛋白表达和脑水肿程度的影响.方法 SD大鼠88只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sham组,8只)、脑出血组(ICH组)和脑出血+高压氧治疗组(HBO治疗组). ICH组和HBO治疗组又分为6h组、24h组、3d组、7d组和14d组,每组8只.采用自体血脑内注射法建立脑出血动物模型,干湿比重法测定脑组织含水量,以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血肿周边脑组织中HIF-1α蛋白表达情况,同时观察高压氧对脑水肿和HIF-1α-达的影响.结果 ICH组和HBO治疗组与sham组比较,脑组织含水量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O治疗组与ICH组大鼠脑组织含水量第14天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sham组比较,ICH组和HBO治疗组HIF-1α表达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O治疗组与ICH组大鼠脑组织中HIF-1α表达第14天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CH组HIF-1α蛋白表达与脑水肿的程度成正相关(P<0.01);HBO治疗组HIF-1α蛋白表达与脑水肿的程度无相关性(P>0.05).结论 HIF-1α在血肿周边脑组织中的表达与脑水肿的形成和发展有关,高压氧可抑制HIF-1α蛋白的表达并减轻脑水肿.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大鼠脑出血( ICH)后核因子-kB(NF-kB)和白介素-6(IL-6)动态表达情况与血肿周围脑水肿的相互关系.方法 1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1个假手术组和5个ICH模型组,每组20只.采用右侧脑纹状体内注射新鲜自体不凝血建立大鼠脑出血模型.干/湿重法测定脑组织含水量(BWC),尼氏染色显微镜下观察脑组织病理学变化,免疫荧光检测NF-kB和IL-6蛋白的表达部位,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NF-kB和IL-6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 ICH模型组神经细胞内尼氏体丢失明显,脑组织血肿周围NF-kB和IL-6在脑出血后6h开始表达,随时间延长蛋白表达增加,3d达到高峰.各ICH模型组与假手术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脑出血后NF-kB、IL-6表达量与脑水肿周围含水量呈正相关(P<0.05).结论 脑出血后NF-kB高表达,说明活化的NF-kB可进一步诱导细胞因子IL-6表达,加重炎症反应,参与出血性脑水肿的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5.
原发性脑出血(ICH)的致残率和病死率均较高,脑出血后脑水肿是患者症状加重的一个重要原因,严重影响病人的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高压氧对血肿周边脑组织中HIF-1α蛋白表达和脑水肿程度的影响。方法 SD大鼠88只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sham组,8只)、脑出血组(ICH组)和脑出血+高压氧治疗组(HBO治疗组)。ICH组和HBO治疗组又分为6h组、24h组、3d组、7d组和14d组,每组8只。采用自体血脑内注射法建立脑出血动物模型,干湿比重法测定脑组织含水量,以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血肿周边脑组织中HIF-1α蛋白表达情况,同时观察高压氧对脑水肿和HIF-1α表达的影响。结果 ICH组和HBO治疗组与sham组比较,脑组织含水量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O治疗组与ICH组大鼠脑组织含水量第14天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sham组比较,ICH组和HBO治疗组HIF-1α表达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O治疗组与ICH组大鼠脑组织中HIF-1α表达第14天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CH组HIF-1α蛋白表达与脑水肿的程度成正相关(P<0.01);HBO治疗组HIF-1α蛋白表达与脑水肿的程度无相关性(P>0.05)。结论 HIF-1α在血肿周边脑组织中的表达与脑水肿的形成和发展有关,高压氧可抑制HIF-1α蛋白的表达并减轻脑水肿。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血肿周边脑组织中HIF-1α蛋白的表达变化与血脑屏障(BBB)通透性之间的关系.方法 SD大鼠56只随机分假手术对照组(sham组)和脑出血组(ICH组).ICH组又分为6h组、24h组、3d组、7d组和14d组,每组8只.采用自体血脑内注射法建立脑出血动物模型,测定血肿周边脑组织中伊文思蓝(EB)外渗量,以EB外渗量反映BBB通透性的变化,以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脑出血后不同时间血肿周边脑组织中HIF-1α蛋白表达情况,并应用干湿比重法测定脑组织含水量.结果 脑出血后3d内,BBB通透性和脑组织含水量均呈进行性增加,并于出血后第3d达到高峰,此后逐渐下降,对照组与出血组脑组织含水量及BBB通透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出血组HIF-1 α蛋白阳性表达率60.42%(29/48),对照组HIF-1 α蛋白阳性表达牢为0%,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出血后,HIF-1 α蛋白表达于出血后3d达到高峰并维持到第7d,脑出血后不同时间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IF-1α的表达变化与BBB通透性和脑组织含水量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 HIF-1 α在血肿周边脑组织中的表达与BBB通透性改变及脑水肿的形成和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血清CRP、VEGF在脑出血发病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出血(ICH)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其起病急,变化快,致残率、病死率高,预后差,是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研究表明,ICH后神经功能进一步恶化的主要原因是血肿周围组织的继发性脑水肿和脑损伤。因此,进一步研究ICH血肿周围组织继发性损伤和保护机制的病理生理特点成为学者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肿周边脑组织中HIF-1α蛋白的表达变化与血脑屏障(BBB)通透性之间的关系。方法SD大鼠56只随机分假手术对照组(sham组)和脑出血组(ICH组)。