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总结金黄色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的护理方法及要点,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方法:收集本院收治的2例金黄色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经治疗,本院收治的2例金黄色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患儿全部治愈出院,且未出现并发症。结论:常规的药物治疗配合精心的护理干预,能极大程度上改善患者的预后水平,有效促进患者的痊愈。  相似文献   

2.
李向荣 《求医问药》2014,(21):96-97
目的:探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患儿进行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1年6月—2013年4月期间我科收治的12例金黄色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在所有患儿住院期间,我院均对其进行全面的护理干预。治疗结束后,观察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和护理,所有患儿均痊愈出院,且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患儿进行全面的护理干预可有效地促进患儿病情的康复,降低其发生并发症的几率。此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小儿金黄色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的临床特点,总结治疗经验。方法对我科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10例金黄色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治疗过程进行分析。结果本病一经确诊,即给予足量、有效的抗生素,加强局部治疗,多数患儿在7~14天内治愈。结论金黄色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是一种重症感染性皮肤疾病,早期诊断、及时、合理使用抗生素治疗是治疗本病的关键,且减少并发症,大多愈后良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综合征的护理方法进行分析,并对其护理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00例金黄色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患儿,并对其在治疗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创面采用不同的皮肤护理措施,在护理结束后观察其护理效果。结果:100例患儿经过护理后,除1例放弃治疗出院外,其余患儿均痊愈出院。结论:采用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进行护理,能够有效的控制患儿病情的发展,促使患儿痊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SSSS)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地对20例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患儿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及治疗进行分析。结果20例均治愈。结论对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进行早诊断、早治疗,可提高其治愈率,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综合征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的表皮剥脱毒素引起的一种以全身皮肤红斑、松弛性水疱和表皮剥脱为特征的急性皮肤病。护理妥善与否直接影响该病患者的预后。现将我科对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综合征患者的护理体会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使用康复新液治疗新生儿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 观察新生儿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患儿18例,年龄1个月-15天,其中男10例,女8例,应用康复新液在皮疹黏膜破溃处外擦治疗.结果 应用康复新液治疗新生儿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本组18例患者用药2-4天体温趋于正常,4-6天后,全部糜烂面干燥,脱屑,10-14天后全部治愈出院.结论 应用康复新液治疗新生儿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病缩短病程,加快溃疡愈合,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 总结并汇报2例金黄色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患儿的临床护理心得.方法 我院于2005年6月~2009年12月共收治2例诊断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的患儿,对其进行对症治疗及悉心护理,总结经验.结果 2例患儿经过11~13天住院期间的综合护理,包括隔离消毒护理、皮损护理、饮食护理、心理护理及出院指导护理等,均痊愈出院.结论 在正确及时的治疗下,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患儿进行综合护理,疗效满意,患儿均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9.
李秋玲 《右江医学》2007,35(4):489-489
新生儿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SSSS),是由凝固酶阳性的唑菌体第Ⅱ组71型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皮肤病,如不及时治疗,病情发展可继发感染、败血症、支气管肺炎而导致死亡。因此,及时有效的治疗和皮肤的护理尤为重要,我科自2003年至2006年共收治新生儿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7例,均全部治愈,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
杨雪梅 《中国乡村医生》2010,12(13):186-186
目的: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是发生在新生儿的一种严重的急性皮肤病,并发症多,且近年来有上升趋势,提高对该患儿的基础护理水平,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天数。方法:对30例患儿进行皮肤护理、眼部护理、口腔护理、静脉及静脉输液的护理、患儿与家属心理护理、饮食护理、提供舒适的环境等。结果:无并发症,除1例放弃治疗,30例治愈29例,治愈率为96.67%。结论:通过30例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患儿的护理,体会到加强基础护理,对预防并发症的发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护士高度的责任心,温暖的爱心,高超的技术,高质量的护理是疾病痊愈的保证。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金黄色葡萄球烫伤样皮肤综合征患儿实施护理,观察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8月~2013年12月收治的金黄色葡萄球烫伤样皮肤综合征患儿40例,给予消毒隔离、皮损护理、口腔护理、眼部护理、脐部护理、饮食补液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本组40例患儿经过治疗及有效的护理措施后,全部患儿的病情得到控制,痊愈出院,无并发症发生。住院时间平均为8.1天。结论:加强对金黄色葡萄球烫伤样皮肤综合征患儿的护理,能改善患儿病情,减少并发症出现,促使其早期康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SSSS)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8例SSSS患儿的临床表现和诊治过程。结果 18例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多发生于4岁以下患儿。烫伤样皮损、口周放射状皲裂、疼痛、尼氏征阳性为主要临床表现。眼、口周常为首发皮损部位。早期合理使用抗生素疗效确切。结论掌握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的临床特点有利于早期诊断,早期敏感抗生素治疗能有效缓解病情。  相似文献   