ICH组又分为6h组、24h组、3d组、7d组和14d组,每组8只。采用自体血脑内注射法建立脑出血动物模型,测定血肿周边脑组织中伊文思蓝(EB)外渗量,以EB外渗量反映BBB通透性的变化,以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脑出血后不同时间血肿周边脑组织中HIF-1α蛋白表达情况,并应用干湿比重法测定脑组织含水量。结果脑出血后3d内,BBB通透性和脑组织含水量均呈进行性增加,并于出血后第3d达到高峰,此后逐渐下降,对照组与出血组脑组织含水量及BBB通透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出血组HIF-1α蛋白阳性表达率60.42%(29/48),对照组HIF-1α蛋白阳性表达率为0%,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出血后,HIF-1α蛋白表达于出血后3d达到高峰并维持到第7d,脑出血后不同时间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IF-1α的表达变化与BBB通透性和脑组织含水量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HIF-1α在血肿周边脑组织中的表达与BBB通透性改变及脑水肿的形成和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脑出血后脑水肿形成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出血(ICH)是临床工作中的常见疾病,常由血管畸形、动脉瘤、高血压、肿瘤等引起.脑水肿是ICH的重要并发症,其产生和发展是导致ICH病情恶化的关键因素,因此国内外大量的学者都在积极研究引起ICH脑水肿形成的机制,希望找到有效的防治方法,以降低ICH的病死率和致残率. 现在很多实验都证实,ICH引起的脑水肿主要由于血肿自身释放的生化物质引起的.1血浆蛋白血凝块的回缩在早期脑水肿形成的作用 Wagner等[1]将猪的自体血注入右侧额叶,分别在1h、3h、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大鼠脑出血(ICH)后行为学、外周血白细胞和脑水肿的变化规律,并探讨其关系.方法 65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和ICH组,应用肝素化Ⅶ型胶原酶建立大鼠ICH模型,全自动血球计数仪检测白细胞,Berderson评分评定行为学变化,干/湿重法测定脑含水量.结果 (1)大鼠ICH后行为学改变与脑水肿演化规律一致,从12h开始升高,48h达高峰,72h仍维持在较高水平,第7天大致恢复至正常.(2)ICH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12h开始升高,72h达到高峰,48-72h与假手术组和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随后逐渐下降至正常水平,与脑水肿和行为学变化相一致.结论 ICH后行为学改变、外周血白细胞变化能够反映脑水肿的严重程度和病情的轻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脑出血(ICH)后血肿周围组织细胞黏附分子(ICAM-1)含量的变化及早期姜黄素治疗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未抗凝新鲜自体股动脉血注入大鼠尾状核建立脑出血动物模型。将60只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ICH组、姜黄素低干预组,于建模后给予300mg/(kg.d)姜黄素,连续腹腔注射7天,各组分6小时、1天、3天和7天共4个时间点。分别采用干重湿重法、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不同时间点的脑组织水含量和ICAM-1表达的变化。结果脑组织水含量和ICAM-1表达均在ICH后6小时开始升高,3天达到高峰,7天下降至正常水平,两者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r=0.88,P<0.01)。姜黄素小剂量及中等剂量治疗能够降低各个时间点的脑组织水含量和ICAM-1的表达。结论 ICAM-1与脑水肿的形成密切相关;姜黄素治疗可以降低ICH后血肿周围脑组织ICAM-1的表达,减轻ICH后的脑水肿形成。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大鼠脑出血(ICH)后核因子-κB(NF-κB)和白介素-6(IL-6)动态表达情况与血肿周围脑水肿的相互关系。方法 1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1个假手术组和5个ICH模型组,每组20只。采用右侧脑纹状体内注射新鲜自体不凝血建立大鼠脑出血模型。干/湿重法测定脑组织含水量(BWC),尼氏染色显微镜下观察脑组织病理学变化,免疫荧光检测NF-κB和IL-6蛋白的表达部位,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NF-κB和IL-6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 ICH模型组神经细胞内尼氏体丢失明显,脑组织血肿周围NF-κB和IL-6在脑出血后6 h开始表达,随时间延长蛋白表达增加,3 d达到高峰。各ICH模型组与假手术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脑出血后NF-κB、IL-6表达量与脑水肿周围含水量呈正相关(P<0.05)。结论脑出血后NF-κB高表达,说明活化的NF-κB可进一步诱导细胞因子IL-6表达,加重炎症反应,参与出血性脑水肿的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大鼠脑组织中水通道蛋白4(aquaporin 4,AQP4)的极性表达变化情况,以初步探讨其在出血性脑水肿中的作用。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sham组和ICH组,采用自体血注入法建立大鼠ICH动物模型,应用核磁共振成像检测血肿产生及发展情况,干湿重法检测脑水含量变化以及免疫荧光检测AQP4的极性表达变化情况。结果:ICH后1 d,血肿体积最大,脑水含量达到峰值,高达(79.769±0.710)%,差值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血肿周围组织中AQP4极性表达缺失,AQP4表达在星胶细胞胞体和突起上,而sham组中AQP4则极性表达在星胶细胞终足膜上。结论:ICH后血肿周围组织中AQP4极性表达缺失,后者可能促进了出血性脑水肿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大鼠脑出血后MMP-9的表达与脑含水量变化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大鼠脑出血(ICH)后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和脑含水量变化的关系.方法:采用未抗凝新鲜自体股动脉血注入大鼠尾状核建立脑出血动物模型.湿重-干重法测定脑含水量的变化.结果:MMP-9在ICH后6 h开始表达,24~48h最明显(P<0.01),6 d仍有较低水平表达.脑组织含水量ICH后6 h开始增加,24~72 h达高峰(P<0.01),6 d基本恢复正常水平.结论:MMP-9可能参与急性期脑水肿的形成.  相似文献   

16.
大鼠脑出血后脑含水量的变化及水蛭素的干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大鼠脑出血(ICH)后脑含水量与血脑屏障(BBB)通透性之间的变化及水蛭素对ICH后脑水肿的作用.方法:采用自体动脉血注入大鼠尾状核建立脑出血模型,将75只大鼠分成:对照组、脑出血组、水蛭素组,各实验组分6 h、1 d、3d、5 d、7 d等5个时间点.采用干湿重法测定不同时间点的脑含水量;按BELAYEV法使用伊文思蓝测定BBB通透性.结果:脑水含量和BBB通透性在ICH后6 h开始升高,3 d达到高峰,5 d到7 d开始下降,二者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r=0.815,P<0.01).水蛭素能够降低各个时间点的脑水含量和BBB通透性.结论:BBB通透性增高与脑水肿的形成密切相关;水蛭素可抑制ICH后的脑水肿形成,抗凝血酶治疗可能成为ICH后脑水肿的一种可行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脑出血(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ICH)是指自发非外伤性的脑实质内血管破裂而导致的局部脑组织出血,具有起病急、进展快、病情比较严重、致死率和致残率高的特点,预后不良,对患者生存质量造成严重影响.脑出血后必然会经历脑水肿的过程,脑水肿的发生会进一步引发脑组织的继发性损害.明确脑水肿的发病机制和找到有效评价指标,是有效阻止脑水肿发生、进展和精确评价脑水肿程度的基础,这为脑水肿的评估与防治提供了重要的依据.现通过知网、维普期刊及Pubmed 等检索工具收集了近5年的相关文献,对脑出血后引发脑水肿的机制和生物标志物评价指标进行分析,旨在帮助临床工作者更好的了解脑出血后脑水肿的发生机制,通过结合生物标志物和临床症状、体征,为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进行很好的评估,以采取有效合理的治疗措施缓解病情进展,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大鼠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后水通道蛋白9(aquaporin 9,AQP9)在脑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初步探讨AQP9在脑出血脑组织病理变化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定量胶原酶注入大鼠尾状核建立脑出血模型,运用HE染色、免疫组化、免疫荧光双标、RT-PCR等方法 榆测脑出血大鼠脑组织AQP9表达的变化.结果 HE染色显示,脑出血面积随着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大,24 h达到峰值,24 h后无明显变化.RT-PCR结果 显示,除ICH 1 h外,ICH早期,AQP9 mRNA含量较假手术组降低,于6 h降至最低;24 h及以后各时段明显增高,于48 h达到峰值,7 d仍明显高于对照.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双标显示,AQP9在脑内表达部位随时段变化而变化,其中,ICH后48 h,AQP9强表达于脑室周围器官和渗透压感受器.结论 ICH早期AQP9表达降低可延迟细胞内水肿的形成,而ICH后期AQP9表达上调,可能与水电解质平衡调节和能量代谢调节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动员骨髓干细胞(BMSC)对大鼠脑出血(ICH)后脑水肿、新生血管的影响。方法:实验动物随机分为假手术组、ICH组、治疗组。利用鼠脑立体定向仪、采用断尾取自体血法制模型,治疗组于制模后1h腹腔注射rhG-CSF60μg/kg。在相应时间点检测脑组织含水量、CD34+血管的表达。结果:治疗组脑组织含水量明显少于ICH组(P<0.05);治疗组CD34+血管表达明显高于ICH组(P<0.05)。结论:脑出血后rhG-CSF通过减轻脑水肿程度、促进血肿周围新生血管生成起到神经组织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王东  高飞 《滨州医学院学报》2010,33(4):288-289,293
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是高血压病常见的严重并发症,其发病率、致残率和病死率均较高,因而严重地影响着人类的健康。ICH最重要的病理改变是血肿本身及其引发的继发性周围脑组织缺血、水肿及细胞毒性损伤。深入探讨ICH的病理损伤机制,有助于在合适的时机选择最佳治疗方案,逆转或减轻脑组织损伤,进而最大程度改善ICH患者的预后。本文就ICH后脑水肿发生、脑细胞毒性损伤及凋亡机制等方面的研究综述如下。1 ICH后脑水肿的发生机制1.1基质金属蛋白酶的降解作用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s)是一组同源的以无活性酶原形式分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