13.
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小儿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SSSS)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措施.方法对2001年6月-2004年8月收治的6例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及诊疗过程进行分析.结果及时、合理应用有效抗生素及3%的硼酸湿敷和莫匹多星软膏外涂均痊愈.结论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好发于5岁以下儿童,皮损主要由毒血症所致,早期采用足量有效的抗生素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儿童感染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的诱发因素、临床表现、治疗及护理效果。方法对4例儿童感染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的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本组均为非新生儿病例,患病集中于1岁~3岁;予以新青霉素Ⅱ、头孢菌素治疗。结果本组全部治愈,均未发生后遗症。结论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患病并不局限于新生儿和婴幼儿,较大儿童也有患病者。加强免疫、治疗使用第二代青霉素、第三代头孢菌素抗感染及规范的专科护理是重要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58例金黄色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ssss)的护理方法.方法 根据不同创面采用不同的皮肤护理措施,病室环境管理,饮食及心理护理.结果 58例患儿全部治愈,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通过对患儿恰当、精心的护理,从而提高临床治愈率,减少各种严重并发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16.
尚宏伟 《四川医学》2012,33(3):521-522
目的观察使用康复新液治疗新生儿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观察新生儿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患儿18例,年龄15d~1个月,其中男10例,女8例,应用康复新液在皮疹粘膜破溃处外擦治疗。结果应用康复新液治疗新生儿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本组18例患者用药2~4d体温趋于正常,4~6d后,全部糜烂面干燥,脱屑,10~14d后全部治愈出院。结论应用康复新液治疗新生儿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病缩短病程,加快溃疡愈合,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17.
柯晓苹  林维嘉  李钟洙 《吉林医学》2012,33(19):4065-4066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的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对比,探讨在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治疗中糖皮质激素使用的必要性。方法:选取近5年来我科收治的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病例52例(排除有严重中毒症状和合并证的病例),随机分成使用抗菌素联合糖皮质激素的治疗组和单纯使用抗菌素的对照组,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采用抗菌素联合糖皮质激素的治疗组与单纯使用抗菌素的对照组在尼氏征转阴、触痛消退时间及痊愈时间上无明显差异。结论:在没有严重中毒症状和合并证发生的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患儿治疗时可不联合使用糖皮质激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加用水溶维生素和小儿复方氨基酸支持治疗小儿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及不加用水溶维生素和小儿复方氨基酸治疗的疗效.方法:2005年2月~2010年6月收治小儿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不加用水溶维生素和小儿复方氨基酸治疗,观察组加用水溶维生素和小儿复方氨基酸支持治疗,其余按小儿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用水溶维生素和小儿复方氨基酸支持治疗小儿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明显优于不加用水溶维生素和小儿复方氨基酸支持治疗小儿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  相似文献   

19.
樊香艳  莫利香 《华夏医学》2014,27(6):151-152
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主要是由凝固酶阳性的噬菌体Ⅱ组(尤其是71型)金黄色葡萄球菌所致的一种严重皮肤感染[1].该病发病凶险,可危及生命,多发生于婴幼儿,曾称为新生儿剥脱性皮炎或葡萄球菌型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以全身泛发红斑、松弛性大疱及大片表皮剥脱为特征的急性皮肤病.我科于2014年3月16日收治1例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的患儿,经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患儿1周后康复出院,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葡萄球菌皮肤烫伤样综合征(staphylococal scalded skinsyndrome, SSSS)是一种由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的表皮剥脱毒素所引起的皮肤损伤疾病,小儿由于肾功能不全而对该毒素的排泄缓慢致使血中含量较高而容易发病.该病可引起严重的水疱性皮肤病,以全身泛发性红斑、松弛性大疱及表皮剥脱为特征.本病起病急,变化快,若不能得到及时治疗与精心的护理可危及到生命,及时、恰当的治疗以及全面、细致的护理是治愈本病的关键.2011年8月我科收治1例葡萄球菌皮肤烫伤样综合征患儿,经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 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